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检集团(603060) - 2023 Q2 - 季度财报
国检集团国检集团(SH:603060)2023-08-3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科研生产区南楼[11]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国检集团大楼[11] - 公司股票简况为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国检集团,股票代码603060[11]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为《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11]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国检集团大楼[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朱连滨[10] - 公司外文名称缩写为CTC[10] - 公司中文简称为国检集团[1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04,521,189.95元,同比增长13.63%[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06,552.09元,同比增长71.30%[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109,364.91元,同比增长1,813.39%[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58,438.70元,同比改善5.64%[12] - 公司总资产为4,579,010,039.64元,同比增长4.24%[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50元/股,同比增长69.90%[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188元/股,同比增长1,780.00%[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004,521,189.95元,同比增长13.63%[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831,942.84元,同比增长23.00%[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06,552.09元,同比增长71.31%[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负债合计为1,927,386,352.35元,同比增长16.72%[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76,504,835.40元,同比增长0.15%[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66,558,311.82元,同比增长46.58%[8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长期股权投资为2,005,473,079.61元,同比增长2.93%[8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95,689,864.01元,同比增长14.36%[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为622,124,200.00元,同比增长56.64%[8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5,815,505.49元,同比增长12.3%[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3,287,689.17元,同比下降13.9%[9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58,438.70元,同比改善5.6%[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217,890.41元,同比改善1.3%[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991,180.21元,同比下降9.9%[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4,724,239.89元,同比增长35.2%[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350元,同比增长69.9%[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3,784,161.60元,同比下降0.9%[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575,796.01元,较2022年同期的-70,377,608.76元有所改善[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664,054.40元,较2022年同期的-30,394,504.86元有所增加[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742,663.77元,较2022年同期的158,547,792.32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5,272,697.96元,较2022年同期的168,206,421.74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722,893,735.62元,较2022年同期的1,578,563,932.17元有所增加[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9,270,154.06元,较2022年同期的11,743,692.85元有所增加[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15,258,523.12元,较2022年同期的-550,302.21元有所增加[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89,008,083.75元,较2022年同期的-76,063,680.00元有所增加[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502,813.36元,较2022年同期的57,775,678.70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5,272,697.96元,较2022年同期的168,206,421.74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76,504,835.40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125,806.20元[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3,287,689.17元[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89,008,083.75元[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实收资本为802,531,903.00元,较上年期末增加73,309,864.00元[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275,853,641.94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7,493,782.78元[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68,258,104.18元,较上年期末减少88,677,840.58元[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盈余公积为129,861,186.28元,与上年期末持平[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专项储备为0元,与上年期末持平[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其他权益工具为0元,与上年期末持平[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库存股为0元,与上年期末持平[102] 业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检验检测业务收入为72,949.25万元,同比增长15.00%,毛利为28,899.46万元,同比增长18.65%[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认证业务收入为4,827.91万元,同比增长17.48%,毛利为1,916.12万元,同比增长21.03%[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检测仪器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为12,230.18万元,同比增长14.94%,毛利为3,764.77万元,同比增长4.00%[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计量校准业务收入为1,686.13万元,同比增长81.79%,毛利为997.25万元,同比增长110.54%[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科研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为8,563.90万元,同比减少5.19%,毛利为4,120.56万元,同比增长11.87%[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共出具检验报告89.2172万份,新增检测对象1,000余个,新增参数7,600余个,产品标准300余个[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有效认证证书为31,747份,有效认证客户7,658家,其中国外客户171家[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累计颁发绿色产品认证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1,500余张,证书总量居全国首位[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与大型钢铁及水泥企业签订智能制造合同超亿元[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计量校准业务客户覆盖机械、电子、纺织、医药、建材、化工、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等行业[21] - 公司累计发布国际标准1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598项[24] - 公司在研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274项[24] - 公司完成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研复制项目149项,现行有效70项[24] - 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95项、实用新型专利1,054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24] - 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计492项[24]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16个国家级、18个行业级检验中心[25] - 公司承担了2023年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7个省市土壤“三普”检测项目以及2023年国控地下水点位监测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等技术服务[24] - 公司通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建材行业十大科技突破领军人物”等专属人才计划培养科技领军人才[24] - 公司致力于构建“全产品线、全产业链、全服务维度、全服务手段”的“四全”生态型业务体系[26] - 