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代新材(600458) - 2018 Q4 - 年度财报
时代新材时代新材(SH:600458)2019-03-29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9.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26] - 公司2018年完成销售收入119.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96亿元,增幅5.23%[43][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6.79%[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6亿元,降幅716.79%[43][48] - 剔除商誉减值损失影响,实现净利润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3亿元,增幅48.73%[43][48]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3亿元人民币,显著拖累全年业绩[30] - 公司2018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4.27亿元[7]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26,962,777.16元[122] -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9,223,914.55元[1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4%至6.345亿元[5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6.92%至6749万元,主要因欧元借款汇兑损失减少[53] - 2018年钢材采购单价较2017年上涨9.16%导致营业成本增加[92] - 2018年树脂采购单价较2017年上涨3.23%导致营业成本增加[92] - 2018年全乳胶采购单价较2017年下降11.64%导致营业成本降低[92] - 2018年烟片胶采购单价较2017年上涨5.57%导致营业成本增加[92] 各业务线表现 - 轨道交通市场销售收入25.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4亿元[43]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增长8.13%至25.93亿元,但毛利率下降0.73个百分点至28.85%[54] - 轨道交通业务营业收入为25.93亿元,同比增长8.13%,毛利率为28.85%[95] - 风电产品市场收入2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6亿元[43] - 风力发电业务收入增长13.15%至22.86亿元,毛利率下降1.23个百分点至8.30%[54] - 风力发电业务营业收入为22.86亿元,同比增长13.15%,毛利率为8.3%[95] - 风电全年签订海外订单超7亿元,较上年增长190%[43] - 汽车市场销售收入64.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亿元[46] - 汽车业务收入微增2.69%至64.87亿元,毛利率下降3.12个百分点至11.86%[54] - 汽车业务营业收入为64.87亿元,同比增长2.69%,毛利率为11.86%[95] - 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全年形成销售收入1.2亿元[47] - 高分子新材料业务收入大幅增长31.85%至4.429亿元[54] - 高分子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4.43亿元,同比增长31.85%,毛利率为9.78%[95] - 特种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为1.86亿元,同比下降43.18%,毛利率为15.16%[95] 各地区表现 - 国内业务收入下降3.46%至51.55亿元,国外业务增长12.89%至68.41亿元[54] - 境外资产为54.2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8.03%[35] - 公司超过一半的收入和资产分布在海外,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14] 现金流和财务健康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9.06亿元大幅改善[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3.754亿元,同比改善主要因回款增加[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1.11亿元,同比增长2.86%[6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9.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63%[65]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25亿元,同比激增1,685.71%[65]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41.59亿元,占总资产29.13%,同比增长23.14%[67] - 其他应收款为1.94亿元,占总资产1.36%,同比大幅增长259.28%[67] - 其他流动资产为12.19亿元,占总资产8.54%,同比下降36.66%[69] - 商誉为1.93亿元,占总资产1.35%,同比下降73.24%[6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2.21亿元,占总资产8.56%,同比激增650.20%[69] - 短期借款为12.33亿元,占总资产8.63%,同比增长48.30%[69] - 其他应付款为10.49亿元,占总资产7.35%,同比增长98.14%[69] - 公司为并购BOGE借入2.03亿欧元贷款,已归还0.8亿欧元,当前借款余额为1.23亿欧元[114] - 公司销售规模已过百亿元,面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117]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3,116.74万元人民币[141]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22,049.44万元人民币[141]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4.69%[1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计划118亿元[110] - 中国2020年城际铁路运营里程目标3.2万公里(新建8000公里)[103] - 中国2025年高速铁路通车里程目标3.8万公里[103] - 十三五末新增复兴号动车组900组及250标准动车组190列[103] - 全球风电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保守估计5.8亿千瓦乐观估计11亿千瓦[105] -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增至4000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28%[105] - 中国汽车产量2020年预计3060万台复合增长率6.3%[105] - 中国高端车2020年销量预计309.5万辆年均增长率12.5%[105] - 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国产化替代超5000吨公司计划年产能2000吨[105] - 芳纶材料及制品年生产能力目标3200吨[105] - 公司正与中国中车沟通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处理[199] 研发和创新 - 研发人员总数1308人,其中博士65人,拥有授权专利978项[3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61%,资本化比重5.80%[62] - 公司2018年申请专利250项其中发明专利217项占比86.8%[76] - 公司2018年获得授权专利176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占比49.4%[76] - 成功试制56.85米碳纤维风电叶片并通过静力试验[73] - 聚氨酯预制叶根技术通过静力试验环氧预制叶根完成工艺验证[73] - 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实现国产化规模化生产产品供不应求[73] - 与德国DNV•GL合作开展产品认证和新技术开发[73] 投资和并购 - 报告期内投资额为8662.52万元,同比下降67%[95][98] - 公司投资设立株洲时代工程塑料科技公司,持股25%,作价3145万元[99] - 公司投资湖南中车弘辉科技公司,持股40%,现金出资800万元[99] - 公司投资湖南国芯半导体公司,持股5%,现金出资2500万元[99] - 公司并购德国BOGE后形成商誉约9000万欧元,2018年确认商誉减值6785万欧元,截至2018年底商誉账面余额为2278万欧元[114] - 全资子公司德国BOGE计提商誉减值5.30亿元人民币[43][48] - 公司全球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数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以资产作价3,145万元人民币[138] - 公司参股投资湖南功率半导体创新中心现金出资2,500万元人民币[138] 利润分配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总股本8.03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40元[7]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3211.19万元[7] - 公司剩余未分配利润为8.00亿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7] - 公司未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3.13亿元[7] - 公司实际可供分配利润为8.33亿元[7] - 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306.87万元,占母公司净利润基数的10%[7] - 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40元,共计分配32,111,926.08元[120] - 2017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0元,共计分配40,139,907.60元,占净利润比例57.99%[120][122] - 2016年度现金分红80,279,815.20元,占净利润比例32.94%[12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110万元人民币[131]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80万元人民币[131] - 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自2018年1月1日起[129] 