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82亿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6.11亿元[4] - 2022年营业收入27.78亿元,较上年减少14.98%[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2亿元,较上年增长20.92%[1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63亿元,较上年减少26.88%[1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0%[15]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79元/股,较上年增长23.44%[15]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52%,较上年增加2.44个百分点[16]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41亿元,较上年增加5.38亿元[18] - 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87亿元、5.00亿元、7.12亿元、6.79亿元[16]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845.31万元,同比减少14.98%;利润总额182,951.80万元,同比增长19.23%;净利润158,189.17万元,同比增长20.92%;扣非净利润84,068.57万元,同比减少23.90%[20]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8亿元,同比减少14.98%;利润总额18.30亿元,同比增长19.23%;净利润15.82亿元,同比增长20.92%;扣非净利润8.41亿元,同比减少23.90%[40] - 营业收入减少是因集采后产品单价降低及对流通环节胰岛素产品差价冲销或返还,营业成本增加是因生物制品销量上涨[41] - 销售费用降低是因营业收入减少,管理费用降低是因股权激励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降低,研发费用降低是因项目达资本化条件列入开发支出[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26.88%,是因收入下降和材料储备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是因处置股票和收回理财产品;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是因分配股利增加和回购股份减少[41][42][43][44] - 医药行业营业收入27.31亿元,毛利率78.20%,同比减少4.93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营业收入178.75万元,毛利率25.37%,同比减少67.10个百分点;房地产行业营业收入909.88万元,毛利率33.58%,同比减少3.88个百分点[46] - 生物制品营业收入23.31亿元,毛利率83.86%,同比减少4.50个百分点;医疗器械营业收入3.22亿元,毛利率43.08%,同比增加4.18个百分点;中成药和化药营业收入7800.75万元,毛利率54.25%,同比减少7.84个百分点[46] - 公司2022年国内营收26.96亿元,国外营收4626.38万元,国内毛利率78.40%,国外毛利率55.91%,国内毛利率较上年减少3.05个百分点,国外减少6.54个百分点[47] - 生物制品制剂收入22.75亿元,较上年减少4.43亿元,销量和价格影响分别为6.43亿元、 - 8.85亿元,渠道补差冲减营收2.01亿元[47] - 生物制品(原料药及制剂产品)毛利率减少4.50个百分点,医疗器械毛利率增加4.18个百分点[47] - 生物制品(制剂产品)生产量7581.97万支、销售量7375.78万支、库存量1249.95万支,较上年分别增减15.50%、14.92%、96.96%[4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3201.1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50%;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6093.0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5.16%[51][53] -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较上年分别减少22.28%、8.70%,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分别增加66.33%、9.67%[54][55][56][57] - 研发投入合计40139.2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4.45%,资本化比重63.45%[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6309.41万元,较上期减少26.8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399.03万元,上期为 - 1175.86万元[60][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58,461,613.01元,占总资产0.87%,较上期期末增长58.00%,因购买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未到期[6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33,575,687.57元,占总资产0.50%,较上期期末减少63.29%,因客户银行承兑汇票减少及支付采购款增加[63] - 其他应收款期末数为20,557,059.30元,占总资产0.30%,较上期期末增长169.47%,因销售部备用金增加[63] - 开发支出期末数为582,072,213.36元,占总资产8.62%,较上期期末增长42.81%,因研发项目达到资本化条件[63] - 合同负债期末数为19,694,811.74元,占总资产0.29%,较上期期末增长202.89%,因预收货款及房款增加[63] - 应交税费期末数为13,200,183.46元,占总资产0.20%,较上期期末减少88.17%,因缴纳延期纳税税费[63] - 库存股期末数为150,365,829.95元,占总资产2.23%,较上期期末减少62.23%,因回购股份并注销[63][64] - 资本公积期末数为641,899,684.20元,占总资产9.51%,较上期期末减少36.16%,因回购股份并注销[63][64] - 糖尿病领域营业收入227,470.51万元,营业成本33,469.90万元,毛利率85.29%,同比减少4.00%[69] - 心脑血管领域营业收入7,253.23万元,营业成本3,143.95万元,毛利率56.65%,同比减少7.19%[69]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93350.9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3.60%,同比下降8.70%,主要因营业收入降低[80] - 销售费用中差旅费占比48.47%,职工薪酬占比19.75%,咨询费及市场开发费占比18.98%[80] 利润分配 - 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4.96亿元(含税)[4] - 本年度不送股,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5] - 加上半年度股息及回购金额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74.36%[4] - 2022年公司两次现金分红,2021年度每10股派3元,共派599876577.6元;2022年半年度每10股派2.5元,共派495919668.5元[141] - 2023年4月拟对2022年度每10股派2.5元,共派495919668.5元,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41] - 报告期内现金分红金额含税991839337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62.70%[143] - 公司本年度每10股送红股数和转增数均为0[143] - 2022年合计分红金额(含税)为11.76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74.36%[144] - 