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603267,公司简称:鸿远电子[1]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鸿远电子,股票代码:603267[12]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12] 财务报告声明 - 公司负责人郑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永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永强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2] 利润分配预案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无[4] 资金占用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董事保证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5] 风险披露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其他披露事项”之“(一)可能面对的风险”[5] 财务数据 - 公司营业收入为980,018,796.68元,同比下降29.59%[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887,180.17元,同比下降54.12%[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064,319.59元,同比下降54.03%[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97,597.98元,同比下降70.69%[13] - 总资产为5,412,738,001.76元,同比增长1.29%[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6元,同比下降54.29%[1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96元,同比下降54.29%[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96元,同比下降53.85%[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2%,同比下降8.23个百分点[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8%,同比下降8.13个百分点[13] 行业地位与认证 - 公司作为国内高可靠领域多层瓷介电容器主要生产厂家之一,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地位[21] - 公司已连续十年入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并被评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 - 公司通过并保持了ISO9001、GJB9001、IATF16949等体系的认证,能够生产宇航级等多个质量等级的产品[23] 研发与技术 - 公司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认可实验室以及多个联合实验室等研发技术平台[23] - 公司在瓷介电容器领域掌握了从瓷粉制备到产品生产的全套技术,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如“纳米级粉体分散技术”[24] - 公司滤波器产品系列齐全,主要有直流滤波器、交流滤波器以及滤波器组件等产品,性能优异,质量可靠[24] - 公司滤波器电磁兼容实验室已正式运行,其检测能力可以覆盖装备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试涉及的大部分试验项目[24] 客户资源与合作 - 公司持续为自产业务客户提供高可靠产品,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并与多个高可靠领域客户签署有中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24] 信息化管理 - 公司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执行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从设计开发到产品交付全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23] 科研团队 - 公司科研团队成功入选了北京市丰台区第二届“丰泽计划”,被评为“拔尖团队”[23] 业务收入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001.88万元,同比下降29.59%[27] - 自产业务收入为56,648.71万元,同比下降31.31%[27] - 代理业务收入为41,209.35万元,同比下降26.88%[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288.72万元,同比下降54.12%[27] - 瓷介电容器收入为50,229.63万元,占自产业务收入的88.67%,同比下降36.89%[27] - 自产业务前五名客户收入为40,230.06万元,同比下降34.19%,占自产业务收入的71.02%[27] - 代理业务前五名客户收入为23,340.05万元,同比下降40.30%,占代理业务收入的56.64%[27]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为4,709.98万元,占自产业务收入的8.31%,同比提升2.27个百分点[28] - 新取得授权专利33项,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的知识产权187项[28] - 车规级多层瓷介电容器已完成系列研发、产品认证及客户认证,并实现小批量供货[28] 现金分红 - 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39,194,649.12元,其中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7元,共计85,705,058.04元[29] 财务报表数据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80,018,796.68元,同比下降29.59%[30] - 自产业务收入为56,648.71万元,同比下降31.31%[30] - 代理业务收入为41,209.35万元,同比下降26.88%[30] - 研发费用为47,099,839.64元,同比下降5.43%,占自产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8.3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97,597.98元,同比下降70.69%[30] 资产负债表数据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419,740,655.62元,同比下降46.58%[3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659,035,485.37元,同比增长23.13%[31]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35,070,821.26元,同比增长43.87%[31] - 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为16,459,709.89元,同比增长102.97%[31] - 境外资产为1,997,572.84元,占总资产的0.04%[33] - 受限银行存款为5,625,000.00元,用于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33] 投资与子公司 - 子公司鸿远成都投资成都德鼎宜信基金1,000万元,占基金总规模的2.22%[34] - 公司向子公司鸿远成都和鸿远合肥分别注资3,000万元和1,500万元[3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总额为348,826,835.62元,其中私募基金67,500,000.00元,衍生工具88,201,316.66元,股票94,697.70元,其他193,030,821.26元[36] - 公司持有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78.20万股,公允价值为57,960,000.00元[36] - 公司持有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94,697.70元[37] - 公司基金投资账面余额为6,750万元,其中翠湖一号基金4,350万元,占23.58%;翠湖二号基金2,000万元,占9.45%;成都德鼎宜信基金1,000万元,占2.22%[40]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鸿远苏州总资产48,280.88万元,净资产19,879.94万元,营业收入11,391.92万元,净利润913.94万元[43]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鸿远成都总资产9,584.63万元,净资产9,362.16万元,营业收入51.19万元,净利润-246.13万元[43] 业务应用领域 - 