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晨光(6005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航天晨光航天晨光(SH:600501)2022-04-30 00: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40.79亿元,较2020年增长10.23%[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4.83万元,较2020年增长49.48%[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05.46万元,2020年为 - 752.38万元[2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6亿元,较2020年减少41.28%[20]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8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51%[20] - 2021年末总资产59.0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3.99%[20]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较2020年增长45.45%[21]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0.16元/股,较2020年增长45.45%[21]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2020年为 - 0.02元/股[21]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8%,较之前增加1.00个百分点[22]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100.72%,同比增长10.23%[29] - 2021年利润总额9144万元,年度计划完成率110.17%,同比下降3.99%[29] - 2021年净利润7800万元,年度计划完成率114.70%,同比增长20.44%[29] - 2021年经济增加值7422万元,计划完成率119.72%,同比增长0.71%[2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4,079,136,539.04元,同比增长10.23%;营业成本3,407,402,991.81元,同比增长14.45%等[51]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5,740,033.99元,同比下降41.2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2,814,223.84元,同比增长197.56%等[51] - 工业营业收入40.37亿元,同比增长10.45%,营业成本33.83亿元,同比增长14.79%,毛利率16.18%,减少3.17个百分点[53] - 境内营业收入39.91亿元,同比增长21.89%,营业成本33.53亿元,同比增长26.74%,毛利率15.99%,减少3.21个百分点[54] - 境外营业收入4552.4万元,同比下降88.22%,营业成本3063.15万元,同比下降90.06%,毛利率32.71%,增加12.38个百分点[54] - 工业成本33.83亿元,占总成本100%,较上年同期增长14.79%,因收入规模增长所致[58] - 智能制造成本5734.2万元,占总成本1.69%,较上年同期下降10.65%,因收入规模下降所致[58] - 税金及附加本期金额23,827,682.55元,同比增加8.70%;销售费用本期金额157,494,529.05元,同比减少1.51%;管理费用本期金额206,205,359.78元,同比减少1.75%;研发费用本期金额178,494,166.74元,同比减少3.57%;财务费用本期金额20,008,434.15元,同比增加33.89%;所得税费用本期金额13,445,990.37元,同比减少55.89%[62]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78,494,166.74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8%[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295,740,033.99元,同比减少41.2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 -262,508,974.50元,同比减少1.8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金额122,814,223.84元,同比增加197.56%[69] - 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16,134.23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 -13.79%;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25,032.74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190.76%;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5,060.38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 -24.17%;存货本期期末数118,731.44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35.67%[71]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1,290.36万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12,088.12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94.23%;投资性房地产本期期末数692.19万元;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3,227.57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 -77.07%[71]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750.95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 -61.42%;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62,946.04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34.78%;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63,941.83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56.62%;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47,766.47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23.28%[72]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4,220.89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80.66%;其他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6,741.92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193.23%;境外资产2,987,916.19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6%[72][73]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166,734,720.56元,其中货币资金92,808,608.40元、固定资产59,901,936.15元、无形资产14,024,176.01元[7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核工装备产业初步形成“年产10亿+”产业规模[48] - 2021年后勤装备实现营业收入72,501万元[49] - 2021年柔性管件实现营业收入97,802万元[49] - 2021年环保装备实现营业收入43,408万元[49] - 2021年压力容器实现订货2.5亿元,营业收入42,628万元[50] - 核工装备营业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137.06%,营业成本12.31亿元,同比增长132.69%,毛利率8.06%,增加1.73个百分点[54] - 核工装备生产量707套,同比增长685.56%,销售量556套,同比增长517.78%[55] - 智能产线生产量32套,同比下降47.54%,销售量56套,同比增长80.65%,库存量11套,同比下降68.57%[55] - 