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博医疗(688050) - 2020 Q4 - 年度财报
爱博医疗爱博医疗(SH:688050)2021-03-3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简称为爱博医疗,法定代表人为解江冰,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兴昌路9号,邮政编码为102200[10]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王韶华,证券事务代表为周裕茜,联系电话均为010 - 89748322,传真均为010 - 89747942,电子信箱均为investors@ebmedical.com[11]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网址为www.sse.com.cn,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2]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爱博医疗,股票代码为688050[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39.88%;净利润9655.83万元,同比增长44.80%[16] - 2020年末总资产16.39亿元,较期初增长138.93%;净资产15.18亿元,较期初增长145.82%[16]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1.08元,同比增长27.0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5%,同比减少1.76个百分点[17]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亿元,同比增长144.30%[16] - 2020年研发投入占比14.62%,投入总额3992.02万元,同比增长39.28%[20] - 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15.07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16.75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010615.91元,其中所得税影响额为-1948689.23元[24]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期末余额为40680977.19元,当期变动为24745582.19元[25] - 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304.87万元,同比增长39.88%,净利润9,655.83万元,同比增长44.80%[62] - 第三、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幅均超50%[63] - 2020年度研发投入总额3,992.02万元,同比增长39.28%[64] - 公司营业收入为273,048,714.72元,同比增长39.88%[79][80] - 公司营业成本为43,935,693.27元,同比增长57.25%[79][80] - 公司销售费用为57,253,978.81元,同比增长13.57%[79] - 公司管理费用为38,777,109.44元,同比增长26.13%[79] - 公司研发费用为29,991,279.25元,同比增长38.36%[7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354,371.77元,同比增长144.30%[79]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87,714,594.39元,同比变动 -1,018.64%[79]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4,725,157.28元,同比增长5,302.22%[79] - 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39.81%,营业成本4358.62万元,同比增长56.06%,毛利率84.01%,减少1.67个百分点[81] - “普诺明”人工晶状体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4.7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81.92%,毛利率下降1.45个百分点[81] -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营业收入4126.04万元,同比增长479.5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15.14%,全年销量突破10万片,毛利率下降1.91个百分点[82] - 境内业务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39.6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96.16%;境外业务营业收入1046.80万元,同比增长43.0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3.84%[82] - 人工晶状体生产量38.98万片,同比下降42.42%,销售量49.99万片,同比增长20.33%,库存量35.14万片,同比下降25.74%[83] - 角膜塑形镜生产量11.60万片,同比增长34.95%,销售量10.22万片,同比增长339.68%,库存量3.28万片,同比下降26.55%,产销率88.11%[83][84] - 医疗器械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035.1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3.75%,同比增长32.09%;直接人工成本925.10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1.22%,同比增长15.64%;制造费用2398.38万元,占总成本比例55.03%,同比增长98.34%[8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569.7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4.06%,客户一和客户五为新进前五大客户[88][9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50.9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1.90%,供应商一、供应商三和供应商五为新进前五大供应商[90][92] - 2020年销售费用57253978.81元,较2019年增长13.57%,主要因职工薪酬等增加[93] - 2020年管理费用38777109.44元,较2019年增长26.13%,主要因职工薪酬等增加[94] - 2020年研发费用29991279.25元,较2019年增长38.36%,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94]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3354371.77元,较2019年增长144.30%,因营收回款增加及费用增幅小[95] - 2020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87714594.39元,较2019年下降1018.64%,因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未到期[95] - 2020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4725157.28元,较2019年增长5302.22%,因收到首发上市募集资金[95] - 截至2020年底,货币资金536840013.51元,较上期增长173.44%,因收到首发上市募集资金[96]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1.08元/股,同口径为1.22元/股;稀释每股收益1.08元/股,同口径为1.22元/股;归属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4.44元,同口径为9.06元[160] - 报告期初资产总额68578.05万元,负债总额3825.57万元,资产负债率5.58%;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63852.63万元,负债总额9089.46万元,资产负债率5.55%[16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普诺明”系列人工晶状体同比增长24.70%,“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同比增长479.59%[18] - 