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北制药(60081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北制药华北制药(SH:600812)2022-07-1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玉祥,总机为0311 - 85993999[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常志山,联系电话0311 - 85992839,电子信箱changzhishan@ncpc.com[20]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为杨静,联系电话0311 - 85992039,电子信箱yangjingcw@ncpc.com[20]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88号,网址为www.ncpc.cn[2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网址分别为www.cs.com.cn、www.cnstock.com,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21]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1]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华北制药,代码600812[22]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2,943,822.2元(含税),现金分红数额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49.6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715,730,370股,剩余未分配利润714,464,297.92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本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内部控制 - 报告期内,公司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个,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1年度内部控制情况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11]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0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2.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0.76%[2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63%;总资产为24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7%[2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1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81.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1%,较上年减少1.39个百分点[2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亿元、28.70亿元、26.04亿元、21.98亿元[30]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5720.00万元、5820.50万元、1677.28万元、94.96万元[30]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39.5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234.18万元[32] - 2021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 15.35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355.07万元[32] - 2021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135.25万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84.00万元[32] - 2021年所得税影响额为588.85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480.91万元[3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792.45万元[34]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03.85亿元,利润总额1.35亿元[36] - 公司总资产近250亿元,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员工1万余人[4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5亿元,同比减少9.64%;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减少27.73%[60] - 营业成本67.03亿元,同比减少9.20%;销售费用21.61亿元,同比减少19.64%[60] - 管理费用6.41亿元,同比增加28.61%;研发费用1.53亿元,同比增加12.43%[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0亿元,同比增加39.63%[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9亿元,同比减少7.6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5亿元,同比减少90.84%[60] - 2020年新增融资43.6亿元,本期新增融资8.8亿元,同比降低34.8亿元[60]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103.04亿元,较上年减少9.85%,营业成本66.60亿元,较上年减少9.50%,综合毛利率35.37%,较上年减少0.25个百分点[64] - 分行业中,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9.30%,毛利率增加0.68个百分点;其他行业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68.77%,毛利率增加2.85个百分点[64] - 分产品中,肾病及免疫调节类营业收入0.52亿元,同比增长22.09%,毛利率增加1.08个百分点;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0.22亿元,同比减少45.77%,但毛利率增加15.10个百分点[64] - 分地区来看,国内营业收入86.13亿元,同比减少9.22%,毛利率减少1.05个百分点;国外营业收入16.91亿元,同比减少12.92%,毛利率减少1.38个百分点[64] - 分销售模式,自营模式营业收入94.07亿元,同比减少4.75%,毛利率减少2.51个百分点;物流模式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减少42.27%,毛利率增加0.62个百分点[64] - 心脑血管类、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及神经、血液系统用药部分品种因价格降低、销量下滑,收入较同期减少;医药及其它物流贸易因控制规模和疫情冲击,收入减少[67] - 心脑血管类品种采取降成本措施,毛利率升高;神经、血液系统用药因价格降低和原材料涨价,毛利率降低;其他类因高毛利品种销量下滑,毛利率降低[67] - 药用中间体青霉素钾生产量95.22万BOU,同比减少68%,销售量75.54万BOU,同比减少78%,库存量520BOU,同比减少99%[68] - 7 - 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生产量31.98万千克,同比减少59%,销售量3.08万千克,同比增长150%,库存量为0[68] - 阿莫西林生产量404.98万千克,同比减少8%,销售量415.71万千克,同比持平,库存量8.66万千克,同比减少68%[68] - 公司总成本66.60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50%,医药及其他物流贸易产品成本同比降低42.63% [7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3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15% [7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4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3.47% [74] - 销售费用21.6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9.64%;管理费用6.