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代新材(60045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时代新材时代新材(SH:600458)2022-03-31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021年为140.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3%[27] - 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40.51亿元,同比下降6.82%[62] - 营业收入140.51亿元,同比下降6.83%[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为1.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44%[27]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1,441,224.99元[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下降1.46亿元[6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1年为3793.5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80%[27] - 基本每股收益2021年为0.23元同比下降43.90%[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1年为3.79%减少3.12个百分点[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轨道交通业务直接材料成本增长24.46%[68] - 风力发电业务直接材料成本下降19.31%[68] - 研发投入总额为6.5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65%[72] - 资本化研发投入3178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比例4.86%[72] 各业务线表现 - 轨道交通产业销售收入3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5%[37]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31.75亿元,同比增长16.06%[67] - 轨道交通营业收入31.75亿元同比增长16.06%毛利率29.84%但同比下降4.05个百分点[109] - 风力发电业务收入50.98亿元,同比下降25.94%[67] - 风电板块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0.98亿元较上年同期68.83亿元减少17.85亿元[41] - 风力发电营业收入50.98亿元同比下降25.94%毛利率9.76%同比下降7.29个百分点[109] - 汽车业务收入54.63亿元,同比增长4.07%[67] - 新材德国(博戈)完成销售收入54.63亿元较上年同期52.49亿元增加2.14亿元[46] - 汽车营业收入54.63亿元同比增长4.07%毛利率7.78%同比下降2.68个百分点[109] - 公司新材料等其他市场完成销售收入3.15亿元较上年同期2.12亿元增加1.02亿元[47] - 新材料及其他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48.66%毛利率16.29%同比上升1.58个百分点[109] 各地区表现 - 轨道交通海外市场大客户累计新增订单超3.5亿元[40] - 轨道交通海外市场获取德法铁高端市场订单超3000万元[40] - 轨道交通海外市场获取欧洲主机厂阻燃产品批量订单超5000万元[40] - 轨道交通海外市场在韩国西班牙印度等重点主机厂市场累计新增订单超7000万元[40] - 新材德国(博戈)完成销售收入54.63亿元较上年同期52.49亿元增加2.14亿元[46] - 境外资产规模43.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00%[7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2.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40%[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6亿元,同比下降89.40%[64]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57亿元人民币显著改善[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41.09亿元,同比下降14.12%[75]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2.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8.58%[75] 资产和债务变化 - 总资产2021年末为162.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27] - 应收票据1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1.76%[76] - 长期借款7.70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89.31%[76] - 合同负债2.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55%[76] - 受限资产4.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4%[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2022年完成销售收入不低于142亿元[142] - 风电产业目标稳固国内行业第二地位并力争进入全球前三[134] - 风电产业推进双海战略加大力度开发Vestas、SGRE、Nordex、Enercon等海外客户[135] - 在海上风电市场深化与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中车风电等客户的合作[135] - 汽车产业巩固减振产品线全球第三地位并力争轻量化制品进入行业前列[136] - 加快无锡工厂、墨西哥工厂等低成本区域工厂的产能爬坡速度[138] - 拓展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新产品利用连续纤维增强等新材料技术[138] - 加快高端聚氨酯、有机硅、PAI聚酰胺酰亚胺等新材料产业化进程[140] - 对于芳纶产业加快上游中试线的建设与量产突破上游原材料制约[140] - 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解决新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140] 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全球轨道交通弹性元件产品领域规模第一[51] - 风电叶片规模位居国内第二[51] - 风电风机弹性减振产品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51] - 在全球汽车减振细分领域规模排名第三[51] - 公司是全球第一个主动减振产品批量装车推广应用企业[51] -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四大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53] - 公司是GE、庞巴迪悬挂部件全球最大供应商[57] - 公司是国铁集团及众多城市地铁公司的减振部件核心供应商[57] - 公司是国内悬挂部件和铁路桥梁支座产品最大供应商之一[57] - 公司获得湖南省第五届省长质量奖、湖南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等荣誉[56]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6.5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65%[72] - 研发人员129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0.55%[73] - 公司2021年新获得授权专利211项,其中发明专利163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海外专利12项[92] - 公司主持及参与国内外标准制修订64项,包括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36项[92] - 公司承担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6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超30余项[92] - 公司建成国际最先进的复合材料轨枕生产线,首创大截面超大线束整体一次成型技术[89] - 公司完成TMT-71.5-76-78-80.5-82系列叶片开发,其中TMT76叶型获得IECRE国际认证[89] - 公司完成TMT-84-86-89系列叶片开发,该系列是公司2.8m节圆最长的系列叶片[89] - 公司完成TMT91叶片设计,是时代新材首款3.2m节圆的90m+叶片[92]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株洲中车新锐减振装备有限公司净利润9318.53万元总资产10.08亿元[117] - 控股子公司CRRC New Material Technologies GmbH亏损1836.19万欧元总资产4.19亿欧元[114] - 控股子公司株洲时代华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亏损4018.25万元总资产4.98亿元[117] - 公司对时代华先增资9000万元债权转股权[113] - 天津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759.82万元营业收入8.6亿元[11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风电市场预计未来十年年平均新增装机50GW[122] - 2021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GW占全国电源总装机13.8%[122] - 2021年陆上风电新增装机30.67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9GW[122] - 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新增装机占比61%三北地区占39%[122] - 2021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123] -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0%[123] - 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到13.4%[123] - 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新造车辆比例中国达35%欧洲22%美国17%[123] - 国铁市场整体调整导致机车车辆新造市场盈利能力面临挑战[144] - 风电行业量价齐跌且产能过剩需时间消除[144] - 汽车零配件市场竞争加剧且新材德国(博戈)经营持续承压[144] - 芳纶材料国内市场被杜邦垄断且国内竞争对手加大投入[144] - 电容隔膜材料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144] 风险因素 - 公司作为百亿级跨国公司面临汇率波动及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145] - 