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34.99亿元,同比增长127.1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2.24亿元,同比增长312.17%[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1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17%[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39亿元,同比增长12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2.24亿元,同比增长312.17%[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0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2%[1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2.36亿元,同比增长352.4%[10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24亿元,同比增长312.2%[10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4.16亿元,同比增长33.5%[102] - 营业利润为656.30亿元,同比增长3450.6%[102] - 投资收益为681.44亿元,同比增长4502.3%[102] - 基本每股收益为2.7155元,同比增长312.2%[10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24.93亿元,同比增长317.19%[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DA全部债务比为0.72,同比增长100%[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50.33%,同比下降2.47个百分点[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比率为1.68,同比增长66.34%[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速动比率为1.39,同比增长71.60%[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利息保障倍数为24.40,同比增长98.21%[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为36.76,同比增长93.37%[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28.22,同比增长68.28%[86] 产能与技术 - 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达到23万吨/年,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54GW/年[1] - 公司计划在乐山、保山、包头等地新增高纯晶硅产能,预计2023年底总产能将达到35万吨/年[1] - 公司计划在眉山、金堂等地新增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预计2023年底总产能将达到80GW/年[1] - 公司研发的182mm和210mm电池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5%和23.8%[7] - 公司计划投资建设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生产线,预计转换效率可突破30%[9] - 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23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54GW[23] - 公司高纯晶硅产量全球第一,电池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全球第一[24] - 公司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超过24.7%,组件功率达到690W,规划新增建设8.5GW TOPCon电池产线[26] - 公司HJT电池最高研发效率达到25.67%,替代银的金属化技术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6] 市场与销售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和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领域[9] - 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将突破人民币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1] - 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19.65GW,同比增长156.9%[23] - 上半年我国组件出口量达78.6GW,同比增长74.3%[23] - 上半年硅料单晶致密料均价最高达到27.2万元/吨,182mm、210mm主流尺寸硅片6月均价较1月分别上涨13%、16%[23] - 2022年底全球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累计产能规模将分别达到117万吨、528GW、573GW、634GW[23] - 公司与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签订的重大销售框架合同正在积极执行中[74] - 公司与天合光能签订的重大销售框架合同正在积极执行中[74] - 公司与美科硅能源签订的重大销售框架合同正在积极执行中,并于2022年7月2日新签订2022-2027年多晶硅购销框架协议[74] - 公司与隆基绿能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正在积极执行中[74] - 公司与青海高景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正在积极执行中[74] - 公司与云南宇泽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正在积极执行中[7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将继续加大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投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10] - 永祥多晶硅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为COD:1.956吨,氨氮:0.173吨[42] - 永祥多晶硅生产2022年上半年锅炉烟气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0.03142吨,颗粒物:0.08466吨,氮氧化物:3.555吨[43] - 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为COD:4.717吨,氨氮:0.689吨[44] - 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生产2022年上半年锅炉烟气未排放污染物[44] - 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生产2022年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22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0.878吨,均未超过核定年排放量[45] - 永祥PVC、烧碱生产2022年上半年COD排放量为1.359吨,氨氮排放量为0.252吨,均小于核定年排放量[45] - 永祥新材料生产2022年上半年烟尘排放总量为8.03吨(窑头4.63吨,窑尾3.40吨),SO2排放量为5.13吨,NOX排放量为73.88吨,均小于核定排放量[46] - 云南通威高纯晶硅生产2022年上半年COD排放总量为7.439吨,SS排放总量为2.628吨,氨氮排放总量为0.984吨[46] - 云南通威高纯晶硅生产2022年上半年颗粒物排放总量为0.2497吨,氯化氢排放总量为0.457吨[46] - 成都太阳能电池生产2022年上半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8.93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为6.73吨,均小于核定年排放量[46] - 眉山太阳能电池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COD为57.01吨,氨氮为34.91吨[47] - 眉山太阳能电池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总量:氮氧化物为8.13吨,VOCs为1.44吨[47] - 金堂太阳能电池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COD为39.50吨,氨氮为11.40吨[47] - 金堂太阳能电池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总量:氮氧化物为1.092吨,挥发性有机物为0.936吨[48] - 安徽太阳能电池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总量:COD为96.968吨,氨氮为8.966吨[49] - 安徽太阳能电池生产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总量:氮氧化物为0.251吨,VOCs为1.345吨[49] - 通合太阳能电池及切片项目2022年上半年废水排放浓度:COD为96mg/L,氨氮为5.63mg/L[49] - 通合太阳能电池及切片项目2022年上半年废气排放浓度:VOCs为1.34mg/m³[49] - 春源食品2022年上半年COD排放总量为1.26吨,小于核定排放量357.5吨/年[50] - 新太丰农业2022年上半年COD排放总量为1.316吨,小于核定排放量306吨/年[51] - 海南水产食品2022年上半年COD排放总量为2.78吨,氨氮排放总量为0.13吨,总磷排放总量为0.34吨,总氮排放总量为0.69吨[51] - 永祥新能源一期填平补齐项目于2022年5月30日取得乐山市生态环境局批复[53] - 成都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于2021年9月7日取得成都市双流生态环境局批复[53] - 安徽太阳能方单晶叠瓦改造项目于2022年6月取得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备案批文[53] - 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网络协调制造智慧工厂项目于2021年7月1日取得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批复[53] - 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光伏单晶硅片建设项目于2021年11月2日取得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审查批复[53] - 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2月13日取得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53] - 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1月26日取得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54] - 公司重点排污单位取得备案号情况: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备案编号510121-2022-082-M,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二期)备案编号150203-2022-019-H,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备案编号530502-2022-01-L[55] - 通威太阳能设有安全环境部,配备齐全的安全环保技术人员及先进的环境检测仪器,实时在线监测废水COD、NH3-N、pH、氟离子等项目[56] - 