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8月26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1]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上年同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3] 公司注册与上市信息 - 公司首次注册日期为1992年10月19日[4] - 公司注册地址曾于1992年10月19日 - 2011年11月25日为中国·上海市浦东南路500号,目前为中国·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2号[4] - 公司普通股A股股票代码为600000,优先股浦发优1代码为360003,浦发优2代码为360008,可转换公司债券浦发转债代码为110059[8]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编制了2021 - 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9] 公司机构与业务布局 - 公司发起设立的浦发村镇银行共28家[3] - 长三角地区设立7家分行,资产规模2.34万亿元,机构总数超500家,服务企业客户38.5万户、零售客户超5508.25万户,贷款余额1.48万亿元,存款余额1.91万亿元[25] 公司排名与品牌价值 - 公司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排第18位,列上榜中资银行第8位;在美国《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第201位,列上榜中资银行第8位;在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排第68位,列上榜中资企业第18位、中资银行第9位[12] - 公司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榜单排第15位,列上榜中资银行第7位,品牌价值150.53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 [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1 - 6月营业收入973.65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3.99% [14] - 2021年1 - 6月利润总额347.2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3.44% [14] - 2021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3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3.05% [14] - 2021年6月末资产总额81231.2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17% [14] - 2021年6月末贷款总额47448.26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4.65% [14] - 2021年6月末存款总额44065.0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10% [14] - 2021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6%,较2020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14] - 2021年1 - 6月成本收入比23.88%,较2020年同期上升2.59个百分点[14] -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8.49元/股[15] - 不良贷款率为1.64%,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15][22]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73.65亿元,利润总额347.22亿元,同比上升3.44%,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38亿元,同比上升3.05%[19]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81231.20亿元,增长2.17%;负债总额74626.59亿元,增长2.17%[20] - 本外币贷款(含贴现)总额为47448.26亿元,增长4.65%;本外币存款总额为44065.05亿元,增长8.10%[20] - 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777.4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7.21亿元[22] - 不良贷款的准备金覆盖率达151.26%;贷款拨备率(拨贷比)2.48%[15][22] - 主要投资企业合计实现营收58.24亿元、净利润24.15亿元;国际业务平台资产合计3721.9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1.64亿元[23]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73.65亿元,同比减少40.42亿元,下降3.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38亿元,同比增加8.83亿元,上升3.05%[41]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业务总收入1844.42亿元,同比增加13.94亿元,增长0.76%[43] - 报告期内集团利息净收入676.62亿元,同比减少24.26亿元,下降3.46%[45]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收入1493.61亿元,同比增加29.41亿元,上升2.01%[47] - 公司贷款、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94%、6.24%,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42、0.60个百分点[47]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利息收入为317.14亿元,同比上升4.05%,投资平均收益率为3.5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49]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816.99亿元,同比增加53.67亿元,上升7.03%[50] -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1.98%,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50] - 报告期内公司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拆放款项利息支出为184.86亿元,同比上升15.90%[52] - 报告期内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为191.92亿元,同比上升16.69%[5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6.44亿元,同比减少16.26亿元,降幅7.30%[5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投资损益67.45亿元,同比下降45.14%[55]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及管理费为232.46亿元,同比增长7.68%,成本收入比为23.88%,同比上升2.59个百分点[58] - 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为308.22亿元,同比下降25.86%[59] - 所得税费用45.18亿元,同比增加2.06亿元,涨幅4.78%[60] - 集团资产总额81,231.2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29.02亿元,增长2.17%[61] - 集团贷款及垫款总额为47,448.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65%[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报告期末余额482,527百万元,占比21.27%;上年末余额549,149百万元,占比23.85%[63] - 债权投资报告期末余额1,224,316百万元,占比53.98%;上年末余额1,169,777百万元,占比50.80%[63] - 其他债权投资报告期末余额555,184百万元,占比24.47%;上年末余额577,786百万元,占比25.10%[6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报告期末余额6,450百万元,占比0.28%;上年末余额5,835百万元,占比0.25%[63] - 集团长期股权投资余额25.