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9,890,628.84元,同比增长10.70%[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719,702.08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14] - 2022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488,501,223.45元,同比增长10.32%[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9,501,168.35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5] - 公司2022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10.70%,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671.40万元[33]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519,890,628.84元,同比增长10.7%[193] - 营业总成本为687,400,606.01元,同比增长11.3%[19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719,702.08元,同比亏损扩大7.3%[194]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46,899,013.49元,同比下降48.1%[196] - 母公司净利润为-344,078,925.13元,同比亏损扩大83.8%[197] 现金流量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024,930.79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15]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533,842,444.72元,同比增长23.7%[198]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611,867,375.51元,同比增长17.6%[198]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8,024,930.79元,较2021年有所改善[198]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1,360,497,594.42元,同比增长198.1%[199]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1,352,240,586.56元,同比增长151.3%[199]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257,007.86元,较2021年大幅改善[199]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114,314,184.73元,同比下降15.4%[199]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70,135,035.57元,同比增长28.9%[199]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4,179,149.16元,同比下降45.2%[199] - 公司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344,401.08元,同比下降37.0%[200]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52,667,612.07元,同比下降14.36%[16] - 2022年末总资产为1,923,622,110.67元,同比下降8.91%[1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货币资金为79,670,635.64元,较2021年的78,924,136.84元略有增加[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82,864,278.91元,较2021年的309,669,113.01元大幅减少[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为49,803,208.97元,较2021年的22,585,794.58元显著增加[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存货为112,984,324.42元,较2021年的166,121,812.14元大幅减少[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固定资产为751,038,774.62元,较2021年的821,500,304.93元有所减少[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在建工程为513,442,216.84元,较2021年的404,472,305.67元显著增加[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无形资产为51,208,017.43元,较2021年的63,943,252.84元有所减少[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合计为586,674,838.89元,较2021年的793,000,882.61元大幅减少[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9,814,524.85元,较2021年的12,265,061.95元有所减少[18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使用权资产为4,369,489.24元,较2021年的7,235,455.20元显著减少[188]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336,947,271.78元,较2021年的1,318,753,940.38元略有增长[189] - 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合计为469,256,071.48元,较2021年的521,042,985.26元有所下降[189] - 公司2022年长期借款为195,137,334.40元,较2021年的103,435,289.16元大幅增加[189] - 公司2022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32,597,440.68元,较2021年的1,344,261,103.61元有所下降[190] - 公司2022年未分配利润为-110,135,897.23元,较2021年的65,509,187.95元大幅下降[190]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合计为684,120,033.52元,较2021年的615,437,164.08元有所增长[191] - 公司2022年长期股权投资为933,547,197.65元,较2021年的1,314,762,558.98元大幅下降[191] - 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合计为414,850,535.44元,较2021年的368,446,559.47元有所增加[192] - 公司2022年未分配利润为196,836,099.04元,较2021年的540,915,024.17元大幅下降[192] 产品与生产 - 2022年全年粘胶短纤产量为28,527吨,受市场影响两次停车135天,影响产量19,000吨[24] - 2022年粘胶短纤优等品率为80.21%,较2021年的64.48%有明显提升[24] - 莱赛尔项目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投料试生产[24] - 公司粘胶短丝全年累计产量28,527吨,优等品率达80.21%,销售30,452吨,销售收入34,888万元,产销率达100%[29] - 公司PET发泡产品销售27,211立方米,销售收入7,603万元,库存18,514立方米[30] - 公司正在推进年产4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上半年投料试车[32] - 粘胶短纤生产量为28,527.1吨,同比下降15.04%,销售量为30,452.23吨,同比下降1.24%,库存量为911.84吨,同比下降67.86%[40] - 城市生态补水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5,545.58万吨,同比下降7.30%,库存量为0吨[40] - PET发泡材料生产量为9,972立方米,同比下降77.74%,销售量为27,211立方米,同比增长93.71%,库存量为18,514立方米,同比下降51.31%[40] - 粘胶短纤原材料成本为358,374,869.02元,占总成本的86.06%,同比增长5.80%[41] - 城市生态补水原材料成本为8,446,527.22元,占总成本的55.92%,同比增长12.87%[42] - PET发泡材料原材料成本为62,206,764.64元,占总成本的76.07%,同比下降14.15%[43] - 公司拥有粘胶短丝生产能力为8万吨/年,正在建设年产10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莱赛尔)项目的一期工程4万吨/年莱赛尔纤维项目,预计2023年中期建成投入试运行[54] - 粘胶短纤产能利用率为35.66%,设计产能为8.0万吨/年[63] - PET发泡材料产能利用率为8.31%,设计产能为12万立方米/年,在建产能为4万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10月完工[63] - 莱赛尔纤维设计产能为4万吨/年,在建产能为4万吨/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工[63] - 木浆粕采购量为2.59万吨,耗用量为2.86万吨,价格同比变动比率为12.86%[63] - 烧碱、二硫化碳、硫酸等化工原料采购量为4.65万吨,耗用量为4.39万吨,价格同比变动比率为46.27%[63] - 煤采购量为3.35万吨,耗用量为3.42万吨,价格同比变动比率为27.16%[64] - 粘胶短纤内销营业收入为34,882.35万元,同比增长6.20%[64] - PET发泡材料内销营业收入为9,075.74万元,同比增长111.68%[6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2年引进本科4人、硕士3人、博士1名,初步形成由副院长、主管、研发人员组成的人才团队[25] - 公司2022年已申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25] - 公司2022年新增研发场所1300平方米,新增研发仪器设备70余台(套),引进研发人才6名,进一步增强研发创新能力[60] - 公司及子公司目前共有有效授权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60] - 