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简称为天准科技,法定代表人为徐一华,注册地址为苏州高新区浔阳江路70号[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杨聪,证券事务代表为赵海蒙,联系电话均为0512 - 62399021,电子信箱均为ir@tztek.com[23]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0年9月17日由“苏州高新区龙山路10号(研发楼)”变更为“苏州高新区培源路5号”,2020年5月16日变更为“苏州高新区浔阳江路70号”[20]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天准科技,代码688003[25] 报告合规声明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公司负责人徐一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聪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张霞虹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8]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8]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9] - 报告中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371,736,511.49元,上年同期223,799,271.67元,同比增长66.10%[2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8,624.53元,上年同期3,060,647.97元,同比减少27.84%[26]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6,710,154.21元,上年同期 -153,602,564.39元,同比减少47.60%[2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59,434,273.88元,上年度末1,546,616,685.80元,同比减少5.64%[2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78,300,791.76元,上年度末2,121,007,275.89元,同比增长7.42%[2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115元/股,上年同期0.0158元/股,同比减少27.21%[29]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79%,上年同期23.50%,增加6.29个百分点[29] - 报告期内确认股份支付费用2,687.00万元,影响利润表的股份支付费用2,623.51万元[34]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444.36万元,同比增长698.64%[34]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94,292,465.28元,上期数为52,583,817.14元,变化幅度79.32%;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6,433,217.18元,上期数为0元[67]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110,725,682.46元,上期数为52,583,817.14元,变化幅度110.57%[7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29.79%,上期为23.50%,增加6.2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14.84%,上期为0%,增加14.84个百分点[7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1643.32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为14.84%,为本年新增[7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73.65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66.10%[112] - 报告期研发投入1.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57%,与去年下半年1.02亿元的研发投入相比,也略有增长[11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73.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66.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8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84%[134]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444.36万元,同比增长698.64%[134] - 报告期研发投入1.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57%[134]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等科目有不同比例变动,如营业成本变动比例为46.11%,管理费用变动比例为143.27%等[13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363,294,009.07元,占总资产15.95%,较上年期末变动-50.06%,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及回购股票支出[142]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91,640,984.16元,占总资产4.02%,较上年期末变动166.39%,主要因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42]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43,514,856.86元,占总资产1.91%,较上年期末变动349.84%,主要因预付材料款增加[142]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785,965,545.39元,占总资产34.50%,较上年期末变动99.55%,主要因执行订单增加[142]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5,728,040.79元,占总资产0.69%,较上年期末变动3,342.95%,主要因增值税留抵额增加[142]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94,807,966.75元,占总资产12.94%,较上年期末变动132.62%,主要因采购额增加[144]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213,937,118.23元,占总资产9.39%,较上年期末变动79.74%,主要因预收款项增加[144] - 2021年公司新增银行并购贷款1,024万美元,致长期借款增加[144] - 2018 - 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28%、53.22%和64.39%[120] - 2018 - 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25%、45.71%和42.46%[121] - 2018 - 2020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062.41万元、12805.97万元及23336.95万元[122] - 2018 - 2020年,公司各期末存货余额分别为21635.69万元、25011.90万元及39840.13万元,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9、1.26及1.71[123] - 2018 - 2020年,公司汇兑损益分别为汇兑收益215.11万元、汇兑损失54.08万元及汇兑损失1570.66万元[12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商誉金额为9019.01万元[1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光伏硅片检测分选设备报告期实现收入12814.