永祥股份设有安全环境部,配备齐全的安全环保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实时对废水流量、COD、氨氮、总氮、PH等项目进行监测[56] - 公司饲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处理,尾气经喷淋氧化除臭设备处理后排放[58] - 公司饲料生产中的废水经"AAO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58] - 公司饲料生产中的噪音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布局、密封室和吸音隔声墙体进行治理[58] - 公司设立了能源管理委员会,推动公司内部能耗、碳排放管理从"碎片化"向"体系化"迈进[61] - 永祥股份已加入"科学碳目标"(SBTi)全球倡议,借助SBTi帮助公司制定碳中和规划[61] - 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打造"智慧工厂"、"无人制造生产线",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减排带到新的高度[61] - 公司在厂区内铺设光伏发电装置供自身生产生活使用,通过节能改造和绿色运输等多项措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61] - 公司在吉林、山东、宁夏、内蒙古和四川等地建设了多个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报告期内扶贫投入总计1295.88万元[62] - 公司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致力于打造“新渔业、新能源、新农村”三新项目[62] 风险与应对措施 - 饲料行业面临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受国际政治与经济局势、主产区产量变化等多因素影响[35] - 饲料销售受下游养殖影响,自然灾害、气温反常及病害传播可能导致需求波动[35] - 光伏行业面临产业链稳定性风险,部分环节产品供给紧张,价格大幅波动[35] - 光伏行业技术更新快,TOPCon、HJT、IBC等新一代晶硅电池技术不断突破[36] - 光伏行业受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影响,部分国家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等贸易限制[36]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团队业务能力培训、优化采购计划等措施应对饲料行业原料价格波动风险[35] - 公司将继续强化光伏产业链跟踪及预判,优化产能结构,保障供应链稳定[35] - 公司积极开展HJT、TOPCon等下一代量产主流技术路线的中试与转化,确保技术领先性[36] - 公司密切关注国际外汇市场动态,灵活运用金融工具锁定汇率风险[35] - 公司加强对疫情等不可抗力风险的分析预判,采取必要措施应对疫情对经营的不利影响[3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4,754户[76] -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3.85%[7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20%[76] -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974,022,515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总股本的较大比例[8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323,928,029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中国人寿资管-中国银行-国寿资产-优势甄选2108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持有52,099,840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持有29,904,233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杨林持有29,39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28,463,913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中国人寿资管-兴业银行-国寿资产-优势甄选2110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持有24,4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大成基金-华能信托·嘉月7号单一资金信托-大成基金卓越2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23,080,314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22,467,911股人民币普通股[80]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21,738,000股人民币普通股[80] 投资与融资 - 公司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年产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16GW项目力争于2023年12月底前投产[7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可转换公司债券"通22转债"尚未转股额为120亿元,占转债发行总量比例100%[9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77.55亿元,同比增长682.6%[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61.80亿元,同比增长118.3%[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5.82亿元,同比增长126.9%[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94亿元,同比增长521.4%[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6.79亿元,同比增长478.9%[104] 子公司与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拥有8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22]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共有22家子公司,其中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下设140家子公司[116] -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子公司,持股比例为99.9999%,表决权比例为100%[116] -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均为100%[116] - 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均为100%[116] - 山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2%,表决权比例为92%[116] - 成都通威三新药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0%,表决权比例为70%[116] - 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95%,表决权比例为49.95%[116] - 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下设2家子公司[116] - 公司旗下多家饲料公司持股比例为100%,包括天津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淮安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揭阳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等[117] - 成都蓉崃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和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0%[117] - 淄博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6%[117] - 通威(大丰)饲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117] - 福州通威威廉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65%[117] - 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5.5%[117] - 四川渔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0%[117] - 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5.4%[117] - 东营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持股比例为51%[118] 会计与财务政策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认为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或情况[120]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确定[12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负债及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12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25]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2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购买日后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已适当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中[127]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时,按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进行调整[127] - 公司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27] - 子公司股东权益及当期净损益中不属于公司所拥有的部分分别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列示[127] - 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27]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27]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28] -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29] - 外币业务发生时,按实际发生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价折算为本位币记账[130]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31]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
通威股份(60043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