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郑永刚[10] - 公司股票为A股,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杉杉股份,代码600884[14]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 - 2022年3月起,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13] 财务审计情况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206.99亿元,较2020年增长151.94%[1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0亿元,较2020年增长2320.00%[16]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9.2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52.55%[16] - 2021年末总资产402.8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64.17%[16] - 2021年末期末总股本21.43亿股,较2020年末增长31.63%[16]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2.040元/股,较2020年增长2003.09%[17]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75%,较2020年增加22.54个百分点[17]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54亿元[20] - 2021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合计期末余额10.21亿元,当期变动 - 19.01亿元[21]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40亿元,同比增长2320.00%[23] - 营业收入为206.99亿元,上年同期为82.16亿元,变动比例151.94%,主要因锂电产销量和LCD偏光片业务增加[75][76] - 营业成本为155.19亿元,上年同期为67.87亿元,变动比例128.67%,因锂电销售和LCD偏光片业务成本增加[75][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40亿元,上年同期为6.62亿元,变动比例 - 634.69%,因收购LCD偏光片业务投资59.73亿元及收到杉杉能源股权转让款17.03亿元[75][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0.47亿元,上年同期为 - 4.66亿元,因借款、股票发行及股本金增加[75][77] - 投资收益为23.89亿元,上年同期为3.89亿元,变动比例514.96%,因转让杉杉能源股权及重新计量剩余股权[75][77] - 所得税费用为11.04亿元,上年同期为0.58亿元,变动比例1812.51%,因转让杉杉能源及收购LCD偏光片业务[75][7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40亿元,上年同期为1.38亿元,变动比例2320.00%,因锂电池材料、偏光片业务及投资收益增加[75][78] - 少数股东损益为2.31亿元,上年同期为0.67亿元,变动比例243.56%,因锂电池材料公司净利润增加[75][7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32.0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20.49亿元[79] - 2021年锂电池材料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9.07亿元,偏光片业务净利润为11.97亿元[79] - 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91.25亿元,同比增31.95%,营业成本66.43亿元,同比增15.87%,毛利率27.20%,增加10.10个百分点[80] - 境内营业收入184.67亿元,同比增169.61%,营业成本137.84亿元,同比增143.52%,毛利率25.36%,增加8.00个百分点[81] - 直销营业收入203.63亿元,同比增151.18%,营业成本153.18亿元,同比增127.96%,毛利率24.78%,增加7.66个百分点[81] - 2021年销售费用204,621,622.61元,同比下降6.14%;管理费用654,122,587.74元,同比增长29.42%;财务费用654,130,893.87元,同比增长134.66%;研发费用715,632,069.94元,同比增长82.11%;所得税1,103,886,889.33元,同比增长1,812.51%[91]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15,632,069.94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46%,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92]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64亿元,较2020年的3.29亿元减少210.69%,主要因完成LCD偏光片业务收购[99]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40亿元,较2020年的6.62亿元减少634.69%,因完成LCD偏光片业务收购及收到杉杉能源股权转让款[99]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0.47亿元,较2020年的 - 4.66亿元变动,主要因取得借款、非公开发行股票及收到股本金增加[99] - 转让杉杉能源19.6438%股权获得投资收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4.00亿元[100] - 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92.95亿元,占总资产23.07%,较上期增加201.46%,因非公开发行股票及收购LCD偏光片业务[101] - 2021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减少100%,因全部抛售[101] - 2021年末应收票据为3466.61万元,占总资产0.09%,较上期减少55.52%,因转让杉杉能源股权[101] - 2021年末应收款项融资为6.45亿元,占总资产1.60%,较上期增加34.76%,因锂电业务票据背书转让增加[101] - 2021年末预付款项为8.37亿元,占总资产2.08%,较上期增加266.24%,因负极业务预付款及收购LCD偏光片业务[101] - 2021年末存货为30.43亿元,占总资产7.55%,较上期增加87.61%,因收购LCD偏光片业务及负极材料销售备货增加[101] - 报告期末对巴斯夫杉杉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34.52亿元,杉杉能源持股比例由68.6438%降至49% [10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9.19亿元,占总资产2.28%,较上期期末变动 - 67.40% [102] - 使用权资产本期期末数20.22亿元,占总资产5.02%,较上期期末变动104.13% [102] - 商誉本期期末数9.15亿元,占总资产2.27%,较上期期末变动614.29%,因收购LCD偏光片业务确认商誉7.87亿元 [102]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43.39亿元,占总资产10.77%,较上期期末变动67.09% [102]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1.12亿元,占总资产0.28%,较上期期末变动99.34%,因锂电业务预收货款增长 [10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36.24亿元,占总资产8.99%,较上期期末变动1026.10% [103] - 实收资本本期期末数21.43亿元,占总资产5.32%,较上期期末变动31.63%,因非公开发行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 [104] - 未分配利润本期期末数100.83亿元,占总资产25.03%,较上期期末变动61.38%,因锂电池材料产销、收购业务及股权出售 [104] - 境外资产1.6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41% [105]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投资额为1247593.40万元,同比增加1097961.40万元,增幅733.77%[109] - 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报告期所有权益变动合计687767735.81元[115] - 报告期卖出宁波银行8,708,800股,收到资金338,191,094.11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233,261,970.24元[116] - 报告期卖出洛阳钼业239,895,432股,收到资金1,494,158,134.22元,期末股份数量150,000,000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408,786,080.80元[116]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9,938.26万元,同比增长151.94%;净利润333,969.65万元,同比增长2320.00%;扣非净利润188,532.01万元,同比增加204,910.37万元[133] 负极材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负极材料销量超1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41.40亿元,同比增长64.42%;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182.87%[25][26] - 公司快充类产品出货占比提高至约50%,硅基负极产品在消费和电动工具领域已实现百吨级销售[27] - 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人造石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42] - 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二,人造石墨出货量全球第一[53] - 截止2021年末,负极材料成品产能12万吨,石墨化产能4.2万吨,预计2022年底负极材料产能达20万吨[53] - 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在高精尖品研发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53] - 2021年公司包头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一期)达产,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降本效果显著[54] - 负极材料生产量101765.04吨,同比增65.74%,销售量101007.97吨,同比增71.27%,库存量8377.95吨,同比增9.93%[82] - 负极材料原材料成本本期12.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74.51%,主要因产销规模扩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85] - 负极材料QCG - W2已实现在终端车企应用,C40已实现批量出货等多个项目有不同进展[94] - 2021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88.27万吨,同比增加63%,中国产量81.59万吨,同比增长76%,人造石墨占比76%[107] - 预计2022年底负极成品产能达20万吨,石墨化产能超10万吨[134] - 动力方向专注容量350mAh/g长循环负极材料开发[135] - 2022年加快第二代硅氧负极材料量产和应用,争取自主装备实现率达90%以上[136] - 2021年在钠离子电池方向向相关电池企业进行百公斤级供货[137] - 2022年持续改进现有石墨化箱体炉技术,增加高效辅料冷却筛分系统[140] 电解液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电解液业务销量17477吨,同比下降12.20%;主营业务收入13.70亿元,同比增长149.59%;净利润4.34亿元[31] - 电解液库存量444.39吨,同比降45.94%,主要因添加剂紧缺致产销量下降[82][83] - 电解液基于中镍高压4.35V + NCM/AG动力电解液和高镍添加剂体系已量产,部分项目处于中试或小试阶段[96] - 2021年全球电解液产量达到56.3万吨,同比增长55%,价格涨幅超200%[107] 正极材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分别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5亿元、3.68亿元、3.04亿元[23] - 2021年1 - 8月正极材料销量21846吨,全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4亿元[32] - 公司向BASF转让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19.6438%股权,持股比例降至49%,杉杉能源自2021年9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32] - 2020年杉杉能源主营业务收入38.49亿元,净利润1.39亿元;2021年1 - 8月并入合并范围主营业务收入36.15亿元,净利润3.04亿元[86] - 正极材料4.5V高电压钴酸锂等目前处于小试阶段[97] - 2021年全球钴酸锂总产量约10.17万吨,国内产量9.17万吨,同比增长24.3%;全球三元材料总产量72.97万吨,同比增长79.3%,中国总产量39.81万吨,同比增长89.5%[107] 偏光片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偏光片业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7亿元[23] - 2021年2 - 12月杉金光电偏光片销量1.1亿平方米,主营业务收入99.44亿元,净利润11.97亿元[33] - 2021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面积为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65寸(含)以上TV面板的出货面积为0.6亿平方米,占整体LCD TV面板的33.5%,同比增长17.1%,预计2021 - 2025年间仍将维持约13.5%的年复合增长率[46] - 2021年全球LCD IT面板出货面积为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6%[46] - 预计2021年中国大陆TFT - LCD面板产能占比超过全球的60%,到2025年将超过全球的70%[46] - 预计国内偏光片需求将从2021年的3.9亿平方米增长至2025年的5.4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46] - 2021年公司偏光片生产份额约为24%,排名全球第一[46] - 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安装的RTP生产线数量达到24条[38] - 公司开发和认证了近50个高端TV产品型号[36] - 公司偏光片
杉杉股份(60088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