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机重装(60139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国机重装国机重装(SH:601399)2022-04-2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国机重装,代码601399,变更前简称ST国重装[12]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13] - 报告期为2021年年度[95][96] - 报告披露口径为当年度薪酬=当年度基本年薪+上年度绩效年薪[96] - 控股股东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5月21日[173]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晓仑[173]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母公司报表实现净利润1.41亿元,期初未分配利润 - 107.82亿元,2021年末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 - 106.41亿元,本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 - 2021年营业收入95.08亿元,较2020年的88.24亿元增长7.75%[1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亿元,较2020年的3.37亿元增长16.98%[1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1亿元,较2020年的0.86亿元增长133.82%[1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7亿元,2020年为 - 11.18亿元[14]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8.54亿元,较2020年末的126.46亿元增长1.65%[14] - 2021年末总资产281.11亿元,较2020年末的274.78亿元增长2.30%[14]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0543元/股,较之前的0.0464元/股增长17.03%;稀释每股收益同样为0.0543元/股,较之前增长17.03%[16]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276元/股,较之前的0.0118元/股增长133.90%[16]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7%,较之前增加0.38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6%,较之前增加0.87个百分点[16]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57亿元、24.73亿元、19.98亿元、29.80亿元[1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188.24万元、5261.26万元、1.73亿元、9709.22万元[18]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6.45万元,2020年为1881.74万元,2019年为268.36万元[19]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94亿元,2020年为2.51亿元,2019年为4.03亿元[20] - 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97.94万元,期末余额为0,当期变动 - 197.94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285.32万元[21] - 2021年公司实现合同成交额101.38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营业收入95.08亿元,同比增长7.75%;实现利润总额5.03亿元,同比增长10.62%[2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95.08亿元,同比增长7.75%,营业成本80.32亿元,同比增长7.04%[36] - 研发费用3.58亿元,同比增长23.97%,主要因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板块加大投入[36][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97亿元,同比增加17.15亿元,因销售商品等现金流入增加[36][37] - 公司总成本本期7,891,067,915.40元,较上年同期变动7.06%[4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41,75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6.06%,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4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3,25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55%,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47]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358,304,788.31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77%[49]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7,505,990,996.60元,占总资产26.70%,较上期期末变动 - 2.42%[53]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542,185,215.67元,占总资产5.49%,较上期期末增长31.07%[53][54]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4,807,090,397.87元,占总资产17.10%,较上期期末增长15.48%[53]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542,133,244.13元,占总资产5.49%,较上期期末增长38.00%[53][55]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为987,334,078.88元,占总资产3.51%,较上期期末增长79.56%[53][54]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44,436,322.71元,占总资产0.51%,较上期期末下降64.50%[53][55]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310,189,918.83元,占总资产1.10%,较上期期末下降56.50%[53][55] - 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计281.11亿元,较2020年末的274.78亿元增长2.30%[192][193] - 2021年末流动资产合计200.30亿元,较2020年末的193.01亿元增长3.89%[191] - 2021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80.81亿元,较2020年末的81.77亿元下降1.17%[192] - 2021年末负债合计146.87亿元,较2020年末的142.79亿元增长2.85%[192][193] - 2021年末流动负债合计109.54亿元,较2020年末的101.86亿元增长7.54%[192] - 2021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37.33亿元,较2020年末的40.93亿元下降8.79%[193] - 2021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34.24亿元,较2020年末的131.99亿元增长1.70%[193] - 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75.06亿元,较2020年末的76.92亿元下降2.42%[191] - 