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相关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38元人民币(含税),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2] - 2020年度以总股本5,299,302,579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末期红利2.12元,共派发现金11,234,521,467.48元[73] - 2021年度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除税及少数股东权益后利润分别为3,326,707万元及3,330,069万元[75] - 2021年度建议按总股本5,299,302,579股,每股派发末期股息2.38元,总额1,261,234万元,占净利润比率37.91%[75] - 公司向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发末期股息,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H股,公司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76] -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单一年度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度可分配利润的10%[72] 基本财务信息 - A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净额为167,952,664千元,较2020年的176,294,715千元下降4.73%[11][14] - 2021年公司股东权益持有人应占的净利润为33,300,694千元,2020年为35,192,071千元[11]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30,514,664千元,较2020年末的201,852,917千元增长14.20%[11][15] - 2021年末总负债为38,806,828千元,2020年末为33,391,198千元[11]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6.28元/股,较2020年的6.63元/股下降5.38%[14] - 2021年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为18.11%,较2020年下降3.57个百分点[1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900,529千元,较2020年的34,822,098千元下降2.65%[14]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91874千元,2020年为1987778千元,2019年为883662千元[17] - 按中国会计准则,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267069千元,2020年为35158225千元;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83685269千元,2020年为162169179千元[19] - 2021年按中国会计准则,公司营业收入1679.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8%;每股盈利6.2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6元/股[23] - 2021年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营业收入1679.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0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7%;每股盈利6.2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6元/股[23] - 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18%,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6.89%、6.41%和5.38%[31][32] - 2021年末总资产2305.15亿元,较上年末升14.20%;总负债386.89亿元,较上年末升16.40%;资产负债率16.78%,较上年末升0.32个百分点[38][40] - 2021年末存货余额98.96亿元,较上年末升41.33%;在建工程余额72.79亿元,较上年末升54.52%;无形资产余额182.40亿元,较上年末升33.04%[38][39] - 2021年末短期借款余额32.90亿元,较上年末升65.96%;其他应付款余额74.43亿元,较上年末升75.62%[38][40] - 截至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1836.85亿元,较上年末升13.27%;归属于少数股东的股东权益81.41亿元,较上年末升26.28%;每股净资产34.66元,较上年末增加4.06元/股[40] - 2021年末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流动资产总额1235.83亿元,流动负债总额326.69亿元,流动比率3.78:1,较上年末下降[41] - 2021年末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流动资产总额1240.18亿元,流动负债总额326.69亿元;净负债率-0.028,上年末为-0.034[41] - 截至报告期末,境外资产141.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14%[41]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银行贷款余额82.73亿元,较年初上升14.16亿元[42] - 公司1年以内到期的公司债券为34.99亿元[43]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9.01亿元,同比减少9.22亿元,变动比例-2.6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6.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87亿元,变动比例19.01%;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6.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03亿元,变动比例12.14%[43][44] - 报告期内资本性支出约160.2亿元,2022年计划资本性支出235亿元[45][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购买生产用机器及设备的资本承诺合计113.96亿元,较2020年的52.25亿元增加[45] 分季度财务数据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4,440,937千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08,626千元[16] - 2021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45,991,928千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42,567千元[16] - 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277,910千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9,075千元[16] 行业环境数据 - 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4%,全国水泥产量23.63亿吨,同比下降1.2%,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0%[20] 营销网络情况 - 公司在中国及海外设500多个市场部,建立完善营销网络[21] 产能相关数据 - 2021年公司新增熟料产能720万吨,水泥产能1425万吨,骨料产能75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050万立方米[2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2.69亿吨,水泥产能3.84亿吨,骨料产能658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470万立方米,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MW[24] - 