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盛科技(60055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凯盛科技凯盛科技(SH:600552)2022-08-26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26.27亿元,上年同期33.85亿元,同比减少22.40%[2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54.86万元,上年同期8408.69万元,同比增长17.20%[2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65.11万元,上年同期6726.59万元,同比减少35.11%[2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14.71万元,上年同期9367.70万元,同比减少43.27%[2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87亿元,上年度末26.65亿元,同比增长0.83%[2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3.60亿元,上年度末73.79亿元,同比减少0.26%[20]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290元/股,上年同期0.1101元/股,同比增长17.17%[20]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3%,上年同期3.26%,增加0.37个百分点[20]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2%,上年同期2.62%,减少1个百分点[20]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6.27亿元,同比下降22.4%;营业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6.31%;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7.95%;归母净利润9,855万元,同比增长17.2%[34] - 报告期内带息负债同比减少1.23亿,同比下降3.9%[40] - 营业成本21.95亿元,同比下降24.81%;销售费用4627.71万元,同比下降4.99%;管理费用8413.54万元,同比增长9.51%;财务费用5089.71万元,同比下降29.80%;研发费用1.27亿元,同比增长5.2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14.71万元,同比下降43.2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72亿元,同比增长114.7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07.95万元,同比增长87.35%[41] - 其他收益为74,013,583.24元,同比增长202.47%,因收到政府补助增加[44] - 投资收益为 - 1,558,305.54元,同比增长 - 38.62%,因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减少[44] - 资产处置收益为415,504.71元,同比增长887.60%,因处置固定资产[44]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29,371.24万元,占总资产3.99%,较上年期末减少54.10%,因预付30%并购款[47] - 应收款项期末数为139,474.47万元,占总资产18.95%,较上年期末增长19.93%,因确认一笔7月份收到的应收账款[47] - 存货期末数为177,378.54万元,占总资产24.10%,较上年期末增长1.61%,因储备原材料[47]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200,192.48万元,占总资产27.20%,较上年期末减少0.42%,因转固金额小于计提折旧金额[47]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36,710.42万元,占总资产4.99%,较上年期末增长30.65%,因新建项目投入增加[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6.27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33.85亿元,同比下降22.40%[134]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5.23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32.55亿元,同比下降22.49%[134]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45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1.23亿元,同比增长17.94%[136] - 2022年6月30日负债合计43.26亿元,期初为44.22亿元,下降2.19%[131] - 2022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0.34亿元,期初为29.56亿元,增长2.62%[131]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38.97亿元,期初为37.11亿元,增长4.99%[131]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21.89亿元,期初为18.67亿元,增长17.24%[134]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7.08亿元,期初为18.44亿元,下降7.33%[134]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1290元/股,2021年上半年为0.1101元/股,增长17.17%[136] - 2022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0.1290元/股,2021年上半年为0.1101元/股,增长17.17%[136]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202,898.22元,2021年同期为265,459,320.61元[137]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成本102,290,237.96元,2021年同期为273,574,656.34元[137]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9,775,289.74元,2021年同期为57,664,186.94元[137]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9,805,733.82元,2021年同期为57,491,317.13元[13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56,830,686.05元,2021年同期为3,219,890,960.97元[14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03,683,553.40元,2021年同期为3,126,213,886.57元[14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147,132.65元,2021年同期为93,677,074.40元[14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127,833.14元,2021年同期为-126,744,768.86元[140]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079,459.06元,2021年同期为-23,527,387.65元[14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68,572,776.73元,2021年同期为-56,044,719.23元[140] - 2022年半年度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113927405亿元,本期期末为28.6171232173亿元,增加0.5031958123亿元[148] - 