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恒信息(688023) - 2020 Q4 - 年度财报
安恒信息安恒信息(SH:688023)2021-04-24 00:00

财务数据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14,814,815元,占公司2020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1.05%[5] - 公司2020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4,000,000元[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1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43%[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72%[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2%[26]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8%[26] - 2020年末总资产为2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9%[26] - 公司2020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1.72%[28]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81元,同比增长11.73%;稀释每股收益为1.81元,同比增长11.73%[28]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63元,同比增长17.27%[28]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37%,同比减少6.22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3%,同比减少5.06个百分点[28] - 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56%,同比增加1.89个百分点[28]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6.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9亿元[31]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958.76万元,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0元[32] - 2020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71亿元,当期变动为1.71亿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67.64万元[35] - 2020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1.07亿元,当期变动为1.07亿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0元[35]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数额为1,481.48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11.05%[160] - 公司2019年现金分红数额为2,80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30.36%[160] 审计与报告 - 公司2020年度报告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2020年度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5] - 公司2020年度报告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 公司2020年度报告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2020年度报告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2020年度报告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6] - 公司2020年度报告由公司负责人范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戴永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戴永远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安恒信息,股票代码为688023[22]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联慧街188号[1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魏琴、陈瑜[23]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2022年12月31日[2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主营业务包括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涉及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控制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40] - 公司产品线覆盖网络信息安全生命全周期,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基础产品、网络信息安全平台以及网络信息安全服务[40] - 主要产品包括Web应用防火墙、综合日志审计系统、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运维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APT攻击预警平台、全流量深度威胁检测平台、Web应用弱点扫描器等[40] - 公司提供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具箱、远程安全评估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具箱、迷网系统、天池云安全管理平台、玄武盾云防护平台、安恒云、AiLPHA大数据智能安全平台等产品[43]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警平台能够对用户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IT资产进行全要素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挖掘,构建实时网络威胁感知与预警响应能力[43] - 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集自有互联网大数据、行业监管数据和公安警务数据为一体,协助相关监管单位对金融风险进行全流程监测和预警[43] - 物联网安全心是一款嵌入式物联网终端防护产品,能够对物联网终端系统进行内核防护、数据加密和实时审计,并与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管控中心联动形成云+端联动的防护技术方案[43] - 公司物联网安全监测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SUMAP超级搜索引擎,实现物联网终端设备快速识别、漏洞检测及非法接入监测[47] - 云防护服务(玄武盾)具备抗DDoS清洗能力可达2.5Tb/s,同时具备防黑、防泄露、防CC等业务安全防护能力[47] - 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自主研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销售,以及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服务[50] - 公司采购的主要物料为相关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所需的各类硬件设备及相关配件[50] - 公司按照行业定制化产品和通用化标准产品的不同,分别实行订单驱动式生产和季度预测式生产[50] - 公司在产品销售上采用多级渠道经销和直接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以最大程度实现市场覆盖[53] - 公司参与近百场国家重要活动/事件的网络安保,多次承担安保组长及中坚力量的职责[48] - 公司提供城市级安全运营保障平台,实现对全市数字基础设施、重要数字资产和信息系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监测[48] - 公司开发了符合教学、应急演练和安全测试场景的攻防实验室平台、攻防演练平台和攻防靶场平台[48] - 公司提供7*24小时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及应急演练服务,结合应急响应工具箱和应急指挥平台,提供快速高效的处置能力[48] 市场与行业地位 - 2019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495.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134.4亿元[54] - 公司在IDC发布的《中国态势感知解决方案市场2019年厂商评估》中,战略能力排名第一,市场份额排名第二[57] - 公司在2019年IDC发布的"中国WEB应用安全市场研究"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57] - 公司在赛迪2019年发布的"中国日志审计产品市场研究报告"中,日志审计系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57] - 公司在赛迪2019年发布的"2018-2019中国云安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云安全产品市场排名第二[57] - 公司在Frost&Sullivan 2019年大中华区Web应用防火墙整体市场份额排名第一[57] - 公司在2020年赛迪咨询机构发布的《网络安全新服务白皮书(2020)》中,多个象限名列前茅[97]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48项核心技术,其中22项基于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和智慧城市安全等新兴安全领域[59] - 公司全网资产测绘技术并发探测速度达到60万每秒,能够识别分析20万种设备及300多种协议[59] - 公司自2015年开始与阿里云合作,成为阿里云安全市场首批安全供应商[57] - 公司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计划的制定,并受邀参与制定7项安全行业标准[57] - 公司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识别指纹量和并发探测速度具有较大优势[62] - 多协议解析与数据治理技术适用于90%以上国内外主流云环境,包括VMware、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等[62] - 运维访问控制审计技术兼容支持市场上3,200多种不同品牌及版本的资产设备,100%还原协议细节特性及运维操作过程[62] - Web应用透明代理与深度攻击检测防护技术最高单机可处理10Gbps的应用层转发任务,提升Web攻击防护准确率[62] - 基于网络流量的未知威胁及APT攻击检测技术单沙箱一天可检测非PE文件达4,000个,一套沙箱系统一天可检测文件12万以上[62] - 公司分布式漏洞发现与验证技术扫描速度较传统技术提升30%,漏洞库积累达40,000量级[65] - 基于云架构的安全扫描与监测技术每日监测网站数量峰值达到1,096,725个(次)/天,平均监测值约为476,880个(次)/天[65] - SaaS化云安全防护技术每日拦截扫描攻击近1.3亿次,误报率仅为1‰[65] - 云平台融合对接和统一编排管理技术将安全产品与云平台的对接时间控制在10天左右,行业平均对接时间在30天以上[65] - 公司安全扫描与监测技术自动化数据校验率达到90%以上[65] - 