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40.83亿元,较2020年减少0.36%[2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03亿元,2020年为 -6.52亿元[2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392.84万元,较2020年减少121.17%[2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98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13.98%[23] - 2021年末总资产为79.60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6.00%[23]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51元/股,2020年为 -0.55元/股[26]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23.19%,较2020年减少1.42个百分点[26]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4.38%,较2020年增加11.97个百分点[26] - 2021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68亿元、8.25亿元、9.16亿元、13.75亿元[27] - 2021年各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 8040.94万元、 - 6312.40万元、 - 5567.30万元、 - 4.03亿元[27]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2.29亿元,2020年为1.37亿元,2019年为 - 1241.36万元[3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832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6%[51]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6025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7368万元,同比续亏[51] - 公司营业收入为40.8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6%,主要系组件销售量下降所致[52] - 营业成本为40.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3%,主要因组件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52] - 销售费用为6047.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49%,因质保金计提比例下降[52] - 管理费用为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83%,因闲置设备折旧费增加[52] - 财务费用为7562.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7.79%,因外币汇率变化汇兑损失增加[52] - 太阳能组件生产量为2520.32MW,较上年下降8.44%,销售量为2424.46MW,较上年下降9.15%[57] - 电池片生产量为1666.77MW,较上年增长64.77%,销售量为196.06MW,较上年增长3497.37%[57] - 硅片生产量为1394.45万片,较上年增长55.43%,库存量较上年下降100%[57]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3.5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3.29%,关联方销售额为0[62][6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3.43亿美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35.48%[65]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1.1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9%[66]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26.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2.85%,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31.16%[70]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665.8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33%,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 -76.41%[70]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6.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8.3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57.32%[70]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26.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3.05%,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 -23.89%[73]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9.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4.16%,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44.72%[73] - 未分配利润本期期末数为 -4.38亿元,占比为 -5.51%,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 -367.54%[76] - 资本公积本期期末数为15.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8.9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17.82%[76] - 单晶硅电池产量为1,666.77MW,产能利用率为33.34%;晶体硅电池组件产量为2,409.10MW,产能利用率为48.18%[90] - 晶体硅电池产销率为96.20%,境内销售收入为268,892.48万元,境外销售收入为114,641.22万元,境内销售毛利率为 - 4.46%,境外销售毛利率为2.33%[91] - 太阳能组件产品境外销售合计收入为114,641.22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33%,其中德国销售收入为26,817.59万元,希腊为22,800.54万元等[94] 业务线产能与项目建设 - 2021年公司新建常州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和2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形成“5GW电池 + 5GW组件”产能[34] - 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计划募集13.02亿元,7.02亿元用于建设常州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34] - 该项目预计2022年9月达产,届时公司将形成“5GW电池 + 10GW组件”产能[34] - 2021年公司电池实际产能较报告期初提高10%左右[35] - 2021年公司新建“3GW电池+2GW组件”产能,另有5GW组件项目于2022年3月开工[46] -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停产了原有硅棒、硅片环节的落后产能[43] - 2021年12月公司出售生产156MM/158.75MM单双玻组件的生产线,账面原值64,898.80万元、账面净值32,082.61万元,处置价格为2,453万元[97] - 2021年公司控股子公司转让昌吉亿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价格为204.80万元,所转让股权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收资本200万元[100] 产品研发与技术指标 - G12“极光”系列高效双面双玻132半片版型组件最高研发功率675W,效率21.72%[37] - M10“星辰”系列高效双面双玻144半片版型组件最高研发功率560W,效率21.67%[37] - 幕墙组件最高研发CTM值达80%以上[37] - 