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6.01亿元,同比下降72.8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5.45万元,同比下降97.14%[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6亿元,同比下降150.74%[17] - 公司2022年度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25.44亿元,同比下降73.37%[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0亿元,同比下降252.84%[17]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04元,同比下降96.92%[20]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同比下降244.44%[20]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5%,同比下降4.87个百分点[20]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6,577,377.99元,显著高于前三季度的亏损[2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767,627,376.30元,显著高于2021年的176,622,835.23元[22]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6,409,550.94元,低于2021年的59,683,325.92元[22]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1,695,087.26元,较期初减少28,795,029.95元[2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6.01亿元,同比下降72.89%[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3亿元,同比下降97.14%[41] - 公司2022年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3.2亿元,占净利润的40%[40]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2,092,270.66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52.45%[127][129] - 公司2022年度拟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2元(含税)[127] - 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3,054,529.61元[1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0亿元,同比下降252.84%[190] - 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260,134.95万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产品收入为120,180.85万元,占比46.20%[19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587.11亿元,同比增长8.3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2.36亿元,同比下降1.91%[19] - 2022年流动比率为1.81,同比下降6.70%[190] - 2022年速动比率为0.79,同比下降16.84%[190] - 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71.98%,同比上升3.39%[190] - 2022年EBITDA全部债务比为0.08,同比下降46.67%[190] - 2022年利息保障倍数为1.23,同比下降64.24%[191] - 2022年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为-0.38,同比下降106.63%[191] - 2022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60,同比下降58.22%[1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2,246,711.53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约38.27%[196] 业务运营 - 公司2022年市场化土拍投资总额为774,681万元,其中9月份获取顾村地块投资额93,239万元,土地面积39,642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79,284.8平方米[29] - 公司2022年销售项目共计31个,其中沪内18个,沪外13个,全年实现销售资金回笼93.18亿元[30] - 公司2022年针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租金减免涉及2095家,合计减免租金1.85亿元[31] - 公司2022年成功发行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第一期),发行利率3.57%,创发行利率新低[32] - 公司2022年完成"经营性资产库、可售房源库、存量土地库、股权库"四库建设,实现"运营主体集约化、产权管理集中化"目标[28] - 公司2022年新开工建设的中企云萃森林项目年度总控计划节点完成率为100%,践行了公司"5869"快开发管理模式[29] - 公司2022年挂牌转让上海春日置业有限公司50%股权及相关债权,年内收到转让款3.65亿元[31] - 公司2022年成功全额留存2019年度发行公司债券,并完成股权并购贷款放款,有效缓解公司流动资金压力[32] - 公司核心资产集中在上海及周边区域,2022年2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达36万方的三林9单元项目[37] - 公司旗下古北物业集团被评为全国物业管理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第59位[38] - 公司向新弘农业增资1.9亿元,布局城市餐食生活服务板块[39]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7.81%,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45] - 房地产业务营业收入为16.75亿元,同比下降81.10%[46] - 物业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6.13亿元,同比增长12.69%[46] - 上海地区营业收入为19.24亿元,同比下降75.52%[47] - 房地产行业成本本期金额为1,022,471,110.19元,占总成本比例为55.26%,较上年同期减少75.91%[49] - 物业管理成本本期金额为582,621,330.37元,占总成本比例为31.48%,较上年同期增加11.72%[49] - 商业成本本期金额为242,662,303.43元,占总成本比例为13.11%,较上年同期增加62.41%[49] - 开发产品成本本期金额为640,333,476.89元,占总成本比例为34.60%,较上年同期减少83.72%[5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7,158.8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4.28%,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19,842.4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63%[5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64,002.1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3.96%[53]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125,040,865.7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52%[54] - 财务费用本期数为462,631,562.8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47%[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6,241,244.2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0.74%[56]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22,467,115,340.69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8.27%,较上期期末增加33.90%[58] - 公司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总计31.6万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72.8万平方米[63] - 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299.65亿元,实际投资额36.64亿元[65] - 公司报告期内新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25.9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49.12亿元[64] - 公司报告期内竣工项目总建筑面积10.5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8.5亿元[65] - 公司报告期内结转收入金额总计64,731.63万元,待结转面积总计238,918.61平方米[66] - 公司报告期内已售(含已预售)面积总计138,691.88平方米,结转面积总计8,455.80平方米[66] - 公司2022年实现销售金额1,221,612.60万元,销售面积148,153.97平方米,结转收入金额120,180.85万元,结转面积34,648.96平方米[67] - 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304,761.14平方米,未来可能根据经营需要调整[67] - 公司房地产出租总建筑面积368,390.26平方米,租金收入48,050.02万元[69] - 公司期末融资总额211.35亿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4.53%,利息资本化金额0.85亿元[70]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总额267,040万元,新增上海保锦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沣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1] - 公司完成清算注销上海南郊中华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涉及注册资本149,700万元[72] - 公司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41,695,087.2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809,875.76元[74] - 公司2022年股票投资总额为124.44亿元,其中自有资金投资70.49亿元,亏损16.81亿元[76]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杭州中华企业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54.