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与分红 - 公司2022年总股本为75,659,066股,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2,697,719.8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0.07%[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79,809,453.20元,同比下降33.7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29,040.76元,同比下降25.08%[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32,209.19元,同比下降109.49%[22] - 公司总资产为1,992,788,303.08元,同比增长79.59%[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0元,同比下降26.6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0%,减少4.55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47%,同比增加10.20个百分点[2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9,686,389.13元,是全年最高的季度[2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98,615.55元,是全年最高的季度[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6,018,252.49元,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918,632.26元[29]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7,980.95万元,同比下降33.70%[35] - 公司2022年利润总额为5,022.03万元,同比下降25.65%[35]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2.90万元,同比下降25.08%[35]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4,328.32万元,同比增长94.60%[3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7,980.95万元,同比下降33.70%[1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2.90万元,同比下降25.08%[107] - 公司总资产为199,278.83万元,较年初增长79.59%[107]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6,898.5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39%[10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3.22万元,主要由于销售回款延后[102]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0.06%,同比增加12.15个百分点[103] - 公司研发费用为43,283,159.45元,同比增长94.60%[109] - 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29,040.76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1,308,471.15元[19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91,292,038.16元[193]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2,697,719.80元[194] - 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0.07%[195] - 公司严格执行现金分红政策,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196]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47%,同比增加10.20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4,328.32万元,同比增长94.60%[35]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6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83%[35] - 公司已获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3项[38] - 公司突破了多传感器融合探测技术、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技术、超宽带雷达探测技术等关键技术[68] - 军用机器人行业涉及智能能量管理与分配技术、自适应分布驱动技术、复杂环境人机伴行导航技术等核心技术[66] - 公司掌握了多传感器融合探测、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超宽带雷达探测等7项核心技术,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75] - 公司在光电探测装备方面突破了多光融合增强技术,显著提升了复杂环境下目标探测识别能力[75] - 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3项[78]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项,授权2项,实用新型申请1项,授权7项,外观设计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申请10项,授权10项[78] - 公司研发的高效人机协同及操控技术解决了人机协同、高效操控问题,并取得火控解算控制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78] - 公司针对军用机器人应用场景,研发了高效动力驱动核心技术群,解决了机器人转向角度小、快速保障的问题[79] - 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人机协同技术开发,已在模拟仿真领域应用,报告期内获1项发明专利授权[8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情况未披露具体数字,但显示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81] - 公司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43,283,159.45元,较上年增加94.60%[8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47%,较上年提高10.20个百分点[82] - 公司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为47,776,000元,本期投入22,021,037.84元,累计投入31,747,774.18元[8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6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83%,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41,178.63元,较上年增长63.73%[90] - 公司在光电侦察设备和军用机器人领域具有技术研发优势,产品在军队公开招标中多次排名第一[91][92] -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81.97%,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44人[90]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占比42.62%,30-40岁占比40.98%,40-50岁占比16.39%[90]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未发生重大变动,资本化研发投入未披露[84] - 公司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系为巩固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83] - 公司在研项目G011已完成样机试制,预计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市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86] -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6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3.83%[9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较高,可能影响盈利能力[95] - 公司正积极推进核心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并探索民用市场的应用场景[106] - 2023年公司计划加强军用机器人技术研发,重点提升双臂平台与人机交互融合控制、程序架构设计、多传感器融合探测等方面的技术水平[154] - 公司计划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探测技术和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技术,研发三轴双光模块,大幅提高光电侦察能力[154] 市场与销售 - 公司积极拓展民用市场,瞄准高端用户对夜视光电器材和特种机器人的需求[42] - 公司海外市场主要针对军贸客户,报告期内成立了市场开发团队,加强了外贸市场推广[42] -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最终形成批量产品交付[51] - 公司主要客户为各军方客户、军工集团等,销售模式主要为直销[58]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11,048,836.6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5.43%[123]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2,517,857.1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4.55%[127] - 公司将继续为军方及总体单位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稳固现有市场规模的同时加强市场拓展力度,力争实现规模及效益的增长[154] - 公司销售总监涂余具有丰富的销售经验,曾在多家公司担任销售总监职务[170]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7] - 公司股票简称为晶品特装,股票代码为688084,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19]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18]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8]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由董事会秘书刘鹏和证券事务代表余灵负责信息披露[17]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由公司负责人陈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进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张艳娥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甲1号5号楼603室[15]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甲1号5号楼603室及北京市昌平区火炬街10号[1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公司网址为http://www.jp-tz.com,电子信箱为jptz_ir@163.com[16] - 