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83%,并超过去年全年收入[112] - 智能工厂业务报告期实现收入4957.3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9.02%,也超过去年全年收入[112] - LDI激光直接成像设备报告期实现收入1669.03万元,截至报告披露日,LDI产品累计签单额达到9133.24万元[112] 产品与技术相关 - 视觉测量装备最高精度可达0.3微米[41] - 公司盈利主要通过销售工业视觉装备、产业智能方案及提供设备升级改造服务获得,关键部件保修期后更换及标定校准服务收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48] - 通用机器视觉镜头等部件直接采购,非标准化零部件按公司图纸生产后采购,采用多种采购模式并严格管理[48] - 产品生产包括生产计划等多步骤,采用ERP系统统一管理[51] - 标准化产品根据订单和市场预测制订计划,维持一定库存保证交货周期[51] - 其他专业及定制化设备采用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以销定产[51] - 视觉检测装备可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缺陷检测[44] - 视觉制程装备可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应用于多领域[44] - LDI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在多方面具备优势,适用于多类型板[44] - 光伏硅片检测分选设备可实现一站式高速全检和分级,服务多家光伏厂商[44] -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精密测量仪器直销和经销结合,工业视觉装备主要直销[52] - 公司根据产品设计方案及原材料成本定价,必要时会调整价格[52] - 公司精密测量仪器检测精度达0.3微米,与国际最先进同类产品相当[61] - 应用于消费电子零部件检测的工业视觉装备,检测精度和速度达国际先进同行美国DWFritz公司同等水平[64] - 应用于光伏硅片检测的工业视觉装备,缺陷检测准确率与德国Hennecke公司同类最先进产品相当,检测速度高于该公司[64] - 公司研发的智能3D视觉传感器部分指标超基恩士、康耐视同类最先进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64] - 公司精密驱动控制器光源控制细分度达256级、区域控制细分度达6环8区,轨迹控制精度达0.5微米,系统检测精度达0.3微米,达国际先进水平[64] - PCB缺陷检测设备可检测PCB/FPC不同类型缺陷,适用于PCB出厂前外观检查[76] - 新一代光伏硅片分选机可实现光伏硅片多特性一站式自动检测分选,降低新缺陷导入时间[76] - 通用影像测量设备为3C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通用化高效在线尺寸测量解决方案[76] - 在线式点胶检测一体设备用于3C产品高精密点胶检测,集多种功能于一体[76] - 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实现非接触式直接曝光工艺,相比传统设备有高解析等优点[76] 行业发展情况 - 中国机器视觉行业90年代末起步,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53] - 2020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3.8个百分点[56] - 消费电子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带动机器视觉行业需求[57] - LDI设备在中高端PCB产品制造中广泛应用,国产LDI设备有望替代传统和进口设备[57] - 国内半导体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内资机器视觉企业有望进入高端装备领域[57] - 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115GWh,2009 - 2019年CAGR为31% [57] - 2020年光伏新政公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较2019年明显增长[57] - 智能工厂可实现制造业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57] 研发人员情况 - 报告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为667人,较2020年年末增长4.38%,较2020年年中增长25.38%,研发人员薪酬同比增长较大,本期新增研发相关的股份支付1,187.66万元[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为667人,获得123项专利授权,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72] - 2021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66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41.27%,上期数量532人,占比38.25%[103] - 2021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583.25万元,平均薪酬11.08万元,上期薪酬合计4261.40万元,平均薪酬8.99万元[103]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10人占1.50%,硕士160人占23.99%,本科404人占60.57%,专科91人占13.64%,高中及以下2人占0.30%[10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21 - 30岁421人占63.12%,31 - 40岁228人占34.18%,40岁以上18人占2.70%[103] -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286人、413人和63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6.25%、39.86%和39.86%[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667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1.27%[118] 研发项目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8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2项,获专利授权2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65] - PCB缺陷检测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2月开始,预计2023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完成小批量验证等工作,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79] - 新一代光伏硅片分选机研发项目于2021年2月开始,预计2022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完成小批量验证和对210硅片检测速度优化,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83] - 通用影像测量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2月开始,预计2022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完成小批量验证等工作,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83] - 在线式点胶检测一体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2月开始,预计2023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等,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83] - 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2月开始,预计2022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完成小批量验证等工作,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83] - AI边缘计算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2月开始,预计2023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完成小批量验证等工作,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79][83] - 3C玻璃缺陷检测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5月开始,预计2023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等,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79][83] - 3C结构件尺寸测量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5月开始,预计2023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等,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79][83] - 3C摄像头组装及检测设备研发项目于2021年5月开始,预计2023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等,经济利益通过批量销售设备产生[79][83] - 智能网联路侧智能感知系统研发项目于2021年5月开始,预计2023年完成,截至报告期末进入小批量
天准科技(688003)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