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3.11亿元,同比增长36.2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146.87%[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67.04%[22] - 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同比增长88.89%[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同比增长112.5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1%,同比增加2.93个百分点[23]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5%,同比增加3.24个百分点[23] - 2022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331,132.29万元,同比增长36.25%[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028.0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6.87%[8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713.85万元,同比增长167.04%[87] - 营业收入33.11亿元,同比增长36.25%[10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8.97亿元,同比增长34.30%[105] - 财务费用3096.5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77.52%[105] - 研发费用5906.21万元,同比增长46.03%[10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亿元,同比下降177.10%[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0亿元,同比下降177.10%[10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61.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8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8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23%[22] - 资产总额611,216.4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88%[87] - 负债总额373,573.11万元,较上年末上升27.91%[87] - 资产负债率61.12%,较上年末增加4.32个百分点[87] - 应收账款9.70亿元,同比增长75.61%[111] - 在建工程6.22亿元,同比增长77.62%[111] - 短期借款10.49亿元,同比增长33.94%[111] - 长期借款7.46亿元,同比增长60.69%[11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5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709亿元减少20.4%[19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7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526亿元大幅增长75.6%[193] - 存货期末余额为14.2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010亿元增长18.5%[19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6.2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02亿元增长77.6%[19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4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834亿元增长33.9%[194]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7.4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640亿元增长60.7%[194]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61.12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414亿元增长18.9%[195]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37.3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9.205亿元增长27.9%[1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9.8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515亿元增长7.2%[195]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2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005亿元增长25.8%[197] 饲料业务表现 - 公司饲料业务销售收入为27.5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3.18%[33] - 特种水产配合饲料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5.24%[33] - 畜禽饲料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7.94%[33] - 饲料总销量突破66万吨,同比增长25.92%[33] - 特种水产饲料销量同比增长约25.60%[33] - 畜禽饲料销量同比增长约25.97%[33] - 特种水产配合饲料销量90,534.07吨,产销率93.21%[88] - 畜禽饲料销量576,849.52吨,产销率达98.82%[88] 养殖业务表现 - 养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28%[35] - 特种水产养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9.04%[35] - 对外销售商品鳗约3,390.85吨,毛利率约41.32%[35] - 鳗鲡养殖销售收入新增2.99亿元[106] 食品及加工业务表现 - 公司2022年1-6月水产品销售及食品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2%[37] - 食品(烤鳗)销量1,011.10吨,产销率109.93%[88]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1年全球饲料行业总产量达12.355亿吨同比增长2.3%[41] - 2021年亚太地区饲料产量4.58亿吨占全球37.08%同比增长5.7%[41] - 