公司自产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以及汽车电子、通信、轨道交通、医疗电子等民用高端领域[44] - 公司代理业务以销售电子元器件产品为主,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通讯、消费电子、医疗电子、工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领域[4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因自产高可靠产品降价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通过丰富产品品类和推出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来提升竞争力[44] - 公司面临下游市场需求变动的风险,特别是国防工业预算或行业整体增长不及预期,以及全球经济或中国经济发生重大不利事件[44]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特别是在具有重大国内影响的项目的应用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质量索赔和品牌受损[44]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主要由于销售回款时间需要根据客户整体项目的拨款进度而定,付款周期相对较长[44] - 公司存货规模增长较快,如果未来下游行业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出现,可能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远低于账面价值[45] 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通过建立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和将销售回款情况纳入销售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等方式强化应收账款管理[45] 存货管理 - 公司制订了有关存货管理制度,并密切关注下游需求变化,努力降低产品库存风险[45] 人事变动 - 公司于2023年4月3日聘任吕鹏先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营销管理工作[4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环保培训和宣传,加强节能环保管理,持续建设环境管理体系,提升污染物排放治理能力,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弃物排放[53] - 公司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部分公车采用新能源车,推行绿色办公理念,设置节约标识[54] - 公司将持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各项措施节约资源、能源等使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效[55] 股东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在报告期内或持续到报告期内的承诺事项适用[57]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郑红、郑小丹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所持股份的20%[58][62] - 发行前担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东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60]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郑红、郑小丹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同、类似或构成竞争的业务,不投资控股于业务与公司相同、类似或在任何方面构成竞争的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组织[63]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同、类似或构成竞争的业务,不投资控股于业务与公司相同、类似或在任何方面构成竞争的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组织[65] 诉讼与仲裁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69] 关联交易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69] 合同履行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况[70] 对外担保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担保发生额合计为0.00万元[71]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8,517.89万元[71]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6.90%[71] 股份变动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减少283,200股[73] - 报告期末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71,200股[73] - 报告期末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为231,845,600股[73] - 报告期末公司股份总数为232,116,800股[73] - 公司回购注销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共计283,200股[74][75] 股东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1,735户[76]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郑红持股66,545,460股,占比28.67%;刘辰持股14,120,000股,占比6.08%;郑小丹持股7,290,284股,占比3.14%[77] 高管持股变动 - 公司董事、高管持股变动:邢杰增持12,600股,李永强、王新、吕鹏分别因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减少15,000股、15,000股和9,000股[80] 股权激励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被授予的股权激励情况:李永强、王新、吕鹏分别持有15,000股、15,000股和9,000股未解锁限制性股票[80]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总资产为54.13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53.44亿元有所增加[84] - 流动资产合计为45.12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44.50亿元有所增加[82]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9.00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8.94亿元有所增加[83] - 流动负债合计为12.40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12.89亿元有所减少[84]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0.41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0.38亿元有所增加[8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32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40.17亿元有所增加[84] - 货币资金为12.51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13.01亿元有所减少[82] - 应收账款为16.59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13.47亿元有所增加[82] - 存货为7.94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6.72亿元有所增加[82] - 短期借款为6.63亿元,相比2022年底的5.66亿元有所增加[83] 利润表数据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80,018,796.68元,同比下降29.6%[8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682,318,980.47元,同比下降13.4%[87]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20,853,636.39元,同比下降54.5%[88]
鸿远电子(603267)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