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杉杉股份(600884) - 2018 Q4 - 年度财报
杉杉股份杉杉股份(SH:600884)2019-04-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杉杉股份,代码600884[15] - 公司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计,签字会计师为王一芳、施丹华[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庄巍[11] - 董事会秘书为陈鹏宇,证券事务代表为陈莹[12] - 公司注册地址为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日丽中路777号(杉杉大厦)801室,邮编315100[13] - 公司办公地址为浙江省宁波市望春工业园区云林中路218号,邮编315177[13] 母公司利润分配情况 - 2018年度母公司净利润705,418,183.11元,年初未分配利润1,437,677,041.37元[4] - 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为70,541,818.31元,减应付2017年普通股股利67,365,899.16元,本次可供分配的利润为2,005,187,507.01元[4] - 拟以2018年末总股本1,122,764,986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应付普通股股利89,821,198.88元[4] - 本年度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营业收入88.53亿元,较2017年增长7.05%[17]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亿元,较2017年增长24.46%[17] - 2018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7.07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2.63%[17] - 2018年末总资产234.49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6.23%[17] - 2018年基本每股收益0.993元,较2017年增长24.46%[18] - 2018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55%,较2017年增加0.89个百分点[18] - 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12亿元,较2017年的4.55亿元有所增加[21] - 2018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7.28亿元,较期初减少25.53亿元[22] -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342.28万元,同比增长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27.77万元,同比增长24.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313.75万元,同比下降31.30%[56] - 营业收入8,853,422,775.58元,同比增长7.05%;营业成本6,897,204,303.06元,同比增长11.77%[75] - 销售费用427,688,504.86元,同比增长10.76%;管理费用478,027,526.67元,同比下降13.62%[75] - 研发费用374,844,004.28元,同比增长13.12%;财务费用274,394,767.00元,同比增长22.62%[75] - 投资收益1,091,447,561.81元,同比增长57.77%,主要系抛售宁波银行股票获8.17亿元收益[75][77] - 其他收益202,222,931.53元,同比增长138.67%,主要系正极公司获政府补助增加[76][77] - 2018年销售费用4.28亿元,较2017年增加10.76%;管理费用4.78亿元,较2017年减少13.62%;财务费用2.74亿元,较2017年增加22.62%;研发费用3.75亿元,较2017年增加13.12%;所得税2.86亿元,较2017年增加21.72%[84] -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0,421,484.8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704,534,785.03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75,072,651.08元,较201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1.12%[90] - 公司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27.77万元,同比增长24.46%,出售宁波银行股票获投资收益约81,741.63万元[91]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2,619,513,785.55元,占总资产比例11.17%,较上期期末增加57.12%,主要因子公司杉杉能源引入战略投资人融资20亿元[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98,537.42元,较上期期末减少83.64%,受香港杉杉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市价波动影响[92] - 持有待售资产本期期末为 -,较上期期末减少100.00%,因转让宁波杰艾希服装有限公司股权及上海临港项目转让[92]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38.74亿元,占比16.52%,较上期减少39.50%,主要因抛售宁波银行股票8.75亿元及股价变动影响[93] - 长期股权投资为26.24亿元,占比11.19%,较上期增加80.46%,因竞拍得穗甬控股30%股权,成交价9.36亿元[93] - 固定资产为38.20亿元,占比16.29%,较上期增加44.40%,因锂电池板块在建工程转固金额增加[9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0.44亿元,占比8.72%,较上期增加1219.29%,因“13公司债”7.5亿元和信托计划9亿元到期重分类[93] - 资本公积为40.88亿元,占比17.43%,较上期增加38.46%,因杉杉能源引入战略投资人定向发行股票融资20亿元[94] - 少数股东权益为18.15亿元,占比7.74%,较上期增加160.60%,因少数股东损益增加及杉杉能源融资20亿元[95] - 2018年公司对外投资额为17.1503027238亿元,同比去年减少19.489753296亿元,同比减少53.19%[106] 锂电池材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分为新能源和非新能源业务,锂电池材料业务是核心业务及主要业绩来源[23] - 锂电池材料业务涵盖正极、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24] - 2018年公司锂电材料板块前5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17年的38.41%提高至47.09%[29] - 2018年公司钴酸锂产量排名全国第二,三元材料产量排名全国第五;负极材料产量排名全国第二;电解液出货量排名国内第四[33] - 2018年锂电池材料业务主营业务收入700,543.47万元,同比增长16.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16.50万元,同比下降21.67%[57] - 2018年正极材料业务销售量20,063吨,同比下滑6%;主营业务收入466,408.16万元,同比增长9.49%;净利润51,462.73万元,同比下降1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22.32万元,同比下降16.43%[58] - 2018年正极公司前10大客户销售占比达到75%,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58] - 2018年杉杉能源引进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20亿元[59] - 2018年杉杉能源4.45V高电压钴酸锂实现小批量供货,4.48V高电压钴酸锂完成产品定型并批量送样[59] - 2018年负极业务销售量33,907吨,同比增加9.69%;主营业务收入193,793.76万元,同比增长30.