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2018年12月31日总股本849,16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64元,共计分配现金股利139,262,240元,2018年度不送股,也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18年现金分红数额为1.3926224亿元,占净利润比率为30.11%;2017年现金分红数额为1.570946亿元,占净利润比率为30.16%;2016年现金分红数额为1.5369796亿元,占净利润比率为30.16%[152] - 201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于2018年6月1日执行完毕[151] - 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分红政策未调整[148] 股东持股 - 截至2019年4月15日收盘,控股股东虎林创达增持计划实施完毕,共持有公司股票57,988.5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68.29%[7] - 截至2019年4月15日收盘,控股股东虎林创达增持计划实施完毕,共持有公司股票57,988.5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变为68.29%[190][196][197] - 报告期末,虎林创达持股577,808,600股,占比68.04%;虎林龙鹏投资中心持股144,000,000股,占比16.96%[190] - 公司控股股东为虎林创达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方同华,成立于2010年8月16日,主要经营工业、农业投资[19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方同华,国籍为中国,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6] - 虎林龙鹏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10年12月27日,注册资本2400万元,主要从事资产管理等业务,2019年1月执行事务合伙人由申哲洙变更为杜彦超[198][200] - 虎林创达持股限售期满后两年内合计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0%,虎林龙鹏持股限售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0%[153]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18年12月22日,募集资金余额6,370万元已转入公司基本账户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止到2019年3月22日,剩余募集资金6,371万元使用完毕[7] - 截至2018年12月22日,募集资金余额6370万元;截至2019年3月22日,剩余募集资金使用完毕,合计6371万元[174] 财务数据 - 2018年营业收入27.8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34%[21]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22%[21] - 2018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73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6.49%[23] - 2018年末总资产81.82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18.82%[23] - 2018年基本每股收益0.5446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1.22%[24] - 2018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9%,较上年减少2.02个百分点[24] - 主营业务收入26.4亿元,同比降低15.79%;主营业务成本7.3亿,同比降低45.88%[66] - 营业成本7.91亿元,同比降低41.69%;销售费用8.77亿元,同比增长34.27%[63] - 管理费用3.46亿元,同比增长9.21%;研发费用9090.53万元,同比降低3.03%[63] - 财务费用4585.58万元,同比增长15.3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67亿元,同比降低56.94%[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4.34亿元,同比降低1322.75%;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18亿元,同比增长325.53%[63] - 公司2018年总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减少15.79%,总营业成本7.31亿元,同比减少45.88%,综合毛利率72.31%,同比增加15.39个百分点[68] - 工业营业收入21.22亿元,同比增加8.40%,营业成本2.91亿元,同比减少28.34%,毛利率86.31%,同比增加7.02个百分点;商业及中药材销售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减少56.09%,营业成本4.40亿元,同比减少53.42%,毛利率14.77%,同比减少4.89个百分点[68] - 中药制剂营业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加3.39%,营业成本2.07亿元,同比减少37.87%,毛利率87.42%,同比增加8.35个百分点;生物制剂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增加26.58%,营业成本0.16亿元,同比减少15.79%,毛利率95.71%,同比增加2.16个百分点;化学制剂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加46.12%,营业成本0.67亿元,同比增加27.09%,毛利率33.39%,同比增加9.98个百分点[68]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增加57.18%,营业成本1.98亿元,同比增加18.96%,毛利率64.78%,同比增加11.32个百分点;西南地区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减少59.99%,营业成本0.69亿元,同比减少84.59%,毛利率81.18%,同比增加30.05个百分点[68] - 2018年公司总营业收入263876.02万元,营业成本73066.89万元,毛利率72.31%,营收同比降15.79%,成本同比降45.88%,毛利率同比增15.39% [111] - 2018年公司各治疗领域业务中,呼吸系统疾病药物营收37438.39万元,毛利率95.71%,同比增2.23%;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营收159380.14万元,毛利率89.84%,同比增5.15% [111] - 公司总成本本期为7.30668943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5014151922亿元下降45.88%,工业和商业及中药材销售成本均因销量下降而降低[78][8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1064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6%;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00226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1.31%,均无关联方交易[81] - 销售费用本期为8.76626687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27%;管理费用增长9.21%;研发费用下降3.03%;财务费用增长15.32%[81] - 研发投入合计9090.5262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27%,研发人员17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81%,资本化比重为0[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67403246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94%;投资活动净额为 -4.3376781492亿元,下降1322.75%;筹资活动净额为5.1793977201亿元,增长325.53%[86]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1942589716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43.04%,主要系销售回款取得票据所致[87]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2605.170163万元,较上期期末下降39.36%,主要系预付款项结算所致[87]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0.3094381687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51.06%,主要系项目投入所致[87]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9.7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40.71%,主要系本期银行短期借款增加所致[87]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4138.625102万元,包括货币资金和应收票据,受限原因有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89]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17864.64万元,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9090.53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27%,占净资产比例1.82%[104]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总额为87,662.6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52%,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为35.81%,公司销售费用处于合理水平[120][121] - 销售费用中会务费40,193.42万元,占比45.85%;广告宣传费35,131.62万元,占比40.08%;工资及福利费8,899.83万元,占比10.15% [120] 业务情况 - 公司是现代化制药企业,业务涵盖大健康全产业链,产品格局为“以中药为核心、化学药和生物药协同发展”[33] - 公司可生产10个剂型,拥有44个品种、63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7个品种列入《国家医保目录》,12个品种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个独家生产品种[33] - 公司主要产品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舒血宁注射液等均为国家《医保目录》产品,部分产品进入部分省级《医保目录》[96][98] - 2018年公司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生产量6527.88万支、销售量7140.01万支,舒血宁注射液生产量3925.90万支、销售量4793.07万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注射用骨肽生产量2544.30万支、销售量2722.75万支[95] -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生产量6527.88万支,同比减少35.88%,销售量7140.01万支,同比减少27.09%,库存量1481.54万支,同比减少29.61%;舒血宁注射液生产量3925.90万支,同比减少53.19%,销售量4793.07万支,同比减少35.59%,库存量1383.42万支,同比减少39.76%;注射用骨肽生产量2544.30万支,同比减少17.69%,销售量2722.75万支,同比减少29.15%,库存量383.83万支,同比减少31.85%[73] - 医保受限后,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骨肽销量下滑,市场份额分别累加降幅1.07、0.6、2.32个百分点[73]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因注射剂销量下降,减少生产量和成品库存量[76] - 公司医药工业新增口服制剂和OTC药店终端销售,实现全终端覆盖[39] - 医药工业采购采用公开招标与战略合作采购模式结合[33] - 医药商业采购采用集中采购与创新服务采购模式结合[35] - 中药材贸易采购采用集中采购与多重联合战略采购渠道模式结合[35]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制定预警机制保障产品质量[35] - 医药工业销售以“自营模式”为主导,“商务分销”为辅助[35] - 医药商业主要销售模式为医疗单位分销模式,少量面向零售药店[35] - 公司销售采用以“自营”为主,“商务分销”为辅助的全终端销售模式 [116] - 公司整合商务渠道,与国药控股、九州通医药等大型医药商业集团合作 [116] - 公司主要药品在集中招标采购中有中标,如200mg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中标价格区间20.14 - 31.58,医疗机构实际采购量5158 [117] - 医药商业形成全品种链,尝试转型为服务化、专业化医疗配送商[50] - 公司在中药材产地建立多个办事处及子公司,掌握产地信息和优势品种资源[50] - 公司成立5个产地子公司、15个产地办事处,建立近千余份经销商及种植户档案[61] - 公司推进营销模式由传统招商向“自营+商务分销”复合模式转变[61] - 呼吸系统疾病药物营收上升、成本下降、毛利率上升因销售商品结构变化及两票制政策影响 [114] - 神经系统药物(脑血管药物)因行业政策及市场环境,注射剂销量下降致收入和成本下降 [115] - 外购药品及药材因2018年中药材品种转换、销量少,致营收及成本下降 [115] 研发情况 - 2018年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2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2项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3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有效专利共133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58项,共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3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有133项国家专利,刺五加注射液获国家优秀专利奖[45] - 公司在研化学原料药17个,化学制剂产品31个,两个一类新药创新药物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44] - 公司在研的AKT抑制剂和pan - FGFR抑制剂两个一类新药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60] -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研化学原料药17个,化学制剂产品31个,其中一类新药3个,2个一类新药项目获临床批件,4个仿制药项目获临床批件等[100] - AKT激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1类新药研发投入970.3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35%;pan-FGFR激酶抑制剂治疗肝癌1类新药研发投入818.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29%等[101]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有进展,如AKT激酶抑制剂等获临床批件,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获补充意见通知书[105][107] - 新年度计划开展多项研发项目,如10个化药仿制药项目完成中试交接,完成不少于2项发明专利申报 [110] - 公司已布局近百个高品质仿制药项目,在研和储备项目超30余项[60] 质量控制 - 公司实现对原料、辅料、包材全项检验,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46] - 公司参与13个国家药品标准和3个国家团体标准制定,九个质量管理小组获“全国医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获国家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48] - 公司质量控制中心和计量中心获CNAS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资格,认可能力涵盖39个项目[48] - 公司采取10余项先进技术用于产品研发和生产,引进韩式浓缩器自动化浓缩设备[49] - 公司配有气质联用等研究、检验设备
珍宝岛(603567) - 2018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