全球肉鸡饲料产量占比28.40%猪饲料25.11%蛋鸡饲料12.85%水产饲料4.16%[42] - 2022年1-6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3,653万吨同比下降4.3%[43] - 2022年1-6月猪饲料产量6,031万吨同比下降6.8%蛋禽饲料1,546万吨下降4.0%肉禽饲料4,114万吨下降6.7%[43] - 2022年1-6月水产饲料产量1,089万吨同比增长21.1%[43] - 2021年中国年产量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共39家占全国总产量59.7%[44] - 中国渔业养殖与捕捞比例从1978年26:74提升至2021年81:19[46] - 2021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5394.41万吨占全国水产品产量80.63%和世界水产养殖产量60%以上[48] - 2021年全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仅14.2千克远低于肉禽消费水平[48] - 国家规划到2025年水产品年产量目标达到6900万吨[49] - 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到2025年达到67%[49] - 水产养殖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占比达72.16%[51] - 2022鳗年度日本鳗鲡苗种渔获量同比下降40%[54] - 2022年1-3月中国鳗苗出口量176公斤同比下降87.2%[54] - 同期鳗苗出口金额186.6万美元同比下降73.4%[54] - 中国鳗鲡已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55] - 到2050年全球鱼类产品需求预计增长两倍[56] - 2021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6690.29万吨,水产加工品总量2125.04万吨,加工率仅为31.76%,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1%[57] - 2022年一季度烤鳗出口量1.44万吨同比增长7.75%,出口金额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1%[59] - 烤鳗对日出口增长39.55%,对荷兰、泰国、加拿大、韩国出口分别增长223%、202.9%、148.2%和78.8%[59] - 国内烤鳗市场年需求量约为2-3万吨[60] - 福建省鳗鲡养殖品种数量、产量、烤鳗产量、饲料产量及出口创汇均居全国首位[60] - 水产品加工行业呈现预制化、工业化、功能食品精准化、休闲食品营养化、装备自动化及科技产业化趋势[58] - 水产加工企业规模以上数量偏低,加工转化率不高,尤其是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占比偏低[58] 技术和研发优势 - 公司鳗鲡配合饲料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项产品被列为国家火炬/星火计划项目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1] - 公司参与修订《鳗鲡配合饲料》行业标准并获福建省标准贡献三等奖[61] - 中华鳖系列配合饲料已获得三项发明专利授权[61] - 公司主持制定《中华鳖配合饲料》国家标准并发布实施[63] - 大黄鱼配合饲料相关产品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3] - 金鲳鱼配合饲料地方标准由公司起草制定并获福建省标准贡献三等奖[63] - 石斑鱼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达60%且技术质量优于欧洲日本同类产品[63] - 加州鲈配合饲料开发了低淀粉加工工艺及功能性饲料产品[63] - 种苗期配合饲料涉及6项发明专利授权包括鲟鱼金鲳鱼等品种[63] - 玻璃鳗配合饲料地方标准由公司制定并获福建省标准贡献二等奖[63] - 鲍鱼配合饲料采用压片膨化微颗粒三种工艺覆盖全养殖阶段[63] - 海参配合饲料采用压片膨化超微粉碎工艺适用于多种养殖模式[63]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79] - 公司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2项[79] - 公司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省标准贡献奖5项,市专利优秀奖1项,神龙福建农业科技奖1项[79] - 公司于2014年12月1日成为首批21家国家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之一[80]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专利63项,其中54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97] - 公司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2项[97] - 公司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省标准贡献奖5项[97][98] - 公司荣获市专利优秀奖1项,神龙福建农业科技奖1项[98] - 公司研发中心重点对鳗鲡、大黄鱼、加州鲈等产品进行配方调整与优化,降低了配方成本[96] - 公司建立了海水鱼养殖中试基地、淡水鱼养殖中试基地、鳗鲡养殖中试基地等多个中试基地[96] - 公司安全、高效、环保的产品通过CIQ备案、ISO9001、ISO14001、ISO22000等体系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0] 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 集中采购的大宗关键原材料占公司原材料采购总量90%以上[68] - 授权采购模式在公司采购总量中占比不到10%[68] - 客户需至少提前3天通过云营销系统提交饲料需求订单[68] - 公司集中采购模式占物料采购总量90%以上[72] - 授权采购模式在公司采购总量中占比不到10%[72] - 活鳗收购占总采购额比重约96%[76] - 配合饲料销售半径控制在200公里以内[70] - 公司实行集中采购和授权采购模式,建立原料数据库和市场价格数据库,分级优质鱼粉[83] - 公司采用国内国际双渠道采购,结合远期采购、现货采购和贸易三种模式,利用期货工具控制成本[83] - 公司打造饲料、养殖、食品三大业务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供应链平台[83] 生产和运营管理 - 南美白对虾养殖饲料按虾体长分段:≤0.7厘米(虾苗)、0.7-1.5厘米(稚虾)、1.5-3.0厘米(幼虾)、3.0-8.0厘米(中虾)、≥8.0厘米(成虾)[65] - 猪饲料按体重分段:15-25kg(仔猪)、25-60kg(中猪)、60kg至出售(大猪)、50kg至配种(后备母猪)[65] - 肉鸭饲料按日龄分段:1-21日龄(前期)、22-42日龄(中期)、22日龄至出售(中后期)[65] - 蛋鸭饲料分段:产蛋青年鸭(育成后期)、14周龄至5%产蛋率(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65] - 肉鸡饲料按日龄分段:1-21日龄(前期)、22-42日龄(中期)、43日龄至出售前一周(后期)[65] - 