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89.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87%[2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69%[2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3%[26]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2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6%[26]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29元,同比增长41.76%[26]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38%,同比增加4.00个百分点[26]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1.02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28]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净利润[28]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259.23万元人民币,主要受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政府补助影响[2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9%[26]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9.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8亿元,同比增长38.69%[35] - 2021年半年度已实施分配现金红利350,486,301.75元,年度拟分配现金红利420,583,562.10元,合计占公司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2.64%[33] - 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88.21亿元,同比增长60.37%,主要由于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及聚氯乙烯项目投产[76] - 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成本62.88亿元,同比增长74.83%,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及聚氯乙烯项目投产[76]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3.2亿元,同比增长50.55%,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74]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78亿元,同比增长25.23%[74] - 公司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18.72亿元,同比增长43.58%,但毛利率下降11.33个百分点至25.32%[77] -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为66.94亿元,同比增长75.56%,毛利率下降1.53个百分点至28.17%[77] - 光伏发电营业收入为1.31亿元,同比下降46.40%,毛利率下降22.15个百分点至52.15%[77] - 脂肪醇(酸)产品营业收入为29.45亿元,同比增长45.69%,毛利率下降1.05个百分点至18.44%[79] - 聚氯乙烯(氯乙烯)产品营业收入为14.72亿元,毛利率为37.61%[79] - 国内营业收入为87.25亿元,同比增长62.01%,毛利率下降5.93个百分点至28.74%[79] - 脂肪醇(酸)生产量为26.14万吨,同比下降6.04%,库存量同比增长54.95%至1.72万吨[81] - 硫酸(总酸量)生产量为37.44万吨,同比增长57.11%,销售量同比增长84.69%至29.44万吨[81] - 能源行业原材料成本为12.65亿元,占总成本的90.46%,同比增长82.85%[82] - 能源业务收入为1,398,149,031.30元,同比增长69.28%[84] - 化工业务收入为4,808,023,442.00元,同比增长79.37%,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及聚氯乙烯项目投产[84] - 港口业务收入为19,071,973.63元,同比下降30.13%,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84]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为62,621,188.72元,同比下降0.20%[84] - 脂肪醇(酸)业务原材料成本为2,224,096,830.17元,同比增长49.99%,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84] - 聚氯乙烯(氯乙烯)业务原材料成本为795,491,331.18元,由于项目投产,无上年同期数据[84] - 蒸汽业务原材料成本为1,264,953,306.21元,同比增长82.85%,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84] -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原材料成本为432,005,018.85元,同比增长76.49%,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86] - 硫酸(总酸量)业务原材料成本为153,159,831.58元,同比增长262.76%,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及废酸裂解项目投产[86] - 氢气业务原材料成本为8,188,118.86元,同比增长205.83%,主要由于销售量增加[86] - 公司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合计249,285.32万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84%[89]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375,352.7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8.16%[90] - 公司研发费用为319,622,768.68元,同比增长50.55%,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7%[9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6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9.60%[9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7,987,313.25元,同比增长25.23%[95] - 公司货币资金为1,614,532,956.66元,同比增长69.54%,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3.42%[95] - 公司应收账款为713,321,948.58元,同比增长46.25%,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93%[95] - 公司固定资产为5,904,420,400.38元,同比增长41.31%,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9.07%[95] - 