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3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40.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70.3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93%[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股,同比下降33.33%[21] - 营业收入为9.3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40.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5%[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85%[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3%,同比下降4.47个百分点[22][23] - 2022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93,563.29万元,同比下降10.38%[66]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70.32万元,同比下降29.93%[66] - 营业收入93,563.29万元同比下降10.38%[83][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40.76万元同比下降23.45%[83]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0.4%至9.36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0.44亿元人民币)[188] - 净利润同比下降20.6%至8315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05亿元人民币)[18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3.5%至8140.8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06亿元人民币)[19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3.3%至0.44元/股(2021年同期:0.66元/股)[19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9%至8.71亿元(2021年同期:9.88亿元)[192] - 净利润同比下降34.1%至7383万元(2021年同期:1.12亿元)[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64%,同比增加3.41个百分点[22][2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18,253,535.65元,同比增长22.68%[47]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1,857,800元,主要由于研发人员规模及相关设备投入增加[4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64%,较上年同期增加3.41个百分点[47] - 营业成本58,678.52万元同比下降16.32%[85] - 研发费用11,825.35万元同比增长22.68%[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7%至1.1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9639.6万元人民币)[18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2%至2418.9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063.9万元人民币)[18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4%至1.01亿元(2021年同期:7902万元)[192]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12.7%至3.26亿元(2021年同期:2.89亿元)[196]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5.9%至1.79亿元,去年同期为1.70亿元[19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长52.6%至5.77亿元(2021年同期:3.78亿元)[19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43.3%至6.46亿元,去年同期为4.51亿元[19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8亿元人民币[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886.51万元同比转负[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69亿元(2021年同期:714万元)[1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1.24百万元恶化至-1.5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9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9.8%至8.44亿元(2021年同期:7.69亿元)[19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8.0%至7.9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32亿元有所改善[1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64亿元(2021年同期:1.47亿元)[1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3110万元,去年同期为-1.06亿元[200]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1205%至4.78亿元,去年同期为3660万元[20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亿元,去年同期为-7444万元[200] - 分配股利利润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增长22.8%至8887万元[2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10.47亿元(期初:13.29亿元)[1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8.36亿元,较期初的10.66亿元减少21.6%[2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30亿元,去年同期减少1.81亿元[20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64%,同比增加3.41个百分点[22][2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18,253,535.65元,同比增长22.68%[47]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1,857,800元,主要由于研发人员规模及相关设备投入增加[4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64%,较上年同期增加3.41个百分点[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共申请专利91件,授权116件[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732件[45] - 公司发明专利本期新增申请72件,获得76件,累计申请1,354件,获得562件[45] - 公司软件著作权本期新增申请34件,获得34件,累计申请672件,获得672件[45] - 公司VBTC系统获SIL4级安全认证,将在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2022年7月中标)实现工程应用[37] - 智能运维系统在南宁4号线部署试点,包含五大子系统[37] - 重载移动闭塞系统计划2022年在朔黄铁路完成开通,基于349个运行场景技术突破[39] - 自主虚拟编组系统(AVCOS)计划2022年在北京地铁11号线完成技术验证[39] - 灵活编组技术计划2022年底至2023年在北京3/12号线及19号线验证[39] - 基于智能感知的安全防护系统已完成北京11号线隧道及香港荃湾线高架场景的三维点云地图建立[40] - 公司SIL2级车辆信号功能自适应集成平台和新一代TCMS系统于2022年6月29日取得SIL2级安全认证证书[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1,825.35万元,同比增长22.68%[72] 研发项目与投资 - 智能运维系统开发项目(一期)预计总投资规模4,570万元,累计投入4,278.44万元[51] - 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9,536.64万元,累计投入7,885.54万元[51] - 轨道交通孪生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734.01万元,累计投入3,385.80万元[51] - 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3,100.1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6,633.99万元[52] - 基于智能感知的安全防护系统研发投入781.58万元(总投资4,850万元)[52] - 灵活编组FAO项目研发投入1,094.01万元(总投资7,880万元)[52] - 新一代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186.47万元,完成进度102.07%[142] - 列车智能网络控制及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166.57万元,完成进度102.78%[142] - 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建设(IPO超募)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463.92万元,完成进度100.09%[142] - 2020年度定向增发自主虚拟编组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372.39万元,完成进度16.55%[142] - 轨道交通孪生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286.47万元,完成进度17.15%[142] - 智能维保生态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811.56万元,完成进度16.47%,实现效益为亏损498.76万元[143] 研发团队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为550人,同比增长31.26%(上年同期41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4.97%[5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388.48万元,同比增长37.78%(上年同期5,362.56万元)[55]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3.78万元,同比增长5.59%(上年同期13.05万元)[55] - 