单晶硅电池182mm量产平均转换效率为22.95%,210mm为22.75%,研发最高转换效率为23.5%[80] - 晶体硅电池组件高效单晶(182 - 54版型)量产平均组件功率为410W,研发最高组件功率为420W等[80] - 2021年PERC技术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约23.1%,N型单晶硅单结电池最高转化效率达25.4%,HJT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6.30%[111] - 中国光伏行业预测2022年N型电池占比有望从3%提升至13.4%,2022年底TOPCon电池产能超35GW,HJT电池超13GW[111] 销售与市场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组件产品累计出货2.42GW,其中国内1.76GW,国外0.66GW;中标中核汇能1200MW、南网能源280MW光伏组件及国家电投100MW渔(农)光互补等项目[38] - 公司销售范围扩展到49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太阳能产品等[38][47] - 2021年公司出货量在全球光伏企业中排名第十二[112] - 2022年公司将推动常州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建设,计划完成组件出货量6GW[116] - 2021年海外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占全球新增的三分之二[117] - 公司是沪市A股首家纯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上市企业,将加大海外营销力度提升海外销售比重[118] 电站业务数据 - 期初与期末公司均持有7个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共190.6MW,报告期内出售电站项目成交金额为0,对当期经营业绩影响为0[81] - 集中式光伏电站本年度累计装机容量为165.60MW,发电量为18893.62万千瓦时,电费收入为16053.71万元[84] - 分布式光伏电站本年度累计装机容量为25MW,发电量为1778.02万千瓦时,上网电量为0.22万千瓦时,电费收入为0.16万元[84] - 5.2MW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为509.91万千瓦时,电费收入为1087.88万元,营业利润为646.60万元,现金流为1076万元[84][87] - 100MW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为11397.16万千瓦时,电费收入为9438.96万元,营业利润为5883.02万元,现金流为7931万元[87] - 20MW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发电量为2222.36万千瓦时,电费收入为1943.19万元,营业利润为1345.08万元,现金流为2642万元[87] - 40.4MW鱼塘水面光伏电站项目发电量为4764.19万千瓦时,电费收入为3583.68万元,营业利润为2515.14万元,现金流为2052万元[87] 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7日召开,表决通过对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增资等5项议案[12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25日召开,表决通过公司2021年度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12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31日召开,表决通过公司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9项议案[129]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13日召开,表决通过公司2021年度担保额度预计等3项议案[129]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1月12日召开,表决通过聘请公司2021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及内控审计机构的议案[129] - 2021年召开了9次第七届董事会会议,涵盖选举董事长、审议财务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多项议案[146][148] - 董事李静武、陈芳、祝莉、刘强、张婷、袁晓、谢永勇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9次,均亲自出席9次[149] - 董事孙铁囤、荀耀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4次,均亲自出席4次[149]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均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49]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多份财务报告及相关议案[15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达成公司人员2021年度基本薪酬方案[153] - 战略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确定公司发展战略及2021年经营计划,计划完成组件出货量5GW[156] 人员与薪酬 - 董事刘强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7.93万元[133] - 董事、董事会秘书张婷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9.77万元[133] - 董事、副总经理孙铁囤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9.81万元[133] - 独立董事沈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58万元[133] - 独立董事袁晓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42万元[133] - 陈江明、窦仁国、周素萍、刘梦丽、张俊生薪酬合计479.10[135] - 陈江明薪酬为36.89,张俊生薪酬为66.34,窦仁国薪酬为47.36[135] - 李静武在深圳市勤诚达集团任副总裁,任期为2018 - 11 - 01至2021 - 01 - 24[140] - 杨庆忠于2018 - 10 - 01起在深圳市勤诚达集团任副总裁[140] - 陈芳于2018 - 11 - 01起在深圳市勤诚达集团任副总裁[140] - 祝莉于2018 - 11 - 01起在深圳市勤诚达集团任副总裁[140] - 张婷于2016 - 11 - 01起在深圳市勤诚达城市更新有限公司任董事[140] - 张婷于2016 - 09 - 01起在深圳市勤诚达置地有限公司任监事[140] - 栾永明于2018 - 08 - 01起在深圳市勤诚达集团有限公司任法务中心总经理[140] - 刘梦丽于2018 - 04 - 01起在深圳市勤诚达集团有限公司任法务经理[140]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479.10万元[143] - 母公司在职员工14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632人,在职员工合计1646人[158] - 生产人员1183人,销售人员48人,技术人员217人,财务人员17人,行政人员181人[158] - 博士1人,硕士21人,本科169人,大专及以下1455人[158]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2873455,支付报酬总额为6846.43万元(含税)[163] 公司政策与制度 - 2021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标准和比例明确,决策程序完备[164] - 公司按薪酬制度结合经营状况和业绩考评确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167] - 公司将按市场化原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长期稳定发展[167] 风险与挑战 - 光伏行业投资扩产浪潮影响公司出货量排名和行业地位,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增加成本压力[120] - 公司不盲目扩张,推进新旧产能动态调整,截至报告期末产能规模适中,产线行业领先[120] - 公司已开发出自主核心技术,处于光伏领域先进水平,但存在技术外泄和人员外流风险[121] - 公司目前建立完善内控与管理制度,处于扩产上升期,面临管理多方面挑战[121] - 新冠疫情对公司部分业务实施、资金回流及整体运营造成暂时性影响,尤其影响组件
亿晶光电(60053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