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洋能源(601222) - 2018 Q4 - 年度财报
林洋能源林洋能源(SH:601222)2019-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全称为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林洋能源,法定代表人为陆永华[30]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启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林洋路666号,邮编226200,网址为www.linyang.com.cn [30]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网址为www.sse.com.cn [30] 2018年财务业绩 -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再创新高,自上市以来8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19.11%[2] - 2018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7亿元,利润总额8.0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61亿元[15] - 2018年营业收入40.17亿元,较2017年增长11.94%[36]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亿元,较2017年增长10.86%[36]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2亿元,较2017年减少43.91%[36] - 2018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30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6.53%[36] - 2018年末总资产174.69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4.14%[36] - 2018年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较2017年增长10.26%[37] - 2018年稀释每股收益0.36元/股,较2017年减少5.26%[37] - 2018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6%,较2017年增加0.08个百分点[37] - 2018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83亿、10.30亿、11.31亿和12.73亿元[39] - 2018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7亿、2.50亿、2.50亿和1.13亿元[39] -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7亿元,同比增长11.94%,利润总额8.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10.86%[78] - 2016 - 2018年底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59%、43.59%和43.01%(含30亿可转债),2018年度取得银行贷款授信总额度约65亿元,募集资金76亿元,截止2018年12月底,总资产1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亿元[75] - 新能源板块销售收入24.03亿元,其中电费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21.16%[81] -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7亿元,同比增长11.94%,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10.86%[86]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光伏电站EPC收入增长,营业成本24.98亿元,同比增长10.30%[91] - 智能配用电行业营业收入14.32亿元,同比降22.53%;LED行业5350.86万元,同比降15.80%;光伏行业24.03亿元,同比增57.72%;其他行业8371.78万元,同比增6.83%[92] - 电能表及系统类产品营业收入13.31亿元,同比降25.36%;光伏发电13.30亿元,同比增21.16%;光伏EPC收入10.13亿元,同比增2016.63%[92] - 境内地区营业收入37.06亿元,同比增16.71%;境外地区2.67亿元,同比降21.33%[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2亿元,同比降43.91%;投资活动净额 -7.40亿元,同比增81.26%;筹资活动净额1.23亿元,同比降96.05%[90] - 智能电能表及系统类产品生产量7986717台,销售量7959875台,库存量785799台,生产量同比降27.86%,销售量同比降25.47%,库存量同比增7.17%[95] - 光伏产品组件生产量221059633瓦,销售量248387915瓦,库存量41927085瓦,生产量同比降22.12%,销售量同比增1825.76%,库存量同比降2.04%[95] - 营业成本合计2458630531.69元,较上年同期增11.73%[9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40926.9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5.08%,关联方销售额为0[10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9479.4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16%,关联方采购额为0[100] - 销售费用131536205.79元,较上期增10.32%[101] - 管理费用218763779.27元,较上期降1.91%[101] - 研发费用147563320.87元,较上期增37.18%,主要因N型高效双面单晶电池、组件研发及海外市场研发投入增加[101] - 财务费用254019267.90元,较上期增120.00%,主要因银行贷款及可转债利息增加[101] - 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1.48亿元,占营业收入3.67%,母公司研发投入0.94亿元,占营业收入2.34%[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亿元,较上期减少43.9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40亿元,较上期增加81.2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亿元,较上期减少96.05%[105]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期末数为28.93亿元,较上期增加41.96%;预付款项期末数为1.08亿元,较上期增加51.05%;其他应收款期末数为0.56亿元,较上期增加62.54%[10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为1.09亿元,较上期增加44.39%;在建工程期末数为1.87亿元,较上期减少56%;长期待摊费用期末数为0.75亿元,较上期增加69.12%[107] - 短期借款期末数为3.97亿元,较上期减少33.75%;预收款项期末数为0.15亿元,较上期减少4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数为2.21亿元,较上期增加42.42%[107]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48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67%,研发人员数量为75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9.43%[102] 2018年业务发展 - 2018年公司EPC业务收入达10亿规模,同比增长2016.63%[5] - 2018年智慧能效云平台覆盖近3500家高耗能用户[6] - 截止2018年底,公司各类光伏电站并网容量累计约1.5GW,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内蒙古地区[48] - 