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23亿元,同比增长15.6%[2]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45亿元,同比增长12.3%[2] -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将达到人民币22亿元,同比增长18%[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179,023.08元,同比增长5.8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666,885.06元,同比下降17.54%[25] - 第二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617,518,107.90元,环比增长19.52%[26]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6,991,768.84元,环比大幅增长816.41%[26] - 综合毛利率从第一季度的23.32%提升至第二季度的26.48%,增加3.16个百分点[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5%,同比减少1.93个百分点[24] - 公司总资产为3,625,631,163.85元,同比增长24.14%[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231,024.76元,同比下降29.87%[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120] - 营业成本为8.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6%[120] - 销售费用为6047.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5%[120] - 管理费用为8564.1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1%[120] - 财务费用为-5830.78万元人民币,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120] - 研发费用为4912.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7%[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0%[120] 业务扩展与投资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投资人民币2亿元用于新技术研发[2]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市场扩展业务,预计新增市场份额为5%[2] - 公司已完成对越南英科有限公司的并购,交易金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14]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新增10个回收点,以扩大回收网络[15] - 公司已成功研发新型PS泡沫减容设备,预计将提高回收效率30%[15]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推出新型再生PET粒子产品,预计将增加收入人民币5000万元[15] - 公司计划纵向拓展PE、PP、HDPE等多品种塑料循环利用领域,横向拓展到多材质资源再生领域[40] - 公司通过销售回收设备与回收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稳定的原材料来源[43] - 公司将继续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壮大研发团队,掌握塑料循环利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106] - 公司将继续秉持"深耕全球化"经营战略,灵活调整市场竞争策略和经营管理策略[108]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研发项目管理能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13] - 公司将继续跟踪全球行业政策变动趋势,减少单一国家或地区政策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1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可再生塑料回收量达到15万吨,同比增长20%[2] - 塑料回收再生是国际主流趋势,到2040年可将塑料污染量减少20%[34] - 2021年塑料包装中消费后再生成分使用比例从2018年的4.8%上升到10.0%[36] - 公司已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应用自行研发的PS泡沫减容机[39] -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塑料循环利用产业链,涵盖回收、再生和利用各阶段[39] - 英国从2022年4月1日起实施塑料包装税,再生塑料包装低于30%的税率为200英镑/吨[35] - 欧盟塑料包装税自2021年1月1日起征收,税率为每公斤0.8欧元[35] - 法国从2022年起要求所有食品包装必须可重复使用[35] - 泰国计划到2030年淘汰四种一次性塑料,使用环保可再生塑料[35] - 美国允许再生塑料用于食品包装[35] - 西班牙对每公斤不可回收塑料包装征收0.45欧元税[35] - 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个可再生PS塑料回收网点,形成了覆盖国内外的回收网络[41] - 马来西亚英科5万吨/年PET回收再生项目已完成调试,可生产食品级和纤维级再生粒子[40] - 公司开发的泡沫减容机可将PS泡沫塑料体积缩小至原来的五十分之一(冷压机)和九十分之一(热熔机)[42] - 公司生产的再生PS粒子纯度高达99%,性能接近新料,成本低于新料粒子[48] - 马来西亚PET回收再生项目生产的食品级再生PET粒子市场售价高于原生PET粒子[49] - 公司已开发出多种回收设备,包括冷压机、热熔机、破碎机、造粒机和打包机等[44][46] - 公司生产的再生PET粒子已获得FDA、EFSA、GRS等多项国际认证[49] - 公司生产的高品质再生 PE/PP 粒子使用 100% 消费后塑料(PCR),未来计划进一步深加工成高品质再生 PE/PP 终端产品,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51] - 再生 PS 线条产品具有环保、性能稳定、款式丰富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框类线条和装饰线条,如画框、相框、镜框等[52] - 再生 PET 片材采用 ABA 三层共挤结构,外面两层是新料 PET,中间一层是回收再生 PET,具有高强度、高透光特性[56] - 再生 PET 制品可应用于食品生鲜盒、托盘包装等,适用于果蔬生鲜包装、电子包装、医疗包装等领域[57] - 新型再生 PE 木塑产品具有防水、防潮、防霉变、防虫蛀、环保等多重优势,市场应用前景显著[59] - 公司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变更为“年产 3 