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和生态(60506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正和生态正和生态(SH:605069)2023-08-31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595,558.13元,同比下降47.8%[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311,698.51元,同比下降272.4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558,724.43元,同比下降265.98%[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86,367.60元,去年同期为-120,360,817.31元[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17,342,112.88元,同比下降10.85%[12] - 公司总资产为3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6元,同比增加280%[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76元,同比增加261.9%[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63%,同比减少10.28个百分点[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65%,同比减少10.25个百分点[13] - 公司营业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部分项目未能按时启动招投标,新承接订单减少[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减少[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595,558.13元,同比下降47.80%[30]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311,698.51元,同比减少272.45%[30] -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3,950,721,554.87元,同比减少6.40%[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业绩亏损主要由于主动市场调整和减值损失谨慎计提[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595,558.13元,同比下降47.8%[34] - 营业成本为107,111,825.89元,同比下降16.9%[34] - 销售费用为13,575,172.35元,同比下降43.16%[34] - 管理费用为54,171,275.15元,同比下降7.44%[34] - 财务费用为30,279,146.88元,同比增加348.21%[34] - 研发费用为23,054,158.80元,同比增加35.01%[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86,367.60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34]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311,698.51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3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16,595,558.13元,同比下降47.8%[12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229,081,297.33元,同比下降3.2%[12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3,054,158.80元,同比增长35.0%[12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66,975,995.20元,同比下降294.0%[12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311,698.51元,同比下降272.5%[12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76元/股,同比下降280.0%[12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01,305,788.13元,同比下降54.4%[12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159,636,483.10元,同比下降247.6%[1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86,367.60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360,817.31元有所改善[1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6,320,102.91元,同比增长33.6%[1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2,367,007.68元,同比下降16.8%[1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1,14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99,423,059.27元大幅下降[1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565,013.69元,较2022年同期的162,067,043.37元大幅下降[1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491,074.72元,较2022年同期的354,161,825.65元大幅下降[13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40,128.53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781,701.88元有所改善[133]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91,34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99,423,059.27元大幅下降[133]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8,341.59元,较2022年同期的6,243,582.41元有所下降[1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50,024,883.4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6,975,995.20元[135][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0,311,698.51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3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72,570,054.5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0,311,698.51元[135][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为132,682,770.5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664,296.69元[135][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收资本为211,697,778.00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35][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855,325,629.49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35][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盈余公积为77,748,650.87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35][1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63,245.19元[13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46,566,666.8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9,636,483.10元[14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301,766,413.1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9,636,483.10元[14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余额为1,286,930,183.77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28,914,604.77元[1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6,123,230.97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8,692,119.77元[1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32,568,888.80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2,568,888.80元[143] 业务与市场 - 公司所处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受益于国家政策和“双碳”目标[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投资减缓、地方财政收入和支付能力下降等挑战[17]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有望帮助公司缓解经营资金压力[18] - 公司生态环境业务聚焦河湖和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包括大理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项目、雄安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等[20] - 公司海洋生态业务基于生态系统重建恢复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包括莆田·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生态提升EPC项目等[22] - 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态管家”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生态管养模型决策降本增效,推动传统养护向数字化管理转型[24] - 公司已取得16项发明专利、70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研发实现技术驱动市场[19] - 公司通过“NbS技术理念-技术体系-创新工艺-创新材料-智慧监测”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生态环境治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26] - 公司具备大型综合类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能够提供全盘统筹、系统性、顶层设计的服务[26] - 公司通过“DBIFO(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为核心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生态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1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典型海岸侵蚀防护与活力海岸构建关键技术”在厦门应用示范,珊瑚礁修复技术在海南省东方市实施[22] - 公司通过“生态管家及公园+”业务,在原有生态智慧化养护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公园文旅轻运营的业态[24] - 