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26亿元,同比下降13.96%[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下降50.0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亿元,同比增加40.65%[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63亿元,同比下降11.18%[11] - 总资产为41.04亿元,同比下降2.13%[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9元,同比下降50.01%[1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94元,同比下降41.02%[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15%,同比下降4.45个百分点[1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9%,同比下降4.22个百分点[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628.81万元,同比减少1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64.61万元,同比下降50.01%[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16.07万元,同比增加40.65%[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026,288,126.98元,同比下降13.96%[8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239,957,277.22元,同比下降10.08%[8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75,826,032.24元,同比亏损扩大30.5%[8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经营净利润为-175,826,032.24元,同比下降30.5%[8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646,071.35元,同比下降50.0%[83]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070,448,346.52元,同比下降15.0%[84] - 营业成本为1,055,051,713.07元,同比下降14.3%[8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23,498,180.12元,同比下降73.5%[85] - 净利润为24,216,930.69元,同比下降71.3%[8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160,691.05元,同比改善40.6%[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895,883.01元,同比下降79.9%[8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090,827.97元,较2022年同期的-221,480,574.99元有所改善[8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26,594.31元,较2022年同期的103,263,269.67元大幅下降[8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866,858.86元,较2022年同期的9,620,590.56元显著增加[8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9,898,370.63元,较2022年同期的116,279,260.83元有所增加[8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35,011,653.38元,较2022年同期的1,660,108,866.08元有所下降[8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6,140,271.45元,较2022年同期的-219,320,232.34元有所改善[8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60,000,00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230,000,000.00元有所增加[8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00,000,00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205,000,000.00元大幅减少[8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4,067,432.62元,较2022年同期的65,611,401.30元略有下降[8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8,029,014.41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07,207.46元有所增加[8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790,681,549.12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5,543,920.64元[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88,421,963.28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6,793,508.78元[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专项储备为12,858,913.75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609,260.19元[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193,899,970.39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4,858,848.33元[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613,858,530.66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8,421,963.28元[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40,076,271.58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34,177,963.38元[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99,977,598.38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4,766,554.17元[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43,494,200.10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9,277,269.41元[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专项储备为11,756,753.44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4,510,715.24元[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3,998,204.80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4,216,930.69元[91] 生产与销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熟料306.01万吨,同比减少15.87%;生产水泥375.34万吨,同比减少6.9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商品(水泥、商品熟料)销量385.84万吨,同比减少7.01%,水泥平均售价同比下降7.86%[18]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53亿吨,同比增长1.3%(同口径),全口径计算同比下降2.4%[14]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房屋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6.6%和24.3%[14]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14] - 公司拥有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7条,具备年产熟料954.5万吨、水泥1240万吨的能力[15] - 公司计划通过错峰生产和市场优化提升区域市场份额,包括进入华东市场和优化客户渠道[50] - 公司通过产品升级、服务升级、渠道升级、管理升级和物流升级,提升销量和销售价值[52] 费用与成本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582,439.54元[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2,694,618.98元,同比下降59.71%[20] - 销售费用下降59.71%,主要由于公司将合同履约相关费用归集至营业成本列示,以及自备车费用和职工薪酬减少[22] - 管理费用下降30.91%,主要由于公司将生产相关费用归集至营业成本列示,以及生态治理恢复费用和党建工作经费减少[23] - 财务费用增长19.17%,主要由于公司融资净额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导致支付的利息同比增加[24] - 研发费用为258.24万元,主要用于研发水泥新品种及节能降碳(耗)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创新应用[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6,928.64万元,主要由于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减少及捐赠支出减少[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53.16%,主要由于公司项目建设支付资金减少及证券投资收益减少[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92.61%,主要由于公司融资净额同比增加[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582,439.54元,去年同期未披露[82]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89.95%,主要由于本期汇票贴现流入[35] - 存货同比下降23.19%,主要由于本期产、销量减少导致原材料及库存商品减少[36]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05.58%,主要由于安砂建福节能改造项目投入增加[37] - 公司证券投资总额为96,359,771.35元,期末账面价值为514,487,656.80元[45] - 