万吨新型改性再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推进新型改性再生塑料的研发、生产及市场销售[59] - 公司构建了围绕塑料循环利用产业的完整研发体系,研发项目包括产品研发、工艺/技术研发、设备研发等[6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和“市场预测+安全库存”两种生产模式,分别针对定制化产品和标准化产品[63] - 公司销售模式包括回收设备、再生塑料粒子和 PET 产品、再生 PS 线条和环保塑料成品框等,通过国际销售部和国内销售部进行销售[65] - 公司在境内营销网点共有23个,分布于各省份主要城市,主要用于展示产品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营销[66] - 公司掌握了废弃泡沫塑料减容增密技术及装备,压缩比达到50倍以上,噪音小于85db[70] - 公司开发了再生聚苯乙烯微发泡制备仿木线材技术,通过多层共挤技术生产艺术装饰线条[71] - 公司已建成年产3000吨改性塑料研发生产中试平台,相关产品已成功销售给医疗器械、家居建材等领域[72]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知识产权项目166件,授权164件,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95件[74]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49,125,173.0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77] - 公司在塑料回收再生利用行业中具有产业链布局、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环保意识等方面的优势[6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未发生重大变化[78] - 公司在研项目共计25个,总投资规模为1.8亿至6亿人民币不等[79][80][81] - 帆布画支撑结构优化项目本期投入204.42万人民币,累计投入204.42万人民币[80] - 高端铁艺新品开发项目本期投入164.62万人民币,累计投入164.62万人民币[80] - 功能性环保注塑框的开发项目本期投入172.16万人民币,累计投入172.16万人民币[80] - 户外地板产品开发项目本期投入100.03万人民币,累计投入100.03万人民币[80] - 聚苯乙烯装饰线条铜钢模具适配比例的研究项目本期投入192.36万人民币,累计投入192.36万人民币[80] - 铝合金异型镜框的开发项目本期投入174.49万人民币,累计投入174.49万人民币[80] - 免烫印系列框条新品开发项目本期投入238.67万人民币,累计投入238.67万人民币[80] - 吸音板新品装配自动化项目本期投入196.06万人民币,累计投入196.06万人民币[8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91人,占总人数的12.15%,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690.12万元,平均薪酬为6.88万元[84] - 公司研发费用近3年分别为7666.76万元、9667.54万元、9072.00万元,R&D比例分别为4.51%、4.86%、4.41%[90] - 公司具备约10万吨/年再生PS产能,已投产5万吨/年以及在建10万吨/年再生PET产能[92] - 公司开发的r-PET食品级瓶到瓶增粘粒子项目投资30,201.60万元,已投入6,665.74万元,预计实现量产[34] - 公司再生聚烯烃改性项目投资5,000.00万元,已投入810.92万元,持续推进改性聚烯烃粒子配方和工艺开发[26] - 公司再生塑料改性项目投资1,000.00万元,已完成改性粒子量产[27] - 公司塑料型材生产用定量给料装置投资1,500.00万元,已完成自动化改造,降低人工劳动成本[28] - 公司塑料型材生产用自过滤恒温冷却装置投资2,500.00万元,已完成自动化改造,降低人工劳动成本[29] - 公司液压冷压机研发项目投资1,876.00万元,已投入416.56万元,提高多种类泡沫塑料的压缩产能及密度[30] - 公司热熔冷却破碎系统研发项目投资1,686.00万元,已投入395.19万元,实现热熔料切断-冷却-输送-破碎的全流程解决方案[31] - 公司已形成涵盖回收端、再生端、利用端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研发积累了上万种设计方案[93] - 公司管理层团队绝大部分任职超过10年,团队高度稳定且专业结构合理[9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助力高绩效组织再造[95] - 公司在智能制造环节注重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和柔性化[96] -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建材渠道铺设和海外零售店开发频率,成品框业务终端零售客户渠道占比进一步提升[98] - 公司主营产品中成品框和线条合计占整体比重发生调整,建材产品增速表现突出[99] - 越南英科清化(一期)项目实现营业收入7,170.75万元,净利润1,325.41万元[101] - 马来西亚基地的"5万吨/年PET回收再生项目"累计实现营收12,320.55万元[101] - 公司2023年定为组织再造元年,全面推进内部竞聘制度,打造高绩效人才密度组织[102] - 公司面临新产品开发失败、技术路线变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密等风险[104]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美国是公司第一大出口国,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出口业务[107]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PS泡沫/饼块及再生PS粒子价格变化将影响经营业绩[109] - 公司享受15%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绩[112] - 公司将继续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壮大研发团队,掌握塑料循环利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106] - 公司将继续秉持"深耕全球化"经营战略,灵活调整市场竞争策略和经营管理策略[108]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出口业务价格竞争力和汇兑损失[111] - 公司面临再生资源友好政策停止的风险,可能对公司业务拓展和资源获取造成不利影响[114] - 公司面临再生塑料应用领域被限制的风险,可能影响公司业绩增长和投资回报[114]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研发项目管理能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13] - 公司将继续跟踪全球行业政策变动趋势,减少单一国家或地区政策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1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120] - 营业成本为8.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6%[120] - 销售费用为6047.