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可科技(68800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杭可科技杭可科技(SH:688006)2022-06-07 00:00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9,271.07万元,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9.43%[8] - 公司2021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40,309万股,实际派发现金红利总额将以2021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计算为准[8]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7] - 公司负责人曹骥、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傅风华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招娣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7] 年度报告披露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23]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事务部[23] 财务业绩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5%[2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79%[2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77%[27] -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为57.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8%[2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同比下降37.63%[28]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9%,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28]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49万元人民币[31]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6945.08万元人民币[3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2%[27]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80%,同比下降6.76个百分点[28]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331.31万元,同比增长66.35%[39]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511.79万元,同比下降36.79%[39] - 2021年度研发费用为13,127.21万元,同比增长26.75%[39] - 2021年度研发人员新增294人,总研发人员达88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5.73%[39] - 2021年度公司取得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33个,外观设计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5个[39] - 2021年度公司成功中标韩国SK美国工厂项目,实现设备大批量出口美国的突破[39] - 公司“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线制造扩建项目”已投资完成,累计投入募投资金37,618.13万元[39] - 公司“研发中心项目”在2022年一季度结项[39] - 公司“前沿能源电池装备技术研发及配套部件加工线扩产项目”已部分投入使用[39] - 公司“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已于2021年三季度开始建设[39]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投扩项目63个,投资总额超6218亿元,规划新增产能超过2.5TWh[51] - 2022年全球锂电设备规划产能将达1TWh,预计带动国内关键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至接近800亿元[51] - 2022-2025年新增锂电设备市场需求有望超3000亿元[51]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万辆,预计2-3年后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100GWh[56] - 2021年锂电扩产投资额超6000亿元[5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杭可科技在锂电池化成分容自动生产系统领域具有领先地位,设备电压控制精度达到0.02%FS,电流控制精度达到0.02%FS[52] - 杭可科技在充放电机、内阻测试仪、高温加压化成设备等后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研发方面拥有核心技术能力[56] - 公司自主研发的MES系统、物流调度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形成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56]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数字化电源技术、高频PWM变流技术、全自动校准技术等[57] - 新一代4680大圆柱电池充放电机电能利用效率提升20%,占用空间减少25%[59] - 新一代方形锂电池充放电机电能利用效率提升30%,占用空间减少30%[59]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31,272,111.25元,同比增长26.75%[63] - 公司2021年新增发明专利30个,累计发明专利93个[62] - 大圆柱一体机及后处理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000元,本期投入14,563,101.41元[66] - 大圆柱一体机及后处理系统预计节省电力10%,节省场地35%,设备成本降低15%[66]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9%,同比下降23.83%[63] - 公司2021年新增实用新型专利77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247个[62] - 新一代4680大圆柱电池充放电机已获得国内客户正式合同,国外客户样机合同[66] - 公司2021年新增软件著作权5个,累计软件著作权16个[62] - 圆柱21700海外标杆后处理系统温度均匀性达到±2℃,精度0.05%,IR/OCV高速模组降本80%以上[68] - 电池包循环测试系统电压范围20V400V,电流范围0.3A60A,输出功率24KW,电能回馈效率≥80%[68] - 方形充放电一体机及后处理系统温度均匀性达到±1.5℃,系统效率提升至85%,电池仓温升控制在8℃以内[70] - 软包数码夹具化成分容一体化系统已在多个国内客户现场量产,设备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持续进行[70] - 软包动力夹具化成分容一体化系统分容时电池温度控制在25±3℃,优于常规设备的±5℃[72] - 串联化成分容系统电压与电流范围200V/180A,全数字系统完成,可替代模拟电路系统并降低成本[72] - 圆柱整线系统完成整线MES开发,实现从原材料到PACK段的全环节物流转运及存储[75] - 物流仓储堆垛机采用BS架构,减少C/S架构安装和升级成本,支持PC、平板、手机等多平台访问[7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587人增加到881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32.27%下降到25.73%[9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6974.52万元增加到9496.79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11.88万元下降到10.78万元[90] - 公司完成堆垛机夹抱式货叉开发,成功应用于南昌维乐项目[81] - 公司控制系统软件归一化,所有大小圆柱化成分容项目、DCR项目、大电流方形化成分容、串联控制、模拟控制、数字控制共用一套控制系统软件[81] - 公司采用国产化芯片替换,经过详细实验室测试、样机应用、小批量应用、批量应用,大大降低了成本[84] - 公司实现控制软件和硬件板卡的归一化,广泛应用于圆柱、方形等大量项目中[86] - 公司研发的4680圆柱电池化成分容设备,电压精度达到0.02%,电流精度达到0.05%,最大电流40A,最大通道数量256,电能利用效率提升20%,占用空间减少25%[91] - 公司研发的高精度圆柱电池温度控制技术,电池温度均匀性≤±2℃[91] - 方形动力电池分容设备的电压精度为0.02%,电流精度为0.05%,最大电流为200A,电能利用效率提升30%,占用空间减少30%[94] - 方形动力电池化成设备采用第二代负压化成解决方案,具备高精度真空度控制和密封性/通畅性测试功能[94] - 数字化电源技术具备通道独立控制、通道并联、恒流、恒压、恒功率、恒阻、函数发生器等功能,电压电流精度为0.02%,上升沿为10mS,并联输出技术参数为电压范围0V~200V,充放电流100mA-100A(并联至1000A)[94] - 公司采用ISO9001质量体系中的《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作为研发部门的工作标准,并与各研究所签订《部门年度承包合同》以明确年度目标和奖励目标[94] 客户与合作 - 公司与国际一流电池制造商(如韩国三星、韩国LG、韩国SK、日本索尼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动公司业务水平提升[94] - 公司在消费电子类领域拥有韩国三星、韩国LG、日本村田、亿纬锂能、宁德新能源(ATL)等优质客户资源[97] - 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拥有韩国LG、韩国SK、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资源[97] 