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环境(60120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上海环境上海环境(SH:601200)2022-03-26 00:00

财务分配 - 公司拟以2021年末总股本1,121,858,54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7,101,902,323.1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41% [2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511,397.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7% [2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74,597,528.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7% [2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2,753,938.7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15% [26]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842,898,450.03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6.39% [26] - 2021年末总资产29,277,095,652.78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8.20% [26]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61194元/股,较2020年的0.64386元/股下降4.96%[28]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0%,较2020年的8.20%减少1个百分点[28]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77%[28]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91.3869万元,2020年为693.83494万元,2019年为1.1591729959亿元[33][3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02亿元,同比增加57.41%[1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加9.77%[10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92.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8.43亿元,资产负债率59.46%[103] - 营业成本54.22亿元,同比增加67.90%,主要因执行准则对PPP项目按履约进度结转建造服务成本[102][105] - 销售费用747.95万元,同比增加565.24%,主要是危废项目投产增加费用[102][105] - 管理费用3.30亿元,同比增加50.10%,因无疫情社保优惠及新项目人员增加[102][105] - 财务费用3.16亿元,同比增加71.16%,主要系本年带息负债增加[102][105] - 研发费用1.14亿元,同比增加62.01%,因下属单位研发项目支出增加[102][1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73亿元,同比减少45.15%,因PPP建设支出列支为经营现金流出[102][105] - 公司主营业务合计营业收入668,331.75,营业成本499,379.30,毛利率25.28%,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63.56%,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75.09%,毛利率比上年减少4.92个百分点[109] - 环保服务营业收入498,347.05,营业成本376,492.10,毛利率24.45%,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143.70%,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193.27%,毛利率比上年减少12.77个百分点[109] - 水的生产与供应营业收入61,021.62,营业成本26,778.60,毛利率56.12%,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51.95%,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70.69%,毛利率比上年减少4.82个百分点[109] - 承包及设计规划营业收入108,963.08,营业成本96,108.60,毛利率11.80%,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33.55%,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31.91%,毛利率比上年减少2.12个百分点[109] - 成本分析中,环保服务折旧及摊销本期金额41,025.8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57%,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57.15%[113] - 水的生产及供应折旧及摊销本期金额3,946.6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0.73%,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106.43%[113] - 承包及设计规划外购设备及劳务本期金额55,687.8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0.27%,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 -53.68%[11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78,890.4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9.27%;其中关联方销售额127,732.8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7.99%[11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15,977.5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1.3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20,754.2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83%[117]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13,813,419.85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60%[117]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1,995,233.10元,占总资产比例0.01%,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为 -45.25%[122]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411,097,919.70元,占总资产8.24%,较上期增加65.68%,增加95,582万元[125]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97,255,284.94元,占总资产0.33%,较上期减少72.66%,减少25,841万元[125]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173,088,368.25元,占总资产0.59%,较上期减少74.97%,减少51,835万元[125]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为741,449,724.00元,占总资产2.53%,较上期增加69.93%,增加30,512万元[125] - 无形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0,900,390,173.93元,占总资产37.23%,较上期增加31.65%,增加262,087万元[125]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6,994,199,620.08元,占总资产23.89%,较上期增加38.94%,增加196,007万元[125] 会计政策对现金流影响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PPP项目建设阶段建造支出8.0372303865亿元,按新政策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支出[28][31][32] - 若按原会计政策,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应为13.7647697737亿元[31] - 2021年第四季度,若按原会计政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应为6.9598326918亿元[32] 公司基本信息 - 2019年6月,公司注册地址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南路1525号5、6楼变更为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881号[20]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上海环境,代码为601200 [22]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各业务线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项目26个,入厂垃圾1266.13万吨,同比增长31.14%[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运营垃圾中转站6个,中转垃圾114.63万吨,同比上升20.03%[41] - 2021年多个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在建项目通过试运行或验收[42][43] - 危废医废新增湖北省中部项目,一期总投资约6.65亿元,含5万吨/年工业危废收集平台等多项工程[44] - 环境修复累计完成80余项场地调查、评估及修复项目[44] - 技术服务新签合同214项,遍及17个省(市、自治区)[46] - 竹园一厂一期1.69MW光伏项目实现关键设备100%由清洁能源供电[49] - 针对渗滤液处理完成500t/d工程应用及400t/d和300t/d两套纳滤 - 反渗透膜装备供货[49] - 固废资源化形成2m³/d的高温仓式沼渣快速好氧机械发酵设备[5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7个、填埋项目2个、中转站6个[7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市政污水处理项目4个,另有受托运营项目3个[80] - 上海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总投资额21.07亿元,设计产能2,000吨/日,产能利用率112.8%,发电量2.7748亿度[129][131] - 上海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总投资额10.6亿元,设计产能1,500吨/日,产能利用率115.4%,发电量2.1138亿度[130][131] - 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为38,650吨/日[146] - 公司对福州沪榕海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持股51%,其注册资本23000万元,实缴资本11730万元[149] - 公司对福州沪榕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3%,其注册资本2070万元,实缴资本683.1万元[149] - 上海天马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综合利用中心二期工程本报告期投入25367万元,累计实际投入104619万元[150] - 金华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6522万元,累计实际投入147086万元[150] - 公司对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投资比例99.55%,其总资产38111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081万元[154] - 公司对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表决权比例51.69%,其总资产25330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3848万元[153][154] - 公司累计完成80余项区域性场地调查和评估类项目以及环境修复工程项目[165] - 公司拥有松江区和嘉定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2项工程业绩[171] - 公司松江区和嘉定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项目已经完工[175] 行业政策法规 - 2021年1月24日国务院颁布《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规范排污许可相关事宜[55] - 2021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意见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55] -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2021年9月底建成污水收集处理配套设施,2023年底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55] - 2021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任务指出建设低碳绿色城市,推进垃圾分类等[55] - 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左右,分类收运能力达70万吨/日左右,焚烧处理能力达80万吨/日左右,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58] - 2023年上海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2.9万吨/日、湿垃圾处理能力达9000吨/日、生活垃圾应急填埋能力达5000吨/日[58] - 2022年底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99%以上[58] - 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35%以上[64] - 2012年4月1日起,2006年1月1日后核准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88] - 2020年9月明确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未超该小时数按实际发电量补贴[89] - 纳入补贴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发电量超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核发绿证参与交易[89] - 纳入补贴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核发绿证参与交易[89] - 2021年国务院发布方案对危废监管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62] - 2025年全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目标要达到35%[170] 行业特征与市场趋势 - 2021年固废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对外争取新项目,对内提升投产项目运行,贯彻新《固废法》[61] - 生活垃圾处理无明显周期性,产量和运营不受季节影响,东部和沿海地区以焚烧为主,西部地区以填埋为主[62] - 行业前端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后端包括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上游有工程设计等,下游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63] - 随着城市化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尤其是焚烧处理不断增加,预计下游需求随经济发展持续增长[63] - 市政污水处理无明显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若细分行业流程有季节性安排,水处理行业会有季节性特征[73] - 国家将加大对污水处理行业支持,预计行业投资稳定增长[73] - 污水处理行业客户分工业和市政两类,东部工业污水处理需求大,人口聚集区市政污水处理需求大[73] - 公司污水处理业务处于行业产业链后端,前端包括原水收集与制造、自来水生产、供水,后端包括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及污水排放[74] - 行业上游包括相关设备制造和电力供应等行业,下游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74] - 上游设备制造商议价能力强,其技术水平提升利于污水处理行业降成本、提盈利,行业发展带动上游企业发展[74] - 随着城市化推进,污水处理需求增长,预计未来下游需求随经济发展持续增长[74] - 国内现有污泥处理规模 12.5 万吨/日,妥善处置率不足 40%[70] - “十四五”时期预计生活垃圾处置增量22.4万吨/日,首年增量占三分之一[158] - 我国焚烧发电行业前10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80%[158] - 国外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5%,甚至100%,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相对较低,且资源化产品出路不畅[172]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强化市场优势,巩固市场地位,提升现有市政污水、市政污泥项目运营管理效率,拓增园区式发展[72] - 公司将抓住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发掘污水、污泥、水环境治理等潜在市场机遇[72] - 公司“十三五”主要业务为“2+4”,“十四五”战略愿景从“2+4”演化升级到“环境治理+”[76] - 公司探索在污水处置设施上布局光伏发电推动碳减排[159] - 公司将从“2+4”演化升级到“环境治理+”战略格局,以三项轻资产业务和三项重资产业务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