法律和监管事项 - 控股子公司中车华轩合同纠纷涉案金额8,966.01万元人民币[134] - 风电产品事业部合同纠纷涉案金额35,561.30万元人民币[134] - 公司及重要子公司不属于政府重点排污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仅产生少量废气、污水,无重大污染物,无环境违规记录[145] - 报告期内环保投入资金为69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0.06%[9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9,867户,年度报告披露前上一月末为48,449户[150] -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52.24%,其中国有法人股东占比50.83%[150] - 控股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合计持有292,494,103股,其中151,118,043股为流通股[150] - 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显示,控股股东持有151,118,043股流通股,占比18.82%[150] - 控股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持有141,376,060股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36.43%,限售期至2019年1月15日[147][150][152] - 控股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50.16%的股权[153] - 控股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间接持有Dynex Power Inc. 75%的股权[153] - 实际控制人中国中车集团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中国中车(股票代码601766)51.43%的股权[156] - 报告期内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47] - 公司2010年非公开发行30,800,000股A股,发行价格27.18元/股[148] - 公司2013年配股发行144,080,652股A股,发行价格8.8元/股[148] - 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141,376,060股A股,发行价格10.61元/股,限售期36个月[148]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杨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9.84万元[162] - 公司独立董事凌志雄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万元[162] - 公司董事长杨首一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62] - 公司董事冯江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62] - 公司董事熊锐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62] - 公司董事刘建勋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62] - 公司董事彭华文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6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实际获得薪酬合计654.88万元[179] - 公司现任监事高武清、刘鲁江、金亮群、翁涛及原职工监事潘艺未持有公司股份[165] - 公司现任职工监事荣继纲持有公司股份33.25万股[165] - 公司现任职工监事周万红持有公司股份34.18万股[165] - 公司原职工监事向中华持有公司股份39.87万股[165] - 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杨治国持有公司股份3,718股[165] - 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程海涛持有公司股份51.23万股[165]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黄蕴洁持有公司股份46.89万股[165] - 公司副总经理李晓勇持有公司股份51.62万股[165] - 公司副总经理宋传江持有公司股份52.55万股[165] - 公司行政总监彭海霞持有公司股份42.13万股[165] - 公司现任董事彭华文曾担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和风电事业部总经理[168] - 公司独立董事李中浩现任中国轨道交通协会专家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68] - 公司独立董事贺守华曾担任国防科工局协作配套中心副主任和首席专家[168] - 公司独立董事凌志雄现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和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68] - 公司董事长李东林曾担任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总经理[168] - 公司监事会主席丁有军现任中车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168] - 公司独立董事祁和生现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168] - 公司独立董事黄珺现任湖南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68] - 公司独立董事林逸曾担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168] - 公司纪委书记刘建勋曾担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和工会主席[16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担任关键职务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等[174] - 公司监事卢雄文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担任副总会计师兼财务中心总监及党总支书记自2016年6月起[174] - 公司监事高武清在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自2011年6月16日起[174] - 公司监事刘鲁江在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担任审计和风险部部长自2012年3月1日起[174] - 公司监事翁涛在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自2016年12月25日起[174] - 独立董事凌志雄在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自2014年8月22日起[175] - 独立董事凌志雄在湖南创一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自2018年1月30日起[175] - 公司董事李中浩在中国轨道交通协会专家与学术委员会担任副主任任期至2021年12月18日[175] - 公司董事祁和生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期至2021年11月16日[175] - 公司副总经理任云龙曾任北京南车时代机车车辆机械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后任中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171] 人力资源 - 母公司员工数量2,846人,主要子公司员工数量4,043人,合计员工总数6,889人[186] - 生产人员数量4,401人,占比63.9%[186] - 技术人员数量1,308人,占比19.0%[186] - 销售人员数量500人,占比7.3%[186] - 行政人员数量522人,占比7.6%[186] - 财务人员数量158人,占比2.3%[186]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4,552人,占比66.1%[186]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2,337人,占比33.9%[186]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14,159.69万元[18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7670.70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5520.04万元[31] 行业地位和荣誉 - 公司位列2018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第19位[3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35.15%,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10.57%[60]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运作 - 2017年度股东大会于2018年4月25日召开并通过16项议案[192] - 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18年8月8日召开并通过增补董事议案[192]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10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7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2次[195] - 董事杨首一参加董事会6次亲自出席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5次[195] - 董事冯江华参加董事会10次亲自出席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9次[195] - 董事杨军参加董事会10次亲自出席3次以通讯方式参加7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95] - 董事熊锐华参加董事会10次亲自出席3次以通讯方式参加7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95] - 独立董事贺守华参加董事会10次亲自出席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8次委托出席1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95] - 独立董事凌志雄参加董事会8次亲自出席2次以通讯方式参加6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