公司提出“一站式”、“1+X”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竞争力[2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452.12万元,同比增长13.63%[28] - 净利润2,683.19万元,同比增长22.99%;归母净利润2,810.66万元,同比增长71.30%[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8%,较去年同期增加0.54个百分点[28] - 公司完成了安徽华方70%股权收购,加速构建区域性计量校准服务平台[28] - 检测仪器及智能制造板块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140%[28] - 公司主持发布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12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29] - 公司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30] - 公司累计培养各类人才800余人[31]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公信力受损风险,可能影响业务拓展和业绩水平[38]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导致检验认证市场需求减少[39] - 行业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业务扩张应对[40] - 并购决策及整合存在风险,公司通过尽职调查和专门部门进行风险控制[41] - 公司面临检验认证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口日益增大的风险,需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42] - 公司重大投资项目存在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风险,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迟或收益未达预期[43] 股东与股权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503,836,657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9.0761%[44]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出席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498,518,405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8.3300%[44] - 公司董事长马振珠辞职,朱连滨接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45] - 公司总经理朱连滨辞职,陈璐接任总经理职务[45]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吕和义辞职,董事长朱连滨暂代财务总监职责[45] -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公司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并完成股份过户登记296,040股,占可行权股票期权总量的5.65%[49] - 公司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人数为116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共113人全部行权并完成登记[49] - 2023年4月1日至5月11日,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共行权并完成股份过户登记56,378股,占可行权股票期权总量的1.08%[50] - 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人数为116人,截至2023年5月11日,共115人全部行权并完成登记,1人部分行权并完成登记,累计行权并完成登记股份为5,158,457股,占可行权数量的98.53%[50] - 本次行权后,公司股份总量为802,531,903股[50] - 2019年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中,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约为6.94元,标的股价为21.98元/股,行权价为21.40元/股,历史波动率为35.7786%,无风险利率为1.7896%[50] - 2021年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中,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约为5.29元,标的股价为19.40元/股,行权价为17.44元/股,历史波动率为24.9309%,无风险利率为2.6382%[50]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239户[80]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4.38%的股份,为最大股东[8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33%的股份,报告期内减持532,473股[80]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2023年初逐级分解环保工作职责和目标,与全体员工层层签订环保责任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53]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内为“善建公益”扶贫乡村基金捐款70万元[55] - 公司作为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不属于重点排污及高能耗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碳排放污染源为少量化学检测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微量废气[54]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及认证咨询方面的优势,提供碳核查及检测、技术服务、碳减排技术咨询等系统服务[54]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会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60][61][62]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64][65]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上市的全套申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责任[67][68] - 公司及其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确保诚实守信、忠实勤勉、廉洁自律[69][70] - 公司承诺不组织、指使或参与向审核人员、监管人员、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委员或其他利益关系人输送不正当利益[70][71]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2]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72]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3] - 公司报告期内无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违规、受到处罚及整改情况[73] - 公司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73] 关联交易 - 2023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额为26,000.00万元,其中接受/提供劳务和采购/销售商品的交易总额不超过22,000.00万元,关联租赁交易总额不超过4,000.00万元[7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日常关联交易发生总额为8,470.42万元,其中接受/提供劳务和采购/销售商品的交易总额为6,845.94万元,关联租赁交易总额为1,624.48万元[74] - 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存款服务和综合授信服务的服务年度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74] - 2023年8月30日,公司审议通过了《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办理存贷款业务的风险评估报告》,认为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不存在重大缺陷[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业务中,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500,000,000.00元,存款利率范围为0.55%~1.9%,期末余额为43,050,752.27元[7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贷款业务中,贷款额度为600,000,000.00元,贷款利率范围为2.5%~3.10%,期末余额为199,400,000.00元[77] - 公司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综合授信业务中,授信总额为600,000,000.00元,实际发生额为199,400,000.00元[77] 财务报表与会计政策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真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08][109][111]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营业周期为12个月[112][113]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子公司中国中材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记账本位币为港币[11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1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包括合并范围和合并程序,内部交易影响予以抵销[117] - 公司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将子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17] - 公司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18] - 公司处置子公司时,剩余股权投资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18]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时,符合一揽子交易条件[118] - 公司在丧失控制权之前,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并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1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119] - 共同经营中,公司确认单独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并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负债[122] -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