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34,716,699.11元,同比下降1.2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776,469.39元,同比增长7.8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044,388.64元,同比下降136.77%[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598,328.09元,同比下降307.9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5,503,315.50元,同比增长10.03%[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69%至0.14元/股[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30.77%至-0.04元/股[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54个百分点至9.64%[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5亿元,其中锂电智能产线和设备销售收入5.51亿元,锂电板块工程总承包收入2.83亿元[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677.65万元,同比增长7.89%[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7.13亿元,其中锂电板块总承包及产线合同14.12亿元,在手订单总额48.11亿元[5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34,716,699.11元,同比下降1.24%[117] - 营业总成本为951,456,674.02元,同比增长5.51%[117] - 研发费用大幅增加至51,390,256.12元,同比增长83.94%[117] - 净利润为69,982,898.30元,同比增长11.51%[1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776,469.39元,同比增长7.89%[1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股,同比增长7.69%[11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387,907,755.70元,同比增长1.03%[12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56,105,019.42元,同比增长318.3%[12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2,865,524.33元,同比增长45.3%[12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598,328.09元,同比下降308.0%[12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21,171.67元,同比增长112.1%[12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008,815.87元,同比增长775.8%[12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4,951,804.87元,同比下降20.7%[12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46,519,464.23元,同比增长29.4%[12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869,862,668.57元,同比增长150.5%[12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51,296,712.74元,同比增长22.4%[1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96,704.66元,同比下降85.4%[1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97,013.80元,同比改善39.8%[1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18,258.24元,同比改善67.0%[1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118,566.45元,同比下降115.2%[1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4,259,038.50元,同比下降30.9%[1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59,347,346.11元,同比增长10.1%[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为57,808,143.68元,同比增长5.9%[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17,155,489.79元,同比增长9.7%[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6,776,469.39元,同比增长显著[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71,659,266.89元,同比改善28.0%[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37,618,382.30元[1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1,867,218.60元[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18,355,094.72元[1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281,973,698.61元[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盈余公积为55,324,857.82元[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为26,259,428.59元[1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009,000.00元[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为490,298,992.00元[1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25,500.00元[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专项储备为2,116,500.00元[1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6,105,019.42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10,841,740.1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9.8%[14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414,021.94元,较2023年上半年显著减少[1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317,536,756.39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约25.9%[14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5,686,851.48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约11.3%[143] - 公司实收资本自2004年设立以来保持490,298,992.00元不变[142][143][145] - 公司资本公积2023年上半年为282,754,646.6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0.2%[142][143] - 公司盈余公积2023年上半年为55,324,857.82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42][143] 业务发展 - 公司锂电智能产线业务核心为专有设备定制及系统集成,涵盖锂电池材料、碳材料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控制设备等[33] - 公司高温质子膜及其膜电极产品通过国产化推进,结合巴斯夫技术,逐步实现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国产化替代[34] - 公司锂电设备销售业务专注于正极材料高镍化趋势,持续升级设备精密度、容量及运行速度[33] - 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工程设计为核心,涵盖采购和施工环节,主要由采购部和工程部负责运营[33] - 公司与德国巴斯夫签署膜电极开发与全球授权合作协议,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高温质子膜和膜电极的研究与开发[47] - 公司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与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获得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荣誉[47]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百坤与德国巴斯夫合作研发的新一代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机械强度、质子导通率、运行寿命均有较大提升[4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重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展顺利,包括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长沙基地二期工程动力锂电池三元材料建设项目,产线安装工程完成98%[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产业拓展情况包括与潞宝兴海、潞宝集团、重庆兴海签订债转股协议,投资金额为47,000.00万元,持有潞宝兴海15%的股权[57] - 公司2023年6月与金彩矿业、宝圣佳优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开展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用天然石墨粉体项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权[59] - 公司正在拟定收购苏州兮然工业设备有限公司60%股权的具体方案[59] - 公司启动事业部制改革,将组织架构调整为总部+新能源、化工、国际三个事业部,计划于2023年完成改革[60] - 公司与金彩矿业、宝圣佳优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公司持股51%[72] - 合资公司内蒙古聚原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人民币[72] 行业趋势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3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吉瓦时,同比增长超43%,全行业营业收入达6000亿元[3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69%[37] - 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850万辆,同比增长26.3%[35] - 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将达到918亿美元,电动车为主要增长推动力[36] - 