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93.88亿元,同比增长33.56%[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33.97%[1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06.33%[11] -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同比增长27.27%[11]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6%至893.88亿元人民币[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28.7%至4.95亿元人民币[5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4.0%至3.54亿元人民币[5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7.3%至0.14元/股[52] - 净利润为净亏损4.76亿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10.04亿元改善52.6%[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9%至869.46亿元人民币[46] - 研发费用增长791.34万元(740.37%),主要因公司加大物流信息化和技术开发投入[2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40.5%至898.22万元人民币[4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9.1%至3.96亿元人民币[4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6%至3.72亿元人民币[50] - 信用减值损失为2.46亿元,去年同期为2.03亿元[56]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475,805.35万元(-40.89%),主要因业务发展增加商品采购[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87,029.87万元(-58.04%),主要因年初理财产品到期[20] - 预付款项增加666,501.60万元(56.03%),主要因业务发展需要扩大商品采购规模[20] - 存货增加998,063.84万元(46.69%),主要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库存储备[20] - 短期借款增加962,009.34万元(94.94%),主要因供应链业务规模扩大导致融资增加[20] - 衍生金融负债增加14,644.04万元(31.15%),主要因期末期货套保合约浮亏较期初增加[20] - 货币资金从116.36亿元减少至68.78亿元,降幅40.9%[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9.46亿元减少至20.75亿元,降幅58.0%[31] - 预付款项从118.95亿元增加至185.60亿元,增幅56.0%[31] - 存货从213.78亿元增加至313.59亿元,增幅46.7%[35] - 短期借款从101.33亿元增加至197.53亿元,增幅94.9%[35] - 合同负债增加至108.01亿元,较上年同期82.20亿元增长31.3%[38]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7.04亿元,较上年同期8.90亿元下降20.9%[38] - 应交税费减少至4.31亿元,较上年同期7.98亿元下降46.0%[38] - 其他应付款减少至11.45亿元,较上年同期16.45亿元下降30.4%[38] - 其他流动负债激增至77.93亿元,较上年同期34.70亿元增长124.6%[38] - 长期借款增至55.28亿元,较上年同期52.76亿元增长4.8%[38] - 应付债券增至29.92亿元,较上年同期19.94亿元增长50.1%[38] - 未分配利润增至40.84亿元,较上年同期37.73亿元增长8.2%[40] - 货币资金增至3.83亿元,较上年同期0.86亿元增长345.5%[40] - 其他应收款增至103.46亿元,较上年同期62.30亿元增长66.1%[40]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95.5%至904.89亿元人民币[46] - 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43.8%至327.41亿元人民币[46] - 公司总负债为609.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24亿元人民币[69]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规模较大,为62.30亿元人民币[73] - 母公司应付债券为19.94亿元人民币[76] - 公司永续债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69][7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73亿元,同比改善[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21,324.05万元(284.64%),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收回投资[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912,491.47万元(-43.74%),主要因本期偿还债务金额同比增加[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87.73亿元,较去年同期负207.85亿元改善9.7%[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46.02亿元,同比增长35.9%[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9亿元,较去年同期4.26亿元增长284.7%[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35亿元,较去年同期208.60亿元下降43.7%[6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67亿元,较期初109.50亿元减少49.2%[60] - 收到税费返还1.35亿元,较去年同期6969.49万元增长93.6%[5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38亿元,较去年同期8554.63万元增长61.1%[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2.89亿元改善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1.18亿元,实现正增长[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亿元,较2020年第一季度的-64.43亿元有所收窄[6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29亿元,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的72.1亿元有所下降[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3亿元,较期初的8575万元大幅增长[6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达1025.57亿元,同比增长17.39%[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9%,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11] - 政府补助金额3157.23万元[15]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7.15亿元[15] - 永续债利息支出4276.82万元[1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698.63万元,去年同期为损失23.41亿元[56]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5.09亿元人民币,与期初持平[69] - 母公司货币资金保持稳定,为8575.39万元人民币[71]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达104.46亿元人民币[73]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预付款项因新租赁准则调整减少2006.59万元[64] - 固定资产因新租赁准则调整减少7.06亿元[66] - 使用权资产因新租赁准则新增8.49亿元[6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因新租赁准则增加4173.53万元[66] - 应付账款因新租赁准则调整增加50.15万元[66] - 其他应付款因新租赁准则调整增加26.37万元[66] - 租赁负债为4.82亿元人民币,为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新增项目[69][70] - 长期应付款减少4.00亿元人民币,调整后余额为64.57万元人民币[69] - 新租赁准则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对期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进行调整[70][79]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向36名激励对象授予398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6.21元/份;向220名激励对象授予2013.97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73元/股[26] - 实际收到218名激励对象缴纳的限制性股票认缴款7455.34万元,对应1998.75万股[26] - 控股子公司象道物流以3.88亿元收购新疆连运100%股权,业绩承诺为2021-2023年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的12%[26] - 控股股东象屿集团向中垦基金转让2.00%股份,中垦基金承诺24个月内不转让[29] - 公司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利率4%,证券简称"21象屿02"[29]
厦门象屿(600057) - 2021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