2022年半年度和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均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96亿元(含税)[144] 股份回购 - 2022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金额为1.84亿元(不含交易费用)[4] - 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回购股份23999946股,支付263887209.31元;2022年3月至9月回购15699918股,支付143573945.92元[142] - 2021年8月25日至2022年1月28日累计回购股份2399.99万股,支付总金额2.64亿元;2022年3月25日至9月24日累计回购股份1569.99万股,支付总金额1.44亿元[144] - 2022年1月28日公司完成第一次回购,累计回购股份23999946股并注销[187] - 2022年9月24日公司完成第二次回购,累计回购股份15699918股并注销[18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吉林省通化县东宝新村,网址为http://www.thdb.com [13][1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 [14] 风险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7] - 医药企业面临销售与价格压力,需转变经营思路降本增效[85][86] - 2021年11月公司胰岛素产品集采中标,2022年5月集采落地实施,面临药品降价[91] - 公司通过精简冗余、节本增效、加速研发、布局创新药等应对集采降价影响[91] - 新药研发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受多方面影响,公司强化研发针对性[91]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研发、环保、管理、成本等方面风险[91] 产品销售与市场份额 - 截至2023年3月底,门冬胰岛素产品进入二级及以上医院超2300家[21] - 2022年公司人胰岛素市场份额提升至40.50%,位列全国第一;甘精胰岛素市场份额提升至约5.90%[21] - 2022年公司胰岛素全系列产品销量为7,375.78万支,同比增长14.92%,人胰岛素制剂近双位数增长,胰岛素类似物超100%[22] - 公司2022年人胰岛素制剂销量近双位数增长,胰岛素类似物销售收入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31] - 公司胰岛素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远小于胰岛素集采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幅度[36] - 公司2022年胰岛素全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4.92%,人胰岛素销量近双位数增长,胰岛素类似物同比增长超100%[36] 研发进展 - 公司将治疗领域由糖尿病拓宽至痛风/高尿酸血症,在研项目含3款糖尿病、2款痛风一类新药及痛风口服药[22] - 全球首款SGLT1/SGLT2/DPP4三靶点抑制剂2022年2月完成临床I期首例受试者入组[22] - 公司GLP - 1/GIP双靶点激动剂2023年1月获降糖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23] - THDBH130/131于2023年1月完成关键Ⅰ期临床试验,2月Ⅱ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3] - THDBH150/151于2022年12月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3] - 依托考昔片2022年12月完成生物等效性备案工作[23] - 门冬胰岛素30及50注射液2022年11月获批上市[24] -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25R 2022年9月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10月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24] - 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THDB0206)2022年12月完成关键Ⅰ期临床试验,目前Ⅲ期临床试验正在筛选和入组中[24] - 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注射液(THDB0207)2022年3月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目前Ⅰ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24] - 利拉鲁肽注射液预计2023年底获批上市[24] - 瑞格列奈片2022年9月获批上市[26] - 恩格列净原料药预计2023年底获批上市[27] - 人胰岛素欧盟注册Ⅲ期临床试验完成,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27] - 甘精胰岛素在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注册工作,门冬胰岛素完成前期准备[27] - 公司DPP - 4类药物磷酸西格列汀与复方制剂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已获注册批件,SGLT - 2类药物恩格列净NDA已获受理,GLP - 1RA类药物利拉鲁肽注射液NDA已获受理,创新药GLP - 1/GIP双受体激动剂申报临床已获受理[32] - 近年来公司获7个品种生产批件,利拉鲁肽注射液、恩格列净片剂报产已获受理[70] - 公司与法国阿多西亚合作推进的超速效赖脯胰岛素、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注射液进入临床阶段[70] - 公司现有五款全球一类创新药,部分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70][71] - 注射用THDBH121于2023年1月获得降糖适应症临床受理[71][74] - 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注射液、德谷胰岛素注射液、THDBH151片于报告期内获得临床批件[74] - 恩格列净片于报告期内申报生产,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74] - 门冬胰岛素30、50注射液,瑞格列奈片在报告期获得药品注册证书[75] - 恩格列净片于2022年2月申报生产[75] - 超速效赖脯胰岛素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137.25%,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注射液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206.93%,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 1类似物(索马鲁肽)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200.59%[78]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40139.22万元,较上年增长5.58%,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4.45%,占净资产比例6.13%,资本化比重63.45%[76][77]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生物制品、中成药、化学药,治疗领域以糖尿病及内分泌、心脑血管为主[3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人胰岛素原料药、人胰岛素注射剂、甘精胰岛素原料药及注射液等多种药物和糖尿病相关医疗器械[33] -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GMP和欧盟GMP认证的生产车间,被认定
通化东宝(60086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