兴业银行本期投资损益为36,694,944.00元,主要为现金分红[4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177,471,135.61元,较2022年底的93,432,250.74元大幅增加[7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191,025.20元,较2022年底的46,655,912.30元大幅减少[7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存货为243,881,541.53元,较2022年底的317,526,201.18元减少[7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为1,014,787,311.47元,较2022年底的856,912,280.67元增加[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505,979,127.04元,较2022年底的535,027,255.89元减少[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付职工薪酬为36,997,632.77元,较2022年底的72,853,596.25元减少[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交税费为9,959,866.97元,较2022年底的18,200,554.22元减少[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长期借款为319,095,881.60元,较2022年底的453,112,728.53元减少[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总计为4,104,328,596.64元,较2022年底的4,193,456,629.14元减少[7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2,184,242,390.99元,较2022年底的1,909,610,176.64元增加[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160,001,644.60元,同比增长132.6%[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65,726,806.64元,同比增长2915.6%[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为1,017,848,422.59元,同比增长18.36%[8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长期股权投资为1,828,582,751.64元,同比基本持平[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11,491,589.60元,同比下降11.5%[7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63,320,783.00元,同比下降11.2%[79] 子公司表现 - 安砂建福净利润同比下降37.21%,主要由于水泥售价成本倒挂及销量增加导致亏损增加[47] - 永安建福净利润同比增加56.06%,主要由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 - 顺昌炼石净利润同比下降98.38%,主要由于水泥销量减少及均价下跌[4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5家子公司被环保部门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单[56] - 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稳定达标,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56] - 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强化环境保护管理工作[57] - 公司新、改、扩建项目均依据环保法要求,落实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58] - 公司总部及6个生产基地均通过了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8] - 公司各子公司均已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每季度进行环境自行监测[59] - 公司未纳入国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的权属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政策,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并定期委托第三方进行环境监测[60] - 公司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节能减排、污染物治理和生态修复,并积极调研SCR脱硝技术[61] - 公司通过使用替代燃料(萤石矿化剂、炭黑渣等)降低煤耗,部分窑炉吨熟料标煤耗已低于100kg/t[62] - 安砂建福1窑正在进行节能降耗改造,预计改造后将进一步提高能效并降低碳排放强度[63] - 公司与用友公司合作在顺昌炼石建设设备数字化、安环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试点,多数模块已上线使用[63]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人购买燃料和原材料的2023年预计金额为154,0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42,625.51万元[66] - 公司向关联人销售商品的2023年预计金额为16,2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1,979.57万元[66] - 公司关联方资金往来总额为116,060.03万元,其中福建省海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期末余额最高,为86,744.94万元[67] - 公司与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业务本期发生额为272,811.95万元,期末余额为14,009.40万元[68] - 公司向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贷款业务本期发生额为849.79万元,期末余额为46,681.14万元[68] - 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合计为42,504.7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31.18%[69] - 公司委托加工生产水泥业务合同本期取得加工费收入849.12万元[70]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3,896户[72] - 福建省建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8.78%[72] - 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17%[72]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睿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5%[72]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8,248,400.00元[94] - 公司总股本由发行时的18,780万股增加到45,824.84万股[94] - 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包括8家[95]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为水泥及熟料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建福牌”、“炼石牌”硅酸盐水泥[94]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01]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02]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03]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98]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97] - 公司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收入确认政策[99]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子公司包括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结构化主体等[108]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保持一致,公司间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予以抵销[108] - 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自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08] - 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08] - 子公司股东权益中不属于公司所拥有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108]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09]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09]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中公司享有相关资产并承担相关负债[111] - 金融工具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20]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在初始确认时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22] - 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基于客观事实和关键管理人员的决定,以产生现金流量为目标[123]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23] - 公司对金融负债进行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23] -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基于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的价格,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进行估值[126] - 公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分为三个阶段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27] - 对于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27] - 公司对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计量,考虑最长合同期限内的信用风险[128] - 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和初始确认日的违约风险,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28] - 如果金融工具逾期超过30日,公司确定其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28] - 公司对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进行评估,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违约或逾期等情况[129] -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30] - 公司对金融资产转移进行确认,根据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确认金融资产[132] - 公司对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33][134] - 公司对应收款项融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5] - 公司对其他应收款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36] - 公司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并根据可变现净值
福建水泥(600802)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