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容百科技(68800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容百科技容百科技(SH:688005)2022-08-3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为688005,简称为容百科技[2] - 公司中文名称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百科技[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白厚善,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余姚市谭家岭东路39号[19]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容百科技,代码688005[2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湖北容百、贵州容百、北京容百等[14]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仙桃容百、武汉容百、EMT株式会社等[14]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容百[14] - 公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等[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15.53亿元,上年同期35.92亿元,同比增长221.62%[1] -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亿元,上年同期3.21亿元,同比增长129.27%[1] -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3亿元,上年同期2.64亿元,同比增长173.43%[1] -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50亿元,上年同期1.15亿元,同比增长727.65%[1]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0.96亿元,上年度末54.29亿元,同比增长12.28%[1] - 报告期末总资产225.67亿元,上年度末147.01亿元,同比增长53.51%[1] - 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1.64元/股,上年同期0.72元/股,同比增长127.78%[1] - 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72%,上年同期6.88%,增加5.84个百分点[1]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306,554,759.88元,上年同期数为113,253,942.03元,变化幅度170.68%[45]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306,554,759.88元,上年同期数为113,253,942.03元,变化幅度170.68%[4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2.65%,上年同期为3.15%,变化幅度 - 0.50%[4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53亿元,同比增长221.62%;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29.27%;扣非后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加173.43%[7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53亿元,同比增长221.62%[89] - 2022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23亿元,同比增加173.43%[89]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100.68亿元,同比增长227.41%[89] - 销售费用1191.09万元,同比增长36.96%[89] - 管理费用2.07亿元,同比增长88.97%[89] - 研发费用3.07亿元,同比增长170.68%[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50亿元,同比增加727.65%[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99亿元,同比变动 - 2122.55%[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87亿元,同比增长717.71%[91]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53.01亿元,占总资产23.49%,较上年期末增长105.06%[97] - 应收款项本期期末数为36.16亿元,占总资产16.02%,较上年期末增长96.19%[97]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9.95亿元,占总资产4.41%,较上年期末增长427.58%[97]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32.14亿元,占总资产14.24%,较上年期末增长92.72%[97] - 境外资产为9.1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05%[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3.29亿元,应收款项融资为22.49亿元[101]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5,301,285,797.43元,期初余额为2,585,273,435.68元[196]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328,963,254.05元,期初余额为242,790,056.64元[196] - 期末应收票据余额为15,050,283.74元,期初余额为9,115,646.19元[196]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3,615,973,849.21元,期初余额为1,843,142,180.13元[196] - 期末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2,248,795,527.24元,期初余额为2,622,447,041.52元[196] - 期末预付款项余额为995,196,590.09元,期初余额为188,635,041.27元[196] - 期末其他应收款余额为42,020,721.68元,期初余额为46,345,868.40元[196] - 期末存货余额为3,214,084,836.49元,期初余额为1,667,787,754.49元[196]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54.49亿美元增长至66.73亿美元,增幅约22.46%[200] - 资产总计从147.01亿美元增长至225.67亿美元,增幅约53.51%[200] - 短期借款从5.02亿美元增长至10.79亿美元,增幅约115.17%[200] - 应付票据从43.76亿美元增长至80.26亿美元,增幅约83.48%[200] - 应付账款从24.99亿美元增长至37.20亿美元,增幅约48.81%[200] - 合同负债从1536.26万美元增长至5670.34万美元,增幅约269.10%[200] - 流动负债合计从83.98亿美元增长至134.50亿美元,增幅约59.92%[200] - 长期借款从6.43亿美元增长至14.54亿美元,增幅约126.13%[200] - 应付职工薪酬从1.02亿美元降至0.82亿美元,降幅约19.79%[200] - 其他应付款从7.42亿美元降至3.01亿美元,降幅约59.55%[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加速布局磷酸锰铁锂和钠电材料,继续保持市占率领先[33] - 2022年上半年,高镍低成本正极材料及超高镍正极材料在产线大规模稳定制备上取得突破,小批量供应国内外客户[36] - 前驱体共沉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司的高镍NCM811和NCA前驱体产品生产[37] - 