2018年公司自主研发的400MW N型高效双面单晶电池、组件实现量产[48] - 2018年公司光伏电站运维团队专业运维人员近300人,已搭建智能运维管理平台[49] - 公司节能板块针对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已上线的3000多家高能耗企业提供综合能源服务[51] - 公司在智能电网国内集招市场保持前三地位,不断扩大国内非集招和海外市场[56] - 2018年“531新政”短期不利传统光伏制造,长远将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57] - 2018年林洋、中广核联合体中标泗洪200MW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项目,由林洋EPC模式承建[67] - 公司智能板块业务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服务团队300多名人员[68] - 公司海外市场已遍布欧洲、中东、南亚和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区[68] - 国网2018年2次招标中,公司合计中标金额约4.03亿元;南网2次电能表类框架招标中,合计中标金额约2.68亿元,海外销售3805万美元,在手订单达4800万美元[79] -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5GW,在手储备项目达1.6GW以上[81] - 公司N型高效电池、组件400MW量产,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21.8%,双面因子>85%,首年衰减率小于1%,技术升级后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可达23%[81] - 公司拥有近300人专业化光伏电站运维团队,智慧光伏云平台接入约1.7GW各类光伏电站[69] - 2018年6月,公司与中广核就200MW泗洪天岗湖领跑者基地项目签订11.09亿元EPC总承包合同[82] - 公司与中电建河南分公司围绕500MW海外光伏项目采用N型高效双面组件、EPC等业务开展深度合作[82] - 公司先后与ENGIE中国、Greencells集团、中广核、中国电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战略合作[70] - 运维电站总容量突破1.7GW,每兆瓦发电量突破126万度[83] - 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覆盖3469个工商业耗能大户,部署超35000个能效采集点,管理用电负荷超750MW,日用电量超1900万度[84] - 成功中标河北1.48亿元交通系统节能改造项目[85] - 单晶硅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21.8%,研发最高转换效率为23%;晶体硅电池组件量产平均组件功率>310W(60片电池)[111] - N型双面电池双面性达88%,量产组件功率自质保日起第1年内输出功率不低于98%,第2年至第30年间每年衰减不大于0.5%,第30年结束时输出功率不少于83.5%[111] - 期初持有117座电站,装机容量1303MW,期末持有136座电站,装机容量1450MW,在手已核准的总装机容量为1575MW[112] - 光伏电站运营方面,托克托项目一期装机容量100,发电量16470,上网电量16226,电费收入12113;二期装机容量20,发电量3206,上网电量3104,电费收入2401,营业利润8451,现金流10836;三期装机容量15,发电量2699,上网电量2673,电费收入2068[115] - 光伏产品生产中,单晶硅电池和组件产量均为220MW,产能利用率85%,单晶硅电池环保投入600万元[116] - 光伏电站工程承包项目中,泗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天岗湖2号和4号渔光互补项目装机容量均为100,投资规模均为6亿,2019年一季度全容量并网,当期工程收入分别为46863.47万元和46373.29万元[117] 2019年业务规划 - 2019年公司将以智能配用电为核心,聚焦新型智能终端及相关应用平台,提供能源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9] - 2019年公司将深化国、南网综合能源服务战略合作,加强行业示范推广[9] - 2019年公司将优化新能源业务结构,持续开发平价项目,加速储备平价资源[10] - 2019年公司将以“国内+海外”两个方向,为战略合作伙伴和全球客户提供EPC系统集成服务[10] - 2019年公司聚焦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开发全系列感知层设备,继续与北京智芯微电子合作研发新型智能终端[152] - 2019年公司将深化与兰吉尔等合作,拓展海外电表业务,利用国际认证产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155] - 2019年公司力争实现光伏项目300 - 500兆瓦的开发和建设,推动光伏平价上网[156] - 2019年公司成立海外事业部,力争实现海外光伏业务100 - 200兆瓦规模[157] - 2019年林洋光伏电池升级为TopCON技术,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3%,组件升级为9BB多主栅技术[157] - 2019年公司加快N型高效双面电池及组件二期产线扩产并释放产能[157] - 2019年节能板块依托智慧能效云平台,为多类客户提供一站式智慧综合能源服务[158] - 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覆盖3469个工商业耗能大户,部署超35000个能效采集点,管理用电负荷超750MW,日用电量超1900万度,2019年计划新接入企业1000家、监测点10000多个[159] - 重点推进与国网、南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区域售电公司合作,落实多方面项目合作,加速推广新商业模式,推进高速公路系统综合能源服务业务[160] 行业信息 - 兆瓦(MW)是太阳能电池片功率单位,1兆瓦=1000千瓦;吉瓦(GW)也是太阳能电池片功率单位,1吉瓦=1000兆瓦[27] -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终端设备,用电信息管理系统集多种功能为一体,智能用电信息管理终端可采集计算并优化用电提示[27] - EPC是工程总承包,是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的一种方式[27] - 高效太阳光伏电池指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具有温度系数低等优良特性[27] - 泛在电力物联网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有四层结构,具备万物互联等特征[27] - 预计到2021年全球将安装近20亿台智能电表,渗透率达60%,市场营收规模达17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54] - 201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25万吨,同比增长3.3%;硅片产量约109.2GW,同比增长19.1%;电池片产量约87.2GW,同比增长21.1%;组件产量85.7GW,同比增长14.3%[57] - 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426万千瓦,截止12月底全国装机达1.74亿千瓦[57] - 2018年全国电网投资5373亿元,同比增长0.6%,国网系统接入终端设备超5亿只,其中电表4.7亿只[133] - 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安装接近20亿台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渗透率达60%,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238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61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9%[132] - 国网提出2019 - 2021年为战略突破期,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2024年基本建成,预计智能终端连接数超10亿台[134] - 2018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市场预计达110GW,到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