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688005)
搜索文档
容百科技跌2.06%,成交额7.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1-26 13:5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29.88元/股,成交金额7.75亿元,换手率3.59%,总市值213.5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7亿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09%和10.29%,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7.35%和34.96%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2.58%,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6.14%,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13.01%和27.42% [2] - 最近一次于11月17日登上龙虎榜,当日净买入1.96亿元,买入总额4.59亿元(占总成交额16.17%),卖出总额2.63亿元(占总成交额9.27%)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18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正极材料96.62%,材料销售2.66%,其他0.46%,前驱体0.2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固态电池、电池回收、钠电池、送转填权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89.86亿元,同比减少20.64% [2] - 2025年1月至9月归母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减少274.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4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3.98万,较上期增加6.20% [2] - 人均流通股为17937股,较上期减少5.8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756.42万股,较上期减少17.63万股 [3] -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400015)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723.06万股,较上期增加63.26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和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01985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储能锂电需求向好,锂电材料价格温和抬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26 10:02
投资要点: 排产:10月份锂电行业排产超预期。2025年1-10月,国内电池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明显高于2024年 同期。2025年10月,国内电池产量170.6GWh,同比增长50.84%,环比增长12.83%;2025年10月,国内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26.69万吨,同比增长45.92%,环比增长8.36%,产能利用率为63.54%,超过2024 年同期值。 价格:原材料和电芯价格温和抬升。1)材料端:锂电主要原材料价格普遍上行。截至2025年11月21 日,工业级碳酸锂价格突破9.24万元/吨,周涨幅+10.13%;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报3.81万元/吨,周 涨幅+8.09%;六氟磷酸锂价格从9月底的6万元/吨左右持续上涨,11月21日收报16万元/吨,周涨幅 +13.39%;2)电芯端:方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均价呈现回升趋势,2025年11月20日,100Ah,280Ah, 314Ah方型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均价较11月6日均上涨0.01元/Wh至0.385,0.310,0.310元/Wh。三元动力 电芯价格在10月中旬从0.42元/Wh提升至0.43元/Wh并维持稳定;3)储能系统:液冷集装箱储能系 ...
曾毓群/徐金富/付文辉/白厚善/石俊峰论道锂电高质量发展
高工锂电· 2025-11-25 19:3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锂电行业在出货量进入后TWh时代后,面临从追求规模到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挑战 [2] - 行业领袖围绕长期主义、技术创新、全球布局、协同制造和能源体系重构等关键议题,分享对产业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 [2] - 行业需看清自身属性(能源、科技、制造业),坚守自律,避免低端产能扩张、价格内卷和创新不足,以推动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5][7][13]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观点 - 锂电属于能源行业:全球用电需求快速上升,中国新增用电量规模相当于发达国家全年总量,电气化与清洁化趋势使锂电站在能源体系重构的核心 [6] - 锂电是科技行业:增长空间取决于创新能力,过去十五年从磷酸铁锂到固态电池的跨越均来自材料和体系的真正突破,警示当前创新不足将削弱未来竞争力 [8][10] - 锂电属于制造业:制造业需有合理利润预期,坚持长期稳健增长,批评无底线价格内卷和随意承诺损害企业自身利益和国际声誉 [11][12] - 行业应集中资源建设优质产能,而非重复低端产能扩张,以应对新能源汽车、电动商用车、储能等领域的“全域增量” [6][7] 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观点 - 公司发展分为三阶段:2004-2014年“萌芽发展”期实现电解液千吨级产业化,2015-2024年“规模扩张”期产能从千吨跃升至百万吨,全球市场份额约40% [16] - 