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43.23百万元,同比下降42.2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百万元,同比下降1,161.0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93百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下降1400%[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下降1400%[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20] - 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400.00%[2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4323.35万元,同比下降42.2%(2021年同期为7487.45万元)[194] - 营业利润为-2323.80万元,同比转亏[195] - 净利润为-1984.56万元,同比转亏[19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0.87万元,同比转亏[195] - 营业收入为4317.79万元,同比下降42.3%[198] - 营业收入4323.35万元,同比减少42.26%[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0.87万元,同比减少1161.05%[92] - 公司营业收入4323.35万元,同比下降42.26%[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0.87万元,同比下降1161.05%[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89%,同比增加22.79个百分点[20]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3.81%[102]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6.49%[102]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9.31%[102] - 营业成本880.82万元,同比下降72.28%[115] - 销售费用2241.92万元,同比增长13.81%[115] - 管理费用2037.29万元,同比增长6.49%[115] - 研发费用1951.11万元,同比增长29.31%[115] - 营业总成本达6976.31万元,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3%至1951.11万元(2021年同期为1508.88万元)[194] - 营业成本为883.34万元,同比下降72.4%[198] - 研发费用为1914.39万元,同比增长34.6%[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89百万元,同比改善15.43百万元[21] - 支付存货采购款及各项税费同比大幅减少[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2.19百万元,同比下降2.75%[21] - 总资产701.36百万元,同比下降6.95%[21] - 总资产7.01亿元,较期初下降6.95%[1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2亿元,较期初下降2.75%[111] - 合同负债大幅增加至987.39万元,同比增长80.15%[116] - 应收票据下降至121.30万元,同比减少80.64%[116] - 预付款项增长至813.59万元,同比上升117.61%[116] - 其他应收款增至585.52万元,同比增长83.10%[116] - 开发支出达1007.80万元,同比增长60.21%[116] - 应付账款下降至2254.82万元,同比减少56.04%[116] - 预收款项大幅减少至5.39万元,同比下降97.29%[11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734亿元,较期初2.391亿元下降27.5%[18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489亿元,较期初2.566亿元下降3.0%[186] - 存货期末余额5954.5万元,较期初5571.5万元增长6.9%[186] - 流动资产合计5.106亿元,较期初5.764亿元下降11.4%[186] - 资产总计7.014亿元,较期初7.538亿元下降7.0%[18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254.8万元,较期初5129.0万元下降56.0%[186]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987.4万元,较期初548.1万元增长80.2%[186] - 流动负债合计4684.1万元,较期初8175.0万元下降42.7%[18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61亿元,较期初2.27亿元下降28.8%[19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56亿元,较期初2.61亿元减少2.3%[190] - 存货增长8.3%至5945.84万元(期初为5491.01万元)[190] - 固定资产大幅增长634.1%至1.29亿元(期初1757.08万元)[191] - 在建工程从期初9388.76万元降至零[191] - 应付账款下降55.8%至2203.93万元(期初4986.13万元)[191]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26.1%至5410.56万元(期初7321.43万元)[188] - 负债总额下降42.6%至4.72亿元(期初8.22亿元)[188] - 应收账款回款延迟及计提坏账准备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21]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740.14%[106] - 账龄1年以内应收账款余额9537.4万元,占比29.81%[1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收益和损失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3.65百万元[24] - 利息收入为189.54万元,同比下降1.9%[195] - 其他收益为372.71万元,同比下降25.8%[195] - 投资收益为49.40万元,同比下降77.1%[195] - 信用减值损失为-92.96万元,同比转亏[195]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89%,同比增加22.79个百分点[20] - 费用化研发投入1951.11万元同比增长29.31%[68] - 资本化研发投入378.76万元同比下降53.79%[68] - 研发投入总额2329.87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增长0.06%)[6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3.89%同比上升22.79个百分点[68]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16.26%同比下降18.94个百分点[68] - 基于云联邦架构的军用视频指挥平台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000.00万元,本期投入1,648.63万元,累计投入8,347.72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75.9%[72]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智能算法中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00.00万元,本期投入22.27万元,累计投入688.69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68.9%[72] - 加固编解码阵列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0万元,本期投入3.74万元,累计投入274.81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91.6%[7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42.53万元,本期投入303.18万元,累计投入1,760.35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43.5%[72] - XT3018 LRM媒体服务模块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9.53万元,本期投入104.83万元,累计投入104.83万元,累计投入占预计总投资的20.6%[73] - 智能场站系统项目预算为160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39.13%[74] - XT4600车辆辅助驾驶设备项目预算为310.57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27%[74] - XT8046智慧军营管理系统项目预算为776.48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29.84%[75] - XT0301双引擎超低延时KVM编解码卡项目预算为264.24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2.72%[75] - 通信装备模拟训练系统项目预算为400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34%[7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330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73%[77] - 边缘融合网关项目投入153.49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32.6%[76] - 智慧消防系统项目投入80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25.34%[76] - 电子采购远程评审系统项目投入264.93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19.87%[76] - 帽子匠项目投入271.6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8.4%[77] - 分布式坐席显控系统项目投入300万元,占研发投入总额的28.32%[77]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1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66亿元[162]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80亿元整体投入进度81.41%[162] - 