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37.94亿元,较2020年减少2.15%[2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亿元,较2020年减少19.02%[2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5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5.32%[23] - 2021年末总资产87.74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3.45%[23]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44元/股,较2020年减少16.98%[23]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6%,较2020年减少2.34%[2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435.37万元,较2020年减少52.23%[27][30] - 2021年公司累计完成营业收入37.9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4元[33]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877,381.45万元,较上期期末下降4.09%[74]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5,895.26万元,较上期期末增长5.32%[74]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430.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5%[74]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64.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02%[74] - 2021年营业成本2,765,427,327.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20%[76] - 2021年销售费用154,006,225.2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3%[76] - 2021年管理费用261,081,001.0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55%[76] - 2021年财务费用64,641,674.3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52%[76] - 2021年研发费用184,402,502.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0%[7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8,715,401.7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45%[76] - 销售费用1.54亿元,较上年增长24.43%;管理费用2.61亿元,较上年下降16.55%;财务费用0.65亿元,较上年下降46.52%[90]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84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94.33万元,研发投入合计1.8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88%[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715,401.74元,较上年同期701,607,730.07元下降47.45%,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39,539.82万元[9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62,561,676.24元,较上年同期601,216,498.98元减少86,377.82万元,因本期投资支付的理财产品发生额降低[9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61,226,356.95元,较上年同期 - 1,084,963,926.07元增加62,373.76万元,因本期银行借款净增加额增加[96] - 应收票据期末数为108,931,299.19元,占总资产1.24%,较上期下降79.98%,因将“云信”分类至“应收款项融资”项目[97][101] - 其他应收款期末数为101,131,381.96元,占总资产1.15%,较上期增长87.33%,因合营公司纳博特斯克今创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尚未收回[97][10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216,898,977.47元,占总资产2.47%,较上期增长278.08%,因本期增加对外投资[97][101]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数为127,313,901.00元,占总资产1.45%,较上期增长85.95%,因本期对外出租房屋及建筑物增加[100][101]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31,998,319.64元,占总资产0.36%,较上期下降86.20%,因印度金鸿运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固[100][10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30,240.09万元,比年初33,017.38万元降幅8.41%,因本期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国内业务新签合同/订单23亿元(含税),国际业务(不含印度3C业务)新签订单18亿元,其中一笔约1亿欧元业务合同供货期为8 - 10年[36] - 2021年维保检修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上升12%[36] -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营业收入35.71亿元,毛利率27.31%,较上年减少0.70个百分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营业收入1.26亿元,毛利率 - 8.44%,较上年增加4.04个百分点[79] - 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中,普通客车营业收入8.21亿元,毛利率37.41%,较上年减少11.81个百分点;电子通信设备营业收入1.26亿元,毛利率 - 8.44%,较上年增加4.04个百分点[82] - 境内营业收入24.34亿元,毛利率31.03%,较上年增加2.51个百分点;境外营业收入12.63亿元,毛利率16.55%,较上年减少7.33个百分点[82] -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成本25.96亿元,占总成本94.98%,较上年变动 - 2.97%;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成本1.37亿元,占总成本5.02%,较上年变动94.76%[83] - 主营产品成本中,材料费16.90亿元,占比61.84%,较上年变动 - 4.96%;运输费1.44亿元,占比5.26%,较上年变动76.69%[8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9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8.92%;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0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3.13%[88] 利润分配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需经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6]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5] - 报告为2021年年度报告[173] 研发情况 - 2021年进行了57项研发课题的研究和344个重点项目的开发[38] - 2021年新获授权专利105项,软件著作权6件,编制和修订2项行业标准,累计获授专利534项,软件著作权57件[3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90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2.66%[92]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76人,本科405人[92] 行业数据 - 