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电缆(60360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东方电缆东方电缆(SH:603606)2021-03-27 00:00

财务数据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879,702,520.40元,提取法定公积金87,970,252.04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791,732,268.36元[5] - 公司拟以2020年末总股本654,104,52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50,444,039.83元[5] - 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522,585,445.81元[5] - 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549,170,589.04元[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留存未分配利润1,398,726,549.21元[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由控股股东提议,旨在对中小投资者实施稳定的现金分红回报[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考虑了未来业务发展及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符合《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19-2021年)》及《公司章程》相关规定[5]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数额为150,444,039.83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6.95%[114] - 公司2020年每10股派息2.30元(含税)[114] 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0.52亿元,同比增长36.90%[17]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7亿元,同比增长96.26%[17] - 2020年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04%,占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的47.79%[18] - 2020年海缆系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11%,毛利率为53.63%[19]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4亿元,同比增长3.27%[17]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27亿元,同比增长46.19%[17]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36元,同比增长97.10%[18]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24%,同比增加10.76个百分点[18]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5.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亿元[21]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6916.65万元[23] - 公司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3,374,610.93元[24] - 公司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52亿元,同比增长36.90%[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7亿元,同比增长96.26%[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4亿元[42] - 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加8.03亿元,增长50.04%,占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增至47.79%[42] - 陆缆系统的营业收入为26.31亿元,同比增加5.52亿元,增长26.55%[43] -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0.52亿元,同比增长36.90%[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87亿元,同比增长96.26%[48] - 海缆系统产品收入21.79亿元,同比增长48.1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3.24%[50] - 综合毛利率为30.55%,同比增加5.69个百分点[50]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50.38亿元,同比增长36.78%,营业成本为34.96亿元,同比增长26.19%,毛利率增加5.82个百分点至30.61%[51][52] - 海缆系统营业收入为21.79亿元,同比增长48.11%,毛利率增加8.95个百分点至53.72%[51] - 陆缆系统营业收入为26.31亿元,同比增长26.55%,毛利率增加1.08个百分点至12.09%[51] - 海洋工程营业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71.20%,毛利率增加4.44个百分点至23.55%[51] 公司业务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缆、陆缆,±535kV及以下直流海缆、陆缆的系统研发生产能力[25] - 公司海缆系统采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服务"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26] - 公司形成了三大产业基地,包括东部产业基地(戚家山、郭巨、海工基地)、南部产业基地(广东阳江,筹建中)和中部产业基地(江西南昌),分别位于杭州湾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32] - 公司提供四大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深远海脐带缆和动态缆系统解决方案、超高压电缆和海缆系统解决方案、智能配网电缆和工程线缆系统解决方案、海陆工程服务和运维系统解决方案[35] - 公司在超高压电缆和海缆系统领域具备500kV交流海陆缆系统和±535kV直流海陆缆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工程服务能力,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5] - 公司完成了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升级,形成了深远海脐带缆和动态缆系统解决方案等四大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34] - 公司在南海流花气田开发项目中首次实现我国深水油气开采关键装备的自主可控,并交付了世界首根500kV海缆(含软接头)[36] - 公司荣获十余项科技奖项,并在高端线缆领域的技术研究、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做出了多项创造性贡献[37] - 公司牵头制定了海底电缆国家标准,引领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高了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39] - 公司成功中标华能岳阳电厂和永泰抽蓄能电站双500kV超高压电力电缆项目[44] - 实现国内首台套漂浮式风机动态缆与施工项目,突破国内首个海上66kV海缆风电项目[44] - 公司成功中标首个欧洲海底电缆项目和国内首个东南亚海上风电总包项目[45] - 公司顺利完成首根深水脐带缆交付安装工作[45]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6.27%,达到1.87亿元[49] - 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1%,研发人员数量为21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9%[59] - 公司总工程师周则威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直流500kV光电复合海缆系统研发与产业化"[173] - 公司副总经理何行波参与的国际首根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荣获浙江省输配电设备行业协会一等奖[173] - 公司副总经理潘矗直主要从事公司高端海洋产品脐带缆的产业化、国际化工作,2018年成功突破国内首根脐带缆市场[173] 市场与行业前景 - 全球电线电缆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1849.2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2694.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7] - 2019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4万亿,同比增长21.7%[28] - 预计2021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将达1.6万亿,2019年-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9%[28] - 2017年中国电线电缆消耗量占全球比重达34%,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29] - 2009年-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出口量由143万吨上升至24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2%[29] - 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超过6GW,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3G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50.45%[71] -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过去的5年中增长了106%,2020年达到35GW[71] - 海底电缆系统全球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81.2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到165.