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培动力(60312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培动力华培动力(SH:603121)2022-04-27 00:00

财务报告审计与声明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负责人吴怀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姜禾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黄鹏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4] 公司基本信息 - 2020年2月26日公司由上海华培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华培动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 - 公司中文简称为华培动力,法定代表人为吴怀磊[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921,294,959.24元,较2020年增长44.30%[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177,913.77元,较2020年增长15.70%[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633,816.63元,较2020年增长21.31%[2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873,298.89元,较2020年减少14.67%[2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54,942,603.80元,较2020年末增长3.23%[22]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578,730,547.64元,较2020年末减少1.69%[2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较2020年的0.23元/股增长13.04%[23]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1%,较2020年增加0.72个百分点[23]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44.30%[2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下降0.16亿元,降幅为14.67%[24]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31亿、2.31亿、2.45亿、2.16亿元[2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129,023.24元,2020年为 -433,020.93元,2019年为 -128,706.76元[27]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282,722.54元,2020年为9,237,702.37元,2019年为13,578,179.93元[27] - 2021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8,852,418.52元,2020年为9,997,287.59元,2019年为12,071,225.99元[28] - 2021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90亿元,期末余额2.43亿元,当期变动5313.76万元[30] - 2021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合计期初余额2.12亿元,期末余额3.13亿元,当期变动1.00亿元[30] - 公司营业收入921,294,959.2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77,913.7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32]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21,294,959.2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0%[48]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77,913.7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0%[48] - 2021年营业收入921,294,959.2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0%,主要因宏观经济复苏、业务回暖及新收购公司纳入合并范围[49] - 2021年营业成本678,173,581.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00%,因大宗商品涨价、销售价格年降及收购评估增值摊销[49] - 2021年销售费用19,937,349.5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01%,因质量服务费用上升、收购评估增值摊销及新公司纳入合并范围[49] - 2021年财务费用1,067,943.9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64%,因外汇波动产生汇兑收益[49] - 2021年研发费用50,524,112.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77%,因股权激励、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及新公司纳入合并范围[49]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4,873,298.8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67%,因销售收入增长、运营资金占用增加及支付职工现金增长[49]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37,804,197.2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7.72%,因扩充产能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及理财投资规模下降[49] - 2021年营业收入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9.77%,较上年同期减少0.06个百分点;营业成本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100.00%[50] - 2021年销售费用19,937,349.50元,较2020年增长68.01%;管理费用86,924,601.46元,较2020年增长26.44%;研发费用1,067,943.97元,较2020年下降72.64%;财务费用50,524,112.25元,较2020年增长67.77%[61] - 2021年研发投入合计50,524,112.2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48%[62]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4,873,298.89元,较2020年下降14.67%;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37,804,197.23元,较2020年下降597.7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95,351,326.61元[65] - 2021年末货币资金103,001,074.01元,占总资产比例6.52%,较上期下降58.09%;交易性金融资产243,187,553.54元,占总资产比例15.40%,较上期增长27.96%[66] - 2021年末应收款项融资44,366,961.95元,占总资产比例2.81%,较上期增长100.80%;预付款项2,262,102.11元,占总资产比例0.14%,较上期下降46.86%[66] - 