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53.64万元,同比上升7.88%[60] - 若剔除湖州创亚商誉减值2,000万元影响,2018年负极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03.64万元,同比增加24.28%[60] - 2018年负极材料业务宁德建成品产能2万吨年底投试产,郴州杉杉7000吨石墨化产能4月底投试产,内蒙古包头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一期项目4月开工预计2019年年中投试产[60] - 2018年电解液业务销售量13383吨,同比增109%,主营业务收入40341.55万元,同比增长37.10%,归属股东净利润-4523.19万元[62] - 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7,005,434,710.99元,同比增长16.06%,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00%,毛利率减少5.80个百分点[78] - 2018年正极材料营业收入46.64亿元,毛利率17.13%,较上年减少7.54个百分点;负极材料营业收入19.38亿元,毛利率24.41%,较上年减少2.78个百分点;电解液营业收入4.03亿元,毛利率14.76%,较上年增加0.07个百分点[79] - 2018年正极材料生产量19890吨,同比减少10.24%;销售量20063吨,同比减少6.45%;库存量1601吨,同比减少9.75%;负极材料生产量35801吨,同比增加10.92%;销售量33907吨,同比增加9.69%;库存量5832吨,同比增加25.48%;电解液生产量13797吨,同比增加101.50%;销售量13383吨,同比增加108.59%;库存量1227吨,同比增加50.95%[80] - 2018年锂电池材料原材料成本46.3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1.74%,较上年增加27.58%;人工工资0.8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1.57%,较上年增加17.07%;制造费用9.4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16.69%,较上年增加14.41%[82] - 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国内主营业务收入62.90亿元,占比89.79%,国外7.15亿元,占比10.21%[101] - 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存货期末余额164,43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13,035万元,同比下降7%,本期存货周转率为3.32,较上年减少0.25,负极业务存货较去年同期增加60%[103] - 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26,806万元,较上年末增加52,931万元,增加72%,应付账款周转率为5.65,比上年度减少1.64[104] - 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30,03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27,570万元,增加14%,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24,比上年度减少0.17[105] 新能源汽车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200万辆,渗透率达2.1%;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渗透率达4.4%;锂电装机累计57GWH,同比增加58%[30] - 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4.92万辆,同比增长120%;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12.32GWh,同比增长179%[31] - 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37] - 2018年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37] - 2018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37] - 2018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37] - 2018年新能源汽车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1339.95万元,同比下降79.20%,归属股东净利润-17086.69万元[63] - 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113,399,500.91元,同比下降79.20%,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6.75%,毛利率减少10.92个百分点[78] - 2018年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1.13亿元,营业成本1.18亿元,毛利率 -3.75%,较上年减少10.92个百分点,主要系本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所致[79] - 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204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5.6万辆,预计2019年全球约270万辆,中国约160万辆[120] - 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4.92万辆,同比增长120%;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12.32GWh,同比增长179%[120] -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127万辆和125.6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57GWh,同比增长57%[124] - 预计到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有望分别超210万和600万辆[124] - 2015 - 2025E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量分别为33.6、52.4、81.4、122.5、165.5、216.3、603.2万辆[125] -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预计大幅退坡,国内市场增速可能不及预期[149] 充电桩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30万台,全年新增8.6万台,同比增长40.1%[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充电桩全国运营功率达10万千瓦,同比增长155%,2018年充电收入同比增长188%[64] - 2020年全国将建成超1.2万座充换电站、超500万个交直流充电桩;2025年将建成超3.6万座充换电站、超2000万个交直流充电桩;2030年将建成超4.8万座充电站、超8000万个交直流充电桩[126] - 公司旗下运营充电桩的子公司云杉智慧专注城市快充站发展,2018年集中投建的快充站投运及运营平台对外开放,充电桩业务有望加速盈利[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