新周期竞争核心从“量”转向“质+价值”,依靠技术驱动与全球布局双轮驱动破局 [17] - 全链路独特工艺路线构筑技术壁垒,固态电池硫化锂中试装置明年上线,无氟粘结剂对PVDF替代已完成约80%,新型溶剂明年投放5000吨产能 [17] - 坚决保护知识产权,已有诉讼标的达8.8亿元,反对创新成果被零成本窃取 [19] 思客琦董事长付文辉观点 - 新周期下,储能与大型模组(如2米以上模组、电芯容量从数百Ah到千级Ah)对产线的重载搬运、精密堆叠、一致性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22] - “协同”是装备企业下一阶段根本,需提供从堆叠、搬运到测试的全流程自动化方案,以及产业链生态协同 [22] - 将AI深度融入智能管理、控制和辅助设计,提升产线自适应能力、诊断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应对工艺快速迭代 [24] - 提前布局长期主义,建设支持430米横排产线的零碳智造基地,锁定优势产能 [25] 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观点 - 公司已完成从单一三元材料企业向平台型多技术路线、多材料品种的体系化公司转型 [25][26] - 平台化布局包括三元材料、钠电产业(目标未来三四年实现年供货50万吨)、磷酸锰铁锂产业和磷酸铁锂产业 [26] - 判断“能源奇点”来临,因电池供电成本降至2毛以下,光伏发电成本也降至2毛以下,两者合计成本3毛已低于火电,AI发展支撑智慧电网实现 [27] - 预计到2035年储能总量达13 TWh,钠电池因系统成本比锂电池低30%优势显著,预计磷酸铁锂与钠电正极材料需求比例将达4:6 [27][29] 龙蟠科技董事长石俊峰观点 - 公司以磷酸铁锂材料为核心,构建“纵向一体化(锂冶炼-正极材料-电池回收)+横向全球化(中国+印尼六大基地总产能40万吨)”布局 [30] - 提出“非常7+1”全球化战略:“7”为市场、产能、人才等七方面全球化布局,“1”为ESG底层支撑 [31] - 发出三大行业倡议:建立“全球研发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组团出海”、共建全链条ESG体系 [31] - 为应对供不应求市场,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大幅扩充高压实磷酸铁锂产能,并持续在高压实、低温性能等维度进行研发迭代 [30]
锂电行业跟踪:储能锂电需求向好,锂电材料价格温和抬升
爱建证券· 2025-11-25 16:18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报告核心观点 - 储能锂电需求向好,锂电材料价格温和抬升 [1][2] - 2025年10月锂电行业排产超预期,国内电池产量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同比大幅增长 [2][6] - 锂电主要原材料价格普遍上行,电芯价格呈现回升趋势 [2][7][11] - 国内新型储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多省推出容量电价补偿机制,储能招标容量保持高位 [2] - 海外需求强劲,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 [2][21] 按目录总结 排产 - 2025年1-10月国内电池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 [2][6] - 2025年10月国内电池产量170.6GWh,同比增长50.84%,环比增长12.83% [2][6] - 2025年10月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26.69万吨,同比增长45.92%,环比增长8.36% [2][6]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为63.54%,超过2024年同期值 [2][6] 价格 - 截至2025年11月21日,工业级碳酸锂价格突破9.24万元/吨,周涨幅+10.13% [2][7] - 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报3.81万元/吨,周涨幅+8.09% [2][7]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9月底的6万元/吨持续上涨至11月21日的16万元/吨,周涨幅+13.39% [2][7] - 2025年11月20日,100Ah、280Ah、314Ah方型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均价较11月6日均上涨0.01元/Wh至0.385、0.310、0.310元/Wh [2][11] - 三元动力电芯价格在10月中旬从0.42元/Wh提升至0.43元/Wh并维持稳定 [2][11] - 直流侧(2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均价上涨0.01元/Wh至0.43元/Wh [2][14] - 交流侧(1h)、(2h)、(4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均价保持不变,分别为0.77、0.50、0.46元/Wh [2][14] 国内需求 - 黑龙江省提出至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6GW以上,第一批涉及1.45GW [2] - 2025年10月磷酸铁锂电池月度装车量67.5GWh,同比增长43.62%,环比增长8.52%,创年内新高 [2][15] - 2025年10月三元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16.5GWh,同比增长35.25%,环比增长19.57% [2][15] - 2025年10月储能EPC/PC、储能系统和储能电芯新增招标项目共计12.7GW/38.7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85%,环比下降11.24% [2][20] 海外需求 - 2025年10月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19.4GWh,同比增长79.63%,环比提升10.23% [2][21] - 2025年9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210.78万辆,同比增长23.53%,环比增长23.02% [2][21] 投资建议 - 关注动力电池与储能协同布局、海外布局领先的电芯核心企业 [2] - 锂电需求回暖,关注锂电材料相关企业 [2] -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欣旺达(300207.SZ)、湖南裕能(301358.SZ)、容百科技(688005.SH) [2]
