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24.79亿元,上年同期为38.34亿元,同比减少35.35%[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上年同期为4.15亿元,同比减少33.0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0亿元,上年同期为4.09亿元,同比减少33.96%[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上年同期为4.30亿元,同比减少34.4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0.27亿元,上年度末为98.43亿元,同比增加1.88%[25] - 总资产为295.37亿元,上年度末为292.77亿元,同比增加0.89%[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757元/股,上年同期为0.36958元/股,同比减少33.0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8%,上年同期为4.38%,减少1.60个百分点[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1%,上年同期为4.32%,减少1.61个百分点[25] -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3.5541亿元,变动比例 -35.35%,主要因PPP项目建造收入下降及新投产项目产能未充分释放[73] - 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2.3633亿元,变动比例 -42.22%,主要因PPP项目建造成本下降及防疫抗疫支出增加[73]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82万元,变动比例345.98%,主要因危废项目增加销售费用[73]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755万元,变动比例21.35%,主要因人工成本及租赁装修费增加[73]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5300万元,变动比例37.85%,主要因带息负债增加[73]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993万元,变动比例 -24.76%,主要因下属单位研发项目支出减少[73][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4.798亿元,变动比例 -34.43%,主要因PPP建设部分支出列支为经营现金流出[73][75]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2072.2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7%,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938.59%,增加1873万元系收到银行承兑汇票所致[76]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15778.1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3%,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62.23%,增加6053万元系预付工程款项所致[76] -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337.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11%,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46.41%,增加1058万元系计提预计负债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76]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77.9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0%,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 -99.89%,减少68853万元系PPP项目建设完成结转至长期应收款所致[76] -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期末数为8388.2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28%,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 -55.38%,减少10409万元系支付去年计提职工薪酬所致[76] - 其他应付款本期期末数为16990.9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8%,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254.70%,增加12201万元系计提2021年应付股利所致[76][79] - 本报告期末流动比率0.73,较上年度末增长5.80%,因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减少[175] - 本报告期末速动比率0.70,较上年度末增长4.48%,因速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减少[175] - 本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59.67%,较上年度末增长0.34%,基本持平[175]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70,048,323.9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96%,因营业毛利减少[175] - 本报告期EBITDA全部债务比0.05,较上年同期减少16.67%,基本持平[175] - 本报告期利息保障倍数3.07,较上年同期减少24.94%,因息税前利润较同期减少[175] - 本报告期现金利息保障倍数2.93,较上年同期减少26.93%,因PPP项目建设支出列报变化[175] - 本报告期EBITDA利息保障倍数4.73,较上年同期减少10.59%,因息税前利润较同期减少[175]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9,536,752,233.16元,期初余额为29,312,667,138.03元[182]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8,072,694,365.83元,期初余额为8,329,972,873.37元[182]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9,551,910,858.34元,期初余额为9,090,660,743.29元[182]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7,624,605,224.17元,期初余额为17,420,633,616.66元[182]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1,912,147,008.99元,期初余额为11,892,033,521.37元[182] - 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142,604,736.27元,期初余额为2,224,696,878.20元[185] - 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1,116,987,299.85元,期初余额为10,707,500,660.66元[185] - 母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3,259,592,036.12元,期初余额为12,932,197,538.86元[18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884,000,000.00元,期初余额为684,000,000.00元[182]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7,366,953,929.73元,期初余额为6,994,199,620.08元[18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4.79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38.34亿美元,同比下降35.35%[19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1.05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32.57亿美元,同比下降35.38%[19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4.03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6.05亿美元,同比下降33.39%[191]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3.26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5.30亿美元,同比下降38.50%[191]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4.15亿美元,同比下降32.99%[191] - 2022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损益0.48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1.16亿美元,同比下降58.17%[191]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3.26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为5.30亿美元,同比下降38.50%[193]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24757元/股,2021年上半年为0.36958元/股,同比下降32.99%[193] - 2022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0.24757元/股,2021年上半年为0.36958元/股,同比下降32.99%[193] - 2022年流动负债合计46.77亿美元,2021年为42.87亿美元,同比增长9.10%[186]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66,296.28元,2021年上半年为1,680,134.92元[195]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751,291.87元,2021年上半年为1,404,073.33元[195] - 2022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36,205,522.33元,2021年上半年为34,863,913.26元[195]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40,615,542.12元,2021年上半年为44,754,073.92元[19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147,754,749.19元,2021年上半年为124,245,715.66元[195]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69,437,831.51元,2021年上半年为42,833,916.98元[195]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7,541,414.16元,2021年上半年为36,499,765.73元[19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705,410,102.11元,2021年上半年为2,217,793,996.68元[20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423,541,758.43元,2021年上半年为1,787,947,943.16元[20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1,868,343.68元,2021年上半年为429,846,053.52元[200]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689,038.25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73,275.25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934,218.04元,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486,792.45元,其他营业外收支1,221,744.62元,所得税影响额2,324,985.65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702,006.46元[26] 业务项目分布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8个,分布在上海、成都等地;运营生活垃圾填埋项目1个,位于上海;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中转站6个,均位于上海[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市政污水处理项目4个,另有受托运营项目3个,分布在上海、成都两地[33] 业务政策情况 - 2012年4月1日起,2006年1月1日后核准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40] - 2020年9月明确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未超该小时数按当年实际发电量给予补贴[40] - 纳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范围的项目,所发电量超过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42] - 纳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范围的项目,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无论是否达到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42]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十三五”主要业务为“2 + 4”,“十四五”战略愿景从“2 + 4”演化升级到“环境治理+”,发展定位为轻重并举、双轮驱动[3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BOT、PPP、TOT等模式开展主营业务[34] - BOT项目主要通过补贴费取得收入、实现盈利,焚烧发电项目另通过发电上网取得售电收入,部分填埋项目另有沼气发电收入[40]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拥有4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个全国百强院士工作站,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博士后工作站[52] - 公司获国家级奖励41项,省部级奖项107项,拥有专利252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0项,编制并发布标准84项,其中主编标准32项[54] 公司人才情况 - 公司拥有上海市科委专家14人,绿化市容行业领军人才2人,正高级工程师19人,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600余名,焚烧厂运行及检修人员超1000名[55] 控股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城投集团注册资本500亿元,信用等级AAA[57] 市场份额情况 - 公司拥有上海约80%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市场份额[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项目27个,入厂垃圾693.01万吨,同比增长23.61%,垃圾焚烧上网电量241,196.00万度,同比增长32.96%[60] - 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填埋项目1个,垃圾填埋量9.04万吨[60] - 公司运营垃圾中转站6个,中转垃圾56.90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60] - 公司运营污水处理厂4座,处理污水21,939.38万吨,日均处理量为121.21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60] 项目进展情况 - 奉贤区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中心项目2022年1月全厂通过72 + 24小时试运行[63] - 生活垃圾新增邵武市项目,日处理500吨,总投资约3.14亿元;固废资源化新增兰陵县项目,年处理农牧固废11万吨,产有机肥4.4万吨/年,一期总投资约7990.69万元[64] 技术服务情况 - 技术服务新签合同131项,遍及16个省(市、自治区)[65] 技术创新情况 - 污水污泥建立200t/d国产膜示范线,国产膜组件采购成本至少降低20%[67] 子公司情况 - 上海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实缴资本2000万元,持股比例100%[81] - 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投资比例99.55%,注册资本44000万元,报告期对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7961万元[84] - 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比例51.69%,注册资本
上海环境(601200)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