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30.55%(博士2.00%+硕士28.55%)[55]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3.45%(294人),30-40岁占比40.55%(223人)[55] 业务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内地51个城市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达9,573.65公里,其中地铁7,529.02公里占比78.64%,新增地铁运营线路319.29公里[32] - 预计2030年有85条轨道交通线路进入信号系统改造周期,线路总长度约2,500公里[32] - 十四五期间将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约3,000公里[32] - 预计到2030年将建设2,000公里以上市域铁路,全国城际及市域铁路投资规模超万亿元[33] - 公司业务覆盖29个城市,累计2,252公里信号系统项目建设[62] - 2022年上半年获得业主嘉奖8次[62]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2022年累计中标金额19.96亿元,其中信号系统项目新增中标额19.69亿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合计54.32亿元(不含税)[6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合同签订总金额13.53亿元,其中信号系统工程项目新增12.79亿元[66] -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信号系统中标金额4.70亿元[67] - 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中标金额3.98亿元[67] - 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信号系统中标金额4.55亿元[67] - 轨道交通资阳线信号系统项目中标金额4.35亿元[67] - 公司有8人次获得业主单位的个人感谢信和先进个人嘉奖[73] - 公司产品保障了42条已开通运营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营[74] - 国内有13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总承包商[78]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59,031,423.25元,净利润为7,898,548.43元[99] - 内蒙古交控安捷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832,008.98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2.1%[99] - 山东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180,276.76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0.4%[99] - 成都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162,515.02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2.5%[99] - 北京大象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869,817.97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3.7%[99] - 广西交控智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582,765.69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8%[100] - 天津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1,920,158.9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3.3%[99] - 交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净亏损1,564,972.68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7.1%[99] - 苏州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2,429,639.24元,净资产收益率为-71.3%[99] - 北京埃福瑞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2,757,673.54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2.7%[99] - 对外投资设立米塔盒子科技持股47.5%实缴2,375万元[93][94] - 长期股权投资4,537.12万元同比增长106.13%[8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49.4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6.6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03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微增0.49%[20] - 总资产为49.4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6.63%[23] - 货币资金受限8,666.34万元[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45,133.58万元[96] - 应付职工薪酬3,778.78万元同比下降69.18%[8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34亿元,较期初14.09亿元减少19.6%[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51亿元,较期初5.49亿元减少17.8%[18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89亿元,较期初10.85亿元增长9.6%[180] - 存货期末余额为7.02亿元,较期初8.66亿元减少19.0%[18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9.12亿元,较期初43.02亿元减少9.1%[180]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4,537万元,较期初2,201万元增长106.2%[180]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529.14亿元下降至期末的494.04亿元,减少35.10亿元(降幅6.6%)[181][182] - 流动资产从期初的381.31亿元下降至期末的350.09亿元,减少31.22亿元(降幅8.2%)[184][185]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113.92亿元下降至期末的91.96亿元,减少21.96亿元(降幅19.3%)[1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的54.86亿元下降至期末的45.13亿元,减少9.73亿元(降幅17.7%)[184] - 存货从期初的65.66亿元下降至期末的47.65亿元,减少17.97亿元(降幅27.4%)[184][185]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158.70亿元下降至期末的148.49亿元,减少10.21亿元(降幅6.4%)[181]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54.84亿元下降至期末的49.79亿元,减少5.05亿元(降幅9.2%)[181] - 应付职工薪酬从期初的1.23亿元下降至期末的0.38亿元,减少0.85亿元(降幅69.2%)[181] - 在建工程从期初的5.71亿元增长至期末的9.67亿元,增加3.96亿元(增幅69.3%)[1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的229.22亿元微增至期末的230.34亿元,增加1.12亿元(增幅0.5%)[182] - 负债总额同比下降10.7%至23.68亿元人民币(期初:26.53亿元人民币)[186] - 流动负债同比下降10.7%至20.95亿元人民币(期初:23.47亿元人民币)[186] - 长期借款同比下降18.9%至400.7万元人民币(期初:494.4万元人民币)[186] 管理层与治理变动 - 公司2022年1月26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聘任郜春海为总经理,李畅、王智宇、王伟、黄勍、张扬、杨旭文和智国盛为副总经理,秦红全为财务总监,毕危危为董事会秘书[106] - 公司2022年1月26日解任张建明、刘波、刘超、李春红副总经理职务,解任后继续在公司任职[106] - 公司2022年3月8日监事王军月辞职,2022年3月25日股东大会选举赵丹娟为非职工代表监事,2022年4月7日选举赵丹娟为监事会主席[107] - 公司2022年3月18日董事、副总经理李畅辞职,2022年4月28日股东大会选举邓爱群为非独立董事,2022年4月28日选举邓爱群为副董事长,2022年5月31日聘任邓爱群为副总经理[108] - 公司2022年4月财务总监秦红全辞职,2022年4月28日董事会聘任曹润林为财务总监[109] - 公司2022年6月24日董事会调整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并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110] - 公司2022年7月6日完成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股份登记手续[110] - 公司2022年7月12日第二个归属期归属股份上市流通[110] - 董事郜春海直接持股增加204,020股至18,031,565股,增幅1.1%[169] - 高管黄勍直接持股增加77,826股至103,056股,增幅308.4%[169]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完成282,810股归属登记[172]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16.18元/股,总授予149.84万股[173]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完成439,140股股份上市流通[154] - 公司总股本变更为187,493,942股[15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股东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754.49万股[123] - 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自愿
交控科技(68801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