公司应付账款为1,651,145,672.22元,同比增长128.54%,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3.72%[95] - 公司境外资产为22,573.54万元[97] - 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485,714,229.11元,存在商誉减值风险[189] 产品与业务 - 2021年脂肪醇(酸)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9.45亿元,同比增长45.69%[37] - 聚氯乙烯(氯乙烯)产品2021年7-12月实现销售收入14.72亿元[37] - 氯碱系列产品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42.90%[37] - 蒸汽业务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8.72亿元,同比增长43.58%[37] -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2021年实现销量3.66万吨,同比增长20.39%,销售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4.90%[38] - 公司2021年光伏产业发电量16,583.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79%[38] - 公司3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和30万吨/年二氯乙烷和氯乙烯(VCM)项目已建成并达产[36] - 公司低温罐区项目的两座全容罐已完成升顶,计划在2022年三季度建成使用[36] - 公司2021年对外销售合格的高纯氢300多万标方,全年加氢量为244.11吨,累计加氢22,000余车次[45] - 公司光伏装机容量123MW,其中地面100MW,分布式光伏23MW,并出资5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嘉化光能科技有限公司[46] - 公司氢液化工厂项目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气氢装置已全面投运,保证了自有加氢站的氢气供应[44] - 公司联合国富氢能、上海重塑成立江苏嘉化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长三角地区加氢站的投资、建设及运营[45] - 公司港城加氢站已投入商业运行,并完成试生产安全验收[46] - 公司常熟新建商用加氢站是该市第一座商用加氢站,主要为常熟公交车、中巴车、社会箱式物流车提供加氢服务[45] - 公司围绕节能减排、降低消耗、安全提升和新产品研发等技术领域开展创新工作,涵盖公司各产品系列[42] - 公司通过热电联产机组产生蒸汽供热,主要用于公司各化工装置及向化工新材料园区企业供热[52] - 公司作为热电联产企业运行高温高压背压机组,符合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要求[51] - 公司光伏装机容量123MW,其中地面100MW,分布式光伏23MW,2021年全年发电量16,583.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79%[55] - 公司依托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升了市场竞争力[58][60]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脂肪醇(酸)、聚氯乙烯(氯乙烯)、蒸汽、氯碱、磺化医药以及硫酸(精制硫酸)等系列产品,形成了上下游互利互补的循环经济运营模式[56][57] - 美福码头作为液体化工码头,依托后方化工新材料园区的综合优势,全力保障园区企业原材料及产成品供给,提高了码头竞争力[54] - 公司氢能源产业利用副产氢优势,通过提纯加压产出高纯度氢气,满足下游加氢站及其他客户的需求[57] - 公司热电联产装置所产生的电力可供氯碱装置生产使用,显著降低了电解电成本[58] - 公司拥有国内技术最领先、具有规模优势的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产业链,能源和化工的高度互补带来了明显的配套优势[58] - 公司光伏发电业务主要销售给国家电网,利用太阳能技术发电,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中分布式光伏超过了集中式装机容量[55] - 公司通过热电联产装置生产蒸汽和电,用于公司自身及园区供热,形成了资源、能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60]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11项,已获授权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确保核心产业技术优势[66] - 公司在氢能产业技术上研发布局,参与承担浙江省科研计划并取得阶段性成果[66] - 公司在CCUS碳捕集与转化利用、氢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已布局启动多个自主研发及科研合作项目[67] - 公司热电联产装置完成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进一步减少运行原料消耗[69] - 公司利用低成本的工业副产氢,在氢能源领域进行氢能一体化布局,结合光伏发电项目优化低碳循环发展生态[71] - 公司脂肪醇(酸)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化、纺织、油田、矿物浮选、食品、医药、皮革等领域[99] - 公司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优势,降低物流成本,产品辐射范围至华南、西南和华北等区域[103] - 公司脂肪醇(酸)行业下游需求稳步增加,产品品质和稳定性深受客户认可[103] - 公司聚氯乙烯产品自2021年6月顺利投产以来,产量稳定、品质优异,深受下游客户认可及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06] - 公司为浙北地区(嘉兴、湖州)唯一氯碱生产商,氯碱产品包括30%、32%、48%烧碱、液氯、高纯盐酸、次氯酸钠和副产品氢气[107] - 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液体三氧化硫连续磺化管道反应技术的企业,同时也是同行业规模最大的磺化医药生产企业[108] - 公司氯乙烯装置以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平衡氧氯化法生产工艺,引进美国OxyVinyls的工艺技术[115] - 公司聚氯乙烯装置引进法国KemOne悬浮法聚合工艺技术[115] - 公司牵头制定了《天然脂肪醇》、《工业对甲苯磺酰氯》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112] - 公司热电联产机组采用高参数替代低参数,提高了整体机组热效率[112] - 公司烧碱产品合计规模为29.7万吨,采用离子膜法生产,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120] - 公司硫酸裂解装置建成,实现了磺化副产硫酸及其他废酸的循环利用,生产优于国标级的98%硫酸[124] - 磺化医药装置设计产能为6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85%[132] - 氯碱装置设计产能为29.7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115.3%[132] - 脂肪醇(酸)装置设计产能为2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109.6%[132] - 硫酸装置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99%[132] - PVC/VCM装置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108%[132] - 工业盐采购量为42.30万吨,价格同比上涨39.97%[134] - 硫磺采购量为11.64万吨,价格同比上涨121.79%[134] - 动力煤采购量为99.06万吨,价格同比上涨79.18%[136] - 脂肪醇(酸)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为29.