容百科技涨2.03%,成交额3.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95.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25 10:37
11月25日,容百科技盘中上涨2.03%,截至10:08,报31.12元/股,成交3.61亿元,换手率1.64%,总市值 222.42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295.35万元,特大单买入2911.26万元,占比8.05%,卖出1887.88万 元,占比5.22%;大单买入9727.84万元,占比26.91%,卖出1.20亿元,占比33.32%。 容百科技今年以来股价涨48.50%,近5个交易日跌7.93%,近20日涨20.11%,近60日涨31.53%。 资料显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余姚市谭家岭东路39号,成立日期2014年9月 18日,上市日期2019年7月2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正极材料96.62%,材料销售2.66%,其他0.46%,前驱体0.26%。 容百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固态电池、电池 回收、钠电池、宁德时代概念等。 截至9月30日,容百科技股东户数3.98万,较上期增加6.20%;人均流通股17937股,较上期减少5.84%。 2025年 ...
法国社会租赁计划落地后BEV销量同比明显提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25 10:02
欧洲电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达25.7万辆,同比增长38.7% [1][2] - 同期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1.5%,同比提升7.7个百分点 [1][2] - 纯电动车(BEV)销量为16.5万辆,同比增长36.4%;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为9.2万辆,同比增长42.9% [1][2] 主要国家市场动态 - 德国市场2025年10月BEV销量5.2万辆,同比增长47.7%;PHEV销量3.1万辆,同比增长60.0% [2] - 英国市场2025年10月BEV销量3.7万辆,同比增长23.6%;PHEV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27.2% [2] - 法国市场因社会租赁计划生效,2025年10月BEV销量3.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3.2%,渗透率达24.4% [2][3] - 意大利市场2025年10月BEV销量0.6万辆,同比增长25.1%;PHEV销量1.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8.6% [3] - 西班牙市场2025年10月BEV销量0.9万辆,同比增长90.1%;PHEV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145.6% [3] 政策与监管环境 - 德国计划于2026年1月重启电动车补贴,对售价低于4.5万欧元的车辆提供最高4000欧元补贴 [2] - 英国已重启电动车补贴并面临零排放车辆(ZEV)考核目标压力 [2] - 意大利电动车补贴于10月22日正式落地,此前因消费者等待政策而推迟消费 [3] - 欧盟议会通过碳排放考核修正案,将2025年收紧的目标改为考核2025-2027年三年平均值 [4]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 - 各车企为应对碳排放考核已陆续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动车市场放量 [4] - 投资建议覆盖锂电池、锂电材料、锂电结构件、电源/电驱系统、汽车安全件、充电桩及充电模块等多个细分领域 [4]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1117-20251121)-20251124
源达信息· 2025-11-24 22:07
核心观点 报告基于机构调研、股东增持和公司回购这三类市场行为,筛选出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分析产业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动向,来捕捉潜在的投资机会[2][3][4][5][6]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2025/10/22-2025/11/21)机构调研家数排名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联影医疗(317家)、蓝思科技(312家)、爱博医疗(306家)、三花智控(284家)和兆易创新(276家)等,其中19家公司获得不少于10家评级机构的覆盖[13][14] - 近5天(2025/11/17-2025/11/21)机构调研家数排名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九号公司-WD(179家)、容百科技(137家)、蓝思科技(121家)、英唐智控(61家)和英联股份(49家)等[15] - 骄成超声、澜起科技和联影医疗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相比2024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13] - 近30天机构调研次数排名前二十的公司包括欧科亿(34次)、冰轮环境(17次)、中控技术(13次)等,其中6家获得不少于10家评级机构的覆盖[15][17][18] - 友发集团、丰元股份和山外山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相比2024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16] 本周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在2025年11月17日至11月21日期间,共有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增持进展公告[3][20] - 常熟银行的增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3][20] - 