公司监测技术在发现率和准确率上有较大优势,监测发现率不低于95%[65] - 公司SaaS化云安全防护技术网络层最大清洗能力达到2.5T/sDDoS[65] - 公司云平台融合对接技术支持不同云平台的统一用户和管理,对接效率、编排能力国内领先[65] - 公司安全防护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对云端每日22.8亿次访问数据进行采样分析[65] - 公司云安全解决方案获得CSA云安全联盟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测评认证[65] - 公司云计算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证书和CSACSTR增强级证书为业界首例,技术迭代周期为一个季度,未来将向自动化、数据融合、接口标准化发展[68] - 公司大数据深度安全检测与分析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周期性异常事件检测,提升风险定位准确度,已发布多个迭代版本[68] - 公司态势感知分析与挖掘技术流量有效识别率提升至99%以上,告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对同源黑客追踪准确率达95%[68] - 公司物联网可信互联与智能防护技术密钥分发能力高达20000次/S,单次加密延时低于1.66ms[68] - 公司面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定量评估和全生命周期防护技术能够深度解析超过30种私有工控协议,单个扫描任务速率达到每秒160万包[68] - 公司2020年新申请专利505项,获得批准专利10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6项[71][72] - 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总额为311,725,028.57元,同比增长52.4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56%[73] - 公司2020年发布APT攻击预警平台新版本,新增攻击者视角分析、典型攻击检测策略等功能[69] - 公司2020年推出新一代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管控平台V2.1,采用平台+端结合的联动式动态预警技术[71] - 公司2020年发布安恒云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持多云管理和多云安全管理[71] - 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技术手段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1,694.94万元,相关产品已投入市场,目前处于测试优化阶段[79] - 工业互联网数据保护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351.2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085.35万元[79] - AiLPHA大数据企业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5,488.5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6,521.29万元[81]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通报预警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548.1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063.79万元[81] - 云安全SaaS管理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716.6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293.34万元[84] - 网关基础安全产品云化升级改造适配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266.0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613.39万元[84] - AiLPHA智能安全运营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2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918.0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252.61万元[84] - 公司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3,2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0,883.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5,524.71万元[8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581人增加到912人,增长56.97%[89] - 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32.30%提升至33.54%[8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18,312.55万元增加到26,888.26万元,增长46.83%[89]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35.35万元增加到36.02万元,增长1.90%[89] - 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8.70%,其中硕士占比12.28%,博士占比0.11%[89] - 公司研发人员中,25-35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到62.72%[89] - 公司近三年内为国内外提交超过300个安全漏洞,其中CVE认证的安全漏洞超过180个[94] - 公司拥有美国软件工程学会颁发的CMMI5权威认证,软件开发成熟度居于行业前列[94] - 公司服务团队参与了多项世界级重大活动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包括北京奥运会、G20杭州峰会等[94] 未来计划与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加强研发技术力量,重点投入云安全服务平台、大数据态势感知平台、智慧物联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大脑及安全运营中心等产品线[154] - 公司未来将重点投入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和涉网犯罪侦查打击平台,提升涉网犯罪侦查打击能力和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能力[153] - 公司计划扩大全国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扩充现有分支机构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并结合业务需要新建分支机构[157] - 公司未来将依托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产品技术和人才基础,全面开展信创领域的安全咨询、安全集成、安全运营等工作[153] - 公司未来将建设网络安全云靶场平台,为网络安全从业人员提供网络空间仿真实训竞技平台[153] - 公司未来将全面防护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投入车联网安全和视频终端安全[153] - 公司未来将建立城市级安全运营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安全运营服务[153] 股东与股份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范渊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65] - 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员工持股平台嘉兴安恒、宁波安恒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68] - 公司股东朗玛创投、珠海华金、杭州牵海、台州禧利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68]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阿里创投、宁波润和、杭州九歌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71] - 公司股东上海舜佃、上海梦元、重庆麒厚等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7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74] - 控股股东范渊承诺避免与公司发生关联交易,若发生将遵循公平、公允、合理的原则[174] - 控股股东范渊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活动,并愿意对违反承诺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177] - 控股股东范渊承诺自锁定期届满后24个月内减持股份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格[177]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承诺自锁定期届满后24个月内减持股份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格[180]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180] - 公司承诺严格履行上市招股说明书中的全部公开承诺事项[182] - 公司承诺若因未能履行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并自愿冻结自有资金以保障赔偿[183] - 控股股东范渊承诺若未能履行承诺,将延长股份锁定期至完全消除不利影响之日[183] - 公司承诺在上市后三年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在30日内启动稳定股价方案[189] - 公司承诺通过实施发展战略、强化募集资金管理和加快募投项目进度来降低摊薄即期回报的影响[189] - 公司承诺不通过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192] - 公司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履行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92] - 公司承诺将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的执行情况相挂钩[192] - 公司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192] - 公司承诺若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95]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195] - 公司承诺若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将在30个工作日内回购全部新股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95] - 公司承诺若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将在5个工作日内制定股份回购方案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95]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在股东大会及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公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