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61%;研发费用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3%;财务费用5.76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0.13% [77] - 研发投入合计5.0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6%,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74.85% [78] - 公司研发人员76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6.61% [7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1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8亿元 [82] - 其他收益同比减少6463.40万元,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862.99万元,非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同比减少1600.41万元 [83] - 货币资金53.05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8.10%;应收账款19.59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12.95%;长期股权投资8.58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47.51% [84] - 固定资产67.27亿元,较上期期末降低14.69%;存货23.92亿元,较上期期末降低2.49%;其他流动资产2.14亿元,较上期期末降低14.47% [84] - 短期借款为76.27亿元,较上期增长11.73%[86] - 应付票据为7.66亿元,较上期增长45.19%,因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增加[86] - 应付职工薪酬为2.27亿元,较上期增长31.16%,因银行系统原因部分薪酬2022年1月1日支付成功[86] - 其他应付款为5.93亿元,较上期增长46.78%,因收到的保证金等增加[8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5.23亿元,较上期增长86.38%,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86] - 长期借款为33.01亿元,较上期减少28.52%[86] 业务发展 - 创效大产品收入达32.9亿元,出口收入17亿元[36] - 2022年1月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已实现8个省市挂网准入[36] - 11个品种21个规格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3个品种国内首家过评[36] - 全年制剂药收入64.58亿元,生物药收入15.22亿元[36] - 内蒙古开鲁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生产[36] - 组织实施内部监督检查24次,通过GMP符合性检查8次[36] - 全年顺利通过外部检查221次,所有原料药单位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36] - 实现16家推广单位业务数据系统采集,完成三大业务流程信息与业务集成[36] - 公司产品涉及700多个品规,涵盖化学制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等领域[46] - 公司完成优势主导产业和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生物药等业务[48] - 公司采取“经销分销+招商+学术推广”销售模式,覆盖全国大部分医院和零售终端[50] - 公司物流业务依托供应链开展,主要业务模式为商贸物流,经营医药化工产品[51] - 创效大产品族群收入达32.9亿元[52] - 全年出口收入实现17亿元[52] - 全年制剂药收入实现64.58亿元,其中生物药收入实现15.22亿元[52] - 环孢素软胶囊、注射用两性霉素B、西罗莫司胶囊等重点品种实现较快增长[52] -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700多个品规,形成从发酵青霉素原料到半合成原料药再到制剂的完整产品链[59] - 公司产品在国家监督性抽检中合格率保持在100%[57] - 公司是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科研基地,在微生物新药筛选领域达国内领先水平[5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顺应医保改革,做好医保支付价格调整衔接,加强临床学术推广[43] - 公司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加快现有研发品种速度,布局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45] - 2022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利润总额1.66亿元[155] - 2022年公司以市场化、资本化、国际化为导向,深化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153] - 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建设“五个中心”,推进劣势企业退出[155] - 公司持续推进“五大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155] - 公司实施营销体系激励机制改革,推进营销模式转型[155] - 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55] - 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全成本控制[155] - 公司健全完善全面风险防范体系,防范各类经营风险[155] - 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治理投入,确保达标排放[155] - 公司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155] 行业市场 - 预计2021 - 202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10% - 15%的增速,到2026年将超5000亿元[90] - 202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超2600亿,人均消费量约为发达国家1/5[90] 专利与产品 - 公司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等主要药(产)品有多项发明专利[94]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专利有效期为2015年10月29日至2035年10月29日[97]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专利有效期为2012年5月30日至2032年5月30日[97]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专利有效期为2015年1月27日至2035年1月27日[97] - 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专利有效期为2020年3月10日至2040年3月10日[100] - 阿莫西林胶囊专利有效期为2014年1月22日至2034年1月22日[100]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为化药6类,有多种适应症[97]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为化药6类,适用于多种敏感细菌感染[97]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化药3.2类,用于特定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97] - 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为化药6类,用于特定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感染等[100] - 阿莫西林胶囊为化药6类,适用于多种敏感菌感染[100] 分产品财务 - 2021年抗感染类营业收入50.97亿元,成本34.07亿元,毛利率33.15%,收入同比降7.58%,成本同比降0.04%,毛利率同比降5.04%[112] - 2021年肾病及免疫调节类营业收入5.18亿元,成本1.38亿元,毛利率73.34%,收入同比增22.09%,成本同比增17.32%,毛利率同比增1.08%[112] - 2021年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2.20亿元,成本1.19亿元,毛利率46.08%,收入同比降45.77%,成本同比降57.63%,毛利率同比增15.10%[112] - 2021年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营业收入2.70亿元,成本2.56亿元,毛利率5.10%,收入同比降38.15%,成本同比降39.95%,毛利率同比增2.84%[112] - 2021年神经、血液系统用药营业收入1.07亿元,成本0.31亿元,毛利率70.92%,收入同比降37.43%,成本同比降19.99%,毛利率同比降6.34%[112] - 2021年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4.72亿元,成本4.27亿元,毛利率9.56%,收入同比增19.30%,成本同比增18.40%,毛利率同比增0.68%[112] - 2021年防疫类营业收入12.20亿元,成本1.47亿元,毛利率87.93%,收入同比增7.10%,成本同比增14.59%,毛利率同比降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