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1.08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8元,共计派发3110.4万元,不送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拟以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1.08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8元,共计派发3110.4万元[171] - 2021年度公司以1.08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2.88元,共派发3110.4万元[186]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17.33亿元,较2020年的10.28亿元增长68.65%[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亿元,较2020年的1.67亿元增长82.59%[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6亿元,较2020年的1.50亿元增长91.14%[2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609.11万元,较2020年的1326.96万元下降54.10%[2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2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5.80%;总资产为31.3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1.69%[25]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2.8156元/股,同比增长52.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89%,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26] - 2021年营业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68.6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9.11万元,同比下降54.1%[26]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为5.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四季度最高,为9075.39万元[29]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70.36万元,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等[32][35]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1.11亿元,期末余额2.30亿元,当期变动1.18亿元[38] - 2021年公司生产锻件产品64,013.80吨,同比增长0.01%,销售66,089.35吨,同比增长13.78%[5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334.76万元,同比增长68.65%,利润总额34,828.35万元,同比增长71.46%,归母净利润30,408.66万元,同比增长82.59%[57] - 2021年航空航天锻件销售71,598.30万元,同比增长117.77%;石化锻件销售52,231.32万元,同比增长96.99%;电力锻件销售17,176.81万元,同比下降32.41%;其他锻件销售14,234.42万元,同比增长57.29%[60] - 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123,064.64万元,同比增长69.88%;销售费用29,372,677.06元,同比增长33.33%;管理费用52,838,128.11元,同比增长26.60%;财务费用1,186,888.19元,同比下降60.82%;研发费用78,787,414.31元,同比增长83.59%[61] - 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5,240.85万元,同比增长65.40%,主营业务成本107,567.50万元,同比增长63.98%;其他业务收入18,093.91万元,同比增长102.82%,其他业务成本15,497.13万元,同比增长126.44%[63] - 2021年锻造行业毛利率30.71%,较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航空航天用锻件毛利率46.21%,较上年增加3.87个百分点;石化用锻件毛利率17.27%,较上年减少2.3个百分点;电力用锻件毛利率13.41%,较上年减少16.1个百分点;其他用锻件毛利率22.96%,较上年增加4.75个百分点[66] - 2021年国内销售营业收入1,507,316,939.81元,同比增长72.10%,毛利率31.69%,较上年增加0.78个百分点;国外销售营业收入45,091,520.07元,同比下降28.14%,毛利率 -2.19%,较上年减少21.04个百分点[66] - 2021年航空航天用锻件生产量2,630.54吨,同比增长5.78%,销售量2,562.19吨,同比增长22.41%;石化用锻件生产量29,887.20吨,同比增长64.55%,销售量30,768.44吨,同比增长69.47%;电力用锻件生产量17,156.06吨,同比下降45.49%,销售量18,186.78吨,同比下降35.53%;其他用锻件生产量14,339.99吨,同比增长20.71%,销售量14,571.93吨,同比增长51.34%[69] - 2021年锻造行业直接材料成本801,394,776.21元,占总成本比例74.50%,较上年同期增长63.75%;直接人工成本35,937,015.60元,占总成本比例3.34%,较上年同期增长50.04%;制造费用187,194,237.13元,占总成本比例17.40%,较上年同期增长88.37%;外协费用51,149,015.95元,占总成本比例4.76%,较上年同期增长18.25%[71] - 2021年航空航天用锻件直接材料成本306,046,884.56元,占总成本比例28.45%,较上年同期增长106.91%;直接人工成本11,745,717.60元,占总成本比例1.09%,较上年同期增长95.72%[7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82,016.7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7.32%;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2,33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7.14%[74] - 税金及附加全年发生额195.50万元,同比增加24.49%;销售费用2,937.27万元,同比增长33.33%;管理费用5,283.81万元,同比增长26.60%;研发费用7,878.74万元,同比增长83.59%;财务费用118.69万元,同比下降60.82%[77]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8,787,414.31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55%[7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4.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40.8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3.89%[8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515,876,348.11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69.11%;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30,688,532.40元,较上期变动比例100.00%;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247,897,257.11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70.77%;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615,506,131.30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32.22%[84] - 石化用锻件直接材料费用324,246,256.80元,占比30.14%,较上期增长100.68%[72] - 电力用锻件直接材料费用96,536,222.31元,占比8.97%,较上期下降26.10%[72] - 其他用锻件直接材料费用74,565,412.54元,占比6.93%,较上期增长51.27%[72] - 2021年公司多项资产和负债有显著变化,如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9.11%,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00%,短期借款同比下降50%等[87] - 境外资产77.