2021年末其他应收款19,247,977.69元,占总资产比例1.22%,较上期增长139.43%;存货205,507,499.01元,占总资产比例13.02%,较上期增长38.34%[66] - 2021年末短期借款75,228,087.62元,占总资产比例4.77%,较上期下降53.97%;合同负债7,119,070.81元,占总资产比例0.45%,较上期增长230.64%[66] - 2021年末其他应付款30,282,454.39元,占总资产比例1.92%,较上期增长273.27%;其他流动负债8,275,293.20元,占总资产比例0.52%,较上期增长10,848.46%[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发动机进气系统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5.25%,营业成本同比增加43.08%[53] - 尾气后处理系统零部件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6.4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03.46%[53][54] - 发动机进气系统生产量3035.13万件,销售量2969.23万件,库存量331.11万件,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较上年分别增减47.66%、44.38%、24.85%[55] - 排气系统零部件生产量14.73万件,销售量18.17万件,库存量4.25万件,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较上年分别增减-45.50%、-9.96%、-44.73%[55] - 尾气后处理系统生产量17.81万件,销售量15.30万件,库存量2.66万件,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较上年分别增减1259.54%、1218.97%、1673.33%[55] - 传感器生产量192.71万件,销售量200.15万件,库存量15.99万件,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较上年分别增减-11.01%、-8.63%、-40.31%[55] - 制造业本期总成本678173581.49元,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50.00%,其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外协加工费用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分别为64.62%、54.78%、28.33%、78.86%[57] - 发动机进气系统零部件成本同比上升43.08%,销售收入同比上升35.25%[59] - 排气系统零部件成本同比下降26.47%,收入同比下降22.88%[59] - 尾气后处理系统成本同比上升3303.46%,收入同比上升906.43%,外协加工费用占比47.98%[59] - 涡轮壳和中间壳业务四季度产生亏损,降低了整体毛利[59] - 2021年排气系统良品率提高,叠加工艺路线优化,成本有效改善[59] - 发动机进气系统本年累计销量2969.23万件、产量3035.13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4.38%、47.66%;排气系统零部件本年累计销量18.17万件、产量14.73万件,同比分别减少9.96%、45.50%;尾气后处理系统本年累计销量15.3万件、产量17.81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218.97%、1259.54%;传感器本年累计销量200.15万件、产量192.71万件,同比分别减少8.63%、11.01%[71]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销售收入增长33.7%源于中国汽车产销增长带动主要客户需求增长,盛迈克并表贡献同比10.6%的增长[32] - 公司完成对盛迈克第2期18%的股权收购,合计持有盛迈克69%的股权[35] - 南通工厂自四季度始受负面因素影响单季度亏损,公司规划稳定其现有产能及生产效益,将武汉打造为标杆工厂[33] - 上海工厂稳定现有产能及质量,发挥地域优势寻求新产品生产制造[34] - 公司通过研究刀具修磨再利用和开展精益改善降低刀具消耗、提升效率[34] - 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优化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提升运营效率[35] - 公司产品包含发动机进气、排气、商用车后处理系统零部件及传感器四大类[39] - 盛迈克成为博世商用车后处理系统领域国内首家压力传感器供应商,完成多个项目研发及量产[35] - 盛迈克在氢能源领域完成氢压力、冷却压力、温度等传感器产品研发[35] - 公司与博格华纳、盖瑞特、博马科技等全球知名涡轮增压器整机制造商形成长期合作关系[40] - 盛迈克在压力传感器领域,自主研发基于金属基底的玻璃微熔高压传感器,布局Mems低压传感器[40] - 盛迈克在磁传感器领域,除已有油门踏板等位置传感器外,寻求向上游核心部件突破[40] - 盛迈克在氢燃料电池传感器领域,持续研发多品类传感器[41] - 华涧新能源成功开发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核心零部件,在头部客户端试用测试[41] - 公司研发由耐热材料研发、多种合金铸锻工艺研发、轻量化项目研发及设备研发构成[42] - 公司生产采用MTO(按订单生产)方式,根据客户预测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44]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向国内及全球客户提供产品[44] - 华培动力、江苏华培、武汉华培设计产能分别为2182.40万件、122.54万件、2150.00万件,报告期内产能分别为2006.81万件、117.96万件、2159.65万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21%、96.26%、57.55%[69] - 武汉华培在建产能计划投资金额26577.10万元,报告期内投资4468.77万元,累积投资4468.77万元,预计2025年12月投产,预计产能为发动机进气系统产品组(中间壳和涡轮壳产品)600万件[70]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对外股权投资金额为3968.00万元[73] - 公司向华涧新能源两期合计出资323万元,持股比例19%[74] - 公司完成对盛迈克第2期18%的股权收购,转让价格3645.00万元,持有盛迈克69%的股权[75]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子公司中,上海华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收入最高为78266.90万元,江苏华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最多为-2696.95万元[81] - 公司遵循“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的系统布局思路,寻求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到系统供应商的能力突破及产业升级[84] - 公司收购盛迈克后布局多品种传感器,参股设立华涧新能源,未来有望形成“机电一体化”协同能力[85] - 公司材料研发和成型板块将把握存量市场机会,利用产能抢占份额,稳定利润率和现金流[86] - 公司传感器事业部以盛迈克为核心,增强研发能力,拓展应用领域[87] - 盛迈克在压力、磁、氢燃料电池传感器领域持续研发,有望在2022年寻求更多客户突破[87][88] - 华涧新能源完成燃料电池空压机第一代产品设计试制,启动第二代预研,其他氢能源产品预计2022年推向市场[88]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我国插电式混动动力车销量60万辆,同比增长140%,渗透率为2.3%,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82] - 国际巨头占据全球90%以上的涡轮增压器市场份额,中国传感器2021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5 - 20%[82][83] 公司治理与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