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通股份(600455) - 2021 Q2 - 季度财报
博通股份博通股份(SH:600455)2021-08-14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37亿元,同比增长11.81%[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8万元,同比下降33.91%[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83万元,同比下降33.10%[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59元/股,同比下降33.9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787%,同比下降4.57个百分点[18]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113,737,324.99元,同比增长11.81%[2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0,983,901.25元,同比下降33.91%[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0,831,530.90元,同比下降33.10%[28]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1.137亿元,同比增长11.81%[4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098.39万元,同比减少33.91%[40] - 营业利润为1558.9万元,同比下降31.4%[99] - 净利润为1557.9万元,同比下降31.7%[9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8.4万元,同比下降33.9%[9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59元/股,同比下降33.9%[99] - 公司营业收入从101,728,246.27元增长至113,737,324.99元,增长11.8%[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城市学院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成本53,718,668.99元,同比增长35.27%[36] - 计算机信息技术报告期主营业务成本3,585,217.00元,同比增长16.47%[37] - 高等教育业务成本5371.87万元,同比增长35.27%[40] - 公司营业成本从42,790,877.88元上升至57,303,885.99元,增长33.9%[98] - 公司管理费用从33,002,658.72元上升至39,355,839.35元,增长19.3%[98] - 公司财务费用从3,001,445.78元下降至1,499,674.86元,下降50.0%[98] 高等教育业务表现 - 高等教育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规模大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业务[23] - 城市学院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107,791,377.58元,同比增长13.93%[36] - 高等教育业务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13.93%[40] - 子公司城市学院净利润1531.67万元,同比减少25.89%[41]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4.07%[49]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1531.67万元,同比下降25.89%[49]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期末在校学生9560余名[50] 计算机信息技术业务表现 - 计算机信息技术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5,402,705.53元,同比减少20.01%[37] - 计算机信息业务收入540.27万元,同比减少20.01%[4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9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16%[17] - 总资产为7.77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73%[17] - 货币资金1.35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7.65%[45] - 无形资产20.9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4.54%[46] - 合同负债4093.40万元,较上年末减少72.87%[46]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321,002,145.98元下降至2021年6月末的135,940,047.02元,降幅达57.6%[90]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150,881,659.02元大幅下降至2021年6月末的40,933,980.47元,降幅达72.9%[90] - 其他应付款从2020年末的345,560,672.72元增加至2021年6月末的424,393,846.17元,增幅22.8%[90] - 预付账款从2020年末的94,800.00元增加至2021年6月末的980,000.00元,增幅达933.8%[90] - 存货从2020年末的2,922,709.83元下降至2021年6月末的276,950.20元,降幅达90.5%[90]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0年末的7,670,703.19元下降至2021年6月末的2,027,568.52元,降幅73.6%[90] - 固定资产从2020年末的404,012,580.94元增加至2021年6月末的417,313,543.73元,增幅3.3%[90] - 无形资产从2020年末的51,667,491.20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6月末的209,014,925.06元,增幅304.5%[90]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0年末的336,555,006.86元下降至2021年6月末的143,784,969.72元,降幅57.3%[90] - 资产总额从2020年末的799,669,594.49元下降至2021年6月末的777,840,895.66元,降幅2.7%[90] - 公司合并总资产从799,669,594.49元下降至777,840,895.66元,减少2.7%[92] - 公司合并负债总额从540,522,167.16元下降至503,114,558.19元,减少6.9%[92] - 公司合并所有者权益从259,147,427.33元上升至274,726,337.47元,增长6.0%[92]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37,239,963.61元改善至-26,256,062.36元,亏损收窄29.5%[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6.2%至189.21百万元[111] - 未分配利润由负372.40百万元改善至负262.56百万元[111] - 合并未分配利润从-66,186,624.11元增至-49,568,001.54元[114] - 合并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达241,687,005.53元[114]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56,220,090.74元改善至-155,862,582.01元[11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59,603,479.10元[11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43万元,同比恶化[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943.49万元[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43.5万元,同比恶化36.0%[10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6亿元,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出1.856亿元[10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6000万元[10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59亿元,同比减少40.2%[10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42.9%至290.70百万元[10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27.3%至464.29百万元[10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5.0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扩大38.3%[10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27.8%至216.65百万元[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7.57百万元较期初下降8.1%[1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96.6%至1.40千元[108]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85.1%至69.91千元[10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6.75万元[1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0,251.20元[20] - 非经常性损益中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4,844.88元[20]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2,370.35元[20] 股权投资和子公司 - 公司持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70%股权[27] - 公司持有北京国电博通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27] - 公司持有联营公司西安博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0%股权[27] - 北京国电博通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持股60%,长期处于停滞状态[50] - 西安博捷科技发展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持股40%,长期处于停滞状态[50]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和北京国电博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132] 独立学院转设 - 城市学院设有10个系4个教学部33个本科招生专业[36]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城市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学校[35] - 