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9%,毛利率为18.44%[137] - 聚氯乙烯(氯乙烯)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为14.7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7.61%[137] - 氯碱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为1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0%,毛利率为44.61%[137] -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为7.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0%,毛利率为25.16%[140] - 硫酸(总酸量)营业收入为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28%,毛利率为19.75%[140]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嘉化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人民币[140]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嘉福供应链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140] - 公司增资全资子公司嘉佳兴成有限公司,出资1.8亿美元(约合11.69亿元人民币)[14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嘉佳兴成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孙公司浙江嘉佳兴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出资1.5亿美元(约合9.75亿元人民币)[140] - 公司参与设立嘉兴氢能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认缴1500万元人民币,占比15%[140] - 龙井中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15,219,001.65元,净利润为8,668,330.83元[147] - 浙江新晨化工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4,752,430.40元,净利润为22,039,957.51元[147] - 杭州明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080,301.76元,净利润为4,346,049.19元[147] - 宁波合大屋顶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0,024,619.15元,净利润为1,426,198.65元[147] - 宁波保税区合大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3,678,544.18元,净利润为3,090,745.28元[147] - 山东合粮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9,980,567.01元,净利润为2,316,236.26元[147] - 浙江嘉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303,978,950.80元,净利润为92,808,160.89元[147] - 江苏嘉化氢能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2,089,039.49元,净亏损为840,952.26元[149] - 浙江嘉化氢能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2,634,213.44元,净利润为4,546,844.36元[149] - 浙江嘉化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1,251,831.56元,净利润为12,013,503.63元[151] - 脂肪醇(酸)系列原料主要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口,华东区域具有沿海物流优势,国内产能主要集中在浙江嘉兴、江苏连云港、南通等地[156] - 2021年PVC累计出口175.43万吨,出口增速178.98%,出口贸易旺盛成为常态[157] - 公司作为乙烯法生产工艺的PVC工厂,不使用高耗能原料电石,系统内有氯碱装置、动力中心,能源动力及原材料保障稳定,抗风险能力高[159] -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约6平方公里,依托嘉兴港"海河联运"的物流优势[159] - 2021年国家制定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方案,全力拓展集中式供热需求,着力整合供热资源,支持配套热网工程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工程[159] - 华东区域烧碱消费领域主要是石油化工、新能源、印染、纺织、医药、电力、冶金、水处理等行业,石油化工和新能源行业占比逐年增加,综合耗碱量占烧碱需求面的55%-70%[161] - 公司氯碱装置处在长三角核心地区,区域竞争优势明显[162] - 公司是国内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中的重要企业和主要供应商,产品结构由销售初级产品逐步转向高品质、高附加值及下游深加工产品[163] - 光伏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占比将超过30%,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占比将达到10%以上[164] - 公司未来将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提升光伏产业规模,加大光伏新能源投入,建设或收购一批优质的分布式光伏电站[168] - 公司计划培育特色氢能产业链,推进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用氢的产业链发展,加速氢能产业示范应用[168] - 公司积极探索负碳产业经济,已在CCUS碳捕集与转化利用、氢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布局多个自主研发及科研合作项目[169] - 公司计划布局分布式清洁能源新型氢储能电站,力争储能净效率达到85-88%[170] - 公司脂肪醇(酸)产品以棕榈仁油、椰子油为主要原料,未来将加大研发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适应市场发展需求[171] - 公司脂肪醇(酸)产品70%以上用于表面活性剂产品,未来将关注日化终端洗涤用品、美妆用品等行业应用开发[172] - 公司与巴斯夫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大陆领先的电子级硫酸生产基地,做大电子化学品配套蛋糕[173] - 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应用终端产品覆盖整个电子信息产业[174] - 2020年中国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125万吨,市场规模超过2,900亿元,预计到2030年需求量将达到230.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
嘉化能源(60027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