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恒信息(68802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安恒信息安恒信息(SH:688023)2022-04-23 00:00

营业收入与增长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0亿元,同比增长37.59%[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8.2亿元,同比增长37.59%[53]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182,032.81万元,同比增长37.59%[69]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7.5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8.12亿元,其他业务收入877.43万元[157]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182,032.81万元,同比增长37.59%[152] 净利润与利润下降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0.65万元,同比下降89.71%[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0.65万元,同比下降89.71%[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0.65万元,同比下降89.71%[1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959.46万元,同比下降165.91%[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959.46万元,同比下降165.91%[152]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增长较快,导致净利润下降[139] - 公司2021年股份支付费用为9,595.46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39]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2019年至2021年研发投入从2.05亿元升至5.36亿元,占营收比例从21.67%升至29.42%[18] - 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人员1255名,占员工总人数34.75%[18]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35项,累计获批发明专利312项[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42%,同比增加5.86个百分点[57]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535,598,598.32元,同比增长71.82%[11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42%,较上年增加5.86个百分点[112] - 公司2021年新申请专利628项,获得批准专利132项(均为发明专利)[111] - 新增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63项,累计软件著作权数量为346项[11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25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4.75%[13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43,819.42万元,平均薪酬为40.44万元[13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增加343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较上期增加1.21个百分点[132]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较上期增加16,931.16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较上期增加4.42万元[132] - 公司研发费用增长71.82%,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和薪酬上涨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53] 数据安全与云安全 - 公司在数据安全领域实现超高速增长,布局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智慧城市安全等领域[4] - 公司研发了以AiGuard数据安全管理平台为代表的十多款数据安全系列产品,覆盖中国网络安全近九成业务[13] - 公司通过安全技术创新和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为数以百计的客户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保障[15] - 公司以政务多云安全中心、数字安全底座、大数据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监管平台为数字政府客户提供安全保障[16] - 公司为100万家中小企业免费提供钉钉密盾,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16] - 公司未来计划在数据安全、信创安全、终端安全及智能安全网关等战略新方向持续投入[23] - 公司专注于数据安全流通的AiLand数据安全岛平台,应用安全计算沙箱、联邦学习、MPC等技术[43] - 公司采用安全多方计算(MPC)技术解决多方数据协同计算问题[43] - 公司使用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保护程序和数据的安全[47] - 公司在数据安全方面继续推进数据安全技术框架"CAPE",研发了以AiGuard数据安全管理平台为代表的十多款数据安全系列产品[74] - 公司发布AiGuard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基于CAPE能力模型[108] - 公司发布AiLand数据安全岛平台,专注于数据安全流通[111] - 公司将在数据安全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测与防护整体解决方案,解决数据信息孤岛问题[200] 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 - 公司开发的全球网络高速探测引擎SUMAP为态势感知、威胁监测等提供实时数据[39] - 公司采用ATT&CK攻击模型框架,基于现实世界观察到的攻击向量[43] - 公司使用IOC(失陷指标)进行网络安全调查取证[43] - 公司涉及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基于5G演进架构[43] - 公司应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实现网络功能的软件化[43] - 公司新增云防护用户1300多家,网站云防护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70] - 公司新增近200朵私有云,累计服务超过600朵私有云[70] - 公司中标多个国网电力、大数据部门的物联网安全建设项目[70] - 公司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实现了多个大型制造集团的工控态势感知平台项目落地,并发布了全新版本的检测防护类产品[73] - 公司初步实现了全国网络安全运营的纵深化布局,在杭州、广州、西安、北京四地建设一级安全运营能力中心,协同20多个二级城市级安全运营中心[73] - 公司托管运营服务(MSS)业务为百余个试点客户提供了从风险识别到安全运营的全链路安全托管服务,协助构建7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运营体系[74] - 公司推出了多云多芯一体多元管理信创安全运营平台,在山西、广西、杭州等省市级均有项目落地[77] - 