上半年储能电池产量超过75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152GWh[38] - 锂电池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9%[38] -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100万吨,67万吨,68亿平方米、44万吨[38]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2262辆,同比增长119%[3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达到2410辆,同比增长73.5%[39] - 上半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6万亿元,同比下降4.4%[40] - 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5.6%,同比有所加快[40]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风险,主要受国内外形势不稳定和疫情影响,可能导致石化项目推迟或暂停[75]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风险,行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步伐加快,可能导致部分技术失去领先优势[76]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技术人员的依赖性强[77]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风险,工程总承包业务可能因项目业主付款不及时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困难[78] - 公司涉及重大诉讼,其中武炼工程向鞍山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程款19,761.84万元[90] -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常州金坛分公司与百利科技的施工合同纠纷涉及金额1,244.57万元,目前处于审理阶段[92]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与百利科技的施工合同纠纷已结案,需支付工程款1,194.06万元及利息[92] -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与百利科技的施工合同纠纷涉及金额4,087.36万元,目前处于审理阶段[92] - 重庆兴海投资有限公司与百利科技的业绩补偿款诉讼涉及金额5,151.48万元,双方已达成和解协议[92]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警示,并已提交整改报告[9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824户[101] - 西藏新海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146,114,350股,占比29.80%[103] - 张文扬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12,159,798股,占比2.48%[103] - 吉林雨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8,408,740股,占比1.72%[103]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分红一个人分红为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7,139,948股,占比1.46%[103] - 上海拓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拓牌兴丰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公司第五大股东,持股6,925,000股,占比1.41%[103] 财务数据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29.97%至599,822,166.58元[23] - 应收票据同比增长291.79%至121,166,056.36元[23]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36.96%至408,566,209.91元[23]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818.64%至9,776,999.16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07.92%至-259,593,011.21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2.10%至6,915,854.79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76.03%至147,008,815.87元[2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599,822,166.5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56,537,702.31元减少29.9%[109]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805,370,777.34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759,452,490.73元,减少5.7%[109] - 预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72,419,745.68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408,566,209.91元,增长137%[109]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520,584,523.01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558,755,089.88元,增长7.3%[109] - 合同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881,677,138.01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961,047,450.37元,增长9%[109] - 短期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547,690,000.00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709,150,000.00元,增长29.5%[110] - 应付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1,530,491,003.38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365,447,461.18元,下降10.8%[110] - 合同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496,615,406.76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629,937,679.91元,增长26.8%[11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2年12月31日的659,347,346.11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725,503,315.50元,增长10%[11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12月31日的308,360,247.80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226,353,927.93元,下降26.6%[113] - 长期股权投资为709,016,776.83元,同比下降0.39%[114] - 固定资产为99,859,886.98元,同比下降2.69%[114] - 应付账款为890,552,899.77元,同比下降11.12%[114] - 未分配利润为-317,536,756.39元,同比下降15.03%[11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报告期内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5]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重大风险提示[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承诺不从事与百利科技竞争的业务,并避免关联交易,承诺自2012年10月28日起长期有效[87]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4,987.93万元[98]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5,004.32万元[98]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的担保)为25,004.32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31.79%[98]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25,004.32万元[98]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55,349.05万元,净利润为2,507.95万元[79] - 武汉炼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822.37万元,净利润为-589.03万元[79] -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9户[155]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156]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60]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实现企业合并时,若属于一揽子交易,则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6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购买日为公司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需满足五个条件[166] - 公司对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计入当期损益[166]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69] - 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反映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70] - 公司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仅将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72] - 公司处置子公司时,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173] - 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时,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有原有子公司净资产的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4] - 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处置分为一揽子
百利科技(603959)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