基于云联邦架构的军用视频指挥平台项目累计投入1.57亿元投入进度76.23%[16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589.30万元投入进度72.86%[16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50亿元投入进度100%[163]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3,620万元投入进度59.95%[16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取得收益81.25万元[165] - 公司累计使用超募资金3,62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6]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云指挥系统为第四代体制产品,集成云、边、端平台及透视感知、智能分析等功能[31] - 云会议系统支持云视频会议、标准视频会议和专线视频会议三种模式[32] - 云安防产品具备接入4类异构设备及系统的能力,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部署[34] - 分布式显控坐席系统采用超低延时编解码技术,解决传统指挥中心信息异构问题[35] - 集中式显控产品已进入国防采购目录[35] - 云桌面产品包括VDI桌面云、IDV桌面云和GPU桌面云三类[36] - 多媒体融合通信实现国产化编译(飞腾处理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37] - 公司超低延时编解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布式显控系列产品[49] - 公司拥有高速流量热迁移技术和媒体分发源站集群技术等音视频应用服务可靠性核心技术[49] - 公司荣获华为昇腾人工智能国产化平台技术认证书[49] - 公司针对军事目标智能识别和视频结构化存储检索的学术论文在省级期刊发表[49] - 公司形成4大数字孪生技术引擎[55] - 公司核心技术列表包含24项自主创新技术[56][57] - 公司参与制定某领域首个视频指挥系统技术标准[58] - 相关技术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8] - 自主研发视频交换设备单台可实现256路高清视频(单路2Mbps码率)交换[61] - 感兴趣区域编码技术节省40%码率降低带宽成本[62] - 视频浓缩技术将视频时长压缩至原5%且1小时1080P视频处理耗时5分钟内[64] - 媒体管道状态感知技术预测准确率从70%提升至90%以上[65] - 视频指挥平台实现全国产化并支持SIP行业接入[81] - 发布5款新产品包括无人机巡查系统V1.0等[96] - 完成2款产品技术更新包括openVone音视频融合平台V6.0.4等[96] 研发团队与资质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2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1%[7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621.42万元,平均薪酬为7.34万元[79]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占比最高,达67.87%(150人)[79]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大,达58.37%(129人)[79] - 公司拥有209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0] - 研发人员超过200人占总员工500多人的约40%[88] - 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8项累计达121项[66]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和软著证书共209项[55] - 通过GJB5000A军用软件研制能力二级正式评价[97] - 公司是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武汉市软件百强企业[48] - 建有完备军工保密管理体系及军品研发准入资质[84] - 指挥控制系统产品属于国家战略安全重要许可项目[86] 市场与行业 - 国防信息化以C4ISR为核心,包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七个部分[42] - 军队视频指挥系统正从IP网络化视频阶段向云视频阶段过渡[43] - 军品生产呈现多规格、小批量、定制化特征[44] - 军工软件需满足军队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维护性、保障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六大要求[45] - 公司产品在军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48] - 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有望超过4万亿元[53] - 超高清视频用户数目标达到2亿[53] - 视频会议高清化率从2014年35.6%提升至2018年76.8%[53] - 视频会议高清化率预计2024年达到97.5%[53] - 与华为中兴海康威视等20余家企业建立战略产业联盟[89] - 2022年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受疫情及新产品验证周期影响[91] 销售与服务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核心硬件包括编解码器、服务器、终端等设备[40] - 销售网络覆盖重点行业领域和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布局"点面结合"[41] - 公司实行"四随服务"理念,包括现场支持、备品支撑、产品定制和持续升级[38] - 技术支持团队践行24小时瞬时响应的四随服务理念[82] - 公司荣获任务保障表扬信近三百封[51] - 获得军队主管部门表扬信近三百封[83] - 参与制定全军首个《某技术标准》V1.0版作为唯一民营企业[87]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控股股东程家明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3] - 程家明承诺任职期间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25%[143] - 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兴图投资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44]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爱民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44] - 陈爱民承诺锁定期满后担任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44] - 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姚小华等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45] - 姚小华等承诺锁定期满后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45] - 姚小华等承诺卸任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后六个月内不转让公司股票[145] - 姚小华等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5] - 所有承诺方均声明若未履行承诺将接受监管措施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144][145] - 监事陈升亮、程解珍、任青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146] - 监事陈升亮、程解珍、任青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减持公司股票数量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46] - 监事陈升亮、程解珍、任青承诺若卸任或离职,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公司股票[146] - 核心技术人员周志祥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147] - 核心技术人员周志祥承诺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47]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47]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程家明承诺若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47] - 实际控制人程家明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8] - 程家明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股份总额不超过法规限制[148] - 东兴图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累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持有总数[150] - 东兴图投资减持价格将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并符合监管要求[150]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陈爱民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0] - 陈爱民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将把减持收益上缴公司[150] - 华汇创投和光谷人才创投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遵守减持规定[150] - 所有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通过合规方式减持[148][150] - 股东承诺若公司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将调整减持底价[148][150] - 股东承诺出现不得减持情形时将不减持股份[148
兴图新科(688081)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