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配与审计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截至2022年3月31日,总股本80,000,000股,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392,918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5,921,416.40元(含税),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8.44%[5] - 2021年度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5] -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公司合规与声明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4]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前瞻性描述提示 -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事实承诺[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2.14亿元,较上年增加30.85%,较2019年增加23.72%[20][2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1亿元,较上年增加18.52%,较2019年减少1.40%[20][2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30亿元,较上年增加9.84%,较2019年减少22.07%[20][23] - 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增长68.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增长73.52%[24] - 2021年末总资产较报告期初增长12.28%,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较报告期初增长9.92%[20][24]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52元,同比减少3.70%;稀释每股收益0.51元,同比减少5.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8元,同比减少11.63%[21][24]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70%,较上年增加4.29个百分点[21]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583.30万元、5333.01万元、5371.01万元、6086.39万元[26]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93.98万元、1192.49万元、1148.49万元、506.98万元[26]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80.98万元、1183.32万元、1526.47万元、1907.05万元[2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034728.65元,2020年为7286678.77元,2019年为3018483.24元[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252557765.75元,期末余额355493066.23元,当期变动102935300.48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0908134.15元[30] - 2021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2059.33万元,不考虑该费用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03.30万元,同比增长68.92%[31]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8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18.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9.84%[34][35] -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30.85%;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18.52%;期末总资产5.45亿元,较期初增长12.28%;扣非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9.84%[105] - 营业收入21373.70万元,同比增长30.85%,腔镜吻合器类增长48.76%,线型切割吻合器类增长20.62%[106] - 营业成本9089.35万元,同比增长33.52%,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同比增长30.04%[106][107] - 销售费用3688.91万元,同比增长29.07%,确认股份支付费用442.19万元,不考虑该费用影响,同比增长13.60%[106][107] - 管理费用2585.27万元,同比增长28.86%,确认股份支付548.90万元,不考虑该费用影响,同比增长1.50%[106][107] - 研发费用2927.54万元,同比增长90.47%,确认股份支付费用831.58万元,不考虑该费用影响,同比增长36.37%[106][10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097.82万元,同比增长44.90%,因营业收入增长带动销售回款增加[106][108] - 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21373.68万元,同比增长30.85%,营业成本9089.35万元,同比增长33.52%,毛利率减少0.85个百分点[112] - 内销营业收入14794.72万元,同比增长21.98%,营业成本6052.35万元,同比增长20.31%,毛利率增加0.57个百分点;外销营业收入6578.97万元,同比增长56.45%,营业成本3036.99万元,同比增长70.89%,毛利率减少3.90个百分点[11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85%,腔镜吻合器类收入13499.42万元,增长48.76%;线型切割吻合器类收入1530.27万元,增长20.62%;管型吻合器类收入5814.36万元,增加6.13%;荷包吻合器类收入291.18万元,增长6.74%[113] - 内销收入14794.72万元,占主营收入比重69.22%,增长21.98%;外销收入6578.97万元,增长56.45%[114] - 医疗器械材料成本74252843.54元,占比81.69%,较上年同期增加27.29%;人工成本3654643.81元,占比4.02%,增加68.82%;制造费用12985966.16元,占比14.29%,增加71.33%[11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924.2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2.40%,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12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304.5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1.26%,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125]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36,889,112.88元,上年同期数为28,580,933.67元,变动比例29.07%,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增长13.60%[130]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25,852,714.27元,上年同期数为20,062,869.92元,变动比例28.86%,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增长1.50%[130] - 