特种车辆分公司设计产能1,500辆,报告期内产能525辆,产能利用率35%;南京晨光森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产能3,500辆,报告期内产能952辆,产能利用率27.2%[79] - 环卫车本年销量965辆,去年1,338辆,同比减少27.88%;产量952辆,去年1,329辆,同比减少28.37%[80] - 加油车本年销量646辆,去年794辆,同比减少23.05%;产量495辆,去年1,012辆,同比减少51.09%[80] - 其他专用车本年销量22辆,去年85辆,同比减少58.82%;产量35辆,去年100辆,同比减少70%[80] - 南京晨光森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设计产能100辆,报告期内产能73辆,产能利用率73%[82] - 电动环卫车本年销量73辆,去年91辆,同比减少19.78%;产量73辆,去年91辆,同比减少19.78%[83] - 电动环卫车收入6,382万元,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为0[85] 公司分红与股本情况 - 本年度公司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也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规定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为正且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时,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35] - 2021年公司未派发现金红利、未送红股、未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37] 公司技术创新与研发情况 - 公司完成77项自主研发项目,47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1] - 公司5项新产品实现进口替代,4项新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31] - 2021年公司完成77项技术创新项目研发,截至年底车辆产品《公告》累计达273种车型、取得3C认证共179个单元证书[45] - 2021年公司组织开展35项核心技术研发计划项目、30余项工艺优化深入项目;截至年底累计拥有有效专利629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97件),2021年申报专利155件(其中发明53件)、软件著作权18件,取得专利118件(其中发明4件)、软件著作权21件[46] - 2021年公司获批成立江苏省智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理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目前共拥有省、市级各类研究中心等11个[4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7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2.56%[65] - 2021年公司推进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10项,完成研发77项,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7,849万元[66] 公司经营与市场相关情况 - 2021年公司年度按合同规定履约率同比提升20%[32] - 2021年公司采购降本1200余万元[32] - 2021年公司民品订货28.35亿元,同比增长41.10%[32] - 2021年公司国际化经营收入3.37亿元,完成年度指标的120%[32] - 公司承制资格范围增加至30项[32] - 2018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1.51万亿元,2021年预计达2.38万亿元;2018年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市场规模1563亿元,2021年预计达2949亿元[36] -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大陆地区商运核电机组48台,在建核电机组17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53万千瓦[36] - 2020年我国城市天然气管道长度850552公里,同比增加10.75%,城市供热管道长度425982公里,同比增加8.4%[37] - 2020年我国城市和县城市容环卫装备总数分别达306422辆、74722辆,同比增长8.8%、8.2%;城市和县城道路清扫保洁机械率分别达76.11%、73.9%,同比增加3.66、4.73个百分点[38] - 截至2020年底我国压力容器保有量为424.6万台,较2019年增加5.48万台[38]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20,251.5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3.99%;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2,903.1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9.59%[61] - 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16台,总装机容量1751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91] - 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约5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91] - 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大陆已运行核电机组48台,合计装机4988万千瓦,对应乏燃料年产量超1000吨,累积量达8300吨;到2030年,乏燃料年生产量达2400吨,累积量达24850吨[92] - 我国69%的制造企业尚未建立流程化管理,实现数字化改造及网络化集成的制造企业分别占比15%、7%,实现智能化生产的占比为9%[94] - 中国工业机器人2020年安装量达16.84万台,增长20%,运营量达94.32万台,上升21%,2021年将突破百万台[94] 公司战略与发展目标 - 公司战略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公司,“十四五”围绕“2+N”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和核工装备为新产业重点方向[97] - 智能制造产业瞄准打造智能车间/产线供应商,在轻工业和金属制品行业形成总承包能力,并拓展军用领域业务[98] - 核工装备产业立足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料处理装备、核非标成套装备三个领域,加大与三大核电业主单位合作[98] - 传统产业按“瞄准高端、形成特色、有进有退”原则,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和盈利水平,退出低附加值业务[98] - 公司传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新兴产业拓展缓慢,无法支撑“十四五”发展目标[101] - 公司围绕“2+N”产业转型思路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102] - 智能制造产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核工装备产业完善技术体系[102] - 公司加大传统产业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高效能、智能化方向升级[103] - 环保装备方面主动应对市场变化,拓展新领域[104] - 公司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104] - 公司2022年主营经营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98.07%[100] 公司治理与制度建设 -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06] - 2021年5月25日航天晨光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106] - 2021年10月13日、12月29日航天晨光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多项议案[108] - 2021年公司进行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换届和调整,多位人员选举上任或离任[119] - 2021年4月26日六届三十次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18项议案[120][121] - 2021年5月14日六届三十一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121]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