2021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9亿元,同比下降4.2%[44] - 截至2021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以上,高铁4万公里,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7.8万辆,动车组4153标准组、33221辆[47] - 2021年全国动车组产量为1021辆,同比下降50.3%,达5年来最低值[47] - 截至2021年末,中国内地累计有50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运营线路9192.62公里,当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222.92公里[47] - 2021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61亿部,同比增长7%,出货量前五厂商中中国品牌占4席[50] -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约70万公里,其中铁路约20万公里[124] - 到2025年主要采用250公里及以上时速标准的高速铁路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95%以上[1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7座城市累计开通11条(段)市域(郊)铁路线路,里程804.06公里[130] - 28座城市27条市域铁路正在建设,里程达1434.78公里[130] - 2022 - 2023年多个都市圈39条市域(郊)铁路新增开工,里程约2057.82公里[130] 公司业务范围及模式 - 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覆盖我国主要动车及城轨车辆,并出口数十个国家[54] - 公司子公司印度金鸿运在印度从事通信电子类产品生产等业务,主要产品有网络及接入设备等[54] - 公司开拓了豪华游轮、游艇及特种船舶等配套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务[55] - 公司技术研发涉及自主研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三个方面[56] - 公司采购部负责原材料采购,质量管理部负责供应商选择和评价,对供应商分级管理[59] - 公司主营业务采取柔性化的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需求为导向[60] - 公司国内市场部负责国内销售,国际市场部负责国外销售,通过直销模式获取订单[61]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一站式配套业务优势,在产品设计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6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营产品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54][61] 公司战略与发展目标 - 公司以“为全球轨道交通提供一站式配套解决方案”为使命,以“成为全球交通配套标杆品牌”为愿景[134] - 公司聚焦主业,研发智能产品、践行智能制造和推行智慧管理[134] - 公司完善“属地化”和“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优化“一站式解决方案”[134] - 公司利用核心优势拓展新客户、新市场,布局全球业务,深耕维保市场[134] - 公司大力发展“大交通”和“新基建”及其他业务配套机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134] - 2022年是公司应对多重风险挑战的承压之年,也是攻坚“十四五”的关键之年和创新发展的期望之年[135] - 公司将扩大服务优势,稳定主业效益,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综合实力,激发创新活力,攻克关键技术,深化精益管控,持续降本增效,勇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135][137][138][139][140] 公司面临风险及优惠政策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变化、轨道交通投资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多种风险[141][143][144] - 今创集团及多家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或认定,报告期内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44] - 公司于2020年7月21日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清单,目前日常经营未受实质影响,正积极筹备申请移出[149]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共9名,其中独立董事3人[155] - 公司监事会共3人,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55] - 俞金坤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33,352,887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150万元[165] - 戈建鸣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24,201,792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150万元[165] - 戈耀红年初持股4,095,000股,年末持股3,189,000股,减持906,0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150万元[165] - 金琰年初持股819,000股,年末持股614,300股,减持204,7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80万元[165] - 李军年初持股750,750股,年末持股563,850股,减持186,9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60万元[165] - 邹春中年初持股546,000股,年末持股409,500股,减持136,5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55万元[165] - 曹章保年初持股819,000股,年末持股615,000股,减持204,0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80万元[168] - 左小鹏年初持股136,500股,年末持股102,400股,减持34,1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55万元[168] - 王洪斌年初持股409,500股,年末持股307,200股,减持102,3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50万元[168] - 全体董监高年初持股总数467,291,679股,年末持股总数464,977,479股,减持2,314,2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1,147.80万元[168] - 2022年1月公司独立董事顾青女士因个人原因辞职,李忠贤先生经2022年1月25日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当选独立董事[177] - 俞金坤自2014年12月起任常州易宏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4年12月至2020年7月任常州万润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0年12月起任常州易宏投资有限公司监事[180] - 胡丽敏2010年12月至2020年7月任常州万润投资有限公司监事,2020年7月起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80] - 戈建鸣自2020年7月起任常州万润投资有限公司监事[180] - 俞金坤自2006年1月起任淮安今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181] - 戈建鸣自2018年8月起任常州准源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81] - 戈耀红自2016年7月起任江苏剑湖视听科技有限公司经理[183] - 胡丽敏于2017年9月 - 2021年10月任恒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183] - 张怀斌自2011年1月起任江苏纳博特斯克今创轨道设备有限公司董事[183] - 邹春中自2016年7月起任江苏剑湖视听科技有限公司监事[183] - 曹章保自2021年5月起任常州住电东海今创特殊
今创集团(60368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