皇台酒业(拟增持金额均值占市值4.27%)、龙利得(3.44%)、福光股份(2.65%)和飞沃科技(1.44%)的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平均值占公告日市值比例均超过1%[3][20][21] 本周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在2025年11月17日至11月21日期间,共有65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其中16家公司获得不少于10家评级机构的覆盖[4][25] - 有5家公司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超过1%[4][25] - 按拟回购金额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排序,建议关注的公司包括健盛集团(6.36%)、天合光能(3.75%)和普洛药业(1.49%)等[4][25][26] 2025年初至今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11月21日,共有295家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进展公告,其中90家公司获得不少于10家评级机构的覆盖[5][22] - 在上述90家公司中,有23家公司的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超过1%[5][22] - 按增持比例由高至低排序,建议关注仙鹤股份(2.79%)、湖北宜化(2.27%)、新集能源(2.22%)和中炬高新(2.06%)等公司[5][22][23] 2025年初至今部分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11月21日,共有1,805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其中344家公司获得不少于10家评级机构的覆盖[6][27] - 在上述344家公司中,有88家公司的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超过1%[6][27] - 华明装备和普洛药业是回购比例较大且目前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公司[6][27][30]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方面,建议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不少于10家、且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的骄成超声、澜起科技和联影医疗[31] - 重要股东增持方面,建议关注评级机构不少于10家、且增持金额均值占市值比例超过1%的仙鹤股份、湖北宜化、新集能源和中炬高新等[31] - 公司回购方面,建议关注评级机构不少于10家、回购比例较大(回购金额均值占市值比例超过1%)的公司,以及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华明装备和普洛药业[31]
热门赛道新进展!首条大容量固态电池产线建成,机构预测这些股业绩高增长
证券时报· 2025-11-24 14:01
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广汽集团在番禺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正式建成并投产,率先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条件 [1] - 当前开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较现有电池提升近一倍,可使500公里以上续航车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计划2026年小批量装车试验,2027年至2030年间逐步实现批量生产 [1] - 全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向中试阶段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启动百兆瓦级中试线建设,重点突破材料体系、制造工艺与成本瓶颈 [1] 固态电池产业链与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概念股平均上涨60.91%,海科新源、上海洗霸、多氟多、中一科技等9股年内股价均上涨超100%,其中海科新源股价累计上涨314.68% [2] - 海科新源与昆仑新材签署协议,昆仑新材向其购买电解液溶剂预计59.62万吨 [2] - 容百科技、豪鹏科技等股月内获得机构调研,容百科技获137家机构调研,计划2025年在仙桃建成6000吨中试线,2029年开始在海外布局产线,2030年实现百万吨级钠电材料产能 [2] 相关公司业务与业绩预期 - 豪鹏科技BBU电池业务已成功导入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并实现批量交付,预计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 - 10只固态电池概念股获至少10家机构评级,机构一致预测其2025年和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有望持续超20% [3] - 多家公司获机构高增长预测,例如恩捷股份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123.69%,2026年增长697.79%;天赐材料预测2026年净利润增长102.33% [4]
——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20251123:短线关注超跌反弹机会-20251123