蛋鸡饲料按周龄分段:1-4周龄(小鸡)、5-17周龄(中鸡)、18周龄至5%产蛋率(大鸡)、产蛋高峰期[65] - 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全部或大部分[73] - 工厂化养殖采用双循环尾水处理系统[73][74] - 生产基地运用自动化设备实现精确生产控制[70] - 通过选别操作精确掌握鳗鲡存塘量和存塘尾数[75] - 公司组织多场产业发展论坛和技术讲座,聘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84] 品牌和市场销售 - 烤鳗产品荣获2021及2022年国际风味评鉴所三星顶级美味奖章[66] - 国内销售渠道覆盖电商、新零售、商超等主流渠道[76] - 外销市场覆盖日本、韩国等国家[75] - 公司品牌"健马"获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健马"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82] - 公司"鳗鲡堂"烤鳗系列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美食大奖[82]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2,187.16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57.11万元,增幅7.74%[116] - 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共同设立江西天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出资6,000万元持股60%[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5,952,591.78元,较期初减少30,256,000元,降幅65.5%[11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26,760,266.08元,较期初增加1,356,905.53元,增幅5.3%[119] - 对商业银行投资初始成本1,124.16万元,公允价值调增701.25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98.45万元,期末账面价值2,234.83万元[119] - 对上海牧迈饲料有限公司投资成本270万元,购买日公允价值305.36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37.24万元,期末账面价值441.20万元[120] - 主要控股子公司福建省华龙集团饲料有限公司净利润3,679.15万元,福建三渔养殖有限公司净利润6,044.28万元[122] - 子公司厦门金屿进出口有限公司净利润-2,479.32万元,福建天马饲料有限公司净利润-864.85万元[122] - 公司旗下华龙集团获颁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2] 公司荣誉和资质 - 公司荣获2021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2021福建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2021福建省民营企业制造业50强[102] - 公司荣获2021年福建省绿色工厂称号[102] 资产受限和担保情况 - 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799,283,013.95元,其中货币资金174,648,641.61元、应收账款102,733,220.98元、固定资产315,844,139.86元、无形资产146,201,325.91元、在建工程59,855,685.59元[11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15.41亿元[169]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10.78亿元[169] - 公司担保总额(A+B)10.78亿元,占净资产比例58.22%[169]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5.42亿元[169]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1.52亿元[169] - 上述三项担保金额合计(C+D+E)6.94亿元[169] 股权和股东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436,164,726股,其中无限售流通股404,697,925股(92.79%),有限售流通股31,466,801股(7.21%)[171][172] - 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于2022年2月7日上市流通65,655,173股,涉及12家发行对象共17名股东[172][175]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65,655,173股,比例从22.27%降至7.21%[17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65,655,173股,比例从77.73%升至92.79%[171]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26,689,659股,比例从6.25%降至0.13%[171]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减少38,965,514股,比例从16.02%降至7.08%[171]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2年7月21日解除限售540,500股,涉及76名激励对象[173] - 福建天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30,896,551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3年2月1日[174] - 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96,551,724股于2021年7月30日完成登记[175]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股份总数不变,无限售流通股增至405,238,425股,有限售流通股减至30,926,301股[173]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四期解锁76名激励对象540,500股占总股本0.1239%[17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4,785户无优先股股东[177] - 控股股东陈庆堂持股86,557,557股占比19.85%其中质押43,260,000股[179] - 第二大股东福建天马投资持股54,353,026股占比12.46%含限售股30,896,551股[179] - 国泰江源优势基金持股15,764,499股占比3.61%为第三大股东[179]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股6,887,763股占总股本1.58%用于员工持股计划[181] - 福建天马投资限售
天马科技(60366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