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48.07亿元,较2020年末的41.63亿元增长15.40%[191] - 2021年末固定资产为36.61亿元,较2020年末的33.63亿元增长8.85%[192] - 2021年流动资产合计64.28亿元,较2020年的64.15亿元略有增长[19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合计92.35亿元,较2020年的92.38亿元略有下降[195] - 2021年资产总计156.62亿元,较2020年的156.53亿元略有增长[195] - 2021年流动负债合计1612.28万元,较2020年的3029.95万元大幅下降[195] - 2021年非流动负债合计29.19亿元,与2020年持平[196] - 2021年负债合计29.35亿元,较2020年的29.49亿元略有下降[196] - 2021年所有者权益合计127.27亿元,较2020年的127.04亿元略有增长[196] - 2021年营业总收入95.08亿元,较2020年的88.24亿元增长7.75%[197] - 2021年营业总成本91.03亿元,较2020年的84.87亿元增长7.26%[197] - 2021年研发费用3.58亿元,较2020年的2.89亿元增长23.97%[1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检测公司全年新开发客户90余家,业务量快速增长,利润同比实现翻番[22] - 公司贸易业务带动机电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27] - 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业务营收39.68亿元,同比增长22.28%,毛利率11.01%,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39][40] - 工程总承包业务营收33.21亿元,同比下降11.76%,毛利率12.65%,同比下降3.41个百分点[39][41] - 贸易及服务业务营收14.72亿元,同比增长25.24%,毛利率10.54%,同比提升7.02个百分点[39][41] - 售电业务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25.05%,毛利率74.18%,同比提升6.03个百分点[39][42] - 国内业务营收69.27亿元,同比增长23.00%,毛利率10.88%,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39] - 国外业务营收23.82亿元,同比下降20.35%,毛利率27.93%,同比增加4.37个百分点[39] - 直销模式营收93.10亿元,同比增长7.96%,毛利率15.24%,同比增加0.72个百分点[40] - 机械制造产品生产量11.08万吨、销售量10.67万吨、库存量1.72万吨,生产量同比增0.7%、销售量同比增2.3%、库存量同比增36.4%[43] - 老挝南俄4水电站项目合同总金额70,629.11万美元,已履行金额57,463.84万美元,本报告期履行金额7,571.44万美元,待履行金额13,165.27万美元[44] - 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原材料及外购件本期金额2,586,016,088.42元,占总成本比例32.77%,较上年同期变动23.85%[46] - 工程总承包本期金额2,901,495,843.02元,占总成本比例36.77%,较上年同期变动 - 8.18%[46] - 2021年度机械设备研发与制造以及工程总承包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77.74%[184] 公司科研与改革成果 - 公司2021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2项,与14家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项成果入选央企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4] - 纳入改革范围的9家企业完成“三重一大”等改革任务,14家企业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24] - 公司自主研制亚洲最大125MN铝合金厚板预拉伸机、国内首套1.8mm超薄规格铝带圆盘剪[24] - 1000MW及以上核电常规岛汽轮机焊接转子首次实现国产化制造[24] - “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关键制造技术全部掌握[24] - 超高压聚乙烯反应釜“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突破[24] - 二重装备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整合为大型铸锻件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4] - 二重装备、中国重型院获重机行业“十三五”科技创新十大领军企业,并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4] 公司生产能力 - 公司可一次性提供900吨级优质钢液、浇铸700吨级真空钢锭、铸造500吨级铸件、锻制400吨级锻件,拥有125吨电渣重熔炉[31] 公司未来规划与战略 - 公司持续完善营销体系,推进从核心零部件到成台套设备等转变,把握“双碳”机遇推广节能环保业务[74] - 2021年公司要确保柬埔寨达岱水电站高质量运营,推动上达岱水电站开工建设[75] - 公司持续完善科研体系,围绕清洁能源等领域形成新效益增长极,攻关“卡脖子”技术[76] - 公司紧盯国企改革三年任务收官,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业务布局优化和“三项制度”改革[77] - 公司加强质量等体系维护,聚焦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深挖降本增效[78]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其价格大幅波动会影响盈利能力[80][81] - 公司面临行业波动风险,重型机械和工程总承包行业不利变化可能致业绩下滑[82] - 公司面临汇率及境外疫情风险,外币汇率波动和境外疫情严峻或影响业务[83] 公司会议与决策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3项议案[8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9次董事会,审议通过42项重大事项;召开5次监事会,审议通过20项议案[85] - 报告期内完成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挂网附件共88项信息披露工作[87] - 2021年5月11日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1项议案[89] - 2021年9月2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项议案[89] - 2021年12月22日召开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项议案[89] - 2021年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召开会议7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0次[104] - 2021年召开多届董事会会议,如第四届董事会第27次会议于1月20日召开等[102] - 报告期内专门委员会召开9次会议[105] 公司人员情况 - 董事长韩晓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3.01万元[92] - 独立董事李强、宋思忠、佟绍成、唐克林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均为8万元[92] - 职工董事李国庆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4.66万元[92] - 副总经理刘华学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1.21万元[92] - 副总经理肖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4.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