光大证券· 2025-11-23 17:38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以下是报告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描述市场状况和跟踪指标,并未详细阐述复杂的多因子模型或具体的因子构建公式,但包含了一些用于市场情绪跟踪和择时的量化指标。以下是基于报告内容的梳理: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指标名称:量能择时模型**[24][25]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市场交易量能的变化来判断市场趋势,生成择时信号[24][2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该模型具体的构建公式和详细步骤,仅提及其为一种择时方法并给出了当前观点[25] * **模型评价**:报告未提供对该模型的定性评价 2. **模型/指标名称: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情绪指标**[25][26]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成分股中上涨股票的数量占比来捕捉市场情绪的变化,认为上涨家数增多可能预示市场底部,而大部分股票上涨则可能预示情绪过热[2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在过去N日收益大于0的个股数量 * 计算该数量占成分股总数的比例 * 公式为:沪深300指数N日上涨家数占比 = (过去N日收益大于0的个股数) /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总数) [25] * **因子评价**:该指标可以较快捕捉上涨机会,但在市场过热阶段会提前离场而错失后续收益,且难以有效规避下跌风险[26] 3. **模型/指标名称:动量情绪指标(基于上涨家数占比)**[27][29] * **模型构建思路**:对上述“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指标进行平滑处理,通过比较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来生成交易信号[27][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沪深300指数N日上涨家数占比(报告中示例参数N=230)[27] * 对该占比序列分别计算窗口期为N1(长窗口,示例为50)和N2(短窗口,示例为35)的移动平均线,得到慢线和快线[27][29] * 当快线 > 慢线时,看多沪深300指数;当快线 < 慢线时,对市场持谨慎或中性态度[29] * **模型评价**:报告未提供对该模型的定性评价 4. **模型/指标名称:均线情绪指标**[33][37]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一组均线的相对位置来判断指数的趋势状态[33][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沪深300收盘价的八条均线,参数为8, 13, 21, 34, 55, 89, 144, 233[33] * 统计当日沪深300指数收盘价大于这八条均线数值的数量[37] * 当该数量超过5时,看多沪深300指数[37] * (报告亦提及另一种赋值方式:将八均线区间值映射为-1, 0, 1来表征情绪,但当前信号生成基于数量判断)[33][37] * **模型评价**:报告未提供对该模型的定性评价 5. **因子名称:横截面波动率**[38][3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同一时间点,不同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差异程度,用于评估选股获取Alpha的难易环境,波动率高通常意味着Alpha机会更多[38][3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的计算公式,但明确指出其用于衡量指数成分股间的收益率差异[38][39] * **因子评价**:报告未提供对该因子的定性评价 6. **因子名称:时间序列波动率**[39][42]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或个股收益率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程度,也用于评估Alpha环境[39][4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的计算公式,但提及其为指数成分股加权的时序波动率[39][42] * **因子评价**:报告未提供对该因子的定性评价 7. **因子名称:抱团基金分离度**[83][86]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抱团基金组合截面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基金抱团的程度,标准差小表示抱团程度高,反之则表示抱团瓦解[83][8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构建抱团基金组合 * 计算该组合在某个周期内(如一周)各基金收益率的截面标准差 * 这个标准差即为分离度指标[83][86] * **因子评价**:报告未提供对该因子的定性评价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上述量化模型的具体回测绩效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已合并至“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章节,因报告中的内容更多是以指标形式用于描述市场或作为模型输入,而非独立的因子测试)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上述因子的具体IC值、IR值、多空收益等传统因子测试结果) 模型/因子的指标取值(跟踪状态) 1. **量能择时信号**[25] * 信号观点(截至2025/11/21):对所有跟踪的宽基指数(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北证50)均为“空”或“谨慎”观点[25] 2. **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情绪指标**[26] * 当前数值(截至2025/11/21):最近一周下降,数值略高于50%[26] 3. **动量情绪指标**[27] * 信号观点(截至2025/11/21):快线、慢线均下行,快线处于慢线下方,维持谨慎观点[27] 4. **均线情绪指标**[33] * 信号观点(截至2025/11/21):沪深300指数处于情绪非景气区间[33] 5. **横截面波动率**[38][39][40] * **沪深300**:最近一周环比下降;近一季度平均值2.28%,处于近半年83.44%分位、近一年80.54%分位、近半年78.26%分位[39][40] * **中证500**:最近一周环比下降;近一季度平均值2.44%,处于近半年78.57%分位、近一年76.19%分位、近半年79.37%分位[39][40] * **中证1000**:最近一周环比上升;近一季度平均值2.60%,处于近半年83.67%分位、近一年78.09%分位、近半年73.71%分位[39][40] 6. **时间序列波动率**[39][42] * **沪深300**:最近一周环比下降;近一季度平均值0.73%,处于近半年77.23%分位、近一年75.78%分位、近半年69.15%分位[42] * **中证500**:最近一周环比上升;近一季度平均值0.53%,处于近半年80.16%分位、近一年76.19%分位、近半年78.57%分位[42] * **中证1000**:最近一周环比上升;近一季度平均值0.27%,处于近半年82.07%分位、近一年77.69%分位、近半年72.51%分位[42] 7. **抱团基金分离度**[83][86] * 当前状态(截至2025/11/21):环比前一周小幅上升[83]
