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长峰(60085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航天长峰航天长峰(SH:600855)2023-03-2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肖海潮[17]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1号航天数控大楼[19][20]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100854[20]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航天长峰,代码600855[22]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度合并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477,761.49元[5] - 母公司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05,489,616.30元[5] - 2022年营业收入18.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30%[25][2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5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33%[25][2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595019320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7%[26] - 2022年末总资产40.214911249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32%[26] - 2022年末总股本450426801股,较上年末下降0.07%[2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0125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95.33%[27]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133356.26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4437439.68元[3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2亿元,归母净利润0.055亿元[38]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8543819元,期末余额6308268.49元,当期变动-2235550.51元[39] - 软件退税等涉及金额6733143.48元,个税手续费返还267828.98元[3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9170110.45元、40661533.33元、46299402.50元[35]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2亿元,同比下降35.30%;净利润为0.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055亿元[48] - 营业成本1,332,989,880.6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20%[50] - 销售费用127,505,025.7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13%[50] - 管理费用215,703,937.6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7%[50] - 研发费用112,756,587.2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17%[50] - 国内收入177659.95万元,毛利率25.37%,较上年增加0.71个百分点,收入同比降35.74% [54] - 国外收入581.98万元,毛利率31.04%,较上年减少23.24个百分点,收入同比降52.23% [54] - 2022年11月公司完成转让航天精一51%股权,交易价1321.6269万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5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5888.2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1.01%,关联方销售额3221.35万元,占1.79% [6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8729.0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9.64%,关联方采购额为0 [62]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25.13%,管理费用下降4.77%,财务费用下降12.26%,研发费用下降25.17%[64]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12756587.27元,资本化研发投入3401837.29元,研发投入合计116158424.56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6.45%,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2.93%[6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55384.3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1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16621.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27%[68] - 因处置子公司航天精一,对公司合并层产生投资收益4519.48万元;对航天柏克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164.64万元[70]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3423.47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35.33%;使用权资产本期期末数16444.16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98.70%[72] - 公司期末受限资产1290.51万元,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保函保证金等[7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其他资产期初数854381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235550.51元,期末数6308268.49元[81] - 长峰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81890.90万元,净利润365.77万元[84][85] - 长峰科威2022年营业收入40625.75万元,净利润6505.94万元[84][85] - 航天朝阳电源2022年营业收入31154.92万元,净利润5857.33万元[84][86] - 航天柏克2022年营业收入19543.41万元,净利润357.87万元[84][86] - 长峰医科2022年营业收入58.10万元,净利润3.80万元,公司持股83%[84][87] - 2022年度合并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477761.49元,母公司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05489616.30元[129][133]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5477761.49元[114] 利润分配情况 - 2022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5] - 公司承诺如无特殊情况,将根据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盈利情况制定2023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并提交审议[5] - 2022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130][133] 业务板块调整 - 公司将原四大主业板块调整为高端医疗装备、军工电子、公共安全三大主业板块[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高端医疗装备产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78.16%,净利润下降142.78%[28] - 2022年军工电子产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47%,净利润下降34.73%[28] - 2022年公共安全产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7.83%,净利润增长103.02%[28] - 高端医疗装备业务新签合同额5400万元[38] - 