公司终端安全产品安恒EDR服务的各类政企用户突破10000家,并与国内顶尖科技产品制造商完成信创互认证[77] - 公司新一代智能网关产品单机性能最高可达230Gbps,未来将持续紧密结合信创、云安全、SD-WAN等新市场需求进行研发[77] - 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认购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未来将携手建设数字化经济[78] - 公司完成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股份数量为4,112,271股,发行价格为324.23元/股,募资总额为13.33亿元[78] - Web应用防火墙能够抵御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数据泄露、应用层DDOS、0day漏洞等常见Web攻击,保护Web应用安全稳定运行[81] - 数据库审计系统能够对进出核心数据库的访问流量进行数据报文字段级解析,还原操作细节并以可视化方式呈现访问痕迹[81] - APT攻击预警平台能够实时发现网络攻击行为,检测能力覆盖整个APT攻击链[81] - 天池云安全管理平台帮助行业私有云构建统一管理、弹性伸缩、协同防御、智能部署的云安全资源池,提供一站式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81] - AiLPHA大数据智能安全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已知安全威胁检测准确度并实现未知安全威胁的智能发现[83]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警平台通过全要素数据采集、治理和分析挖掘,构建实时网络威胁感知与预警响应能力,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83] - 云防护服务(玄武盾)基于云计算和威胁情报能力,提供零部署零运维云防护服务,抗DDoS清洗能力可达2.5Tb/s[83] - 威胁情报服务依托SaaS云监测服务、云防护服务、蜜罐网络及全球资产探测等能力,提供追踪溯源、黑客画像、区域态势感知等高级威胁情报分析服务[83] - 专业安全服务包括安全检测、渗透测试、代码审计、移动App检测、风险评估、安全加固、驻场安全等服务,协助客户进行安全加固,降低安全风险[83] - 可信众测服务为金融、政府、运营商等高端用户量身定制,采用众测模式进行测试,用户按测试效果付费[83] - 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自主研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销售和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包括基础类产品、平台类安全产品以及SaaS云安全服务、专家服务等[85] - 公司参与近百场国家重要活动/事件的网络安保,多次承担安保组长及中坚力量的职责[84] - 公司提供智慧城市安全运营中心服务,实现对全市数字基础设施的全天候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和应急处置[84] - 公司开发了符合教学、应急演练和安全测试场景的攻防实验室平台、攻防演练平台和攻防靶场平台,提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服务[84] - 公司应急响应服务包括724小时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及应急演练,结合应急响应工具箱和应急指挥平台提供快速高效的处置能力[84] - 公司安全咨询服务包括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咨询、云安全咨询、数据安全咨询等,帮助客户开展符合等级保护2.0要求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与建设[84] - 公司核心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具有领导优势,包括Web应用防火墙、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等[136] - 公司服务团队参与了多项世界级重大活动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136] - 公司产品及服务已进入政府、金融、教育、电信运营商、能源、医疗等多个行业[139]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1年全球网络安全相关硬件、软件、服务总投资规模达到1,519.5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2,233.4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10.4%[92] - 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支出达到102.6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214.6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20.5%[92] - 到2025年,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6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8%[92] - 2025年,中国网络安全咨询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4.6亿美元[92] - 中国托管安全服务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1.9%[92] - 公司云安全产品在2020年按销售额占比排名第一,云安全市场品牌排名位列第二[93] - 公司工控安全服务发展能力和市场地位均排名第一[93] - 公司威胁情报、EDR产品排名均在前三[93] - 公司自2015年开始与阿里云合作,成为阿里云安全市场首批安全供应商[96] - 公司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计划的制定[96] - 公司拥有48项核心技术,其中22项基于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和智慧城市安全等新兴领域[98] - 全网资产测绘技术并发探测速度达到60万每秒,能够识别分析20万种设备及300多种协议[98] - 多协议解析与数据治理技术适用于90%以上国内外主流云环境,包括VMware、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等[98] - 运维访问控制审计技术兼容支持市场上3,200多种不同品牌及版本的资产设备,100%还原协议细节特性[98] - Web应用透明代理与深度攻击检测防护技术最高单机可处理10Gbps的应用层转发任务[98] - 基于网络流量的未知威胁及APT攻击检测技术单沙箱一天可检测非PE文件达4,000个,一套沙箱系统一天可检测文件12万以上[98] - 分布式漏洞发现与验证技术扫描速度较传统技术提升30%,漏洞库积累达40,000量级[98] - 基于云架构的安全扫描与监测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对全国670万ICP网站进行安全事件监测[98] - 公司监测技术每天峰值监测网站数量达到1,096,725个(次),平均监测值约为476,880个(次)/天[104] - 公司监测技术的发现率不低于95%,误报率仅为1‰,每天拦截扫描攻击近1.3亿次[104] - 公司SaaS化云安全防护技术的网络层最大清洗能力达到2.5T/s DDoS,每天分析22.8亿次访问数据[104] - 公司云平台融合对接技术将安全产品与云平台的对接时间控制在10天左右,行业平均对接时间为30天以上[104] - 公司大数据深度安全检测与分析技术提高数值类安全告警准确度80%以上[107] - 公司态势感知分析与挖掘技术的流量有效识别率提升至99%以上,告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107] - 公司物联网可信互联与智能防护技术的密钥分发能力高达20000次/S,单次加密延时低于1.66ms[107] - 公司面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技术能够深度解析超过30种私有工控协议,提取1000种以上关键功能码[107] - 