公司通过与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合作,具备一批国际顶级的专家顾问资源,核心管理层和设计人员多数具备国际化视野[26] - 公司2023年下半年将重点加强应收账款回款力度,降低减值损失影响[31] - 公司将继续坚持生态环境业务市场布局转向华南及华东区域[32] - 公司将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业务的开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32] - 公司已取得16项发明专利、70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27]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多项专业资质,包括城乡规划编制甲级、环境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奖项,包括美国IDA国际设计大奖和DRIVEN x DESIGN柏林设计奖[28][29] - 公司将在2023年下半年加大对海洋生态修复业务的投入和市场开拓[33] - 公司计划通过与区域地方政府投资平台、科研院所成立合资公司,强化根据地市场[33]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主要集中在生态规划设计、技术研究、PPP项目等领域,涉及多个地区的业务拓展[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对未开展业务的厦门正和、福建正和两家子公司进行了工商注销登记[48] - 六盘水正和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PPP业务投资金额为30,926.315万元,持股比例为70%,本期损益影响为-461.3万元[49] - 北京正和恒基国际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27.64万元,净利润为318.61万元[51] - 北京正和恒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20.89万元,净利润为-12.51万元[51] - 正和恒基(深圳)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01.89万元,净利润为11.35万元[51] - 六盘水市正和投资建设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88,822.18万元,净资产为44,711.96万元,净利润为-2,221.43万元[51]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尤其是财政政策调控和地方财政状况对业务拓展和工程款项回收有重大影响[53]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大型国有企业凭借资本优势进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加剧了行业竞争[53] - 公司PPP业务风险较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行和文旅行业恢复周期长对项目运营造成不利影响[53] - PPP项目产业运营收入可能因经营环境和运营条件变化而不达预期,影响公司投资回报[54] - 六枝特区PPP项目的可行性缺口补助资金已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但当地财政和债务状况不利变化可能导致政府违约,增加公司长期应收款回收风险或减值损失[54]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和长期应收账款在资产结构中占比较高,部分重点项目未能按合同约定收回应收账款,导致计提信用减值金额增加,出现较大额度亏损和资金紧张[54] - 公司优先布局国家级城市群,选择资金来源和付款方式有保障的项目,以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54] - 公司执行的单个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未来经营活动可能占用大量资金,项目回款受施工进度、结算进度、客户支付能力等因素影响,带来流动性风险[54] - 公司在大理洱海项目中,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空间面积增加82.5%,总碳储量增加2.84万吨[67] - 公司通过生态环境基底打造、生态管家数字赋能、绿色资产盘活运营,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67] - 莆田蓝色海湾项目应用“生态管家”搭建莆田智慧海湾综合管理系统,结合碳汇监测、碳中和推演评估以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68] - 唐山花海“生态管家”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实现了约200万平方米园区精准高效的智慧化绿化养护服务[68] - 嘉善天凝镇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总承包及运维项目涉及7村1镇,共计23条河道,河道整治区域总长为21.6千米[70] - 嘉善天凝镇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污染防治、滨水生态缓冲带、底质改良与超过10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建设,增强河道稳定性、水体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70] - 公司围绕碳中和形成了多项软件著作权,包括园区养护碳排放小程序、城市绿地碳收支评估系统、公园碳中和管理系统等[67] - 公司受邀在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分享数字生态赋能低碳生活的创新技术与实践经验[68] - 公司宣布将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合作共建“零碳城市·研究院”,开展零碳城市研究与实践工作[68] - 公司与衡宽国际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生态环境、生态管家、产业运营等领域[100]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景观建设、生态保护和规划设计服务[144]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7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并根据除权除息情况进行调整[7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75]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从事与公司相同或构成竞争的业务,并避免关联交易[76]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承诺严格遵守关联交易决策程序,确保交易公平公允[7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接受监管措施或处罚,并停止股东分红[78]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承诺在公司上市后三年内履行稳定股价的义务,包括增持股份[7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承诺在触发股价稳定措施时,增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增持资金金额不少于上一年度现金分红金额的20%[80]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为127,536,500股,占总股本的60.24%[100] - 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84,161,278股,占总股本的39.76%[100]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834户[101] - 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8.82%的股份,为最大股东[101] - 张熠君女士持有公司18.17%的股份,其中质押11,000,000股[101] - 北京汇泽恒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3.26%的股份[101] - 深圳市华腾资本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2.76%的股份[102] - 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5%的股份[102] - 万丰锦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6%的股份,其中质押2,670,000股[102] -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1.00%的股份[102] -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熠君女士为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及北京汇泽恒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103] - 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张熠君女士及北京汇泽恒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限售股份将于2024年8月17日解禁[104] 会计与审计 - 公司更换2023年半年度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为70万元(不含税)[8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上年度非标准审计意见已消除[83] - 公司收入确认采用投入法,根据已完成合同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履约进度,涉及重大会计估计和判断[110]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及长期应收款的减值按照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涉及管理层重大会计估计和判断[113][114]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底的179,604,777.51元减少至2023年6月底的69,312,295.55元[1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1,322,702,035.02元,同比增长14.05%[1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为1,979,401,181.16元,同比下降17.61%[1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971,320,373.71元,同比增长8.38%[1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为268,190,000.00元,同比下降4.99%[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840,508,800.04元,同比下降9.82%[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长期借款为905,609,923.85元,同比下降2.74%[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17,342,112.88元,同比下降10.84%[1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47,136,854.78元,同比下降62.42%[1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长期股权投资为361,944,478.16元,同比增长1.36%[1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1,471,856,806.77元,同比下降4.74%[124] - 公司财务报表于2023年8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145]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或情况[147][149]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153]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55] - 公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