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臣医疗(68801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天臣医疗天臣医疗(SH:688013)2022-08-30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望宇[17,18]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苏州工业园区东平街278号,邮编215123,网址为www.touchstonesurgical.com [18]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为陈望宇(代),证券事务代表为杨彩红[19] - 公司A股股票简称天臣医疗,代码688013,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21] 报告相关声明与保证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 公司负责人陈望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望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田国玉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7]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4]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7] - 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24] 风险提示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可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3%[23][24][83][1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65%[23][25][83][104] - 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9亿元,同比下降3.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27亿元,同比增长11.52%[26][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35%[23][26][107]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同比减少22.58%;稀释每股收益0.24元,同比减少22.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减少8.70%[24][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6%,较上年同期减少1.56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1%,较上年同期减少0.72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51%,较上年同期增加3.63个百分点[24][64][86] - 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8.47万元[29] - 报告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176.02万元,使得营业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利润变化较大[30][83]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58亿元,较期初增长2.40%[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41,649,462.9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8%[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13,775,018.9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35%[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13,103,034.8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1%[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996,695.46元,上年同期为 - 2,403,257.80元[106]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646.67万元,同比增长39.77%;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8亿元,上年同期为-9141.37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75.49万元,上年同期为-1600万元[10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3%,营业成本同比仅增加0.28%,毛利率由58.12%增长为60.76%;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9.75%[107] - 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6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65%[10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32亿元,占总资产41.60%,较上年期末增长207.72%;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88亿元,占总资产33.78%,较上年期末减少46.98%[11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53.73万元,占总资产0.28%,较上年期末增长390.46%;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3.55万元,占总资产0.02%,较上年期末增长90.09%[110] - 境外资产1106.01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98%[11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3亿元,期初余额3.55亿元;银行理财产品期末余额1.57亿元,期初余额3.25亿元[115] 业务线相关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聚焦外科手术关键时刻所需吻合器类产品,涵盖五大类,未来将向术前诊断分筛和术后康复创新产品方向延展[34] - 公司管型吻合器类产品包括管型消化道、肛肠、泌尿吻合器三个系列,用于腔道类组织吻合[35] - 微创腔镜吻合器类产品是公司收入重要来源,用于各种微创外科手术,是未来发展方向[36] - 公司线型切割吻合器类产品用于胸外科、普外科、胃肠外科等手术中的消化道切除、重建及残端或切口闭合[37] - 公司采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研发闭环模式,PK、MVP、MWS为主要特点的研发机制是核心竞争力[42] - 公司采购包括定制化零部件等原材料采购和外协采购两类,以研发及创新中心的供应链管理科为主导[44] - 公司产品销售以买断式经销模式为主,销售区域分境内和境外市场[45] - 公司建立了以研发创新为核心,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为驱动,科学生产制造和严格品质管控为保障的经营模式[41] - 公司境外销售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并在意大利设立子公司[101] 市场规模情况 - 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73.64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90.1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5%[48] - 预测2019 - 2024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5%,到2024年将达到115.09亿美元[48] - 2015 - 2019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从48.27亿元增长至94.79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8%[50] - 预测到2024年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将达190.58亿元,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约15%,比全球高约10个百分点[50] 技术与研发相关 - 公司建立管型吻合器、腔镜吻合器等五大产品技术平台和多项核心技术[58] - 公司无障碍吻合技术解决管型吻合器“活塞效应”,成管型吻合器类产品通用技术平台核心技术[58] - 公司通用腔镜技术平台实现可灵活更换组件或钉仓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是二代SELC产品核心技术特性之一[59] - 公司选择性切割技术应用于TST和TSTmega系列产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59] - 公司旋转切割技术攻克组织切割难题,提高手术安全和成功率,具备独创性和先进性[59] - 