军工电子红外配套业务新签合同额3.7亿元[38] - 军工电子电源业务新签合同额6.7亿元[38] - 公共安全产业新签合同额4.9亿元[38] - 2022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78,241.93万元,其中高端医疗装备业务收入5,646.88万元,占3.17%;军工电子业务收入90,892.25万元,占50.99%;公共安全业务收入81,702.81万元,占45.84%[52] - 高端医疗装备营业收入5646.88万元,毛利率24.87%,较上年减少30.33个百分点,收入同比降78.59% [54] - 军工电子营业收入90892.25万元,毛利率36.26%,较上年减少10.04个百分点,收入同比降2.99% [54] - 公共安全营业收入81702.81万元,毛利率13.32%,较上年增加6.42个百分点,收入同比降48.16% [54] - 高端医疗装备材料成本1680.07万元,占比1.26%,较上年同期变动-1.60% [58] - 军工电子材料成本40311.14万元,占比30.24%,较上年同期变动10.70% [58] 研发与创新成果 - 全年完成发明专利申请10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39] - 一氧化氮治疗仪取证上市并进入30余家医院试用[39] - 一氧化氮治疗仪取证上市并进入30余家医院进行试用[42] 资金支持与政策 - 全年累计获批国拨及地方资金支持2000余万元[46] - 全年累计获批国拨及地方资金支持2000余万元[67] 市场网络建设 - 全国除港澳台外各省级行政区域共设立120余个市场营销网络分支机构[47] 公司生产情况 - 公司各个电源产品生产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43]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环境 - “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提高到5%左右[74] - 高端医疗装备领域浙江、江苏、上海和广东等地诊疗人次和政策强度远超其他省市[74] - 公共安全领域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水平高、支付能力下降,个别项目验收拖期[76] - 军工电子领域红外热成像民用市场规模小但保持较快增长趋势[75] - 2022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提出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鼓励建设智慧安防等配套设施[76] - “十四五”期间我国电源产业预计年均增速8%-10%,2025年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88]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以“数字长峰”战略为核心,深耕三大产业板块[91] - 公司推动“一多两提升”转型升级思路[91] - 公司确立“233N”发展思路[91] - 未来目标成为国内前三的呼吸类医疗设备产品供应商、国内领先的血液类产品供应商、智慧手术室及ICU国内一流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军工电源行业达到国内第一梯队地位,公共安全领域成为国内一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集成商[92] - 2023年公司年度工作目标为“四确保、四突破”,确保年度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确保强化精益管理实现成本费用增幅相比营业收入增幅显著下降,确保市场开拓增量实现预算目标,确保守住“大安全”工作红线底线,市场开拓、产业化协同发展、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研发项目取得突破[93] 业务发展计划 - 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确保完成ECMO系统研发并开展临床验证,加速注册取证进程,完成新一代呼吸机等新产品研制攻关[95] - 红外热成像业务持续拓展AI技术在图像增强方向的深入应用,实现低成本系列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研制[95] - 电源业务聚焦工频UPS迭代、电源云监控平台升级、高功率模块电源研发,健全产品体系,形成自主开发平台[95] - 公共安全产业积极推进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情指勤舆一体化平台等新产品研制[95] - 确保完成国产化高功率密度模块电源研制生产能力建设,向“低成本规模化”智能制造新模式转变[96] - 加速推进新一代呼吸机智能生产线建设与红外光电光机试制加工项目实施落地,核心工艺设备与智能化产线具备联调状态[96] - 布局ECMO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条件升级,向商业价值提升迈进[96] 公司面临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产业板块涉及众多前沿技术,若核心技术不能支撑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将受影响,公司将加强前沿技术攻关等提升竞争力[97] - 公司主营业务处于充分竞争市场,若不能创新管理、优化结构,或影响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98] - 公司通过对标领先企业、推进降本增效等措施应对市场竞争风险[98] - 公司对高端人才有较大需求,人才问题或影响战略规划目标实现[98] - 公司根据高端人才引进目标确定年度计划,拓展途径并健全激励机制[99] 公司制度建设与治理 - 2022年公司分阶段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共修制订25个[101] - 公司已形成权责分明、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101] - 2022年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3次临时股东大会[103] - 公司严格按规定召集并召开股东大会,保障股东平等权利[103] - 股东大会聘请专业律师见证,程序符合相关规定[103] - 2022年公司共召开13次董事会会议,各次会议所审议议案均获全部通过[117] - 董事肖海潮、苏子华等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多为13次,部分董事亲自出席次数有差异[118][119] - 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成员构成[120] - 报告期内提名及薪酬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121][122] - 公司发布《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127] - 公司发布《经营实体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及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管理办法》激发潜能、提升绩效[127] - 公司按规定拟定经理层成员绩效管理办法,开展经营业绩考核和综合考核,经理层成员薪资与考核结论挂钩[136] - 2022年公司所属子公司推进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138][139] - 公司制发《规章制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从五方面10项具体任务开展专项工作[137] - 公司建立健全全面有效的内控体系,所属子公司均成立风控委员会,制定风险内控管理制度[138] - 公司优化公司治理体系,全级次落实董事会、经理层重大决策事项的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139] - 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人事、薪酬、劳动用工制度[139] - 公司全级次共修订30余项管理制度以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145] 公司人员情况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17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255人,在职员工合计1,572人[125]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358人、销售人员193人、技术人员650人等[12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方面博士6人、硕士166人、大学724人等[125]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2人[125] - 2022年全年参加培训4452人次,培训班次349次,培训经费支出90万元[128] -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2.65%,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50人、本科201人、专科0人、高中及以下0人[66]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98人,30 - 40岁160人,40 - 50岁95人,50 - 60岁3人,60岁及以上0人[66] 董监高人员信息 - 肖海潮年初与年末持股均为1820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