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荣辉[11] - 公司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均为张利,联系地址为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凤起东路8号,电话0571 - 86664353,传真0571 - 87901229,电子信箱ZJNEPE@163.com[12]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凤起东路8号,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310020,网址无,电子信箱ZJNEPE@163.com[13]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浙江新能,代码600032[15] 分红与利润分配 - 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分红0.045元(含税),以2022年4月19日总股本20.8亿股计算,合计拟现金分配利润9360万元(含税),占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57%,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 - 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分红0.045元(含税),合计拟分配利润9360万元(含税),占当年净利润20.57%[115] 审计与保荐机构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五层,签字会计师为李士龙、朱泽民[16]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98号财通双冠大厦西楼,签字的保荐代表人为成政、肖文军[16]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报酬216.17万元,审计年限4年[160]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报酬24万元[161] - 公司支付给财通证券承销及保荐费用2528.48万元[161] - 公司聘请中信证券为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18] - 公司聘请中信证券为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161]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29.10亿元,较2020年增长23.99%[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亿元,较2020年增长60.35%[1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09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7.41%[19] - 2021年末总资产412.8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8.67%[19]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2282元/股,较2020年增长50.53%[19]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32%,较2020年增加1.90个百分点[19]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0亿元,较2020年的4060.62万元有所增加[2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16,195,861.68元,期末余额32,238,669.62元,当期变动16,042,807.94元[26] - 债务工具投资期初余额31,569,367.55元,期末余额106,109,187.25元,当期变动74,539,819.7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5,674,067.66元[26] - 公司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23.99%;营业成本12.7亿元,同比增长17.64%[32] - 主营业务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26.39%;主营业务成本12.5亿元,同比增长22.22%[34] - 新能源发电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4.98%,毛利率56.67%,增加1.5个百分点[35] - 风力发电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5095.16%,毛利率61.94%,增加46.68个百分点[35] - 水力发电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9.42%,毛利率54.85%,增加0.78个百分点[35] - 光伏发电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4.51%,毛利率56.35%,增加0.54个百分点[35] - 研发费用2049万元,同比增长317.53%,因加大新能源智能管控平台及氢能领域研发投入[32][3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0亿元,同比增长48.74%,因新增项目投产、收购及借款增加[32][33]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0,489,050.65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0.70%[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本期数为1,990,979,010.7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5%[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8.32亿美元,同比增加42.81%,主要因税费支出增加[4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37.5亿美元,同比增加74.95%,因本期新增银行借款[48] - 投资收益1.81亿美元,占本期利润总额比例22.28%,主要为参股公司投资收益[49] - 信用减值损失1.41亿美元,主要是对可再生能源补贴部分应收账款计提损失[49]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较上期增加268.78%,增加资金为2022年初待支付股权并购款[50]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较上期增加39.87%,因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金额增加[50]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较上期增加98.51%,因产业规模扩大、并购业务增加等[50][51]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较上期减少92.37%,因在建项目陆续完成转资[51]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较上期增加134.66%,因本期新增流动贷款[51] - 应付账款期末金额较上期增加110.20%,因本期应付资产并购款增加[5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95亿元,同比增加23.99%;净利润4.5496亿元,同比增加60.35%[115] 业务运营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发电项目发电量47.