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37%[70] - 对合营公司投资余额22.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8%[70] - 报告期末商誉账面价值为69.81亿元,不需计提减值准备[73] - 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74,626.5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82.58亿元,增长2.17%[74] - 报告期末集团存款总额44,065.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00.21亿元,增长8.10%[75] - 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为6,604.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7%[7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6,525.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5%[77] - 未分配利润为1,746.90亿元,比上年末下降7.10%[77] - 贵金属报告期末6,208百万元,上年末44,969百万元,减少86.19%,因自营及代客贵金属规模下降[79]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报告期末119,259百万元,上年末36,526百万元,增长226.50%,因买入返售债券增加[79] - 交易性金融负债报告期末24,944百万元,上年末16,057百万元,增长55.35%,因卖空贵金属规模增加[79] - 衍生金融负债报告期末40,107百万元,上年末61,146百万元,减少34.41%,因公允价值估值变化所致[79] - 投资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45.14%,为67.45百万元[80]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增长532.20%,为61.45百万元[8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72.59%,为-2128.62百万元[80] - 正常类贷款余额为45600.18百万元,占比96.10%,较上年末增长5.11%[81] - 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070.68百万元,占比2.26%,较上年末减少8.54%[81] - 企业贷款余额为24500.08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24%,上年末不良贷款率为2.33%[82] - 零售贷款余额为18326.93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23%,上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35%[82] - 长三角地区贷款余额为14947.99百万元,占比31.50%,上年末占比30.50%[87] - 抵押贷款余额为17425.45百万元,占比36.73%,上年末占比36.81%[88] - 信用贷款余额为19221.39百万元,占比40.50%,上年末占比40.11%[88] - 报告期末正常、关注、次级、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分别为1.01%、22.06%、28.03%、17.17%,上年末分别为2.90%、26.40%、35.32%、10.70%[89] - 前十名贷款客户贷款余额合计687.5715亿元,占比1.45%[90] - 报告期末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77.4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21亿元,不良贷款率1.64%,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92] - 贷款损失准备年初余额1198.67亿元,报告期计提308.22亿元,核销及处置-369.22亿元,收回原核销贷款和垫款43.63亿元,其他变动-5.36亿元,报告期末余额1175.94亿元[94] - 报告期末集团资本总额8212.1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5459.48亿元,其他一级资本1104.30亿元,二级资本1648.38亿元,资本扣除项114.42亿元,资本净额8097.74亿元[95] - 报告期末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2%,一级资本充足率11.37%,资本充足率14.28%[96] - 报告期末本行杠杆率6.6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集团杠杆率6.93%,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97] - 报告期末一级资本净额本行6097.34亿元,上年末5942.10亿元;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本行91362.32亿元,上年末88793.89亿元;杠杆率本行6.67%,上年末6.69%[98] - 报告期末本集团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8981.0895亿元,现金净流出量7505.0622亿元,流动性覆盖率119.67%[99] - 2021年6月30日本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104.21%,可用的稳定资金43375.2848亿元,所需的稳定资金41622.5353亿元[99] - 2021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14.01%,一级资本充足率11.0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9%[100] - 报告期末集团投资余额155.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54亿元,增幅24.39%[128] - 2021年12月31日,金融资产合计公允价值为1682.116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为 - 16.842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18.60亿元,本期计提减值 - 94亿元;金融负债合计公允价值为77.203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为 - 22.444亿元[141] - 报告期末,集团信用承诺为1427.428亿元,上年末为1368.531亿元[1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对公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贴现)24500.08亿元,增长6.25%;零售贷款余额18326.93亿元,增长2.25%[21] - 实现利息净收入676.62亿元,非利息净收入297.03亿元[21] - 零售客户总数达13264万户,个人存款余额10277.21亿元,管理个人金融资产AUM余额35149.41亿元,较年初增长3849亿元,财富管理收入35.74亿元[26] - 个人理财余额9618.20亿元,基金保有规模1883.29亿元,私人银行客户数超2.5万户,管理资产近5000亿元[27][28] - 金融机构合作法人客户数累计突破3000家,客户覆盖率突破60%,获金融要素市场相关业务资格68项[29][30] - 为近1.8万户实体企业输出避险策略,债券做市商报价数居股份制同业前列[30] - 资产托管规模14.09万亿元,居行业第4位,托管费收入16.71亿元,公募基金首发规模及托管规模余额同比增长超50%[30] - 投行业务新发放并购贷款316.21亿元,同比增长92.25%,银团贷款余额居股份制同业首位,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量全市场第三[30] - 报告期末绿色信贷余额达2729亿元,长三角区域绿色信贷余额1060亿元[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