研发费用本期数为29,275,445.09元,上年同期数为15,370,061.95元,变动比例90.47%,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同比增长36.37%[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60,978,247.24元,上年同期数为42,082,676.15元,变动比例44.90%[1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 100,594,992.53元,上年同期数为 - 257,103,619.98元[13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 16,000,000.00元,上年同期数为321,194,200.00元,变动比例 - 104.98%[13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75,418,385.92元,占总资产比例13.84%,上期期末数为126,781,547.45元,占比26.13%,变动比例 - 40.51%[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55,493,066.23元,占总资产比例65.25%,上期期末数为252,557,765.75元,占比52.05%,变动比例40.76%[135] - 境外资产为9,642,026.14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7%[147] 业务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与德国贝朗医疗合作国家达27个,比2020年提升20%以上覆盖率,申请准入国家达10个[35] - 国内市场公司赢得四类产品带量采购,并于2021年11月成立湖南子公司[36] - 至2021年底,公司与德国贝朗医疗合作的国家达27个,比2020年增加5个国家[90] - 公司营销团队疫情期间开展学术型营销,使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优化分销结构[90] 研发相关情况 - 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2927.54万元,同比增长90.47%[37] - 2021年新申请专利74项,获授权69项,新申请商标18项[37] - “一次性使用儿童用包皮吻合器”完成中国药监局NMPA注册并进入临床应用[37] - “PC断流夹”项目完成医疗器械备案,将于2022年投放市场[37]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一次性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产品注册证,三款新产品完成研发量产转移[72] - 第三代腔镜吻合器处于技术设计阶段,申请PCT专利1件、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42件[73] - “CST - T多适应症良性病治疗技术”进入产品中试阶段,申请PCT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73] - 完成“PC断流夹”产品的医疗器械备案[73]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本年新增申请22个、获得13个,累计申请635个、获得275个;实用新型专利本年新增申请49个、获得55个,累计申请681个、获得230个等[74]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29,275,445.09元,上年度15,370,061.95元,变化幅度90.47%;研发投入合计变化幅度90.4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13.70%,上年度9.41%,变化4.29%[76] -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同比上升90.47%,原因是腔镜及电动吻合器相关研发项目投入大且确认股份支付费用831.58万元[77] - 三代腔镜切割吻合器和钉仓组件预计总投资规模2,900.00万元,本期投入886.68万元,累计投入1,340.51万元,处于技术设计阶段[7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2人增加到39人,占比从16.84%提升至18.93%[8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725.29万元增加到1067.65万元,平均薪酬从22.67万元提升至27.38万元[82]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10人、本科23人、专科6人[8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3人、30 - 40岁20人、40 - 50岁13人、50 - 60岁3人[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514项,其中发明专利275项[84] - 公司研发将产品技术研发和临床术式研发相结合,体现技术原创性和前沿性[87] 产品销售与生产数据 - 公司产品合计销售额为13918.00万元,成本为2920.09万元,利润为4995.02万元[80] - 一次性使用渐变型腔镜用切割吻合器(SELC)销售额为1200.00万元[79] - 一次性使用儿童用包皮吻合器销售额为500.00万元[79] - 电动智能吻合器销售额为2690.00万元[79] - 第二代极厚组织微创吻合技术销售额为900.00万元[79] - 腔镜吻合器类生产量260894支,增加82.30%;销售量230099支,增加73.40%;库存量52239支,增加64.29%[115] - 管型吻合器类生产量77190支,增加43.70%;销售量67692支,增加21.56%;库存量18283支,增加29.08%[115] - 线型切割吻合器类生产量39318支,增加58.37%;销售量41514支,增加50.98%;库存量6088支,减少33.44%[115] - 荷包吻合器类生产量8432支,增加37.02%;销售量8106支,增加20.63%;库存量1257支,增加23.72%[115] 公司经营模式与市场环境 - 公司主要业务聚焦外科手术吻合器类产品,涵盖五大类[44] - 公司建立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的经营模式[50] - 公司采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研发闭环模式[51] - 公司采购以研发及创新中心的供应链管理科为主导[54] - 公司产品销售以买断式经销模式为主,均为自主品牌,销售区域分境内和境外[55] - 公司制定《代理商经销商管理制度》,不定期对经销商培训,加强与终端医院产学研医合作[55]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完善与合作伙伴业务及学术合作模式[55] - 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3.64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90.1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5%,预计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5%,2024年将达115.09亿美元
天臣医疗(68801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