2022年计划新增熟料产能460万吨、水泥产能140万吨、骨料产能440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020万立方米,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GW[47] 业务线销售及成本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水泥和熟料合计净销量4.09亿吨,同比下降9.76%,主营业务收入1482.24亿元,同比增长0.18%,营业成本991.46亿元,同比上升1.54%,产品综合毛利率33.11%,较上年同期下降0.89个百分点[27] - 公司水泥熟料自产品销量3.04亿吨,同比下降6.53%,自产品销售收入1116.53亿元,同比增长4.46%,自产品销售成本626.51亿元,同比上升10.55%,自产品综合毛利率43.89%,较上年同期下降3.09个百分点[27] - 公司水泥熟料贸易业务销量1.05亿吨,同比下降18.00%,贸易业务收入365.71亿元,同比下降10.95%,贸易业务成本364.96亿元,同比下降10.93%[27] - 公司自产品42.5级、32.5级水泥和熟料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17、1.64、5.33个百分点,骨料及石子综合毛利率65.69%,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商品混凝土综合毛利率19.14%,同比下降3.00个百分点[28] - 东部、中部和南部区域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60%、6.23%和5.42%,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16、3.11、2.35个百分点,西部区域销售金额同比下降0.32%,毛利率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29] - 公司出口销量同比下降43.32%,销售金额同比下降50.15%,海外项目公司销量同比增长7.53%,销售金额同比增长5.32%[29] - 公司直销金额同比增长1.80%,经销金额同比下降1.85%,直销成本同比增长2.48%,经销成本同比增长0.44%,直销和经销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43、1.59个百分点[30] - 建材行业自产品销售营业收入1116.53亿元,营业成本626.51亿元,毛利率43.89%,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46%,营业成本比上年增长10.55%,毛利率下降3.09个百分点[25] - 建材行业贸易业务营业收入365.71亿元,营业成本364.96亿元,毛利率0.21%,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0.95%,营业成本比上年下降10.93%,毛利率下降0.03个百分点[25][26] - 2021年水泥熟料综合成本203.34元/吨,同比上升17.78%,主要因原煤价格上涨[33][34] 费用相关数据 - 2021年销售费用34.08亿元,同比降2.83%;管理费用50.83亿元,同比升20.53%;研发费用13.17亿元,同比升103.52%;财务费用-13.15亿元,同比升12.27%;四者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5.73%,同比升1.08个百分点[35][37] 2022年业务计划 - 2022年计划水泥和熟料净销量(不含贸易量)3.25亿吨,同比基本持平,预计吨产品成本和费用基本稳定[49]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建筑行业投资放缓、碳达峰碳中和成本增加、煤炭价格上涨、海外疫情影响海外项目推进等风险[49][50][51] - 应对建筑行业投资放缓风险,公司将强化市场供需研判,发挥全产业链营销优势提升市场份额[49] - 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成本增加风险,公司将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制定碳排放解决路线,发展新兴产业[50] - 应对煤炭价格上涨风险,公司将深化与煤企合作,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电使用成本[50] 公司投资与股权变动 - 2021年4月公司出资2亿元设立铜陵海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持股100%[52] - 2021年7月公司与华裕茂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昌江海螺华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60%[53] - 2021年7月公司与正阳建投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枞阳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出资5.1亿元占51%[53] - 2021年8月公司与国源矿业共同出资5亿元设立芜湖海螺绿色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出资3.35亿元占67%[54] - 2021年10月珠海海中取得绿色石场公司62%股权及相关债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为41705.26万元[56] - 2021年10月公司取得腾越水泥100%股权(注册资本5600万元)和贵州新双龙100%股权(注册资本2亿元)[57] - 2021年10月公司与观腾集团共同出资15亿元设立海螺绿色新型材料,公司出资9.75亿元占65%[58] - 2021年10 - 12月海螺新能源独立出资设立15家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从400万元到4000万元不等,均持股100%[60] - 2021年11月公司与鸿发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海螺鸿丰,公司出资5.1亿元占51%[60] - 2021年11月海螺鸿丰收购广东鸿丰水泥有限公司2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相关资产和权益[61] - 2021年11月,珠海海中与桓业商贸成立英德新材料,注册资本1亿元,珠海海中出资7000万元占70%,桓业商贸出资3000万元占30%[62] - 2021年12月,公司出资20亿元设立马鞍山海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持股100%[62] - 公司对池州海螺新材料等4家公司增资,如池州海螺新材料增资金额2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2.5亿元,持股100%[63] - 2021年8月,塔什干海螺增资后注册资本变为2571.95万美元,海螺香港增资1671.35万美元,持股65%,鑫磊公司增资890.6万美元,持股35%[64] - 报告期内,中缅公司减资,公司减资801万美元,GAO SHENG集团减资979万美元,减资后注册资本4720万美元,双方持股比例不变[6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新力金融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权,合计最初投资成本30.74亿元,本期购入金额19.58亿元,本期出售金额4.09亿元[66] - 2021年12月21日,公司拟17.6亿元认购西部建设2.51亿股,完成后持股16.30%[67] 公司组织架构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57家附属公司、10家合营公司、参股2家联营公司及1家合伙企业[69] 产业投资基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50亿元,认缴出资16亿元,已实缴4.8亿元[71]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1年最大的首五位销售客户销售金额合计88.23亿元,占总销售金额5.25%,最大客户占1.40%;首五位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419.50亿元,占总采购金额35.50%,最大供应商占15.02%[80] - 2021年首五名销售
海螺水泥(60058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