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2%[71]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在2020年达到9.898GW,新增装机容量为3.06GW[72] - 中国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亿千瓦,近海海域年平均风速可达6.5~8.5m/s[72] - 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为71TW,仅开发1%的海上风能资源即可满足人类10%的电力需求[71] - 中国海洋油气探明程度仅为1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增产潜力很大[73] - 海底电缆故障占全球海上风电项目总财务损失达77%,查找和更换一段损坏的海底电缆费用在72万欧元至187万欧元之间[75] - 海底电缆使用寿命一般为20-30年,1998-2002年敷设的海缆将陆续迎来更新换代期[75] - 海底电缆敷设专用设备-电缆敷设船在中国有33艘,其中具有220KV海缆敷设能力的敷设船共8艘[75] - 熔接头技术在中压电缆市场应用中已获得较好反响,成功应用于国网输变电项目、石化项目、海上风电场项目、轨道交通项目[76] - 公司预计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达到7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88] - 公司指出我国"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投资总额已超过5,000亿元[88] - 公司预计到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增加值的贡献额可能会翻一番,超过3万亿美元[90] - 公司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90] - 公司强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2%、35.8%和60.0%[90] - 公司指出海底电缆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输送电力、信号等关键角色[90] - 中国计划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91] - 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87万千瓦,其中风电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91] - 2021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计划占全国社会用电量比重的11%左右[92] - 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92] - 浙江省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海上风电4.5GW,打造若干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92] - 广东省计划到2025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92] - 江苏省规划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92] - 国家能源集团计划到"十四五"末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70-80GW[94] - 中国华能集团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80-100GW,投资约7000亿人民币[94] - 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预计到2023年达到10MW[95] - 全球海洋油气市场价值预计从2018年的869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1518.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3%[97] - 2021年至2025年期间,海上油气开发项目承诺数量将达到592个,高于2016-2020年期间的355个[97] - 中海油计划在2025年油气产量超过8000万吨,2021年计划钻探217口勘探井,预计19个新项目投产[97] - 印尼对海底电缆的潜在需求量巨大,中国企业有望参与印尼海缆系统建设[98]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构建国际、国内双向开拓的新市场格局,重点突破国际化和数字化[100] - 公司计划通过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确保东部基地于2021年7月1日建成投产[102] - 公司计划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承接国际国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103] - 公司计划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化海缆市场新发展,积极研发新一代高端产品及水下装备[103] - 公司计划采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深化数字化未来工厂建设,打造行业数字化标杆企业[103] 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特别是铜、铝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利润[106]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特别是电网建设、铁路网建设、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产业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市场需求[107]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可能影响正常市场需求[108]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特别是中低压电缆市场竞争激烈[109][110] - 公司面临疫情风险,已制定严密防控措施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111] - 公司面临海上风电政策调整风险,可能影响海上风电发展节奏及海缆需求[112] - 公司通过锁定原材料成本、加大研发投入、升级产品结构等方式应对各类风险[11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0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报酬为1,000,000.00元[119]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酬为200,000.00元[119] - 公司聘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有13年[119]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情况[120] - 公司2020年度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20] - 公司2020年度未发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118] - 公司2020年度未面临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120] - 公司2020年度未发生与宁波阿凡达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且承诺未来不再发生[117]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117]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履行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16] - 公司建立了风险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对公司内外部存在的风险和机遇进行系统分析[146]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小组对关键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环节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认为不存在重大缺陷[191]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规定,指定董事会秘书负责信息披露工作[192] - 公司通过参与宁波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等活动,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19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不少于董事会总人数的1/3[189]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90]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的选聘程序选举董事和监事[189][190] - 公司建立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及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根据经营计划和分管工作的职责、目标进行综合考核[191] - 公司共召开了1次股东大会,均开通了网络投票,并经律师现场见证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189] - 公司共召开了8次董事会会议[189] - 公司共召开了8次监事会会议[190] - 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0年4月23日召开,出席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22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356,226,605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4.4601%[194]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19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0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等多项议案[195] - 公司董事会在2020年共召开8次会议,全部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9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发放模式为月度按年薪标准的90%/12平均发放,年度统算[199]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20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0] 公司股东与股权结构 - 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数量为217,524,444股,占总股本的33.22%[160] - 公司股东袁黎雨持股数量为53,366,730股,占总股本的8.15%[16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35,993,606股,占总股本的5.50%[160] - 宁波华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28,285,220股,占总股本的4.32%[160] -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帆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0,301,850股,占总股本的1.57%[160] - 天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达环球策略基金-全中国股票基金(交易所)持股数量为9,168,647股,占总股本的1.40%[160] - 江西赣源实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数量为8,050,051股,占总股本的1.23%[160]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二组合持股数量为5,379,091股,占总股本的0.82%[160] - 宁波市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数量为4,528,645股,占总股本的0.69%[160]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高端制造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3,691,449股,占总股本的0.56%[160] 公司高管与薪酬 - 公司董事长夏崇耀未持有公司股份,且未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68]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峰持有公司股份,年度税前报酬为102.84万元[168] -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乐君杰年度税前报酬为59.58万元[168] - 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柯军年度税前报酬为58.47万元[168] - 董事谢盛宇年度税前报酬为57.10万元[168] - 独立董事阎孟昆、刘艳森、周静尧年度税前报酬均为5.75万元[168] - 监事会主席孙平飞年度税前报酬为30.77万元[168] - 职工代表监事俞国军年度税前报酬为36.10万元[168] - 副总经理夏善忠、袁黎益、杜志勇、阮武年度税前报酬分别为58.17万元、57.83万元、57.93万元、58.48万元[168] - 总工程师周则威年度税前报酬为57.77万元[168] - 公司2020年度实际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652.29万元[179] - 公司董事阎孟昆为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500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研究和技术服务[172] - 公司董事刘艳森为中国注册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