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24%[90] - 货币资金1.5238807654亿元因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原因受限[91] 业务发展 - 2021年技术团队完成各类高温合金等典型产品20余项,多项产品为国内首创[39] - 航空业务启动多个件号首件开发工作并收到部分批产订单;航天业务通过某院所供方评审,参与新一代载人火箭项目研制对接[40] - 公司取得民用核安全生产许可证和风电CE认证,分别为拓展核电和风电市场打下基础[40] - 公司全年推进TPM、TQM精益管理,重建或优化五套管控体系,为智能化生产提供保障[40]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多个行业领域[46] - 公司拥有7000T快锻机等多台压力机和多台精密数控辗环机等400余台设备,可加工多种材质[50] - 公司掌握自由锻和环锻全工艺流程,能精确控制锻件生产关键参数[51] - 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获专利授权68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52] - 公司与多所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密切,参与起草并实施标准达6项[52] - 公司承担多项科技及产业化项目,研发能力获各级政府部门认可[55] - 公司取得ISO9001等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质量体系或三方认证[55] - 公司通过GE航空等国内外主流客户的供应商资格认证[55] - 公司热处理、UT取得NADCAP认证,实验室取得ISO17025认证[56]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与众多国内外大型优质客户有稳固合作关系[56] 行业环境 - 预计未来20年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总交付量超8万台,市场价值超1.3万亿美元,中国总交付量达1.5万台,市场价值2600亿美元[92] - 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140余个航天器,完成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首飞[93] - 202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利润总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8%[95] - 2020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93GW,同比增长53%,其中海风装机6.1GW,海风占比约7%,预计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超110GW[97] - 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居世界首位,上海公布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方案,山东60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97][99] - CRESP二期项目每年可增加风电发电量1024吉瓦时,替代煤炭消费3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6万吨[96] - 截至2020年底,全球抽水蓄能装机规模1.59亿千瓦,占储能总规模的94%,我国抽水蓄能占比1.4%[100][101] - 我国抽水蓄能发展目标为2025年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2030年1.2亿千瓦左右,2035年形成现代化产业[101] - 我国并网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463.695万千瓦,居世界第三位,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不足5%[101] - 预计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约5000万千瓦,2030年在运装机1.2亿千瓦,发电量约占全国的8%[104] - 到2030年“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国家将新建107台核电机组,新增核电装机1.15亿千瓦,占中国之外世界核电市场的81.4%[104] - 国内骨干锻造企业约460家,平均产量较低,先进设备占比小,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低[113] - 锻造行业向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模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先进锻造技术不断涌现[114][117] - 精密冷挤压成形行业发展迅速,公司将实施并购战略,拓展业务方向[118]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按相关法规完善治理结构,推进规范化、程序化管理[128]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薪酬与考核、审计、提名四个专门委员会[128] - 公司监事会对财务、董事及高管履职、重大经营决策等实施有效监督[131] - 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关系和信息披露,依规定履行义务[131] - 公司致力于建立良好投资者关系,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132] - 公司治理与相关规定无重大差异[132] - 控股股东未占用公司资金和资产,公司在各方面独立运作[128] - 独立董事对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维护股东利益[131] - 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13项议案,无否决议案[132][136] - 出席2020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的股东及代表共18人,代表股份8020.56万股,占比74.26%[136]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4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3次[155] - 2021年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多份财务相关议案[158] - 2021年3月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聘任范迓胜为财务负责人的议案[158] - 2021年3月薪酬委员会审议通过拟定范迓胜担任财务负责人薪酬的议案[161] - 2021年3月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公司在欧洲设立子公司的议案[161] - 2021年2月18日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李陆斌因工作调整辞职[151] - 2021年3月11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聘任范迓胜为财务负责人等议案[152] - 2021年4月26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0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152] - 2021年8月26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21年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等议案[152] - 2021年10月26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55] 人员情况 - 董事长兼总经理是玉丰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445万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85万元[139] - 董事宗丽萍年初和年末持股
派克新材(60512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