金属材料及石油化工原料等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且供应紧张[146] - 海外建厂需应对各国税收及劳动用工等法规差异[147] - 产品种类多且迭代快存在批量质量问题风险[148][150] - 中国中车同业竞争问题承诺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152] 原材料成本 - 钢材采购量7,100吨,耗用量7,100吨,价格同比上涨5.93%[108] - 天然胶采购量1,300吨,耗用量1,016吨,价格同比上涨15.18%[108] - 风能产品原材料采购量122,300吨,耗用量118,590吨,价格同比上涨20.63%[108]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188,553,675.77元[7] - 拟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为64,223,852.16元[7] - 现金分红占当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5.40%[7] - 公司总股本为802,798,152股[7]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0元(含税)[7]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00,349,769元[197] - 2020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5元(含税)[197] - 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为64,223,852.16元[197] - 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0元(含税)[197] - 2021年度现金分红占当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5.40%[197] - 公司总股本为802,798,152股[197] - 公司制定了《分红管理制度》并修改了《公司章程》[197] - 公司通过了《未来三年(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197]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于2021年6月11日全部实施完毕[197]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9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活动 - 会计师事务所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毕马威华振)[7]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7]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7]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17] - 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56] - 公司2020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已获批准[156] - 2021年度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通过[156] - 2021年存贷款预计额暨日常关联交易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156]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3月29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176]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176]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计提资产减值的议案[176]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76] -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176] - 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管理者年薪议案[176] - 公司2021年召开董事会会议11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会议9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1次[182] - 董事彭华文2021年应参加董事会11次,亲自出席11次,其中9次以通讯方式参加,出席股东大会3次[182] - 独立董事李中浩2021年应参加董事会11次,亲自出席10次,委托出席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9次[182] - 公司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5次会议,其中2021年3月17日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2020年年报审计工作[183] - 公司2021年4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179] - 公司2021年8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179] - 公司2021年10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179] - 公司2021年12月30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调增与中国中车等企业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179] - 公司2021年4月1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参股公司公开挂牌增资扩股议案[179] - 公司2021年11月1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控股股东向全资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议案[179] - 公司因2018年度业绩预告披露不及时于2019年9月17日受上交所通报批评[175] - 公司因出售聚酰亚胺薄膜产业信息披露问题于2020年6月1日受上交所通报批评[175] 管理层与高管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华文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8万元[15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2.29万元[159] - 独立董事凌志雄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万元[159] - 职工监事胡宇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4.63万元[159] - 副总经理彭海霞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9.63万元[159]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黄蕴洁任期至2024年4月26日,持股比例为67.02%[162] - 副总经理彭超义持股比例为72.73%[162] - 副总经理荣继纲持股比例为65.94%[162] - 副总经理侯彬彬持股比例为69.39%[162] - 副总经理龚高科持股比例为64.08%[162] - 副总经理李华伟持股比例为65.05%[162] - 董事会秘书夏智持股比例为64.80%[162] - 公司管理层持股合计比例为956.07%[162] - 公司依据《管理者年薪管理办法》确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171]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956.07万元[171] 人力资源与员工结构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801人[191]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4,511人[191]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6,312人[191] - 生产人员数量为3,849人,占员工总数61%[191] - 技术人员数量为1,297人,占员工总数20.5%[191]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955人,占员工总数15.1%[191]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2,374人,占员工总数37.6%[191]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10,847,232小时[196]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为46,761万元[196] 其他重要事项 - 政府补助2021年为8720.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70%[32] - 工业与工程板块中标LNG储罐隔震支座等项目金额超8000万元[40] - 工业与工程板块钢弹簧浮置板项目中标金额约3000万元[40] - 工业与工程板块获取无锡S1城轨支座订单超2000万元[40] - 公司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额2.18亿元同比增长61.43%[112] - 公司新材料产业涵盖聚氨酯复合材料长玻纤增强热塑性材料等[124]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轨道交通弹性元件领域一流供应商[127]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已发布[164] - 报告页码显示为34/203[163]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167][170] - 公司管理层人员履历信息包含多位高管过往任职经历[165][168] - 公司监事会主席丁有军现任中车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165] - 公司副总经理侯彬彬历任风电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等职[168] - 公司副总经理龚高科历任株洲所制造中心副主任等职[168] - 公司副总经理李华伟历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部长等职[168] - 公司董事会秘书夏智历任时代新材副总经济师兼运营管理部部长等职[168] - 公司职工监事胡宇新现任轨道交通事业部工程减震产品开发中心技术支持部副部长[165] - 公司职工监事杨荣华现任风电产品事业部运营中心高级主任管理师[165] - 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周万红历任风电产品事业部党总支书记兼副总经理等职[165] - 监事张乐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1200股[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