正极材料掺杂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司的高电压单晶NCM622产品,以及NCM811系列、NC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镍系列正极产品生产[37] - NiCoMn金属回收技术在公司韩国工厂已投入生产,公司已成功申报宁波“2025”重大专项[37] - Li2CO3回收技术在韩国工厂已量产应用,公司正全力建设新一代资源回收中试产线[37] - 超高镍正极材料生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司的Ni90及以上超高镍的产品生产[37] - Ni90高镍新品开发预计总投资1656万元,在现有量产NCM811产品基础上提升能量密度6%,降低成本8%[51] - 8系低成本单晶和8系低成本新品开发均在现有量产NCM811产品基础上降低钴含量50%[54] - 6系低成本单晶开发预计总投资2345万元,开发出高电压≥4.35V、低Co含量低成本的产品[54] - 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小试阶段,所制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导率高于1mS/cm[54] - Ni96新品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目标开发出Ni≥92%的超高镍多晶产品[51] - 多元高能量密度NCMA预计总投资2970万元,处于产线调试阶段[51] -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开发预计总投资991.5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1]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计总投资1123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1] - NCM90前驱体开发预计总投资911万元,已量产[51] - 高镍窄分布前驱体开发预计总投资3454.27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4] - 高电压镍锰正极材料电芯瓦时成本较LFP低5 - 10%[57] - 低钴长循环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成本比NCM811低30%以上[57] - 8系低成本前驱体预计单吨前驱体成本降低10%以上[57] - 氢氧化锂自主粉碎工艺粉碎后主元素含量变化<0.1%,磁性异物<30ppb,水分增量<20ppm,CO2增量<0.05%[57][59] - 添加剂自主粉碎工艺粉碎后水分增量<100ppm,磁性异物增量<20ppb[59] - 高镍新产线工艺设计开发与研究单产线产能提升40%以上[59] - 公司开发出能量密度与NCM811相当,循环寿命>2000圈的低钴正极[57] - 公司开发出容量≥140mAh/g,循环≥2000次的高电压镍锰二元产品[57] -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镍渗透率突破40%,6月国内高镍渗透率达46.8%,公司出货量约3.5万吨,同比增长超70%,产品中高镍材料占比超90%[7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单晶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40%,9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80%,三元正极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71] - 中镍高电压单晶多款产品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8系低钴单/多晶产品预计四季度逐步量产,9系超高镍产品配合国内客户项目开发,富锂锰基样品通过客户认证[74] - 公司湖北基地正极产能达12万吨/年,贵州基地年底约8万吨/年,韩国忠州年底达2万吨/年,仙桃基地年底预计3万吨/年,前驱体新增3万吨/年,总产能6.6万吨/年,预计2022年底正极25万吨/年、前驱体9.6万吨/年[75] - 2022年7月公司收购斯科兰德布局锰铁锂领域,目前具备6200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向两轮车企业月出货200吨以上,预计年底锰铁锂与三元掺混产品量产认证,明年一季度纯用产品量产认证[76] - 公司钠电材料技术领先,已实现每月吨级出货,明年实现百吨/月稳定出货[76] - 公司高镍产品率先通过多家主流锂电池厂商认证,与国内外厂商建立合作关系,未来深化国内合作并促成国际合作[66] - 公司成立工程事业部,启动仙桃工程装备公司建设,高镍产线可兼容多种材料生产,将提升产线优势[66] - 公司掌握废旧锂电池回收核心技术,合营子公司TMR已成熟应用回收业务,前驱体生产采取回收循环技术[67][69] - 前驱体高镍自供率维持在30%左右[77] 各地区表现 - 报告期内,湖北容百实现销售收入84.04亿元,同比增长203.22%[103] - 报告期内,贵州容百实现销售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74.16%[10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原因是充实研发团队、加大投入、加强研发活动[46] - 公司聚焦电池材料及前沿技术研究,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投入[4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2022年7月14日,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24] - 因限制性股票3079372股归属登记完成,公司股份总数由448037632股增至451117004股[24]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41.23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09.25万元[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国内外拥有172项注册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34] - 公司主要核心技术覆盖锂/钠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资源回收以及固态电池相关材料[34] - 公司具有锰铁普鲁士白钠离子电池材料吨级生产经验和各种不同类型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技术[34]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108项,均为自主研发,国内发明专利26项[41]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31项,国内发明专利6项[41] - 发明专利申请数本期新增26个,累计152个;获得数本期新增6个,累计66个[44] -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本期新增82个,累计203个;获得数本期新增25个,累计106个[44] - 专利合计申请数本期新增108个,累计355个;获得数本期新增31个,累计172个[4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3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3.57%,上年同期数量为315人,占比为14.76%[62] - 公司在固态电池适用的改性高镍/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新材料开发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65]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4月19日召开,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105]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1,529,411股于2022年7月19日开始流通[109]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3,079,372股于2022年7月11日完成登记,7月18日上市流通[109] - 上市公司容百科技属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子公司湖北容百属于水环境、土壤污染重点排污单位,涉及废水、废气、固废、噪音排放[114] - 容百科技排污登记编号为91330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