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5%[120] - 管理费用为8564.1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1%[120] - 财务费用为-5830.78万元人民币,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120] - 研发费用为4912.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7%[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0%[120] - 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3.34%,主要分布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123][125] - 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业务以规避汇率风险,2023年上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419.98万元人民币[131][132] - 公司本期签约外汇衍生品业务金额为1,700万美元和400万欧元,期末尚未交割金额为1,900万美元[133] - 上海子公司总资产为600,837,213.71元,净资产为321,366,966.22元,营业收入为200,046,940.84元,净利润为24,095,781.68元[134] - 另一子公司总资产为303,400,219.62元,净资产为110,164,534.85元,营业收入为96,326,767.49元,净利润为7,262,526.96元[134] - 环保回收设备研发和制造子公司总资产为80,141,738.01元,净资产为58,037,445.20元,营业收入为15,692,025.23元,净利润为3,996,713.60元[134] - 马来西亚子公司总资产为829,659,826.13元,净资产为508,851,788.42元,营业收入为210,649,775.08元,净利润为8,494,623.12元[134] - 香港子公司总资产为1,438,504,722.19元,净资产为83,328,953.28元,营业收入为1,044,976,946.48元,净利润为19,038,255.56元[134] - 越南子公司总资产为312,374,807.85元,净资产为56,849,520.97元,营业收入为71,707,527.95元,净利润为13,254,067.14元[134]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245.77万元[145] - 公司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运营符合环保要求[146] - 公司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82,400吨,再生PS、PET产品分别减碳84%和60%[148] - 公司在厂区内积极布设光伏太阳能板,致力于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150] - 公司新建基地采用再生材料XPS保温板、宜可棉等保温措施,增强厂房保温性能[150] - 公司引入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资源使用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管理[148] - 公司倡导无纸化办公,使用节能办公设备,定期为员工开展绿色办公培训[148][150] - 公司旗下电商运营中心和画面设计团队入驻庄行镇渔利村和风庄园,推动乡村振兴[15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5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承诺在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的公司首发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股份总数的25%[15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后,雅智投资、英科投资、上海英新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56]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56] - 中金传化承诺自2020年3月9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5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5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公司股份不超过其直接或间接所持股份的25%[158] - 公司核心人员李志杰先生和王青青女士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59] - 公司核心人员李志杰先生和王青青女士承诺在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得超过上市时直接或间接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6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方毅配偶孙静女士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60] - 公司董事杨奕其女士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60] - 公司董事杨奕其女士承诺在锁定期满后2年内每年转让的公司股份不超过其直接或间接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6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方毅先生承诺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1]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6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方毅先生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或可能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16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方毅先生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减持所得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63]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66]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
英科再生(688087) - 2023 Q2 - 季度财报