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16466743.71元,上年同期为11781074.68元,变化幅度39.77%;研发投入合计16466743.71元,上年同期为11781074.68元,变化幅度39.7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51%,上年同期为11.88%,增加3.63个百分点[64]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新增1个,获得数新增22个,累计申请数668个,累计获得数297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新增9个,获得数新增21个,累计申请数690个,累计获得数251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新增1个,获得数新增1个,累计申请数76个,累计获得数10个;其他(PCT申请数量)累计65个;合计申请数新增11个,获得数新增44个,累计申请数1499个,累计获得数558个[62] - 第三代腔镜切割吻合器和钉仓组件预计总投资规模29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632.1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1972.64万元,处于产品试制阶段[68] - 电动智能吻合器预计总投资规模269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358.2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1126.29万元,已取得NMPA产品注册证[68] - 能量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618.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72.1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140.02万元,处于技术设计阶段[68] - 补片增强吻合器预计总投资规模315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20.6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20.64万元,处于项目立项阶段[68] - 第二代极厚组织微创吻合技术预计总投资规模9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263.3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557.81万元,处于产品中试阶段[68] - CST - T多适应症良性病治疗技术预计总投资规模79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07.4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387.03万元,处于产品中试阶段[68] - “一次性使用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和钉仓组件”、“一次性使用自动保险管型吻合器(CST)”和“一次性腔镜用阶梯型直线切割吻合器及组件”产品已提前或按期完成开发并取得NMPA产品注册证[62] - 第二代极厚组织微创吻合器完成技术设计,进入产品中试阶段;第三代腔镜吻合器完成技术设计,进入产品试制阶段,新申请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TCT结扎夹”、“TT穿刺器”、“TCL结扎夹”及“TSRB套扎器”等项目按计划进入产品试制阶段[62] - 公司多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6948万元,本期投入1646.67万元,累计投入4428.58万元,如TCL结扎夹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53.89万元,累计投入69.67万元[6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上年同期33人增至本期42人,占比从16.84%提升至19.27%,薪酬合计从502.75万元增至591.11万元,平均薪酬从15.23万元降至14.07万元[71] - 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11人占26.19%,本科26人占61.90%,专科5人占11.91%[72]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30 - 40岁的22人占52.38%,40 - 50岁的12人占28.57%,30岁以下的5人占11.91%,50 - 60岁的3人占7.14%[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558项,其中发明专利297项[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国内吻合器相关发明专利159项,高于派尔特87项、法兰克曼69项等竞争企业[74][75] -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策略,构建知识产权壁垒,突破美国医疗器械巨头知识产权垄断[74] - 公司采用MWS与MVP结合的研发模式,运用PK机制提高研发效率[75] - 公司将产品技术研发和临床术式研发相结合,体现技术原创性和前沿性[77] - 电动智能吻合器取得NMPA产品注册证,血管吻合器、补片增强吻合器进入项目评估审核阶段[86] 合作与注册证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与贝朗医疗合作国家达30个,较2021年增加3个[80][84] - 2022年上半年海外新增申请国家1个,取得注册证国家3个,获注册证书6张[84] - 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增产品注册证6张,其中湖南子公司2张,申请中注册证9张[85] 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基于ISO13485和GMP质量管理体系管控产品质量[78] - 公司建立完整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获得欧盟、巴西等相关组织机构认证,通过MDSAP审核[79] 股权激励计划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归属、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授予[91] - 2021年4月公司推进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审议等工作[125] - 2022年5月公司推进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审议等工作[127] - 2022年5月公司对2022年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进行公示,未收到异议[127] - 2022年5月27日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议案及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128] - 2022年5月27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首次及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129] - 2022年6月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129] - 2022年6月22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等议案[130] - 2021年4月6日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日期[141] - 2022年5月5日为另一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日期[141] - 2022年7月4日公司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的股份登记手续[200] 环保相关 - 公司所处行业非重污染行业,报告期内污染物少且可控[132] - 公司废水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固废由环卫部门清运,无生产性废气排放,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委托第三方处理[133] - 公司生产设施设备持续改造优化,采用半自动化等设备[134] - 公司使用无毒、环保型材料管控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134] - 公司在办公区等导入智能控制照明系统,更换节能灯泡,设置智能电表、水表统计监控能源使用[135] 股份限售与承诺 - 陈望宇、陈望东自2020年9月28日起三十六个月股份限售[138] - 陈望宇、陈望东等相关方在2020年4月12日作出多项长期承诺且均及时严格履行[138][140] - 公司控股股东陈望宇、陈望东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锁定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总数的25%[144][145]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满足特定条件,陈望宇、陈望东持有的公司股票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5][146] - 陈望宇、陈望东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147] 股价稳定预案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