城市学院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需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32] -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过渡期限设定为2017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31][32] - 西安市人民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城市学院转设协议[34] - 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2020年末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33] - 城市学院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过渡期至2022年9月1日[51][53] - 教育部要求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52] - 西安市人民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城市学院转设协议[54] 关联方交易和债务 - 公司控股的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尚欠第一大股东西安经发集团借款本金179,238,482.53元及利息124,435,188.22元,本息合计303,673,670.75元[74] - 城市学院报告期内偿还关联方借款580万元,其中本金531万元及利息49万元[74] - 公司应付西安博捷往来款余额11,685,614.87元,2018-2019年期间新增转入资金283,614.87元[75] - 公司应付西安经发集团债务990万元,系由原应付西安经发经贸实业债务转移形成[7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股东代表股份12,954,16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7405%[6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代表股份974,4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6%[63] - 关联股东西安经发集团和西安经发经贸实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2,943,062股,占总股本的20.7228%[6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未通过关联借款6000万元议案[60][65]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全部8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和利润分配方案等[60][62] - 普通股股东总数10,408户,无优先股股东[79] - 第一大股东西安经发集团持股12,868,062股,占比20.60%,均为流通股且未质押[81] - 股东周宇光持股2,729,800股(占比4.37%),报告期内增持797,300股[81] - 股东黄凯凯持股1,479,074股,占比2.37%,持股无变动[81] - 股东于亦春持股1,337,000股(占比2.14%),报告期内增持7,000股[81] - 股东顾春泉持股1,083,522股,占比1.73%,持股无变动[81] - 公司控股股东为西安经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29] 母公司财务表现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624.0万元,同比下降11.0%[101] - 母公司净利润为35.8万元,同比下降82.9%[10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409,386.51元下降至18,757,159.44元,减少8.1%[93] - 母公司合同负债从8,954,604.95元下降至5,267,757.22元,减少41.2%[9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59,245,970.37元[116]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本期增加357,508.73元[116] - 去年同期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60,014,727.98元[117] - 去年同期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增加2,088,893.31元[118] 公司历史与治理 - 公司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66]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无债务违约[71] - 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1] - 公司不属于环保重点排污单位[69] - 公司无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67] - 公司多次重大资产重组未成功,对业务和人员产生较大影响[55]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较大不利影响[54][56] - 2001年3月公司实施每10股送1股利润分配方案后注册资本由3678万元增至4045.8万元[120] - 2004年3月公司以每股8.26元发行价公开发行2200万股社会公众股后注册资本增至6245.8万元[120] - 2005年4月产业集团收购534.26万股(占总股本8.55%)后持股比例达24.10%[120] - 2006年2月经发集团收购1399.13万股(占总股本22.40%)成为第一大股东[121][122] -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1.3股共计支付286万股[122] - 2008年1月产业集团31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4.99%)被司法划转至工商银行陕西分行[123] - 2009年3月产业集团312万股股份被划转后持股比例降至4.46%[124] - 2010年3月产业集团剩余278.35万股股份被全部划转至西安康桥后勤公司[125] - 2008年1月合计1306.99万股有限售条件股份解除限售[125] - 2017年12月经发集团持有的1274.02万股解除限售实现全流通[128] - 公司总股本为6245.8万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9] - 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7.28万元[129] - 公司股票自2012年7月3日起恢复上市流通[129] - 公司业务主要包含计算机信息及高等教育[131]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134] - 公司自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135]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39] 会计政策(金融工具)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三类计量方式[14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既收取合同现金流又出售为目标[150]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时相关利得损失不得转入当期损益[151]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金融负债[15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优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活跃市场报价)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不可观察输入值)[159] - 权益工具投资在特定情况下可用成本代表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159]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权利和净额结算计划时以净额列示资产负债表[160][161] -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取决于能否无条件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162] - 金融负债相关利息、股利、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权益工具变动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63]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根据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或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64] - 应收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较低信用风险一般不计提减值而商业承兑汇票按预期损失率计提[165] - 应收账款不含重大融资成分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66]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判断基于违约概率变化并考虑前瞻性信息如付款逾期或信用评级恶化[166]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按组合(如信用评级、逾期信息)评估信用风险并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67]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定义为余额前五名且占应收款项余额10%以上的款项[168] - 账龄1年以内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168] - 账龄1-2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10%[168] - 账龄2-3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30%[168] - 账龄3-4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0%[168] - 账龄4-5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80%[168] 会计政策(长期资产与减值)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172] - 外购计算机硬件设备以报表日公开市场价格作为估计售价[173] - 持有被投资单位20%(含)以上表决权视为具有重大影响[17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78] - 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合营及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80]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82] -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入账[184]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入账[184]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20-50年 机器设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