公司2022年主要研发内容包括莱赛尔纤维生产技术及原料适应性研究,PET发泡材料开发及工艺技术的应用,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研发等[60] - 公司2022年5月同南京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60] - 公司拥有两个省级研发机构、一个企业研究院,目前是“一总部三基地”的研发布局[60] - 公司生产的PET发泡材料具有耐高温、环保、加工便利、机械性能良好等特点,生产过程中边角料、切屑等可以重新利用制造新的材料[62] - 公司研发费用为17,142,558.56元,同比增长2.9%[193] 股东与股权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084户[157] -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35.41%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157] - 南京轻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55%的股份[157] - 南京国资混改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44%的股份[157] - 金婷持有公司1.56%的股份[157] - 金光华持有公司1.20%的股份[157] - 吕坤钰持有公司0.91%的股份[157]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0.67%的股份[158]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0.45%的股份[158] - 南京纺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40%的股份[158]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风险,粘胶纤维产能规模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70] - 公司面临销量减少风险,国内粘胶纤维行业供过于求,可能导致销量下降和价格竞争[70] - 公司面临原材料风险,溶解浆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利润和原料质量[70] - 公司面临环保风险,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需要治理[70]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2022年排查和整改87项安全隐患,三年累计排查和整改236项安全隐患[25] - 公司2022年辨识各类危险源1591项,排查出安全隐患1076条并全部完成整改[25]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1527万元[120] - 南京金羚生物基纤维有限公司2022年全年无超标排放,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为0吨,氨氮排放量为0吨[120] - 江苏金羚纤维素纤维有限公司2022年全年无超标排放,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为21.9499吨,氨氮排放量为0.5093吨[121] - 江苏金羚纤维素纤维有限公司2022年全年无超标排放,主要污染物硫化氢排放量为0.11 Kg/h,二硫化碳排放量为7.73 Kg/h[122] - 江苏金羚纤维素纤维有限公司2022年全年无超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0.24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55吨,烟尘排放量为3.917吨[123] - 江苏金羚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和土壤平整绿化工作,现已绿化场地面积38940平方米[130] - 公司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已于2023年3月29日刊登在《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131]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2022年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确保所有股东享有平等权利[72]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所有董事均勤勉履行职责[7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是职工监事,监事会认真履行职责[72] - 公司建立了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高管人员薪酬与经营目标和个人绩效挂钩[7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持股情况无变化,总持股数为600股[77][7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43.80万元[77][78] - 董事长陈建军自2022年12月起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79] - 总经理谌聪明自2022年1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80] - 高级专务丁明国自2022年12月起担任公司高级专务[81][82] - 董事钟书高自2019年9月起历任公司第九届、第十届董事会董事[83] - 董事胡苏迪自2019年5月起担任公司第九届、第十届董事会董事[8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周维自2022年8月18日起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89] - 艾兴海自2021年10月27日起担任公司第十届监事会主席,并于2022年8月2日离任[90] - 梁平自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担任公司工会主席兼专务,2023年3月起担任公司专务[91] - 张凯自2022年11月起担任公司二级专员,并自2017年12月起历任公司第九、十届监事会监事[92] - 张小泉自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并于2022年6月30日因即将届满退休年龄不再担任该职务[93] - 蒋笛自2010年10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并于2022年12月12日辞去该职务[94] - 李翔自2017年4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江苏金羚纤维素纤维有限公司执行董事[96] - 康国培自2022年10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南京金羚生物基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97] - 杜国祥自2023年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上海越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98] - 陈波自2023年2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99]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会共召开了12次会议,审议了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预案等重要事项[106][107][108]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对商誉、无形资产、存货、固定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审议通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财务决算和2022年度预算工作报告已审议通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已审议通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已审议通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已审议通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已审议通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已审议通过[10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已审议通过[107] 员工与薪酬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70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819人,合计1,189人[112]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到943人,其次是行政人员157人,技术人员47人,财务人员23人,销售人员19人[112]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53人,大学专科学历202人,合计355人[113] - 公司薪酬政策包括标准工资、绩效考核奖金、津贴、加班工资和福利,坚持按劳分配和绩效挂钩原则[113] - 公司实行内部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线上培训平台,重点培训新聘员工和一线生产人员[114] - 公司对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实行风险责任和绩效利益相结合的考核激励机制[11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2年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0.48元/股[16]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49%,同比下降3.01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47,295,353.2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025,368.88元[17] - 公司2022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60项工作任务,健全完善公司治理体系[26] - 公司202
南京化纤(60088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