公司网络安全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139] 财务与现金流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5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52.4%[60]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9.86万元,同比下降121.89%[53]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48.52亿元,同比增长96.98%[5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91亿元,同比增长85.18%[53]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同比下降90.06%[57]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8%,同比下降7.69个百分点[57]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2亿元,扭转前三季度亏损局面[60] -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产品营业收入为52,838.22万元,同比增长14.51%[69] - 网络信息安全平台产品营业收入为58,772.86万元,同比增长31.99%[69] - 网络信息安全服务营业收入为58,879.22万元,同比增长59.83%[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9.86万元,同比下降121.89%[69]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98,568.17元,同比下降121.89%,主要由于支付职工薪酬和原材料备货增加[15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5,602,428.20元,同比下降215.93%,主要由于新增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5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6,190,826.23元,同比增长3,758.64%,主要由于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收到募集资金及新增银行借款[153]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53.42%至2,013,724,401.88元,占总资产的41.50%,主要由于完成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并收到募集资金及新增银行借款[18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29.22%至391,228,657.53元,占总资产的8.06%,主要由于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81]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7.24%,达到467,952,887.84元,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增长较快[184] - 存货同比增长67.65%,达到193,153,243.20元,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原材料备货增加[184]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768.75%,达到230,189,052.71元,主要由于对外股权投资增加[18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同比增长447.46%,达到586,295,401.74元,主要由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18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97.44%,达到28,474,112.34元,主要由于安恒大厦二期投入增加[184] - 商誉同比增长6,336.70%,达到104,339,684.77元,主要由于新增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商誉[184] - 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比增长748.67%,达到70,868,717.27元,主要由于可抵扣的经营亏损和股份支付增加[184]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627.79%,达到618,624,658.29元,主要由于新增经营性长期借款[186]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同比增长336.57%,达到919,721,277.00元,主要由于公司进一步完善投资生态体系[190] - 公司参与认购中国电信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认购金额为499,998,750元人民币,占中国电信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0.12%[191] 子公司与投资 - 广州安而又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843.41万元,净利润为-127.86万元[195] -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020.64万元,净利润为970.54万元[195] - 杭州安恒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3,798.68万元,净利润为-734.58万元[195] - 上海安恒智慧城市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611.31万元,净利润为302.00万元[195] - 安徽捷兴信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0,594.27万元,净利润为3,777.53万元[195] 未来战略与规划 - 公司坚定贯彻全面云化战略,赋能产品价值,未来将与战略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安恒信息2.0时代[19] - 公司将持续优化毛利率、利润率、人均效能等核心指标[19] - 公司未来计划在数据安全、信创安全、终端安全及智能安全网关等战略新方向持续投入[23] - 公司计划在云安全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升级,重点发展多云安全管理、信创云安全和云原生安全[200] - 公司将在数据安全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测与防护整体解决方案,解决数据信息孤岛问题[200] - 公司将在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重点投入车联网安全和视频终端安全[200] - 公司计划在智慧城市安全领域建立城市级安全运营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安全运营服务[200] - 公司将在信创安全领域加强运维访问控制审计技术、分布式漏洞发现与验证技术的研发[200]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迭代风险,需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140]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失败风险,研发费用直接影响净利润水平[140]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新产品开发和持续增长[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