人才与组织管理 - 公司注重人才储备和管理制度创新,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并吸引高端人才[98] - 公司通过杭可大学等平台,为员工及管理层制定专项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154] - 公司建立人才储备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吸引优秀人才[154]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5] - 公司面临技术和产品替代的风险,特别是燃料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可能对锂离子电池设备制造业产生替代效应[99] - 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50%以上,客户集中度较高[102]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近三个会计年度分别为49.15%、48.58%和25.72%,呈现下降趋势[103] -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近三个会计年度分别为83,754.80万元、79,741.84万元和142,268.65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5.53%、24.93%和29.70%[106]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近三个会计年度分别为35,768.03万元、34,921.57万元和98,828.19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0.90%、10.92%和20.63%[106] - 公司产品验收周期一般为9个月到1年,部分订单可能延长至1年以上[102] - 公司外销收入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汇率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财务状况[106] - 公司主营产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面临市场竞争及客户要求降价的压力[103] - 公司存货主要为发出商品,金额较大且占用大量资金,影响资金使用效率[106] -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行业波动可能影响公司业绩[107] - 公司主营产品销售受宏观经济波动和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108] 业务与市场拓展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锂电后段产品线,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实现降本增效[151] - 公司计划在全球主要市场设立子公司,深化与客户关系,提升市场占有率[151] - 公司将持续推进制造的精益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大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提高产能利用率[154] - 公司积极推进在建生产基地建设,预计2022年度逐步投入使用[154] - 公司将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入手,推动通用化、模块化、平台化设计,降低单位成本[154] - 公司针对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技术进行储备和预研[15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锂电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150] - 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头部客户的合作,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150] 股东与高管变动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骥持股187,616,596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63] - 董事桑宏宇、赵群武、俞平广因自身资金需求分别减持795,394股[163] - 监事郑林军和章映影因自身资金需求分别减持470,005股[163] - 副总经理傅风华因限制性股票归属增加50,000股[166] - 核心技术人员刘伟因限制性股票归属增加6,500股[166]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曹骥通过持股平台杭可投资间接持股89.848%[16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持股平台杭可投资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1%至2%[169] - 公司2021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705.45万元[166] -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傅风华因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被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0万股,第一个归属期于2021年6月3日归属5万股[176] - 核心技术人员刘伟因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被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6万股,第一个归属期于2021年6月3日归属3万股,截至本年度末剩余6500股[176] - 曹骥在股东单位杭可投资担任执行董事[17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末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27.09万元[18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报告期末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81.03万元[183] - 董事长曹骥因配偶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186]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187]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1年财务预算报告[187]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内控自我评估报告[187]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87]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董事、监事2021年度薪酬标准[187]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20年度高管考核及2021年度高管薪酬事项的方案[187]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89]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89]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89]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189]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189] - 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90] - 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90] - 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公司采取填补措施与相关主体承诺的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90] - 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向属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说明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90] - 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开立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90]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议案通过,审计委员会严格按照《公司法》和中国证监会监管规则开展工作[197] - 公司2021年12月13日召开提名委员会会议,通过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197] - 公司2021年12月30日召开提名委员会会议,通过提名曹骥为公司总经理、傅风华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等议案[197] - 公司2021年4月15日召开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通过2021年度董事、监事薪酬标准和2020年度高管考核及2021年度高管薪酬事项的议案[197] - 公司2021年9月10日召开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和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197] - 公司2021年10月21日召开战略决策委员会会议,通过投资建设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的议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