2020年第一季度人工晶状体销量、收入同比降40%以上,二、三、四季度同比增30%以上[18] -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全年销量突破10万片,营收4126.04万元[18] - 人工晶状体已覆盖国内30多个省市的1000多家医院,累计销售超100万片[26] - 2020年角膜塑形镜(含试戴片)销量突破10万片[27] - 公司目前营业收入仍主要依赖于人工晶状体,报告期内人工晶状体收入占比在80%以上[67] - 公司角膜塑形镜产品于2019年3月取得产品注册证,上市时间短,短期内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较小[72] - 全国执行两票制地区为安徽省和福建省,涉及公司产品为可折叠一件式人工晶状体A1 - UV[76] - 手术及视光配套产品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95%,毛利率波动因各期细分产品结构不同[82] 研发相关情况 - II类医疗器械研发周期约2 - 3年,III类医疗器械研发周期约4 - 6年[28] - 2020年5月19日,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1UL22、A1UL24、A1UL28获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47] - 2020年2月公司取得泰国人工晶状体AQBHL产品注册证书,3月取得韩国人工晶状体A1UL产品注册证书,5月取得泰国人工晶状体A1 - UV、一次性植入系统DIS产品注册证[48] - 2020年9月大景深人工晶状体AE1 - UV、AE2 - UV等产品取得CE认证[48] - 2020年12月取得哥伦比亚的自由销售证明(包含公司所有CE已认证产品)[48] - 2020年9月公司“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48] - 新型眼科粘弹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颅颌面内固定网板(眼眶骨)和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项目已进入注册检验阶段[49] - 2020年2月,囊袋张力环获得《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49] - 2020年新增专利申请27个,获得27个,累计申请180个,获得108个[51]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29,991,279.25元,较上年度增长38.36%;资本化研发投入9,928,898.48元,较上年度增长42.14%;研发投入合计39,920,177.73元,较上年度增长39.28%[5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62%,较上年度下降0.06%;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24.87%,较上年度上升0.50%[52] - 6个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1,000,000.00元,本期投入11,707,450.47元,累计投入42,406,954.78元[54][5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02人,较上期增加24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4.40%,较上期上升4.55%[5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543.30万元,平均薪酬15.13万元,较上期分别增加419.37万元和0.72万元[56] - 研发人员中博士7人,占比6.86%;硕士36人,占比35.29%;本科34人,占比33.33%;本科以下25人,占比24.51%[56] - 研发人员年龄在20 - 30岁的有54人,占比52.94%;31 - 40岁的有37人,占比36.27%;41 - 50岁的有11人,占比10.78%[56][57] - 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1UL22、A1UL24、A1UL28于2020年5月19日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64] - 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已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64] 行业市场情况 - 2020年中国患白内障人群(45 - 89岁)预计达1.32亿人,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预计达9383万人[32] - 中国因白内障失明(最佳矫正视力<0.05)的人群(45 - 89岁)预计达1332万人[32] - 中国青少年(从幼儿园到高中)总体近视率为53.6% [33] - 2012至2018年我国白内障手术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90%,2018年约为370万例,对应CSR为2662 [34] - 2012年我国近视总人口约4.5亿,每年近视增长率约为6%,预计到2020年近视人口将达7亿,患病率近50% [35] - 2018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2%,高中生为81% [35] - 2015年我国角膜塑形镜销量达到64.30万副,2011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4.11% [35] - 人工晶状体市场单焦点占比超50%,未来多焦点、Toric等类型增速更快 [35] - 疏水性丙烯酸酯是国际市场主流人工晶状体材料,在多方面较亲水性丙烯酸酯有优势,且在探索附加功能 [41] 公司发展历程与荣誉 - 公司自2014年7月推出国内第一款可折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后,目前有20个产品型号上市,累计销售超100万片,覆盖国内3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00多家医院,并出口多国 [38] - 2015年至今,公司产品入选中国政府对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光明行”医疗援助项目,为20多个国家患者带来光明 [38] - 2019年3月公司取得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是中国境内第2家取得该产品注册证的生产企业 [39] - 公司“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创新性设计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在实质审查中 [39] - 2020年10月,公司入选北京市(市级)和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 - 公司是国内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制造商、第2家取得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的生产企业[154] - 2020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2629万股,发行价33.55元,7月29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为105139272股[157][159][163]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战略规划 - 公司具有创新、产品和服务三大核心竞争力,产品性价比高、质量可靠,交货期和型号规格有优势[59][60][61] - 公司中长期目标是开发眼科全系列医疗产品,成为国内眼科医疗领域创新型领军企业[106] - 公司将持续扩大销售和产品培训团队,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保障境内业务增长,扩大出口业务[108]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核心产品升级迭代,完善周边配套产品,布局创新产品[108][109] - 公司将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人力资源薪酬体系,构建高素质人才梯队[109] - 条件具备时,公司将寻求收购、兼并与主业相关的眼科技术或资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