2022年全年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5613722002亿元,本期期末为30.3380054644亿元,增加0.7766332642亿元[146]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上年期末为7.7683349521亿元,本期期末为8.2272624584亿元,增加0.4589275063亿元[148] - 2022年全年未分配利润上年期末为8.876713659亿元,本期期末为9.0983153212亿元,增加0.2216016622亿元[146]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2.29816925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为8.408695083亿元,少数股东的为3.88947417亿元[148] - 2022年全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4.505172672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为9.854856652亿元,少数股东的为4.65031602亿元[146] - 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使所有者权益减少7.383073281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减少7.63884003亿元[148] - 2022年全年利润分配使所有者权益减少7.63884003亿元,均为归属于母公司的减少[146] - 2022年半年度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16.862151万元[148] - 2022年全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中少数股东投入900万元[146] - 2022年半年度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763,884,003.00元[155] - 2022年半年度公司资本公积为969,027,278.59元[155] - 2022年半年度公司盈余公积为17,612,927.19元[155] - 2022年半年度公司未分配利润期初为47,329,814.92元,期末为66,626,931.85元[155] - 2022年半年度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为1,797,854,023.70元,期末为1,817,151,140.63元[155]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7,491,317.13元[155] - 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金额为 - 38,194,200.20元[15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应用材料板块球形材料产销量同比增长46.2%[38] 公司业务项目建设 - 公司正在建设年产1500万片超薄柔性玻璃项目,同时开发超薄柔性玻璃原片一次成形技术[26] - 公司启动6000t/a电子封装用球形材料项目建设,建成后合计产能将达1.4万吨[29] - 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000吨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产品纯度可达6N - 7N,建成后将填补国内空白[29] - 多个重大非股权投资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如年产1350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等[52] - 蚌埠国显在建年产1350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于2022年3月7日获批[69] 公司业务产品优势 - 电熔氧化锆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9] - 稳定锆产销量跃居行业细分领域第一[29] - 公司联合研发的30微米高强度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26] - 锆系列产品是应用材料板块旗舰产品,可用于电子、光学等多领域[29] - 球形材料用于电子封装等高新技术领域,公司是球形石英粉国家标准制定主要参与者[29] - 纳米钛酸钡是电子工业元件基础原材料,已通过行业头部企业认证和批量应用[29]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拥有16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5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实用新型专利250件,软件著作权5件[33] - 公司拥有19支省级以上人才团队[33] - 公司参与制定的2项电子行业标准获国家工信部批准立项[39] - 公司和蚌埠光电入选安徽省新材料产业首批优势企业[39] 公司股权变动 - 原第一大股东华光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21.83%国有股份全部无偿划转至凯盛科技集团并完成过户登记[35] - 公司收购控股股东凯盛集团持有的三家信息显示玻璃生产企业100%股权[49] - 2022年5月31日,公司与凯盛集团签署协议,以54,387.04万元收购龙海玻璃、龙门玻璃及蚌埠中显三家公司全部股权,6月16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目前均已完成工商变更[106] 子公司相关情况 - 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5,643万元,总资产154,247万元,净资产90,133万元,报告期营收56,899万元,营业利润6,682万元,净利润5,971万元[53] - 安徽凯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594万元,总资产56,287万元,净资产30,295万元,报告期营收34,812万元,营业利润13,505万元,净利润11,685万元,公司持股比例62.57%[53] - 深圳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000万元,总资产329,705万元,净资产86,982万元,报告期营收176,230万元,营业利润3,224万元,净利润2,877万元,公司持股比例75.58%[53] 股东大会相关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 - 1 - 21召开,审议为子公司提供续担保等议案[58]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 - 3 - 30召开,审议董事会工作报告等议案[58]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 - 5 - 11召开,审议为子公司提供续担保的议案[58]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 - 6 - 16召开,审议收购三家信息显示玻璃生产企业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58] 公司人员变动 - 倪植森、陈勇、周鸣离任,孙蕾、薛冰、冯金宝、王国强聘任[58][61]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60] 环保相关情况 -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和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排污单位,报告期未受环保处罚,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烟粉尘2022年1 - 6月排放总量15.2t,核定排放总量25.32t/a [63][64] - 蚌埠国显废水COD标准300mg/L,检测值72mg/L;氨氮标准30mg/L,检测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