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限售与转让承诺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等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4] - 担任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4] - 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内,相关人员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28] - 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28] -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28] 股价稳定措施 - 发行人上市后3年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触发稳定股价义务[11] - 满足特定条件时,触发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措施,实际控制人将在触发条件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提交增持方案并公告[11] - 公司上市后36个月内,实际控制人合计用于增持股份的资金原则上累计不低于500万元,回购股份价格原则上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8] - 实际控制人在股份增持完成后的6个月内不出售所增持的股份[18]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每年用于增持股份的金额不低于上一年度于公司取得税后薪酬的20%(领取薪酬者)/不低于20万元(未从公司领取薪酬者)[19] - 如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履行增持股份承诺,公司可扣留其股份增持义务触发当年及其后一个年度公司应付薪酬及现金分红总额的80% [22] - 公司上市后36个月内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低于每股净资产,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就公司股份回购方案在董事会投赞成票[22]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将在触发增持股份条件之日起90个交易日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出售[19] - 公司上市后3年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且满足规定,触发稳定股价义务[19]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启动增持股票条件为公司及实控人稳定股价措施完成或终止等情况后,股票仍未满足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每股净资产[19] - 若启动股价稳定措施,在方案实施前或期间,公司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停止实施[22] - 若继续实施稳定股价方案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视为措施实施完毕及承诺履行完毕[22] 股东其他承诺事项 - 除实际控制人外的首发前持股5%以上股东等承诺解决同业竞争等事项[2] - 首发前持股5%以上股东涉及解决关联交易等承诺事项[26] - 实际控制人、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涉及多项其他承诺事项[26] - 若未来社保、公积金主管部门要求公司为员工补缴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承诺人将按截至承诺函出具之日所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足额支付需补交的费用[32] - 锁定期满后拟减持股票,将遵守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稳定股价、开展经营、资本运作的需要,审慎制定减持计划并逐步减持[32] - 出现特定情形时,相关人员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如公司或本人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期间及处罚后未满规定时间等[32] - 减持公司股份前,应按规则及时、准确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2] - 相关人员及控制的其他企业承诺尽量避免和规范与公司的关联交易,遵循市场原则交易,不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权益[30] - 相关人员不利用实际控制人身份或控制权侵占公司利益,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30] - 相关人员承诺董事会或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的薪酬制度、公司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与公司填补回报措施的执行情况相挂钩[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1.77亿元,上年同期18.49亿元,同比减少36.34%[5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亿元,上年同期5.83亿元,同比减少35.77%[5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2亿元,上年同期5.97亿元,同比减少41.09%[5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2亿元,上年同期6.05亿元,同比减少46.71%[5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5.04亿元,上年度末23.87亿元,同比增加88.74%[5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8.79亿元,上年度末29.48亿元,同比增加65.49%[5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报告期为8.30%,上年同期为36.61%,减少28.31个百分点[51] - 个人所得税扣缴税款手续费返还金额为57.54万元,与经营无关,具有偶发性[5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34%;营业成本7.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78%[83] - 销售费用88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32%;管理费用4002.7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1.18%;研发费用3694.6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59%[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7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5.96%[83]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长114.85%;应收账款较期初减少22.02%;存货较期初减少29.58%[86] - 投资性房地产较期初减少4.33%;固定资产较期初增长0.73%;在建工程较期初增长50.81%[86] - 合同负债较期初减少73.29%;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23.65%;应付职工薪酬较期初减少31.97%[86] - 衍生工具期初数3788.5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3.20万元,期末数3831.70万元[8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1.03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64.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97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67.56%[9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34%[10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3.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77%[10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09%[104]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5.80个百分点[104]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37.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6.93%,较上年期末增长114.85%[108]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38%,较上年期末下降22.02%[108]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1.6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1%,较上年期末下降29.58%[109]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5%,较上年期末增长50.81%[109]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0.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32%,较上年期末下降73.29%[109]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0.96亿元,较期初增长17.54%[116]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4957838718亿美元,2022年半年度为16.118413786亿美元[182]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2727469985亿美元,2022年半年度为10.0700710214亿美元[182]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230368733亿美元,2022年半年度为6.0483427646亿美元[182] - 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3616123798亿美元,2022年半年度为2.1692245479亿美元[182] - 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9.0267481474亿美元,2022年半年度为3.4548265476亿美元[182] - 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6651357676亿美元,2022年半年度为 -1.2856019997亿美元[182]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3,753,396,356.57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46,950,423.50元[19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62,574,752.53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6,740,306.57元[199]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61,417,845.73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9,228,951.77元[19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4,347,475,456.13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52,176,197.12元[199] - 2023年6月30日投资性房地产为972,710.36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16,710.16元[199]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340,504,407.31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8,021,172.42元[199] - 2023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114,767,197.25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101,516.70元[19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罗恒,证券事务代表为向春芳,联系地址为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经济开发区群力大道36号[47]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网,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49] - 2023年3月6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地址由“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经济开发区群力大道36号”变更为“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东方大道259号”[67][68]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4,052.44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181,967.79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12,821,171.57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72,312.05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575,352.11元,所得税影响额为3,999,728.39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2,665,127.57元[71][72] 行业情况 - 过去二十年功能性硅烷行业规模翻了数番,年均复合增速接近10%,中国产能产量增长超过20倍[74] - 2020 - 2022年期间,每年在中国、美国、欧洲专利局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开的涉硅烷发明专利申请均有数千项[74] - 2022年中国功能性硅烷消费量为23.0万吨,较2021年增长5.0%,预计到2027年国内需求量将达到35.5万吨、净出口量将达到21.3万吨[74] - 2022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约66.3万吨,较2021年增长18.9%[99]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分为直销和经销两类[77] - 公司2016 - 2022年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三,本报告期行业地位预计不会发生重大变化[77] - 公司创新工作有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研发两个主要方向,是保持较高利润水平的主要驱动力[77] - 功能性硅烷偶联剂及中间体建设项目部分生产线建成试生产,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88.30万元[78] -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2022年产能计算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07.92%[104] - 上半年公司销量同比增长6.58%[104] - 公司年产6万吨三氯氢硅项目满负荷运行拉低了整体成本[107] 公司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货款收回等风险,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116] - 若客户不能按期偿付货款、兑付票据,或承兑金融机构暴雷,可能影响公司业绩,应对措施包括做好客户信用额度管理等[135] - 若核心技术外泄,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包括与研发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等[135] - 未来行业发展可能出现替代性技术或产品,削弱公司产品市场需求,应对措施包括关注行业技术发展等[135] - 首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风险,可能影响投资回报及预期收益,应对措施包括确保建设程序合法合规等[135] - 公司生产存在安全生产风险,虽报告期未发生重大事故,但仍有发生可能,应对措施包括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135][137] - 国家可能出台新节能环保法规及标准,公司可能需增加投入,应对措施包括接受风险、改善环境管理体系等[137] - 公司国外市场占比超一半,产品出口面临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开发欠发达地区市场等[137] - 公司出口收入占比较高,汇率波动可能产生汇兑损益,应对措施是通过外汇衍生品工具套期保值[137] 公司会议情况 - 2023年5月16 - 17日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项议案;6月28 - 29日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项议案[121] - 2023年第一次临时会议于2月27日召开,决议于2月28日在www.sse.com.cn刊登[138] 公司环保情况 - 公司持有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9月22日,有日处理能力3750吨的污水处理站,污染物达标排放[124] - 2023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核定公司2022年度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78163tCO2e,较2021年度增长4.58%[159] -
江瀚新材(603281)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