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人民币,净利润超37亿,归母净利润超26亿,净资产收益率超18%[16] - 2022年营业收入5381.48亿元,同比增长16.35%[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7亿元,同比增长20.18%[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06%,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4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63.89亿元,为全年单季最高[43] - 基本每股收益1.10元/股,同比增长18.28%[38]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9.90亿元,为全年单季最高[4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5381亿元,同比增长16.35%[118] - 2022年净利润37.78亿元,同比增长37.18%[118] - 归母净利润26.37亿元,同比增长20.18%[118] - 销售净利率0.70%,同比增加0.10个百分点[118] - 净资产收益率18.06%,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118] - 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2.2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1.30%[113] - 公司营业收入为5381.48亿元,同比增长16.35%[150]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成本为5266.73亿元,同比增长16.42%[150] - 研发费用为5217.74万元,同比增长69.73%[150] 业务线表现: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 - 黑色金属供应链业务占比19.3%,不锈钢钢材占比10.3%,铝锭占比7.7%,钢材占比1.2%[7] - 公司聚焦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主要涉及黑色金属、铝、煤炭、谷物原粮和新能源等领域[7] - 金属矿产占公司2022年期现毛利构成61%为最大品类[71] - 黑色金属不锈钢铝分别占期现毛利27%19%12%[71] - 动力煤和谷物原粮各占期现毛利12%[71] - 化工及油品占期现毛利6%[71] - 金属矿产经营货量11665万吨,同比下降5.65%[123] - 大宗商品经营营业收入为5206.79亿元,同比增长16.00%[154] - 农产品营业收入为519.69亿元,同比增长12.45%[154] - 新能源营业收入为250.70亿元,同比增长176.23%[154] - 新能源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76.23%[123] 业务线表现:物流服务 - 综合物流营业收入63.97亿元同比增长9.79%毛利率21.78%同比增加0.98个百分点[127] - 农产品物流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下降16.08%但毛利率60.76%同比增加9.73个百分点[127] - 铁路物流营业收入9.79亿元同比下降15.33%毛利率8.31%同比增加1.95个百分点[127] - 公司总营业收入76.88亿元同比增长4.53%总毛利率11.81%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127] 业务线表现:国际化业务 - 国际化业务总额约247亿美元其中进出口总额超160亿美元[139] - 铝供应链出口额同比增长超360%黑色金属出口额同比增长67%[139] - 境外营业收入为469.44亿元,同比增长104.27%[154] 业务运营和基础设施 - 公司物流基础设施覆盖全国、连接海外,提供"物贸联动、产融联动"服务[18] - 公司自有运输车辆超1300辆[102] - 公司网络货运平台整合社会车辆5.7万辆[102] - 公司铁路年发运能力超3500万吨[102] - 公司水路运输年运量超2500万吨[102] - 公司自有粮食仓容超过1300万吨[102] - 公司自有及包租管理仓库面积逾150万平方米[102] - 汽运运输量同比增长超160%累计整合社会车辆5.7万辆[134] - 大豆压榨年加工量超75万吨同比增长超90%工厂产能达产率94%[130] - 煤炭供应链总进口量全国占比约8%蒙煤进口量同比增长超115%[133] 客户和市场规模 - 公司2022年客户数量超1.4万家近3年复合增速达13%[75] - 年业务规模超3亿元的中大型客户数量达408家近3年复合增速超30%[75][76] - 制造业企业客户数量及服务量占比分别达50%和60%以上[78] - 新能源供应链制造业客户服务量占比达90%以上[78] - 黑色金属不锈钢铝煤炭供应链制造业客户服务量占比达60%以上[78] - 谷物原粮供应链制造业客户服务量占比达50%以上[78] - 中国大宗供应链CR4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2.19%提升至2022年4.18%,呈现加速集中态势[55] - 大宗供应链市场规模稳定在40-50万亿元,CR4企业营收从2018年9000亿元增长至2022年2.3万亿元[55] 数字化和技术创新 - 公司构建"屿链通"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物流可视化和数字资产凭证管理[11] -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大宗供应链服务行业[5] - 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客户取得专项授信近90亿元[93] - 屿链通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超11亿元[93] - 网络货运平台为客户取得专项授信近90亿元累计用信超11亿元[141] - 兴兴象农APP注册种植户达3.8万户,录入土地面积689.4万亩[145] - 公司完成16个仓库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仓库总数达34个[146] 盈利模式和收益结构 - 公司形成"供应链服务+生产制造"的产业链运营模式,提高综合收益水平[9] - 公司服务收益占总盈利比例超过70%[88] - 交易收益占总盈利比例低于30%[88]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23亿元,同比增长14.82%[37] - 2022年末总资产1150.56亿元,同比增长20.0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92亿元,同比下降0.71%[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23亿元,同比增长14.82%[150] - 资产负债率68.37%,同比增加1.06个百分点[118] 非经常性损益和金融工具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0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42亿元增长106.7%[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亏损5.83亿元人民币,主要源于大宗商品及汇率风险对冲操作[45]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3771.93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25亿元下降83.2%[45]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844.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42.11亿元,当期对利润影响金额为2206.42万元[52] - 衍生金融资产当期减少1364.33万元,对利润产生负向影响1352.62万元[52] - 永续债利息支出1.70亿元,扣除后归母净利润为24.67亿元[41] - 公司通过期货和外汇合约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波动风险,相关损益与主营业务经营密切相关[45]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1元(含税),分红总额超13亿人民币[23] - 股权激励总量达授予时总股本近8%[117] 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 - 2021年中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9.7%(预计2022年为10.7%),工业和服务业分别为22%和43%[12] - 制造业企业客户需求升级正在引领供应链行业模式升维[4] - 海外大宗供应链巨头利润率水平达2%以上,显著高于国内龙头企业[59]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 - 公司2022年固废处置量:废液压油105.92吨、油漆桶和塑料桶275.73吨、含油废水9.5吨、漆渣321.74吨、废活性炭9.81吨、废滤芯18.75吨、含油废水27.74吨[164] - 公司2022年危废处置量:化验废液0.6086吨、试剂瓶0.46987吨、废油漆桶0.15871吨、废油桶0.12445吨、铅蓄电池2.74吨、矿物油2.378吨[168] - 公司为租户减免租金2426万元[175] - 公司拥有18个废气排放口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161] - 公司购置智能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码头污染物[164] - 公司采用SBR生物处理法处理废水并配备COD、PH、流量、氨氮、总氮在线检测设备[169] - 公司委托第三方进行厂界噪音排放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162] - 公司危险废物委托日照凯润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处置[167] - 公司每月开展环保专项检查并每日点检环保设施状态[169] - 公司未发生环境超标排放现象且未因环境问题受行政处罚[172][173] 关联交易和承诺事项 - 新疆象道2022年经审计净利润为-965.71万元,未达到业绩承诺目标2,375.78万元[186] - 新疆象道2022年业绩承诺额为2,375.78万元[186]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向象屿集团及其关联方借款2022年度最高余额为亿元级别[199] - 新疆象道2021-2023年净利润承诺标准为不低于3亿元加累计净利润与现金分红的差额的12%[186] - 控股股东象屿集团承诺在满足条件后两年内将铁路物流投资等公司注入厦门象屿[184] - 注入条件包括标的公司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及重大或有事项[184] - 公司向PT Obsidian Stainless Steel等关联方销售硅铁、无烟煤等原材料[194] - 公司承租象屿集团及相关控股子公司的办公场所及经营场地[192] - 公司接受象屿集团及相关控股子公司提供的软件及信息系统服务[193] 法律和风险事项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91]
厦门象屿(60005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