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25亿元[79] 行业与市场 - 2022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积分别同比下降35.9%、31.5%,绝对规模均处近十年同期最低水平[33] - 2022年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新批上市面积同比下降超四成,月均新批上市面积约1,779万平方米,处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33] -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同比下降10.0%,住宅投资100,646亿元,同比下降9.5%[61] - 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销售额133,308亿元,同比下降26.7%[61] - 2023年行业政策趋势预计将坚持"房住不炒"基调,核心二线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开,一线城市政策优化空间较大[81] -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预计呈现"销售量价趋稳,新开工面积调整态势难改,投资或继续下行"的特点[82]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公司2023年发展战略包括深化主业、聚焦赛道、明确路径,通过资本结构多元、经营模式多元及激励机制多元等举措推动战略规划[83] - 2023年公司经营计划包括加大市场投拓,继续在核心区域储备优质土地资源,保持土地储备稳中有升[85] - 公司2023年将推进项目建设,保交付促回款,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并加快资金回笼[85] - 公司2023年将加强与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联系,紧密关注行业动态及市场情况,为投资决策预留充足时间[85] - 公司2023年将积极参加各类项目推介和行业活动,加强与头部企业的交流,寻找更多优质项目[85] - 2023年公司将完成中企国际金融中心(E06-2)项目和中企未来世纪大厦(E17-4)项目等5个项目的竣工备案工作[86] - 2023年公司将推进广富林03-04/06-02/07-10地块项目于二季度开工建设,并于年底完成示范区[86] - 2023年公司将确保存量资产租金提升不低于5%[86] - 2023年公司将推进新弘农业公司新工厂一期建设并试投产[89] - 2023年公司将加强市场监测,谨慎判断投资拓展区域,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及区域布局[91] - 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防范措施,增加土地储备,加快资金回笼[91] - 2023年公司将优化项目运营效率,持续优化提升项目管控模式[87] - 2023年公司将加强质量安全管控,做好新开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部评审[87] - 2023年公司将提升客户满意度,成立舆情工作小组,制定舆情处理机制[87] - 2023年公司将推进物业板块市场化开拓,构建市场化拓展机制[88]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2022年共召开三次股东大会,所有议案均审议通过[95]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成员结构合理[9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公开、透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92]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未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到监管机构批评、谴责或处罚[92] - 公司已完成《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公司章程》等制度的修订[93] - 公司控股股东与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方面相互独立,未发生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资产的情况[92] - 公司指定董事会办公室专人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热线电话与e互动线上问答方式与投资者保持互动[92] - 公司监事会严格执行《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对公司财务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92] - 公司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与激励约束机制[92] - 公司股东大会对关联交易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议,关联股东在表决时回避[92]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754.77万元[9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保持不变,年末持股数为356,140股[9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9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中,最高为113.09万元(李剑)[98]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中,最低为13万元(夏凌、邵瑞庆、史剑梅)[98]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中,已离任人员报酬总额为73.54万元(汪丹)[98]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中,已离任人员报酬总额为60.19万元(王政)[9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中,已离任人员报酬总额为66.11万元(钟益鸣)[99] - 公司现任华润置地华东大区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副董事长[103] - 公司现任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金部总经理,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103] - 公司现任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第十届董事会董事、总经理[103] - 公司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03] - 公司现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交通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审计学会常务理事等,被交通运输部聘为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被财政部聘为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03] - 公司现任绿能慧充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上海热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03] - 公司现任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总监、上海市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上海地产三林滨江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总支书记、监事会主席,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第九届监事会主席[10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应付报酬合计人民币754.77万元[109]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人民币754.77万元[10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决策程序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定[10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依据同行业报酬水平和年度经营业绩确定[108] 财务与审计 - 公司2021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11]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111] - 公司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11] - 公司2022年度对外担保计划[111] - 公司2022年度融资计划[111] - 公司2022年度项目储备计划[11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111]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112]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112]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112] - 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表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117] - 公司2022年度项目储备投资总金额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117]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表基本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反映生产经营实际情况[118] - 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及内控审计工作计划和人员安排已确定[118] - 公司提名冯晓明同志为总经理人选,并代为履行财务总监职责[119] - 公司提名王昕轶同志为董事、副董事长人选[119] - 公司提名顾昕为财务总监,任期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为止[11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及发放方式已审议确定[120] - 公司参与公开市场拍地的议案已获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121] - 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134] 员工与培训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1,272人,其中母公司53人,主要子公司1,219人[123]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538人,销售人员87人,技术人员289人,财务人员121人,行政人员237人[123]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62人,本科472人,大专421人,高中及以下317人[124] - 公司员工参与培训总人次为17,318次,平均受训时间为17小时,培训覆盖率为100%[126] - 公司薪酬总额依据薪酬策略、经济效益、在职职工人数、行业薪酬水平、社会物价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125]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2022年荣获"2022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 ESG 竞争力 双碳先锋"荣誉[27]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不属于重点排污单位,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36] - 公司采取减碳措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176吨[
中华企业(600675)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