公司2022年12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发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1,158,620,000.00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67,276,861.41元[35] - 公司成功申报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在第一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中公布[37] - 公司2022年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7次董事会、7次监事会,确保公司决策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合理性[159]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内幕信息知情人的管理,规范对外信息报送审查流程[159] - 公司通过临时公告、投资者调研、投资者电话及上证e互动等方式积极保持与投资者的沟通,听取股东及投资者的合理建议和意见[160] - 公司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规定,不断完善三会及管理层的运行机制,加强内控力度,确保公司决策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合理性[160]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和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全部审议通过,无否决议案[16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持股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971.81万元[164]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波的税前报酬为90.66万元[164]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小长的税前报酬为63.45万元[164] - 董事王进的税前报酬为62.77万元[164] - 董事兼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鹏的税前报酬为51.92万元[16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吴琳的税前报酬为70.68万元[164] - 独立董事陈湘安、目鵬、李奔的税前报酬均为6.00万元[164] - 监事会主席王景文的税前报酬为57.70万元[164] - 财务总监王进勇的税前报酬为48.26万元[166]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已发布[169][171]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研发总监、生产总监、销售总监等职位[168][170] - 公司研发团队由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组成,涵盖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领域[168][170] - 公司独立董事陈湘安具有丰富的媒体和信息技术行业经验[170] - 公司独立董事目鹏具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170] - 公司独立董事李奔具有丰富的投资银行经验,现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170] - 公司监事会主席王景文具有兵器工程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0] - 公司监事那敬华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硕士学位,工程师[17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任期起始日期为其在本公司入职时间[174] - 截至报告期末,陈波通过军融汇智、军融创鑫、军融创富间接持有公司1,090.80万股[174] - 王小兵通过军融汇智、军融创鑫间接持有公司418.93万股[174] - 王进通过军融汇智间接持有公司170.76万股[174] - 刘鹏通过军融汇智、军融创鑫、军融创富间接持有公司382.72万股[174] - 吴琳通过军融创富间接持有公司156.91万股[174] - 涂余通过军融汇智间接持有公司296.93万股[174] - 王景文通过军融创鑫间接持有公司190.61万股[174] - 邢敬华通过军融创鑫间接持有公司64.53万股[174] - 王钟旭通过军融汇智间接持有公司3.79万股[17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13.15万元,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54.37万元[180] - 公司董事陈波在股东单位车融汇智、生融创薬、军融创富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任期均至2046年[177] - 公司董事陈湘安在北京在线九州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编辑,自2022年5月起任职[178] - 公司独立董事李奔在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公司、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78] - 公司2022年共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财务报告、利润分配方案、募集资金管理等多项重要议案[182] - 公司全体董事2022年均亲自出席了7次董事会会议,未出现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的情况[183]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85]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审查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和方案[179] - 公司2022年度审计委员会共召开5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多项财务报告和利润分配议案[186][187]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查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方案[200] 行业与市场趋势 - 2022年国防军费预算达到14,504.50亿元,增速7.1%,装备费用占比从2010年的33.2%提升至2017年的41.1%[61] - 光电侦察装备行业快速发展,多光融合型侦察系统逐渐成为主要类型[62] - 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成为热点,光电侦察装备未来将受益于武器装备的智能化趋势[63] - 国内单兵光电侦察装备市场需求明显增加,采购规模逐渐放量[64] - 军用机器人行业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对传统战斗力构成和作战模式产生巨大影响[64] - 公司已中标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均以综合评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标,两型已经量产[68] - 公司开发了5kg、25kg、50kg、100kg、400kg、1T、1.5T等级别的系列地面机器人和无人车[68] - 军用机器人市场未来有望采购应用,极大扩充市场规模[72] - 军用机器人可搭载多种任务载荷,包括步兵用的枪械、小口径弹药、导弹、榴弹发射器等[72] - 军用机器人行业面临技术壁垒、人才壁垒、资质壁垒等瓶颈[66] - 公司已中标的七款军用光电侦察探测装备型号中,四款获得竞标综合评比第一名[68] - 军用机器人行业研发阶段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对研发人员专业知识要求高[67] - 军用机器人行业需要取得军工科研生产资质、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保密资质等[67] - 单兵光电侦察装备市场在军改后需求明显增加,采购规模逐渐放量,新型装备部署顺序为特战部队、合成部队、守卫部队[73] - 机载光电侦察设备市场中,超近程、近程无人机市场最为活跃,未来侦察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场空间广阔[74] - 全球光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0-2025年复合增速达5.0%,市场规模将从414亿美元增长至527亿美元[148] - 军用光电设备细分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97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30亿美元,复合增速为6.1%[148] - 军用飞机光电吊舱市场规模预计从2016年的30.6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44.9亿美元[148] - 公司专注于光电侦察设备和军用机器人等核心组件和整机系统的研发,致力于服务国防科技工业高端智能装备研制领域[153] 产品与技术应用 - 光电侦察设备产品线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为基础,主要产品包括无人机光电吊舱、手持光电侦察设备等,满足不同使用环境需求[45][46] - 军用机器人以高适应性底盘和高效人机协同技术为基础,可执行战场侦察、武装打击等多种作战任务[47] - 军用机器人定位导航系统结合卫星定位、惯性测量、视觉图像等多种传感器,实现精确定位及准确导航[48] - 任务载荷系统可根据不同任务搭载光电侦察、多用途机械臂、核化检测、火力打击等多种载荷[49]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由技术委员会牵引研发方向,研发部门主导产品方案设计及工程样机试制[52] - 公司设有北京总部研究中心及西安、重庆、上海三处研究中心分部,负责产品系统设计开发及专业技术研究[53] - 公司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部门负责生产或研发所用的物资及服务的采购业务[54] - 公司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对出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供方进行降级或剔除处理[55] -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为主、"计划性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关键生产过程受客户代表监督[56] - 公司已中标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均以综合评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标,两型已经量产[68] - 公司开发了5kg、25kg、50kg、100kg、400kg、1T、1.5T等级别的系列地面机器人和无人车[68] - 军用机器人可搭载多种任务载荷,包括步兵用的枪械、小口径弹药、导弹、榴弹发射器等[72] - 公司突破了多传感器融合探测技术、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技术、超宽带雷达探测技术等关键技术[68] - 军用机器人行业涉及智能能量管理与分配技术、自适应分布驱动技术、复杂环境人机伴行导航技术等核心技术[66] - 公司掌握了多传感器
晶品特装(688084)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