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84%;销售电量4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2%[27] - 全年建成海上风电100.32万千瓦、陆上风光电33.5万千瓦,收购水电33.8万千瓦,获核准海上风电30万千瓦,获取抽蓄项目开发权120万千瓦,参股抽蓄项目290万千瓦[27] - 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募集资金净额6.91亿元[27] - 新能源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两水一光”接入和远程监控,大数据助力构建运维“云大脑”[28] - 公司全年累计申报专利16项,授权专利4项[28]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控股企业74家,已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79.41万千瓦,其中水电113.22万千瓦、光伏177.52万千瓦、风电88.67万千瓦[30] - 当年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110.81万千瓦[30] - 2021年水力、光伏、风力发电量分别为168,605.76万千瓦时、231,302.50万千瓦时、75,402.62万千瓦时,同比增减37.38%、5.86%、6,670.22%;氢能设备产量为5套,同比增25%[37] - 新能源发电成本中折旧摊销、人工、其他本期金额分别为968,668,854.45元、59,607,578.64元、207,718,285.13元,较上年同期变动21.05%、16.91%、20.84%[40] - 2021年通过购买取得丹阳市光煦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武强县特百乐新能源有限公司90%股权,新设多家子公司并注销两家子公司[4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54,943.2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7.62%;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34,603.1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5.18%[43] -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本期数分别为177,123,687.85元、705,419,667.82元,较上年同期变动23.87%、22.11%[44] - 2021年公司总发电量475,310.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8.84%;总售电量464,469.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8.02%[55] - 风电、水电、光伏发电收入分别为3.76亿元、7.90亿元、16.86亿元,变动比例分别为5,095.16%、19.42%、4.51%[57] - 风电、水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为1.43亿元、3.57亿元、7.36亿元,占总成本比例分别为11.25%、28.04%、57.86%[57] - 公司总装机容量379.41,其中水电装机113.22,风电装机88.67,光伏装机177.52[58] - 2021年公司境内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完成1,733小时,同比增加215小时,其中水电1,947小时,同比增加351小时;光伏1,469小时,同比增加7小时[59] - 浙能嘉兴1号上海风电等6个项目于2021年转固投产,格尔木浙新能光伏项目等5个项目处于建设中[61] - 2021年市场化交易的总电量119,300.7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5.58%,占总上网电量的25.69%[62] - 公司外购电量金额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为1.10%左右,金额较小不单独披露[56] - 2021年公司完成售电量464,469.22万千瓦时,在13个省份开展交易,新投产及新设公司增效明显[63] - 2021年报告期内投资额为1,450,678,152.0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6,619,282.42元,增幅60.46%[65] - 2021年对多家公司进行新增投资,如浙江浙能嘉兴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新增505,000,000.00元等[66] - 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138,343,119.63元,较期初增加90,577,890.4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5,669,330.42元[69] - 北海公司2021年期末总资产3,755,846,186.31元,营业收入484,312,083.99元,净利润116,916,145.09元[71] 未来规划与目标 - 预计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7 - 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 - 6%[72] - 预计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有望首达50%,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26亿千瓦左右[72] - 预计2022年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1.8亿千瓦左右[72] - 公司2022年主要经营目标是完成发电量76.02亿千瓦时,实现营收43.98亿元[77] - 公司坚持“区域聚焦、重点突破、购建并举”发展方针,推进项目开发,争取风光电项目规模化、基地化开发,寻求四川等地优质水电和风光电项目投资机会,加大浙江等沿海省份风光电布局力度[77] - 公司以加强党建为引领,以项目开发为中心,以经营管理为抓手,以安全生产为基石开展经营活动[77] - 公司将跟踪各省市新能源发展规划,紧跟行业政策方向,制定“十四五”规划并统筹实施[77] - 公司进一步优化管控模式,完善考核机制,开展绿电市场交易,多元化融资,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77] - 公司坚持安全生产红线,加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强化应急能力建设,管控建设项目现场安全[7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独立董事,1名职工董事;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职工监事[81] - 公司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81] - 公司制定《股东大会议事规则》,保障股东平等地位,股东大会审议事项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81] - 公司董事勤勉尽责,熟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培训,按时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81] - 公司监事对定期报告编制、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81] - 公司按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做好保密工作,提升信息披露质量[81] - 2021年召开4次股东大会,分别为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月5日)、年度股东大会(6月21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7月19日)、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12月1日)[85][87]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相互独立,重大决策由公司独立作出和实施[84] - 浙能集团控制的6家企业在厂区内临时闲置土地上建了6个集中式光伏电站,公司与有关各方签《光伏资产委托经营协议》解决同业竞争问题[84] 人员薪酬与任职 - 董事长吴荣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9.37万元[88] - 董事、总经理王树乾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8.37万元[88] - 职工代表董事周海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7.80万元[88] - 独立董事徐锡荣、张国昀、孙家红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均为8.00万元[88] - 监事会主席朱东临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27万元[89] - 职工代表监事陆勤丰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7.63万元[89] - 副总经理陈苗水、林咸志、贺元启、张敏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分别为78.52万元、79.02万元、75.94万元、64.04万元[89] - 总工程师求晓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7.56万元[89] - 财务总监杨立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8.02万元[89] - 董事会秘书张利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1.62万元[89] - 周永胜现任浙江新能董事等职[91] - 周海平现任浙江新能职工代表董事[91] - 徐锡荣现任浙江新能独立董事[91] - 张国昀现任浙江新能独立董事[91] - 孙家红现任浙江新能独立董事[91] - 朱东临现任浙江新能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91] - 徐
浙江新能(60003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