股份交易与发行 - 机构锚定投资者以每股0.004美元的价格从公司发起人处购买1547727股B类普通股[12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有21240488股A类普通股、5310122股B类普通股流通在外[139][141] - 2021年10月19日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2000万单位,每单位10美元,总收益2亿美元;同时私募466.6667万单位,每单位1.5美元,收益700万美元[175][176] - 2021年11月30日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发行124.0488万单位,每单位10美元,收益1240.488万美元;额外发行16.5398万份私募认股权证,每份1.5美元,收益24.8097万美元[178] - 2021年3月,发起人关联方支付2.5万美元(约每股0.004美元)承担部分发行成本,获得575万份创始人股份,若承销商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部行使,这些股份将占发行后流通股的20%,最多75万份股份可能无偿放弃[202] - 2021年3月,公司发起人关联方支付25000美元(约每股0.004美元)承担部分发行成本,获得5750000股创始人股份,若承销商超额配售权全部行使,这些股份将占发行后流通股的20%,最多750000股可能无偿放弃[202] 资金与收益 - 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额外购买1240488个单位,为公司带来12404880美元额外收益[130] - 机构锚定投资者购买20000000个单位,每个单位售价10美元,为公司带来2亿美元总收益[1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信托账户中持有的有价证券公允价值分别为217825834美元和215521445美元[1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运营银行账户有76.1586万美元,营运资金1.5263万美元;从营运资本贷款提取30.25万美元[166] - 2023年第一季度净收入138.9974万美元,包括利息收入230.4389万美元、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非运营损失59.5611万美元和其他运营费用31.8804万美元[159]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净收入为293.2363万美元,包括1.7657万美元利息收入、321.6302万美元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非运营收入和30.1596万美元其他运营费用[18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持有现金76.1586万美元和93.6434万美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04.5168万美元和97.8333万美元[182] 费用与协议 - 公司发起人等可能向公司提供最高100万美元的营运资金贷款,贷款可在业务合并完成时偿还或转换为认股权证[127] - 自招股说明书日期起至公司首次业务合并或清算完成,公司每月最多向发起人关联方报销10000美元的办公场地等费用,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30000美元[128] - 公司与财务顾问签订协议,成功费用在50000美元至1250000美元之间[131] - 承销商有权获得首次公开募股总收益2%的现金承销折扣(行使全部超额配售权为460万美元)和3.5%的递延费用(行使全部超额配售权为805万美元)[162] - 2022年9月和12月分别与财务顾问签订协议,成功费用在5万至125万美元之间[163] - 自2021年10月14日起至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或清算,公司每月最多可向发起人关联方报销1万美元用于办公场地、秘书和行政支持[185] 认股权证相关 - 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及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时发行11912228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作为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132] - 当A类普通股价格达到一定条件时,公司可赎回认股权证,赎回价格分别为每份0.01美元和0.10美元[134][135] - 公司根据FASB ASC相关准则对认股权证进行分类核算,在发行时及后续季度末进行评估[216] 业务合并相关 - 业务合并目标企业公允价值至少为信托账户余额(扣除递延承销佣金和应付利息税)的80%[153] - 若无法在2023年10月19日前完成业务合并,将停止运营、赎回公众股份并进行清算[181] - 公众股东在业务合并完成时有机会赎回全部或部分股份,赎回价格为信托账户中每股比例金额(初始每股10美元加利息)[179][18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活动为组建、IPO准备和寻找目标,最早在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后才会产生运营收入,会有来自IPO收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利息形式的非运营收入,且作为上市公司费用将增加[183] - 公司认为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业务合并完成前的需求,资金将用于支付应付账款、运营成本、寻找和评估潜在业务合并候选对象等[211] - 公司需在2023年10月19日前完成业务合并,不确定能否按时完成,若未完成将强制清算和解散,这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疑虑[212] - 公司需在2023年10月19日前完成业务合并,不确定能否按时完成,若未完成将强制清算和解散,这引发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怀疑[212] 公司特性与豁免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选择不放弃JOBS法案规定的延长过渡期,可在私人公司采用新或修订会计准则时再采用,这可能使公司财务报表与其他公司缺乏可比性[213]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在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五年内或不再是新兴成长公司之前,可豁免部分报告要求[219] - 公司根据《JOBS法案》规定,可享受多项豁免,包括无需提供审计师关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鉴证报告等,豁免期为首次公开募股完成后五年或不再是新兴成长公司为止,以较早者为准[219] - 公司是较小报告公司,无需提供某些规定信息[220] 内部控制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披露控制和程序无效,正评估补救措施,但不确定能否达到预期效果[19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披露控制与程序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而无效,该缺陷与2022年12月31日年度报告编制时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或有费用承诺记录有关[221]
pass Digital Acquisition (CDAQ)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