锂电产业链持续景气,多环节价格上行
华鑫证券· 2025-11-23 14:31
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持续景气,供需格局优化,价格触底修复,部分环节如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因需求强劲、供给偏紧而进入上升阶段,维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3][4][77][78] - 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保持强劲增长,10月产销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0%,1-10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渗透率达46.7% [3][48] - 投资策略上优选有望贡献超额收益的方向,包括机器人、固态电池、电池材料α品种、液冷散热等,并列出具体看好的公司 [4][78] 行情跟踪 - 本周(截至2025年11月23日)行业指数普遍回调,新能源汽车指数、锂电池指数、燃料电池指数、充电桩指数、储能指数周涨跌幅分别为-7.34%、-10.99%、-8.46%、-9.57%、-11.60% [5][14] - 2025年初至今,电力设备行业指数上涨35.21%,跑赢沪深300指数22.0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4 [17] - 细分指数年初至今表现强劲,锂电池指数、储能指数、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分别达58.06%、46.52%、38.80% [21] - 个股层面,本周深中华A、盛新锂能、滨海能源涨幅靠前,分别上涨32.2%、12.2%、9.8%;华盛锂电、海科新源、西典新能跌幅靠后,分别下跌33.2%、25.4%、23.6% [5][25][26] 锂电产业链价格跟踪 - 碳酸锂价格本周报价9.24万元/吨,较上周上涨8.4%,年初至今上涨23.1%;氢氧化锂报价8.13万元/吨,较上周上涨6.3%,年初至今上涨16.8% [30][33] - 六氟磷酸锂价格本周报价17.50万元/吨,较上周大幅上涨15.5%,年初至今涨幅高达180% [30][33]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周报价3.81万元/吨,较上周上涨8.1%,年初至今上涨13.2% [30][33] - 钴价(长江有色)本周报价40.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2.0%,年初至今大幅上涨138.2%;镍价(LME)本周下跌2.7% [30][33] - 隔膜、铝塑膜及部分电解液价格本周保持稳定 [30][33][36] 产销数据跟踪 -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0% [3][48] - 2025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占汽车总销量的46.7% [3][48] - 主要车企10月销量表现分化:比亚迪销量44.2万台(同比-12%),理想交付3.18万台(同比-38%),小鹏交付4.20万台(同比+76%),蔚来交付4.04万台(同比+93%) [49] - 10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84.1GWh,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42.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7.5GWh,占比80.3%,同比增长43.7% [64] 行业动态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发布通知,建议磷酸铁锂企业参考行业平均成本区间报价,以遏制低价内卷和无序竞争 [66] - 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获得小米和理想2026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并达成激光雷达100%标配,累计激光雷达交付量已突破200万台 [66] - 华为宣布其乾崑智驾ADS高速L3解决方案即将启动商用,鸿蒙座舱已拥有134万用户 [67] - 广汽昊铂成为全国首家获批最高时速120公里L3测试牌照的车企 [68]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正式向公众开放(限iPhone用户),并计划年底前全面取消安全监督员 [69]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三季度汽车业务收入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并推出新的自动驾驶开发平台 [70] 重点公司公告 - 深圳新星全资子公司年产10,000吨三氟化硼气体及20,000吨三氟化硼络合物项目已完成建设并具备试生产条件,产品应用于锂电池、固态电池添加剂等领域 [72] - 豪鹏科技越南生产基地已顺利投产,其BBU电池业务已成功导入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并实现批量交付 [73] - 盛新锂能与华友控股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者预计在2026-2030年期间采购锂盐产品22.14万吨,订单金额或达约200亿元 [74] - 容百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钠电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宁德时代承诺每年采购不低于其总采购量的60% [75]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维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看好产业链价格触底修复及优质企业 [4][78] - 具体投资方向包括:1)主材:如宁德时代、尚太科技、湖南裕能等;2)新方向:机器人(浙江荣泰)、液冷散热(强瑞技术、申菱环境等)、固态电池(深圳新星、豪鹏科技等)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